天天看小說

第904章 牧天下

阡陌縱橫,谷浪涌動,金黃一片。

一個白布包頭的短褐漢子,和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在谷浪間緩緩走過。

那少年左顧右盼,和大多數從小生活在城裡,甫到農村的孩子一樣,眼中處處都是新奇。

“這是穀子,就是書裡面提到的五穀中的粟。世間萬物,各有奇妙。這穀子,也有一樁奇處。它不在白天開花,這麼多穀子,不論什麼時候,絕不在白天開花,而是在夜裡,後半夜,好象它們知道時辰似的,呵呵,你說奇不奇妙!”

漢子笑吟吟地說著,便彎下腰,從谷間拔出一支旱稗子,這是一種與穀子外形相似的野草。他把手背到身後,輕輕搖著手中的野草,悠然地走著,瞧著眼前金黃的谷浪,說道:“很久以前,黃河上下才是俺漢人農耕最發達的時候呢,直到隋唐時,長江南北依舊遠不及這北方農耕發達。

可後來卻是每況逾下,尤其是經過元末的兵連禍結,北方耕桑之地變爲一片草莽,人煙也日漸稀少,但這只是一方面。這方面的事情,好辦。兵連禍結?那已經是過去了,自我大明立國以來逾四十年,北方還有幾年戰事。韃子敢來犯邊,那就打他回去!人煙稀少?生娃子來不及長大,俺就從人多的地方調過來,充實北方人口。

可是,有一件事卻難辦的很,那就是天氣!孫兒,農民是靠天吃飯的,這北方天氣不曉得怎麼搞的,比起以前來惡劣的多。你可莫小看了這天氣呀,這天上多下一寸雨,地上就積澇成災。這日頭曬得地皮多旱一寸,莊稼就得乾死。這風颳得大了一點了,眼看成熟的莊稼就全毀啦。”

那少年問道:“皇爺爺,兵荒馬亂,可以解決。人丁少,也可以解決。可這天氣惡劣,咱們又不是神仙,該怎麼辦呢?這北方,就一定要沒落下去麼?”

原來,這兩個人正是朱棣和他的皇孫朱瞻基。

朱棣北巡時,把朱瞻基也帶了出來。皇長孫生長於深宮,不知稼穡之艱難。他把這個最寵愛的這個大孫子也帶出來,下鄉觀風俗民情及田野農桑的時候,就把他帶在身邊。讓他知道國用所需皆出於此,百姓生活不易,爲民之君,對百姓宜加憫恤。這也是他對自己繼承人的一片苦心了。

聽了朱瞻基的話,朱棣頷首道:“孫兒問的好!但有心去做,怎麼會沒辦法呢。孫兒,不管是皇帝治理天下,還是官員治理地方,做事都有個輕重緩急,處理事情。應當先擇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去做,然後再去做輕微且延緩的時候,現今天下,所急者是什麼呢?衣食!所重者是什麼呢?教化!

這就是爲君者最重要的兩件大事了。北方氣候惡劣。就得讓百姓甘於貧困?衣食短缺?不然!可一味的從南方調運糧食?那也不成,教急不救貧吶!氣候惡劣一年,土地就會荒蕪,土地荒蕪兩年,百姓爲了生存就得遷徙他處,三年之後,地也沒了,百姓也沒了。

要改變這狀況。咱們改變不了天,卻可以大興水利。補天之不足。支河所經,澗泉所出。乃至就地打井,皆可引之成田。太祖立國後,最重農耕之事,從洪武元年到現在,我大明共開塘堰、河渠、陂渠堤岸各達五千餘處,如今農業已遠超元時。

不過,建國初北方不靖,而且元末大戰,整個中原都受到了破壞,那時候糧食所出,已主要集中在南方,要讓百姓吃飽肚子,就得先把這些產糧多的地方先建設起來,因此這些水利多集中在南方。如今南方水利建設已成規模,可以集中精力發展北方了!”

朱棣把這經國之理深入淺出地說與朱瞻基聽,朱瞻基了悟於心,頻頻點頭。

朱棣道:“當然,要重振北方農耕,也不可只重水利,諸如肅清吏治、鼓勵墾荒、改良土壤、精耕細作、選擇適旱的莊稼……”

他剛說到這兒,一名驛卒忽然騎著馬,沿田埂從遠處急馳而來。

谷地邊上,正有大羣的官員恭候在那兒,爲這爺孫倆迴避出空間,叫他們自由自在地在田間漫步,聊天。一見有驛卒趕到,就有人迎上前去,問答幾句,就有人引著那下了馬的驛卒向他們跑來,朱棣看見,便牽起朱瞻基的手道:“走,過去看看!”

