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一章:葬在皇陵

“母后!”孝和帝奔到馬車前才停下急促的腳步,然後朝著馬車內(nèi)殷殷望著。

此時坐在馬車內(nèi)的魏太后心頭一顫,眼瞎之後她的耳朵更爲靈敏了,剛剛馬車停下來之後,她就聽到了自己兒子激動驚喜的腳步聲和呼喊聲。

七年未見,她在羌吳國的邊城小村落雖然一直過著困苦艱難的生活,但是她從未想過要放棄回到大禹朝,如今她終於回來了。

負責(zé)護送魏太后的葉昱見到孝和帝一行人近前的時候便已經(jīng)勒馬停下,他親自掀開馬車簾扶著魏太后走下馬車。

“母后!”孝和帝一跪,除了魏太后,所有人都跪了下來,“是孩兒不孝讓您受苦了!”

“我兒快起,我兒快起!”雙眼失明的魏太后伸開雙手摸索著往前慌忙伸去,正好摸到了孝和帝的發(fā)頂,然後激動地一把把他攬在懷裡,他們母子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如此親近過了。

孝和帝被魏太后抱得一愣,隨即眼中閃過狂喜,自從明王之死案件發(fā)生之後,魏太后對他這個親生兒子就有諸多猜忌,他雖委屈時心中也有抱怨,但從未對魏太后有過恨意,這是賜予他生命的生身母親,對她,他永遠只有敬重和寬容。

“母后,這些年在羌吳國您一個人是怎麼過來的?您的眼睛——”孝和帝看著眼前佈滿風(fēng)霜的蒼老容顏,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魏太后卻是溫和一笑,拍拍孝和帝的手反而安慰他道:“母后沒事,母后這條命硬著呢,意姐兒呢?快,快讓母后看看她!”

當魏太后見到高大寬和郭遊、塗凌三人時,心中最欣喜的竟不是自己要回大禹朝了,而是聽到了羅雲(yún)意再一次死而復(fù)生的消息。

“意姐兒,意姐兒!”孝和帝轉(zhuǎn)頭衝著百官裡的羅雲(yún)意喊了兩聲。

羅雲(yún)意站了起來,疾走到魏太后的面前,然後跪拜道:“太后娘娘!”

“意姐兒?”魏太后聽得出眼前的聲音並不是七年前她熟悉的那個聲音,不過從高大寬嘴裡她已經(jīng)知道羅雲(yún)意當初在十里荒漠中並沒有真的嚥氣,而是被她的師叔及時救下,經(jīng)過一番“脫胎換骨”,才於一年前回到了大禹朝,如今更是成了戶部尚書。

“太后娘娘,這些年您可還安好?”羅雲(yún)意也有些淚眼溼潤地看向眼前風(fēng)華不在的老人,七年的時光將她從大禹朝最尊貴的人變成了這世間最普通的老婦人,那雙無神的眼睛更令羅雲(yún)意記起在巴雅密室裡的一切。

“好,哀家很好,你活著更好,來,讓哀家好好摸摸你!”當初懷抱著羅雲(yún)意漸漸冰涼的身體,魏太后的心也一點點變得絕望,她的人生被巴雅設(shè)計了幾十年,她的子孫還在這種設(shè)計旋渦中沒有掙脫出來,所以她絕對不可以死,巴雅是死了,但她摧毀大禹朝的計劃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她的一個兒子已經(jīng)受盡苦楚死在了異國,另一個兒子和他的江山說什麼她也要守住,這七年來支撐她活下來的信念便是滿腔的恨意和不甘。

“是!”羅雲(yún)意又往前挪動了一步,此時孝和帝和王皇后已經(jīng)站了起來,魏太后正好彎腰便能摸到她的臉。

摸著眼前溫?zé)岬呐由眢w,魏太后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只要羅雲(yún)意還活著,大禹朝的百姓就還是有希望的,七年前眼前的少女救了她一命,七年後不管是爲國爲民還是爲了報還這救命之恩,她都會好好護住眼前的人。

“意姐兒,扶著哀家回宮!”魏太后雖然雙眼無神,但她說出口的話鏗鏘有力。

羅雲(yún)意微微一愣但還是站起來扶住魏太后的一隻胳膊,兩個人走在最前面,帝后和百官緊隨其後。

消失近七年的當朝太后重新歸來,這在大禹朝自然會引起巨大的反響,孝和帝更是大赦天下,還在宮中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宴會。

