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

中華民族自秦以後,歷朝歷代都有著重農抑商的策略,尤其是當一個新朝剛剛建立時,朝廷更是會下意識地去壓制不事生產的商人階層,並鼓勵農民去開墾無主的荒田,從而讓國家的糧食在短時間裡得到充盈。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社會上的產能開始過剩時,這一策略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轉變,商人的地位開始不斷得到提升,有時甚至可以和地方官吏到平起平坐的地步。但相應的,他們所要付出的代價也會變得極高,商稅比之田稅糧稅可是幾十倍的增加,也叫商人們傷盡了腦筋。

可這一切在來到大明朝後,卻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因爲自己出身赤貧,沒少受商人的欺侮之故,太祖朱元璋對商人一向沒有好印象,認爲這些人個個都是奸猾之徒,從未能給國家造成什麼貢獻不說,還不斷哄擡物價,實在是該死之極。

所以在他稱帝之後,便定下了不可變更的規矩,將商人的地位死死摁在四民之末,同時還有各種嚴苛的束縛落在商人及其子孫的頭上,比如不得穿綢衣,比如商人之後不得參加科舉爲官……但相應的,這個被視作百姓中地位最低的階層所需要承擔的義務也最少,商稅更只是象徵性的一點罷了。

在大明立國的前幾十年, 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商人也確實只能把自己和家人養活而已。可等到了弘治朝後,一切就全然不同,日漸發展起來的國家對商業的要求不斷增強,也使商人能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及至如今的萬曆年間,各地更是不斷涌現出了無數的大商人,因爲他們手裡握有足可影響一地經濟的龐大資源,竟讓這些商人足以和封疆的巡撫等大吏平起平坐,至於之前定下的那些個制約他們的規矩,更是早被人拋到了腦後。

如今的大明商人穿的只會比高官更加華貴,他們的子孫更可以靠著父祖手中的金銀而在科場之上無往不利,甚至入朝爲官者也所在多有。唯一沒有改變的,就只有一條了,那就是這些商人所需要交付朝廷的稅銀,依然保持著太祖時的那個限度!

要知道,兩百年時間下來,就是米價都不知翻了多少倍了,可這些商人每年所交的稅銀卻沒有絲毫變動。這點支出,甚至連有時候他們請地方官員吃一頓筵席的花費都不到。

於是大明各地就出現了叫後來之人難以想象的一幕,明明民間的大商人個個富可敵國,可朝廷卻財政緊張得快要揭不開鍋了。但同時,地方官員的日子卻一樣好過,因爲他們可以從當地大商人那兒得到足夠的孝敬,這筆錢甚至是他所領取俸祿的幾十倍。

當國庫出現虧空,天子問計於臣子,隨後引出要削減宗室用度這一場風潮時,楊震便已開始關注這些情況了。而當有人提出增收商稅,卻被許多朝中高官所極力抵制之後,楊震就更覺著其中必然大有貓膩。

以如今錦衣衛消息之靈通,楊震這個都督想要查明一件事情的隱情自然不是什麼難事。這不過幾天工夫,一些隱藏在水面之下的東西就被一一揭開。

那些朝臣所以會對此大力反對,自然是因爲他們能從中獲取許多好處了。要知道,現在大明商業最發達,大商人最多的,就數東南的那些個省份,以及山西了。而偏偏,這些個省份裡又多出人才,佔據了大明朝堂的半壁江山。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當一個商人有了大量的錢財後,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勢必會想著與權力勾結,天下間再沒有讓自己的子侄成爲權力階層的一部分更安全的辦法了。而他們又有的是錢,可以請最好的老師,從小就教導下面有讀書天分的孩子,而這些人在科舉中自然也就是那些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了。

雖然貧寒人家裡也會出幾個天才,但只論數量的話,明顯是這些富裕的商人家中所出的子侄更容易做官。這一點,哪怕是幾百年後,也沒有太多的改變……

當這些人真個位列朝堂之上,又怎麼可能不爲自己的親人說話呢?

另外,一些本身或許不是出於商人之家的官員也因爲生活需要而開始憑著自己的權力讓家人在家鄉行商,以獲取大量的好處。畢竟這天下間的官員這麼多,但真正大公無私的卻只有海瑞一人而已……

這些官員和他們的家人就是靠著朝廷的這一規矩不斷攫取好處的,試問當有人要改變這一切,相當於是要挖他們牆角時,這些人又怎麼可能不羣起而反擊呢?

哪怕如今朝廷的國庫出了大問題,只要增加商稅便可解決,他們也依然視而不見,正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爲也!至於朝廷的財政問題,不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麼?

