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貓仙爺

話說世間造化變移,興衰起伏,滄海可以變爲(wèi)桑田,這人活一輩子,他究竟是貧賤還是富貴,從來就沒個(gè)定數(shù)。所以常有許多心懷不足的人,巴盼著撞上一注橫財(cái)陡然暴富,卻不知天底下好人也有窮到底的,倒不如安分守己,隨緣度日,圖個(gè)清靜平安。

張小辮兒偏偏就有些短薄見識,專愛做些小便宜勾當(dāng)。他發(fā)財(cái)心切,換取了藥鋪中的黑貓之後,自以爲(wèi)得計(jì),只道好事全被他一個(gè)人趕上了,急於想去槐園尋寶,哪還管得了是什麼兇宅、鬼宅。他接了鑰匙在手,謝過鐵公雞留宿之恩,便推說天色晚了,便和孫大麻子兩人匆匆告辭離開。

靈州城入夜後,便嚴(yán)禁百姓們出門走動(dòng),大街小巷裡,都有一隊(duì)隊(duì)官兵團(tuán)勇往來巡防。當(dāng)時(shí)城中守軍不足,各家各戶都要抽丁助防。鐵家有一個(gè)老僕,被調(diào)去充做了老軍,專司打更報(bào)時(shí)。此人熟知城中地形,可以避過夜間盤查,受鐵掌櫃吩咐,就由他引著張小辮兒等人前往槐園。

先不說鐵公雞如何處置那具殭屍,單表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抱上黑貓,到藥鋪外邊接了小鳳,三人慌里慌張地跟在巡夜老軍身後,在夜色中穿街繞巷而行。張小辮兒嘴皮子油滑,胡亂搭上幾句話,就與那老軍熟絡(luò)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老軍隨了主家的姓氏,姓鐵名忠,從他祖上八代開始數(shù),全是靈州本地人。

鐵忠老漢五十來歲,言不驚人,貌不出衆(zhòng),一看就是個(gè)忠厚老實(shí)的僕役。他穿了一件破舊襤褸的號坎,手裡提著燈籠,身上掛著銅鑼和梆子,邊走邊吆喝:“平安無事嘍……小心火燭喲……”

衆(zhòng)人走到一條黑漆漆的巷子中,眼看快到地方了,鐵忠老漢卻忽然停下腳步,告訴張小辮兒三人:“不是我嚇唬你們,靈州城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槐園中確實(shí)有厲鬼出沒,不知害掉了多少人的性命,四鄰街坊無不懼怕這座兇宅,早都搬了一空。這一帶除了野貓和老鼠,再?zèng)]別的活物出沒。到了夜間,就連巡邏的團(tuán)勇們都不敢從周圍經(jīng)過,老漢我說句不中聽的,你們幾個(gè)後生,萬一今夜撞上鬼死在槐園裡,想找個(gè)給你們收屍的人都難。若是聽我良言相勸,就趁早去投別的宿處。”

張小辮兒滿不在乎,根本沒把他的話聽進(jìn)耳朵裡,心想三爺有個(gè)諢號喚作“張大膽”,可不是憑空搏來的虛名。這些年破廟荒祠沒少住過,怎麼會(huì)怕城裡的一處宅院,就對鐵忠老漢說:“多謝您老人家好心指點(diǎn),可是這深更半夜的,城中哪還有別的地方能容我等落腳?小人張三又是個(gè)破落戶,鬼神不收的賤命一條,所以膽氣極壯,隨他千妖百怪,我是絕不怕的。”

孫大麻子專愛聽這些賣弄豪傑事物的大話,當(dāng)下也說道:“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我輩大丈夫,氣吞湖海,一向是行得正、坐得端,胸中又有的是膽量,世間即便真有鬼物,按道理也該是它怕我們。”

小鳳自打進(jìn)城以來,始終擔(dān)驚受怕,但鄉(xiāng)下丫頭,也沒什麼見識,遇到生人時(shí)開口說話都難。她看眼前這一片街巷宅院,全是悄無人聲,而且黑壓壓的沒有燈火,不由得膽寒起來,正想勸衆(zhòng)人別去兇宅,這時(shí)忽聽得身後屋頂上發(fā)出“喵嗚”一聲貓叫,好不悚人毛骨,嚇得她險(xiǎn)些癱坐在地,幸虧被鐵忠老漢扶住。