在宮宴之上,魏太后親自宣佈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從皇家寺廟迎回明王的骨灰葬在皇陵,第二件事情便是將羅雲(yún)意從清平郡主封爲皇家清平公主,賜封地刻州、房州兩地,而且“十年不交稅、百年不加賦”也從永良郡一個小小的郡縣變成了兩個州。

羅雲(yún)意之前救過魏太后的命,再加上刻州、房州兩地也不是什麼繁華富庶的好地方,所以百官也沒有反對魏太后和孝和帝做出的這一決定,只是在明王的骨灰該不該葬在皇陵的問題上引起了爭議。

這天早朝之上,丞相韓信祖第一個說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啓奏皇上,如果只是明王一個人的骨灰葬在皇陵自然無可厚非,但其中還有兩位旁人,更有一位是羌吳國的女子,臣以爲還是葬在別處比較好。”若是隻有羅家那位三爺,韓信祖也不會太過反對,但骨灰之中還有一位羌吳國的公主,這個異族人怎麼能葬在大禹朝的皇陵之中呢,絕對不可以!

“啓奏皇上,微臣覺得丞相所言甚是,絕對不能讓一個異族公主葬在我大禹朝的皇陵之中!”又有官員站起來說道。

“是呀,皇上!”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道。

當然,也有一部分官員表達了另外一種看法,比如吏部尚書便站出來說道:“啓奏皇上,微臣以爲明王乃是齊王之父,究竟應(yīng)該把明王葬在何處,是不是應(yīng)該詢問一下齊王的意思?”

“皇上,微臣也認爲這件事情應(yīng)該招齊王進京詢問後再下旨厚葬,哪有父葬子不在的道理。”一位附和吏部尚書的官員站出來說道。

這些人的話讓高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孝和帝也變得爲難起來,事實上,當初他就預(yù)見了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所以才把明王的骨灰暫時安置在皇家寺廟之中。

這一次,魏太后回宮,說什麼也要把明王的骨灰葬在皇陵,孝和帝並不想違逆魏太后的意思,所以他一時也有些作難,或許應(yīng)該把明王的兒子齊王葉黎軒叫回京城問問看。

只是,想起在西北日益強大的齊王勢力,孝和帝心裡又有了另一層擔(dān)憂,現(xiàn)在的葉黎軒早已經(jīng)不是當年心思單純的少年,這位“西北王”短短幾年就已經(jīng)將西北七州控制在自己手裡。

說起來,孝和帝心裡並不懼怕當初深受先帝和太后寵愛的明王,因爲他很清楚自己的弟弟明王並沒有稱帝之心,而如今的齊王葉黎軒卻讓他看不透,這個侄兒是有野心的。

早朝之上孝和帝並沒有問羅雲(yún)意的意見,畢竟這件事情還牽扯到羅家人,但下朝之後魏太后卻把她召進了自己的宮中。

“朝臣們是不是又爲此事鬧翻了天?”魏太后穩(wěn)坐在鳳榻之上,臉上的表情很鎮(zhèn)定,對於朝殿上的情形似乎早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

“是的,太后娘娘!”羅雲(yún)意回道。

“哀家不是和你說過了,就和祁哥兒、修哥兒他們一樣,喊我皇祖母就可以了。”魏太后臉上露出了淺淡的笑容,“意姐兒,你也認爲哀家不應(yīng)該把自己孩子的骨灰葬在皇陵嗎?”

&

nbsp; “皇祖母,您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對,明王是大禹朝的王爺,他一生爲大禹朝百姓鞠躬盡瘁,死後葬在皇陵也是符合皇家禮法的。再說,我三叔還有那位羌吳國的公主也都是爲了大禹朝爲了明王而死,黃泉路上三人爲伴,明王也不寂寞,雲(yún)意只有一件事情想要求皇祖母答應(yīng)。”羅雲(yún)意看著魏太后說道。

“意姐兒,有什麼事情你就說吧!”羅雲(yún)意剛剛的意思魏太后也已經(jīng)明白了,而羅雲(yún)意的話也正是魏太后心中所想的。

“雲(yún)意懇求皇祖母將骨灰一分爲二,再由高僧引魂做法事,讓我三叔能夠魂安羅家祖墳,與我大伯、二伯他們在一起。”羅雲(yún)意知道大禹朝的百姓篤信佛教,眼前的魏太后更是虔誠的佛教徒,自己說出的這個方法或許能解眼前魏太后的困局。

果然,魏太后嘴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並對羅雲(yún)意說道:“意姐兒,這次哀家也要謝謝你出了個好主意,回去吧,哀家知道該怎麼做了!”