不過這些私心損公之念終究是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尤其是對那些道貌岸然的朝廷高官們來說,一旦事情被揭發出來,他們所要面對的麻煩就很大了。

楊震本來是打算找個機會將自己所得的這些情況報給天子,然後由萬曆來做最後定奪的。但既然這些官員沒事找事地招惹到了自己頭上,他當然不可能忍氣吞聲,索性就借朝中那些急紅了眼的勳貴之手來對付他們了。

他交給王偉的東西很是簡單,就是一份幾省重要商人和朝中官員的背後聯繫而已,至於更深層次的東西,王偉自然是一眼就能看明白了,所以纔會感到一陣憤怒——好嘛,你們有名有利還有肉吃,卻讓我們連一口湯都喝不上,還總是仗著大義的名分來貶低針對,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隨便翻看了一下手中文書內容後,王偉並沒有問楊震這些東西的真實性,錦衣衛查事情的能力他還是頗爲信任的,同時也已有了打算,便朝楊震一拱手:“楊侯爺能在此事上如此相助,我們領受了。”

“國

丈客氣了,我不也和你們一樣麼?這彈章裡,還有我楊震的名字呢。”楊震似笑非笑地一拍那抄本道:“不過這事你們要做也得做得周密些,莫要給人留了口實,不然又會成爲一場糊塗賬了。”

王偉當即就明白了過來,顯然楊震是不打算攙和進這次的紛爭裡去,這已是他給自己等人的最大幫助。雖然心下有些不滿,但他也無可奈何,畢竟楊震的身份擺在這兒,他與尋常的宗室可不同,有的是自保的手段,確實不必和他們一般驚慌。而且這回他也算是幫了衆人大忙,他們也不能奢求太多。

所以在愣了一陣後,王偉只得苦笑一聲:“如此,我們自會小心行事!”

楊震這才一笑,又與對方閒話幾句後,便端茶送客了……

幾日之後,朝中紛爭再起,居然有一些言官突然就轉了槍口,對準了朝中幾位高官,歷數起他們的種種罪行,其中就包括藉著自己在朝的身份讓家人於地方強買強賣……

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隨後不久,更多的言官們開始了對這些官員的彈劾,甚至有人開始將此事和朝廷的商稅過低給結合了起來。

楊震在得知這一變故後,忍不住一笑。他知道,這是那些宗室們開始反擊了,而且他們的做法也的確很是正確,借官員裡的力量去對付他們,即便對方知道這是宗室在搗鬼,卻也根本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來。

要知道,在官員中也是分個三六九等的,這其中,那些御史言官們雖然名聲很不錯,可日子卻著實不好過。幾乎沒有什麼實權的他們只有一張嘴,一支筆,想在京城生活,甚至是養活自己的老婆孩子確實很困難。

本來,若是不知道朝中那些官員背地裡的事情他們倒也無所謂,可一旦知道這些看著正直無私的傢伙背地裡竟弄了這麼多錢後,這些言官們自然就心理失衡了。別說宗室們許願會給他們以好處了,就是沒有,在嫉妒心理的推動下,他們也不會放過這些大有問題的官員了。

而隨著不斷有言官加入到彈劾中來,這些官員和商人相勾結,甚至自己家人就是地方大商賈的事情就被不斷曝出,隨後他們假公濟私,處處阻撓提高商稅的說法也開始甚囂塵上,直讓諸多官員的名譽掃地,連話都不敢說了。

對此,不但官場之上很多人表示了鄙夷和不滿,就是民間,也是輿論洶洶,對這些已然查出問題的官員一陣喊打喊殺,朝廷裡頓時一片動盪,人人自危。

而這時候,作爲引發這場動亂的始作俑者,楊震楊侯爺卻只做了壁上觀,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攙和進這次的紛爭裡去。倒是有一件事情,他需要親自去做,並在數日之後的一天上午,穿戴整齊地趕到了皇宮,求見天子萬曆!

因爲他想要再次改變一下歷史的進程……

(本章完)

第六十九章 合作背後(還是三更求收藏啊!)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隱憂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七十章 故伎難再施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六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下)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倒黴的刑部和天牢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圍(上)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三十八章 我是錦衣衛第八百九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下)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二十九章 夜殺(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網打盡(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三十六章 闖衙告狀第八百九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開殺戒(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圖爲何(上)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八百七十四章 變數(下)第八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五十四章 千戶沈卓第五百七十一章 興師問罪(上)第九百十四章 關鍵線索(下)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八百零二章 高手對決(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殤(下)第九百零七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三)第五章 小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八十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十三章 意外發現(上)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數月彈指間(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能和你一起睡嗎?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七十七章 冤案第五百零六章 出頭在眼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中秋殺人夜(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災(下)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午時(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下)
第六十九章 合作背後(還是三更求收藏啊!)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隱憂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七十章 故伎難再施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六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下)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倒黴的刑部和天牢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圍(上)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三十八章 我是錦衣衛第八百九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下)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七百四十章 西南之行第二十九章 夜殺(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網打盡(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三十六章 闖衙告狀第八百九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開殺戒(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圖爲何(上)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八百七十四章 變數(下)第八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五十四章 千戶沈卓第五百七十一章 興師問罪(上)第九百十四章 關鍵線索(下)第一百六十章 所圖爲何(下)第八百零二章 高手對決(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殤(下)第九百零七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三)第五章 小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八十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財色動人心(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十三章 意外發現(上)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數月彈指間(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三十五章 定策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能和你一起睡嗎?第四百十七章 心結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七十七章 冤案第五百零六章 出頭在眼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中秋殺人夜(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災(下)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午時(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安丘市| 九江市| 宜阳县| 双城市| 梁河县| 定南县| 天气| 云南省| 湖南省| 特克斯县| 邳州市| 屯留县| 宜兰县| 仪征市| 长垣县| 平武县| 隆子县| 手机| 古丈县| 龙州县| 津南区| 黄浦区| 湘潭县| 绩溪县| 上高县| 阜宁县| 靖江市| 阿拉善盟| 芦山县| 台南县| 康马县| 五华县| 天气| 西林县| 石屏县| 利川市| 拜泉县| 贵阳市| 兴海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