朱棣迎頭上去,那驛卒取出一筒封的奏章,正是都察院彈劾太子的奏章,朱棣趕回地頭,在一株大榆樹下,太監搬來馬紮,擡過小幾,又端上茶水,朱棣一邊喝著水,一邊看那奏章,奏章看罷,臉上便露出不悅的神色,大聲吩咐道:“來人,擬旨。”

當下有人又擡過一張幾案,就在朱棣側面不遠處放好,鋪上紙張研好端墨,擬旨官端坐案後,提筆等著。

朱棣道:“高熾吾兒,俺命你監國,處處須小心謹慎著,切勿急躁性子。大臣皆是國家棟梁,偶有小過時,安能加以折辱?還有,你在太子宮裡面坐著,不可偏聽偏信,以一己好惡待人處事……”

朱棣一口的大白話,那擬旨官早就習慣了,運筆如飛,刷刷寫道:“曉諭太子,朕命你監事,凡事務必寬大,嚴戒躁急。大臣有小過,不可遽加折辱;更不可偏聽以爲好惡,育德養望,正在此時。天下機務之重,悉宜審察而行,稍有疏忽,遺害無窮。切記:優容羣臣,勿任好惡。凡功臣犯罪、調發將士,必須奏決!”

等擬旨官寫罷交予朱棣重新看了一遍,朱棣點點頭,說道:“用印,發出去吧!”

朱棣說完,牽起朱瞻基的小手,道:“咱們再到那邊棉花地裡走走去。”

爺孫倆剛一走開,朱瞻基便替父親抱起了不平,他嘟起小嘴道:“皇爺爺,孫兒的父親縱有處事不妥當的地方,可他畢竟是當朝太子啊,皇爺爺怎麼能因爲一個御使的幾句話,便加以訓斥呢。皇爺爺甚至還不知道父親爲何責斥大臣……”

朱棣一愕,扭頭瞧瞧孫子嚴肅的小臉,不禁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朱瞻基更加不悅,甩開朱棣的大手道:“皇爺爺爲何發笑,孫兒說的不對嗎?”

“呵呵,當然不對!”

朱棣寵溺地摸摸他的頭,語重心長地道:“孫兒,你父是俺兒,可是在國事上,卻是君與臣。皇爺爺並不需要知道你爹爹爲何責斥大臣,他性情一向溫和,既然發怒,必有緣由的,知子莫若父,這還用俺問麼?”

朱瞻基詫異地道:“那皇爺爺爲何……”

朱棣的神情嚴肅起來:“孫兒,你爹或是因爲忿怒,但,召大臣覲見於太子宮,嚴詞教訓,這就是僭越。太子受朕所命,代朕監理國事,卻不能代朕管教大臣,他只能解決事情,這些事應該交由朕來裁決。不管他是否事出有因,這麼做,那就是撼動朕的權威!”

朱瞻基不解地道:“可是……,爹爹是皇爺爺的兒子呀,他以後就是大明的皇帝。”

朱棣沉聲道:“一日不是皇帝,便一日不掌君權!一戶人家,老子不在家,兒子可以替老子做些主。但是一個國家,萬萬不成!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不是戲詞裡的一句空話,這裡面是有大學問的。”

朱棣站住腳步,長長地吁了口氣,說道:“世間萬物,都有它的道理。就像那穀子,永遠只在半夜開花,天色未明,花即敗去,自古至今,從未改變,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它必定有它的道理。這朝廷、天下,也是一樣。

從皇帝到內閣、從內閣到六部,從六部再到地方三司,朝廷諸衙門,朝廷與地方貫通其下的大小衙門,各個衙門之間、各個官職之間,聯事通職,構成了掌控天下的一張巨網,而皇帝,就是這張網的中樞。

所有這一切,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任何一處逾越了它的規矩,就會破壞整張巨網的協調,從而扭曲變形,出現它掌控不到的地方,甚而釀成更大的後果,乃至亡國。君不成其爲君,臣不成其爲臣,必釀大亂。所以,這個秩序絕不能亂,任何人都不可以以任何理由讓它亂!”

朱瞻基聽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朱棣牽起他的手,沿著田埂向遠處緩緩行去,風中飄起他肅穆的聲音:“

孫兒,爲君者永遠不可以讓臣凌駕於君之上,不管他是君的至親孝子,亦或是忠烈節義舉世無雙的忠臣,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否則便君不君、臣不臣了。哪怕他的所作所爲是因爲對君的忠,這也是不可原諒的。因爲……,當他凌駕於君之上時,君的權威就已經受到了傷害,百官必然因之而失去對君的敬畏。

一個農夫,照料的是十幾畝田地,他要順應天時四季,育種栽秧、除草殺蟲,一個不慎,全年的收成就毀了。而一個皇帝,照料的是全天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裡裡外外,要考慮、要計較的事情更多,一個不慎,就是千萬人的死亡,甚或江山的顛覆。瞻基啊,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爲大明的皇帝。皇帝,所思所慮,不爲一人,要放眼天下,這番話你要牢記在心!”

朱瞻基還帶著些童稚的聲音道:“是,皇爺爺教誨,孫兒謹記在心!”