“是,皇祖母!”羅雲(yún)意退了出去。

第二天,孝和帝便下旨昭告天下,三日後他會請皇家寺廟的高僧做法事引魂,並將明王三人的骨灰由高僧分爲三份兒,將他們?nèi)说幕昶歉髯砸狡渲校忻魍趸昶堑墓腔視裨嵩诨柿辏_家三爺?shù)墓腔矣闪_家迎回,至於那位羌吳國公主的骨灰則允許她繼續(xù)放置在皇家寺廟裡。

此道聖旨一下,羣臣們也都閉了口,現(xiàn)在來看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

“意姐兒,皇上真的下了聖旨,咱們可以把你三叔的骨灰迎回來葬在羅家祖墳裡?”羅府樂靜堂內(nèi),陳老夫人眼含熱淚地看著還穿著一身官服剛剛從朝殿回來的羅雲(yún)意問道。

“是的,奶奶,三日後在皇家寺廟您和爺爺也要一起到場,我們會把三叔的骨灰?guī)Щ貋淼摹!绷_雲(yún)意說道。

“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陳老夫人淚水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

當初羅雲(yún)意帶回那個盛著明王三人的骨灰罈,陳老夫人就想把它留下來了,只是她心裡很清楚,那個黑色的罈子裡不但有她最疼愛的兒子,也有魏太后最疼愛的兒子,還有一位異族的公主,三個人早已經(jīng)分不清彼此。

不過他們凡人的屍骨雖然已經(jīng)區(qū)分不開,但魂魄卻是各自獨立的,由皇家出面,高僧引魂,她的兒子就可以真正回家了,不用再孤零零地呆在皇家寺廟裡,他的魂魄終於可以與家人團聚了。

京東郊外的慧慈庵內(nèi),一身素衣的明王妃跪坐在蒲團之上,手裡的木魚一下一下地敲著,臉上的表情無緒無波。

“王妃,今早皇上已經(jīng)下旨讓皇家寺廟的高僧爲王爺引魂,之後會把王爺?shù)墓腔以嵩诨柿曛小!币粋€身穿同樣素衣的清秀女子走到明王妃身旁輕聲說道。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皇上可說會讓軒哥兒回京?”明王妃停下了手中敲木魚的動作問道。

“咱們的計劃失敗了,皇上應(yīng)該是不會讓王爺回京祭拜的!”清秀女子語氣中難掩對當朝帝王的憤恨和不滿道。

“沒關(guān)係,他會準許軒哥兒回京的,當然我更希望這次他不讓軒哥兒回京,現(xiàn)在的軒哥兒就差有人推他這最後一步了,這一步就由我這個當孃的來退吧!”明王妃微微一笑,笑容中有決絕也有狠厲。

“王妃,一定要走這一步嗎?”清秀女子身子忍不住顫抖一下。

“當然,我在慧慈庵苦熬這七年是爲了什麼?當年太后若不是被挾持到羌吳國,想來我早就死了,既然老天爺給了我七年的時間籌謀,在最後我又怎麼可能會放棄,左右不過是一條命,你覺得太后她知道了真相還會容我活著!哼——”明王妃一聲冷笑。

“可是,王妃——”清秀女子還想勸些什麼但是卻被明王妃打斷了。

“去準備吧,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明王妃冷冷看了一眼清秀女子說道。

“是,王妃!”

三日後,皇家寺廟內(nèi)威嚴肅穆,魏太后和孝和帝、王皇后都早早到了廟內(nèi)焚香祈福,而寺裡早就準備好了做法事需要的各種準備。

羅雲(yún)意今日站在了羅震和林菀清的身後,她是以羅家子孫的身份來迎自己的三叔回家的。

主持這場法事的不是皇家寺廟的方丈大師,而是前一日來雲(yún)遊歸來的任一大師,祭壇之上,身披袈裟的任一大師目光祥和,一臉慈悲地看向衆(zhòng)人。

三面引魂幡,三條被困多年的遊魂,如今終於可以各自安息了。

引魂之後魏太后便親自將明王的骨灰放在皇家特製的棺槨之中,而羅家也備了棺木,將羅雲(yún)意三叔的骨灰迎了回去。

只是,這一天除了皇家寺廟的浩大法事,京東郊外的慧慈庵也發(fā)生了一件被皇家特意壓下來的事情,那就是明王妃吊死在慧慈庵的房樑之上。

“這個女人,她竟然還有臉活了這麼久!”魏太后回到宮中得到明王妃吊死的消息之後大發(fā)雷霆,她不是爲明王妃可惜同情,而是更加仇恨這個人盡可夫的女人。

當自己的兒子明王在羌吳國過著生不如死備受折磨的日子時,這個女人卻在和自己的哥哥謝林幹著茍且之事,七年前要不是自己被擄到羌吳國,一定會派人秘密處死這個女人的。

現(xiàn)在她死了也好,只是卻在自己兒子被葬在皇陵的這天吊死,要說這個女人死得不蹊蹺、沒預(yù)謀,魏太后是不信的,死了還想要爲自己爭名節(jié)嗎,哼,她想得倒好,自己是絕對不會讓這個女人入皇陵的,就是明王府、齊王府的墳地她也不能入。

