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八章:撒豆成兵

這一路,不會有什麼危險。

而且流寇的主力,還在關中一帶,河南這邊的流寇,還遠遠沒有成氣候。

正因爲如此,所以張靜一主張朝歸德府疾行。

不過張靜一也察覺到了一些情況,因而向天啓皇帝稟告:“陛下,好幾個放出去向歸德府移送書信的快馬,要嘛沒有了音訊,要嘛就沒了影蹤,臣覺得……不會歸德府出了什麼事吧?”

一般情況之下,通訊乃是行營的過程之中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通訊的方式比較原始,無非就是派出快馬而已。

若是在平時,天下太平,自然會有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通訊的問題。

可現在河南的情況不同,早在許多天之前,天啓皇帝的行營就和歸德府中斷了。

這就說明,橫在歸德府和行營之間,可能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截斷了通訊。

天啓皇帝對軍事很瞭解,一聽這個情況,立即便道:“並非怕是出事了,而是一定出事了!結合在杞縣出現的流寇,朕以爲……附近應該還有大股的流寇。張卿……看來要放出大量的斥候了,選快馬,十個精銳的斥候爲一隊,令他們自數路出發,搜尋是否有賊子的蹤跡。若是遇敵,不必短兵相接,觀察其規模之後,就立即撤回。”

張靜一的表情亦凝重起來,便道:“臣去安排這件事。”

天啓皇帝嘆道:“朕萬萬沒想到,河南的情況糜爛成了這個樣子。張卿,你是朕的肱骨心腹之臣,現在這裡也沒有外人,你說句實在話,和朕交交底。”

交底?

張靜一道:“人沒了飯吃,就要離開祖籍地,當初京城收了不少的流民,可杯水車薪,百姓們活不下去了,先是三五成羣的流浪,找吃食。可找不到的時候,要嘛就餓死,要嘛就爲寇。這流寇之中,總會出現一些草莽漸漸學會如何組織人手,如何凝聚人心。於是,許多首領就出來了。”

“就如那闖王高迎祥一般,又有張獻忠、李自成之輩。他們起初,可能只是單純攻破府縣,只是爲了得糧茍活……可漸漸的……當他們發現自己有了攻克州縣的能力,於是就進化了,轉而成爲了巨寇,攻城拔寨,組織營團,選拔精銳,自稱爲王。現在的流寇,便到了這第二個階段。”

天啓皇帝點頭表示認同。

本質上,流民就是在養蠱,在不斷的破城和被圍剿的過程中,只有最堅韌不拔的人,才能漸漸脫穎而出。

張靜一接著道:“到了第二個階段,其實還不算可怕,畢竟……終究他們沒有根基,只要朝廷下定決心圍追堵截,或是招撫,總還能制勝。”

“最麻煩的是到了第三個階段。流寇已經不滿足於四處流竄,開始經營自己了,到時他們會吸納人才,並且開始爭取人心,這從無數流寇中脫穎而出的巨寇,往往已經通過無數的戰爭,培養出了一大批精兵強將。除此之外,又有不少追隨他們,成長出來的治民之臣,到了那時,便是這天下土崩瓦解的時候。”

天啓皇帝忍不住皺眉,遙想當初的建奴人,不就是這樣壯大的嗎?

天啓皇帝道:“長此下去,不是辦法啊!信王來了奏疏,說歸德府如何,又說能輕易平豫,朕還在想,或許信王真有用處呢?可現在細細思來,卻總覺得有許多蹊蹺之處。如何平這流寇,朕不得不謹慎啊。”

說罷,又想了想道:“先去歸德府吧,朕倒要看看,這些東林和讀書人,到底將這歸德變成了什麼樣子。”

…………

一支軍馬,已抵達了歸德府府城。

溫體仁則一臉欣慰地親去城門迎接。

大軍入城,穿著的是官軍的甲冑,這是在外征戰的信王左衛。

爲首的正是王文之,他騎著高頭大馬,卻沒有穿著甲冑,而是綸巾儒衫,十數個軍將擁簇著他。

這些軍將,雖是動輒是三品的指揮,或者是四品的僉事,可在這王文之面前,卻個個恭順無比。

眼看著大軍入城,溫體仁鬆了口氣。

他能看出這些入城的軍士,分明有疲憊之色,不過官軍歷來如此,溫體仁沒有多注意。

王文之見了溫體仁在此,連忙下馬,向溫體仁行禮,口稱道:“學生王文之,見過恩府。”

溫體仁道:“子言……”

子言乃是王文之的字。

“老夫剛剛發出書信,命你立即率軍回防,你駐在杞縣,怎麼這麼快回來了?”