張小辮兒左右一打量,黑夜中卻難辨野貓蹤跡,只見周圍街巷院牆頗有些眼熟,猛然想起來,原來此地正在先前到過的貓兒巷附近。

鐵忠老漢對小鳳說:“莫怕,城裡野貓多,尤其是在貓仙祠附近。你們膽大包天竟敢夜宿兇宅,絕不是作耍可以了賬的事。奈何我一介打更巡夜的,口中講不出什麼真實(shí)道理,看來是勸不住你們了,但眼下正好路過此間,總該進(jìn)仙祠去給貓仙爺磕幾個(gè)頭,讓他老人家保佑你們一夜平安。”

靈州有拜貓仙爺?shù)墓棚L(fēng),張小辮兒這三人十分信服,也爲(wèi)了壯些膽色,當(dāng)下齊聲稱是,順路進(jìn)了古祠。見那堂中神龕裡有尊泥塑的神像,青袍長髯,慈眉善目,是個(gè)飽學(xué)儒者的模樣。看神位不是別個(gè),正是在當(dāng)?shù)貙绎@靈異的貓仙爺。

張小辮兒等人雖然久聞貓仙爺?shù)拇竺瑓s不知這些古蹟?shù)膩須v出處,也從沒進(jìn)仙祠裡燒過香,還以爲(wèi)大仙是隻得道的老貓。此時(shí)一見,不免覺得詫異,但不敢怠慢,恭恭敬敬跪地磕頭,在神位前許願(yuàn)道:“小人們都是善男信女,求大仙爺務(wù)必保佑弟子們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今後如有寸進(jìn),能得些小富小貴,肯定不忘買些鹹魚饅頭佈施廟中野貓;倘若是貓仙爺開恩,能保佑弟子們有場大富貴,那就要給您老重塑金身、造寺建塔,心意至真至誠,還求仙爺靈驗(yàn)感應(yīng)。”

拜罷了貓仙爺,張小辮兒心中好奇,想問個(gè)究竟,就跟鐵忠老漢打聽起來:“小人們一向只聽說貓仙是靈州城裡的神明,卻不知大仙爺?shù)玫赖倪@段事蹟,到底是出在什麼人家?又是怎地起頭,怎地了結(jié)?”

鐵忠老漢自幼就把貓仙當(dāng)作菩薩佛祖一般來信,見張小辮兒等人竟不知大仙來歷,便責(zé)怪道:“你們這些只顧吃閒飯、找閒事的光棍沒頭鬼,空在祠中拜了一回,怎麼連貓仙爺他老人家的事也不清楚?”

鐵老漢隨即講起經(jīng)過來,傳說都是幾百年前的舊事了,早在那時(shí)候靈州城裡就以貓多聞名。在城外有鄙雷寺古剎,乃是南北朝時(shí)期所建,多次毀於戰(zhàn)火,但事後又都被重建修築,規(guī)模是越來越大。寺中歷代都有高僧住持,香火極盛。

曾有一位高僧法號曇真。這老和尚活了一百多歲,雖年事已衰,但暢曉佛理禪機(jī),能知過去未來之事,講經(jīng)說法時(shí)妙語無邊,有如口吐蓮花。上至達(dá)官貴人,下至士農(nóng)百姓,都將其視爲(wèi)鄙雷寺裡的活佛,曇真老和尚不理俗務(wù),每天只在廟堂裡焚香誦經(jīng)。

鄙雷寺廟前有個(gè)放生池,當(dāng)?shù)匕傩辗Q其爲(wèi)鄙雷塘,是個(gè)千年不枯的古潭。綠水幽深,不論天氣如何炎熱,鄙雷塘附近也是涼意森森。凡是大一點(diǎn)的寺廟裡都有放生池,裡面養(yǎng)著龜魚之屬,放生池一來有佛法好生之意,二來池中蓄水可以防火,池塘的大小則取決於寺廟規(guī)模。常有靈州城裡的大貓小貓們來到池前看魚,貓不會(huì)水,它們看著池塘裡的游魚,只能圖個(gè)水邊涼爽,空流饞涎過過乾癮,所以鄙雷寺前多有野貓出沒,寺中僧人對此早就習(xí)以爲(wèi)常了。