“傳哀家旨意,就將那個女人葬在慧慈庵的後山,不準任何人去祭拜!”魏太后怒道。

“母后,這樣做齊王會不會心生怨憤?”王皇后正在魏太后的宮殿之中,這些年她很清楚,孝和帝之所以還留著明王妃的性命,並不許齊王輕易進京,爲的就是用明王妃做人質(zhì),讓齊王不敢輕舉妄動。

況且,明王妃雖然因爲當年太后的一道旨意在慧慈庵出家爲尼,但這幾年來偶爾依舊會有京中貴婦去看望她,畢竟當年她與謝林的醜事沒有公之於衆(zhòng),很多人也不清楚魏太后爲什麼那麼生氣地讓她出家。

“你以爲不這樣做,他就不心生怨憤了!哀家眼睛是瞎了,但心越來越明,我就不相信軒哥兒對於當年的事情還有她娘和謝家的事情會一無所知,我這個孫兒可是聰明的很,既然要恨那就恨的徹底一點兒,告訴皇帝,此次不許齊王進京!”魏太后眼中有痛苦掙扎但說出口的話卻毫不遲疑。

這一次,她倒要試試自己的好孫兒齊王是不是真的有謀反之心!哼,別以爲她不知道明王妃那點兒伎倆,想用死逼起葉黎軒的恨意,那就看看誰夠狠吧!