王文之道:“恩府,我聞有一夥流寇奔著府城來了,因而還未等到恩府的書信,便火速帶兵回來。”

溫體仁聽罷,露出寬慰的樣子,微笑著道:“回來的好,現在府城空虛,老夫確實有所擔心,現在你帶著這精兵強將回來,便再好不過了。信王殿下已久候多時,走,我等先去見王駕。”

二人一前一後,路上敘說別離之情。

說到了流寇即將要圍城,溫體仁本想問,爲何這流寇突然殺出來,又是從哪裡來的流寇。

當然,這些話最終沒有問出口。

倒是聽這王文之興高采烈的談起沿途的風情,又說府城之外的百姓如何安居樂業。

二人進入了王府,信王朱由檢連忙見了二人。

等王文之行過了禮,朱由檢便激動地上前,拉住了王文之的手,哽咽道:“卿家辛苦了。”

王文之謙恭地道:“臣在外將兵,忠君之事,何談辛苦?”

於是,朱由檢眼睛通紅,連連點頭:“孤王得此良才,外患何足道哉。”

說著,各自落座。

朱由檢便道:“城外的情形如何,爲何會有流寇殺奔來此?”

王文之道:“這些流寇,想是臣從前殺散的,此番膽大包天,竟敢來犯。”

朱由檢大爲寬慰,不疑有他地道:“若是如此,那麼就不足爲懼了,正好,就在這城外決戰,到時卿盡力殺賊,孤王在城樓觀戰,爲卿助興。”

王文之便道:“請殿下放心,不出三日,賊子必破。”

說著又道:“只是將士們一路疾行入城,辛勞無比,接下來又有一場大戰,所謂皇帝不差餓兵,現如今,所需的犒賞……”

一聽要錢,朱由檢頭上的髮絲似乎又增添了許多的雪色,只是他覺得這很合理,畢竟現在將士們即將殺敵,哪有不賞賜的道理?

於是朱由檢道:“孤王會盡力的籌措,你放心便是。”

王文之便道:“殿下如此,臣等怎麼敢不盡力呢?”

朱由檢又問:“此番你帶來了多少人馬。”

王文之道:“悉數帶來了,一萬五千人。”

朱由檢振奮道:“大軍先行駐紮各處城樓,孤王若是能分身,自會去勞軍。”

王文之應下。

朱由檢又感慨:“軍務之事,孤王盡託付給了子言,相信子言一定能令孤王刮目相看。”

王文之也不禁感動了,眼中閃動著淚意。

朱由檢見他如此,也不禁傷感起來,彼此又啜泣起來。

敘話了半天,溫體仁和王文之才一併告退,出了王府,而後自然去了溫體仁的宅邸。

進了溫府,二人穿過重重的門牌,而後進了裡廳,幾個女婢訓練有素地上前斟茶。

二人各自押了一口茶,溫體仁卻突然道:“子言,方纔你說,你將全數的兵馬都帶回來了?”

“這是當然。”王文之道:“恩府,這府城畢竟要緊。”

溫體仁卻是奇怪道:“只是我迎你入城的時候,見你領來的兵馬,似乎並不多。”

雖然沒有數人頭,可溫體仁也不是傻子,更沒有眼瞎,隊伍的規模多少,一眼就能看出來。

他起初以爲,王文之因爲擔心信王的安危,所以只率了一支先鋒軍先回來,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可現在……

王文之見恩師追問,一時也支支吾吾起來:“確是一萬五千人……恩府……”

“你說實話。”看王文之的反應,溫體仁的臉色漸漸變了,甚至鐵青著臉。

“恩府……”王文之臉露難色,似乎覺得瞞不過了,只好道:“其實……只有九千。”

溫體仁臉色卻依舊還是凝固著,只冷冷地盯著王文之,聲音清冷:“有九千?”

是的,他不信。

王文之便苦笑,最後道:“不敢隱瞞恩師,其實是六千人……那些個丘八,只曉得吃空餉和吃兵血……若是不報一萬五千人,如何……如何……”

溫體仁的眼眸像刀子一樣,依舊死死地落在王文之的身上。

王文之見溫體仁如此,索性道:“那麼學生就直說了,實際上,只有三千人……恩府,學生有苦衷啊……”

溫體仁聽到這裡,鐵青的臉一下子慘白起來,整個人不禁眩暈起來。

溫體仁忍不住道:“可是你送來的名冊,有名有姓……”

王文之理所當然地道:“這……既是領餉,當然要有名有姓。”

這句回答,溫體仁居然覺得蠻有道理。

而後溫體仁又想到了什麼重要的事,又問道:“軍械呢,你說實話,還有多少匹馬?”