第694章 紀綱立功了第351章 三位大人第529章 能屈能伸第889章 不叫的狗第512章 順水推舟第403章 大難臨頭第104章 剪線第123章 以彼之矛第816章 斬首計連環第22章 很不舒服的彭大姑娘第480章 構陷第442章 敲山震虎第68章 蜜意柔情第979章 一殺了因果第693章 的確不是初見第552章 覬覦第603章 拴著第534章 一日兩會第731章 老謀深算第1016章 綁票第424章 不屑仁者譏第1006章 嚴肅點兒,打劫呢!第1004章 一棹春風一葉舟第883章 大文章第467章 宴無好宴第249章 建文元年第180章 大排查第955章 最難處是自識第436章 討厭的……第907章 損賊第204章 狂盜第1012章 不堪一擊第501章 點將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679章 逼我殺人第741章 選鋒、拉練第600章 一計不成第958章 龍王廟第921章 這人收不收第617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823章 完美刺殺第175章 牛不野第237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1007章 天方夜譚第901章 惡人降惡人第473章 潛流洶涌第446章 沒得選擇第876章 偷人第448章 難測天機第795章 巧相逢第932章 慎勿作桃李第820章 鳳凰·飛蛾第647章 旁敲側擊第591章 原上相逢第461章 求賜第755章 斬獲第897章 假秀才女子成姑爺第966章 吃醋了第477章 卑微者的理想第1007章 天方夜譚第188章 瓜熟蒂還生第33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0章 妙想信手拈來第431章 聯手做戰第440章 本心不移第253章 真龍還是真豬?第878章 天下有爭第959章 分道未揚鑣第304章 一封信有意栽花第815章 過五關第531章 談判第143章 淮右猛虎V中山白兔第385章 螳螂捕蟬第68章 蜜意柔情第557章 臨危受命第1003章 無敵艦隊第680章 幾根瘦骨撐天地第5章 山寨楊旭第742章 相逢又別多無奈第625章 風蕭蕭兮第468章 情決第983章 鹿鳴呦呦第252章 永樂偶也天真第19章 人人有故事第434章 招安第559章 出塞第203章 長亭逼婚第335章 算你狠!第415章 國事家事與情事第37章 夏潯探案第658章 街戰第958章 龍王廟第2章 鞘藏寒氣繡春刀第891章 那惹禍的一張臭嘴第275章 君欲揚帆第373章 破局第471章 禍水!第406章 王不見王第284章 夜探第955章 最難處是自識
第694章 紀綱立功了第351章 三位大人第529章 能屈能伸第889章 不叫的狗第512章 順水推舟第403章 大難臨頭第104章 剪線第123章 以彼之矛第816章 斬首計連環第22章 很不舒服的彭大姑娘第480章 構陷第442章 敲山震虎第68章 蜜意柔情第979章 一殺了因果第693章 的確不是初見第552章 覬覦第603章 拴著第534章 一日兩會第731章 老謀深算第1016章 綁票第424章 不屑仁者譏第1006章 嚴肅點兒,打劫呢!第1004章 一棹春風一葉舟第883章 大文章第467章 宴無好宴第249章 建文元年第180章 大排查第955章 最難處是自識第436章 討厭的……第907章 損賊第204章 狂盜第1012章 不堪一擊第501章 點將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679章 逼我殺人第741章 選鋒、拉練第600章 一計不成第958章 龍王廟第921章 這人收不收第617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823章 完美刺殺第175章 牛不野第237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1007章 天方夜譚第901章 惡人降惡人第473章 潛流洶涌第446章 沒得選擇第876章 偷人第448章 難測天機第795章 巧相逢第932章 慎勿作桃李第820章 鳳凰·飛蛾第647章 旁敲側擊第591章 原上相逢第461章 求賜第755章 斬獲第897章 假秀才女子成姑爺第966章 吃醋了第477章 卑微者的理想第1007章 天方夜譚第188章 瓜熟蒂還生第33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0章 妙想信手拈來第431章 聯手做戰第440章 本心不移第253章 真龍還是真豬?第878章 天下有爭第959章 分道未揚鑣第304章 一封信有意栽花第815章 過五關第531章 談判第143章 淮右猛虎V中山白兔第385章 螳螂捕蟬第68章 蜜意柔情第557章 臨危受命第1003章 無敵艦隊第680章 幾根瘦骨撐天地第5章 山寨楊旭第742章 相逢又別多無奈第625章 風蕭蕭兮第468章 情決第983章 鹿鳴呦呦第252章 永樂偶也天真第19章 人人有故事第434章 招安第559章 出塞第203章 長亭逼婚第335章 算你狠!第415章 國事家事與情事第37章 夏潯探案第658章 街戰第958章 龍王廟第2章 鞘藏寒氣繡春刀第891章 那惹禍的一張臭嘴第275章 君欲揚帆第373章 破局第471章 禍水!第406章 王不見王第284章 夜探第955章 最難處是自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石嘴山市| 宾川县| 邮箱| 马鞍山市| 全椒县| 浦县| 尚义县| 佛坪县| 泉州市| 师宗县| 淳化县| 繁峙县| 浪卡子县| 尼玛县| 甘孜县| 当阳市| 浦东新区| 河池市| 蓝田县| 秦皇岛市| 郎溪县| 荆门市| 浮梁县| 南投县| 大竹县| 华蓥市| 开远市| 贵定县| 扎兰屯市| 五家渠市| 石河子市| 新安县| 德阳市| 富川| 枞阳县| 工布江达县| 湾仔区| 长白| 高要市| 申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