------題外話------

昨日到魔都,漫長的複查之路又開始了,各位見諒o(n_n)o~

第八十四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三十七章:做筆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高麥美酒第七十九章:冤家路窄第九十四章:某人歸來第一百四十四章:重新啓用第八十八章:齊王是誰第一百五十六章:太子威嚇第三百二十八章:買地蓋房第四十三章:父兄離開(上)第一百零八章:君悅酒樓第二百六十一章:打開好酒第二百九十四章:全城皆兵第九十九章:鹽鋪出事第三百零四章:立即補交第二百九十三章:先安內(nèi)城第二十九章:沈家兄弟第二百四十六章:到達峪州第一百六十三章:時過境遷第三百一十二章:閤家團聚第一百二十章:非去不可第一百四十五章:茶樓詩會第三百二十六章:生了生了第一百六十九章:終於見面第一百七十四章:小宴賓客第三百章:徐徐圖之第一百二十二章:懲治魔童第二百零六章:官兵抓人第三百零四章:立即補交第二百五十四章:做你馬伕第二百零七章:連升兩級第三百一十六章: 荒地易田第一百二十四章:王府來客第一百三十一章:工部來助第三百五十一章:殺人兇手第三百三十二章:水源問題第二百七十章:棄城而出第一百六十一章:回到現(xiàn)代第三百零四章:二品尚書第三十六章: 配製調(diào)料第一百二十五章:美食飄香第二百三十八章:賬冊名單第三百四十四章:丞相來了第三十九章:做個交易第五章:身世之謎第一百二十九章:兩司打架第二百零六章:官兵抓人第三百零二章:踏上歸程第一百四十章:命格不好第一百八十一章:我不吃醋第七十一章:親自績麻第一百八十二章:佳女北雀第一百七十一章:高麥美酒第三百一十一章:班師回朝第一百一十章:鹽商倒戈第七十五章: 產(chǎn)量驚人第二百二十六章:三種西瓜第二百零七章:連升兩級第九十八章:除草深耕第五十五章:豆制食品第一百二十三章:皇帝召見第三百二十八章:買地蓋房第十二章:金玉空間第二百九十五章:雪夜突襲第三百五十章:宮宴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詩作出衆(zhòng)第八十九章:打造工具第二百二十二章:改良農(nóng)具第二十五章:搭建竹屋第六十一章:安撫村民第十六章:羅林兩家第一百七十三章:回到家中第二百九十八章:孟家壽宴第三百四十三章:改建碼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玻璃油燈第三百零九章:改種藥材第二百四十二章:人滿爲患第六十六章:真沒騙人第九章:特殊燈籠第三百二十一章:孟家來人第六十六章:真沒騙人第三十一章:雜麪包子第二十七章:想吃包子第二百四十九章:族內(nèi)秘密第三百零四章:二品尚書第三百零六章:去守金脈第二百零九章:重新對賬第三百一十八章: 側(cè)妃上門第二百五十二章:重審案件第一百八十四章:流民之苦第二百零五章: 二人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廉家姐妹第四章:好心救人第二百二十一章:超級旱稻第二百七十七章:去冰堯城第二百六十五章:主帥歸來第七十七章: 移栽土豆第九十一章:真是有錢第一百七十一章:高麥美酒第二百九十五章:雪夜突襲
第八十四章: 師出同門第二百三十七章:做筆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高麥美酒第七十九章:冤家路窄第九十四章:某人歸來第一百四十四章:重新啓用第八十八章:齊王是誰第一百五十六章:太子威嚇第三百二十八章:買地蓋房第四十三章:父兄離開(上)第一百零八章:君悅酒樓第二百六十一章:打開好酒第二百九十四章:全城皆兵第九十九章:鹽鋪出事第三百零四章:立即補交第二百九十三章:先安內(nèi)城第二十九章:沈家兄弟第二百四十六章:到達峪州第一百六十三章:時過境遷第三百一十二章:閤家團聚第一百二十章:非去不可第一百四十五章:茶樓詩會第三百二十六章:生了生了第一百六十九章:終於見面第一百七十四章:小宴賓客第三百章:徐徐圖之第一百二十二章:懲治魔童第二百零六章:官兵抓人第三百零四章:立即補交第二百五十四章:做你馬伕第二百零七章:連升兩級第三百一十六章: 荒地易田第一百二十四章:王府來客第一百三十一章:工部來助第三百五十一章:殺人兇手第三百三十二章:水源問題第二百七十章:棄城而出第一百六十一章:回到現(xiàn)代第三百零四章:二品尚書第三十六章: 配製調(diào)料第一百二十五章:美食飄香第二百三十八章:賬冊名單第三百四十四章:丞相來了第三十九章:做個交易第五章:身世之謎第一百二十九章:兩司打架第二百零六章:官兵抓人第三百零二章:踏上歸程第一百四十章:命格不好第一百八十一章:我不吃醋第七十一章:親自績麻第一百八十二章:佳女北雀第一百七十一章:高麥美酒第三百一十一章:班師回朝第一百一十章:鹽商倒戈第七十五章: 產(chǎn)量驚人第二百二十六章:三種西瓜第二百零七章:連升兩級第九十八章:除草深耕第五十五章:豆制食品第一百二十三章:皇帝召見第三百二十八章:買地蓋房第十二章:金玉空間第二百九十五章:雪夜突襲第三百五十章:宮宴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詩作出衆(zhòng)第八十九章:打造工具第二百二十二章:改良農(nóng)具第二十五章:搭建竹屋第六十一章:安撫村民第十六章:羅林兩家第一百七十三章:回到家中第二百九十八章:孟家壽宴第三百四十三章:改建碼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玻璃油燈第三百零九章:改種藥材第二百四十二章:人滿爲患第六十六章:真沒騙人第九章:特殊燈籠第三百二十一章:孟家來人第六十六章:真沒騙人第三十一章:雜麪包子第二十七章:想吃包子第二百四十九章:族內(nèi)秘密第三百零四章:二品尚書第三百零六章:去守金脈第二百零九章:重新對賬第三百一十八章: 側(cè)妃上門第二百五十二章:重審案件第一百八十四章:流民之苦第二百零五章: 二人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廉家姐妹第四章:好心救人第二百二十一章:超級旱稻第二百七十七章:去冰堯城第二百六十五章:主帥歸來第七十七章: 移栽土豆第九十一章:真是有錢第一百七十一章:高麥美酒第二百九十五章:雪夜突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霍州市| 弋阳县| 锡林浩特市| 巫山县| 台东县| 永安市| 德昌县| 桃园县| 太湖县| 青铜峡市| 张家口市| 左云县| 永年县| 明水县| 彭泽县| 荔浦县| 禄丰县| 彰化县| 海晏县| 施秉县| 仁化县| 临潭县| 华阴市| 自贡市| 乐安县| 安义县| 建宁县| 道真| 宁强县| 盐亭县| 南皮县| 昭通市| 宁都县| 彰化市| 阳江市| 宝坻区| 隆化县| 布拖县| 大安市|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