第六百二十七章:天下洗牌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四百零五章:希圖大位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第二百八十五章:登基第二百七十八章:殺無赦第四百七十二章:國喪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四百六十八章:迎奉天子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即正義第五百二十一章:統統都要死第三百五十一章:血債血償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八十四章:恩賜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難測第一百八十一章:孤注一擲第六百七十一章:張卿自裁第六百一十七章:精彩絕倫的審判第一章:敗家子第八十九章:今日我把話放在這裡第二百七十五章:不世之功第一百七十七章:與朕有難同當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二百五十三章:三叔公的大禮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七百六十二章:召舊部第四百七十三章:東林軍從天而降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三百七十五章:弒君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五百三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六百一十章:強強聯手第一百八十五章:圍而殲之第四百零二章:五雷轟頂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一百六十七章:勤政天子第四百六十二章:入瀋陽宮第二百九十四章:重賞張氏第五百六十九章:孝陵之謀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五百四十八章:萬全之策第五百四十九章:信王覲見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二十五章:賞賜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二百六十七章:天塌下來了第九十六章:覲見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二百四十二章:入宮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六百九十四章:誅滅三族第二百二十五章:上達天聽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剛怒目第四百八十章:斬殺殆盡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六百二十七章:天下洗牌第三百五十四章:罪惡昭彰第七百二十八章:堅船利炮第八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七十三章:人才啊第二百七十章:動用大殺器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四百六十六章:毀天滅地第四百七十四章:朕能殺你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側第三百九十三章:天子之怒第七百七十八章:如獲至寶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 大喜第三百三十二章:滾出去第三百九十七章:神器現身第三百一十八章:亂臣伏法第四百七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五百七十一章:出擊 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富甲天下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七百二十章:羣英薈聚第四百四十章:張靜一,你好狠第九十七章:發達了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詔第二百五十七章:入宮第三百一十四章:這纔是真兇第三十九章:購地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二十六章:我很高興第四百零七章:震驚的真相第二百五十九章:喜上加喜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
第六百二十七章:天下洗牌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四百零五章:希圖大位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第二百八十五章:登基第二百七十八章:殺無赦第四百七十二章:國喪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四百六十八章:迎奉天子第五百三十五章:我即正義第五百二十一章:統統都要死第三百五十一章:血債血償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八十四章:恩賜第四百七十章:帝心難測第一百八十一章:孤注一擲第六百七十一章:張卿自裁第六百一十七章:精彩絕倫的審判第一章:敗家子第八十九章:今日我把話放在這裡第二百七十五章:不世之功第一百七十七章:與朕有難同當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二百五十三章:三叔公的大禮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七百六十二章:召舊部第四百七十三章:東林軍從天而降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三百七十五章:弒君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五百三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六百一十章:強強聯手第一百八十五章:圍而殲之第四百零二章:五雷轟頂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一百六十七章:勤政天子第四百六十二章:入瀋陽宮第二百九十四章:重賞張氏第五百六十九章:孝陵之謀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五百四十八章:萬全之策第五百四十九章:信王覲見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二十五章:賞賜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二百六十七章:天塌下來了第九十六章:覲見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二百四十二章:入宮第三百八十章:罪臣伏法第六百九十四章:誅滅三族第二百二十五章:上達天聽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剛怒目第四百八十章:斬殺殆盡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禍臨頭第六百二十七章:天下洗牌第三百五十四章:罪惡昭彰第七百二十八章:堅船利炮第八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七十三章:人才啊第二百七十章:動用大殺器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四百六十六章:毀天滅地第四百七十四章:朕能殺你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側第三百九十三章:天子之怒第七百七十八章:如獲至寶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六百一十五章:春秋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 大喜第三百三十二章:滾出去第三百九十七章:神器現身第三百一十八章:亂臣伏法第四百七十七章:不堪一擊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五百七十一章:出擊 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富甲天下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七百二十章:羣英薈聚第四百四十章:張靜一,你好狠第九十七章:發達了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詔第二百五十七章:入宮第三百一十四章:這纔是真兇第三十九章:購地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二十六章:我很高興第四百零七章:震驚的真相第二百五十九章:喜上加喜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安远县| 深水埗区| 丹阳市| 彩票| 麟游县| 乌审旗| 宁晋县| 大邑县| 吕梁市| 安康市| 宿松县| 花垣县| 海宁市| 尉氏县| 潞城市| 澎湖县| 石嘴山市| 宿迁市| 工布江达县| 凤庆县| 淅川县| 白山市| 黔西县| 旬阳县| 阿坝县| 清丰县| 台北县| 保山市| 扬中市| 鄂州市| 夏津县| 竹北市| 余江县| 雅江县| 宜黄县| 茂名市| 布尔津县| 芜湖市| 常州市|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