又因廟裡的和尚們都吃素,故此附近的野貓只在鄙雷塘前遊蕩,極少進(jìn)寺,唯有一隻滿身生癩起瘡的老貓,一連數(shù)年,整天整夜地徘徊在這座寺廟裡。

掃地的小和尚心善,見到這老貓,就尋些草藥給它治療身上的癩瘡。誰知藥不對癥,貓瘡更加潰爛流膿,變得腥臭無比,不用草藥倒還好些。那小和尚也就只好不敢再管它了。

這天早上,曇真老和尚在佛堂前講罷了南無妙法,喚過掃地的小和尚,對他點(diǎn)手指了指伏在對面牆檐上的癩瘡老貓,說道:“此物不可再留,你行個(gè)方便,替它尋個(gè)了斷之處去吧。”這意思就是讓小和尚找個(gè)地方,把老貓?jiān)琢耍疫€吩咐要在明天天亮之前料理乾淨(jìng),死貓屍體可以埋在後山密林。

掃地小和尚一聽嚇了一跳,心想師父一貫慈悲爲(wèi)本,善念爲(wèi)懷,今天這是怎麼了?那老貓雖然骯髒邋遢,卻不曾惹出禍?zhǔn)拢黾胰俗罱錃⑸绾螌λ碌萌ナ郑肯胍賳柖四撸瑫艺胬虾蜕袇s閉上雙目入了定。

師命難違,小和尚不敢多言,爬到牆上捉了老貓下來,想用手掐死它或是棍棒打死,可都下不了手。最後想來想去,就將老貓抱到放生池邊,打算將它扔進(jìn)水裡溺死,猶豫再三,仍然狠不下心腸。他是胎裡素,螻蟻也不肯踩死一隻,在心裡打定了主意:“佛門靜地,豈容殺生害命?”就偷著把貓攆到寺外,見它去得遠(yuǎn)了,方纔回去覆命。

等到曇真法師出了定,就在佛堂上召來小和尚,把那老貓之事相問。小和尚謊稱已將老貓淹死在鄙雷塘中了。曇真法師斥道:“出家人不打誑語,當(dāng)著佛祖的面怎敢口出虛言?”

小和尚大驚,忙在佛前叩頭稱罪不已。曇真法師道:“你速去捉了那隻老貓回來,倘若天亮前還不能將它打發(fā)了,你我?guī)熗蕉家教硪粓瞿鯓I(yè)……”隨後念出四句偈語來,說是“世間萬物藏因果,大海浮萍有偶然;生死來去君莫怨,電光石火夢中身”。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六章 雁冢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貓仙爺第六章 筷子城第三章 蛇母第一章 打孤雁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七章 天墜第九章 銀錠禍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貓仙爺第三章 冥殿液第一章 掘子營第三章 剔魂剮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喜錢兒第六章 美人坑第四章 貓兒藥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十章 金剛禪第五章 水鼠堤第一章 打孤雁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筷子城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冥殿液第三章 金鱗鯉第二章 鬼掐頸第五章 貓狗道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十章 金剛禪後記 冷酷的貓第九章 銀錠禍第四章 竈上懶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六章 筷子城第六章 美人坑第二章 鬼掐頸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二章 鬼掐頸第五章 水鼠堤第二章 雲(yún)中塔影第六章 貓兒臉第二章 金絲虎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蛇母第六章 雁冢第八章 活烹人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蛤蟆劫第二章 鬼掐頸第九章 銅盞油第九章 銅盞油第四章 貓兒藥第三章 貓仙爺第八章 喜錢兒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八章 貓兒巷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黑蟬第七章 人作狗第一章 啞子貓前言第四章 竈上懶第四章 萬屍墳前言第五章 貓借命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八章 狐玉第五章 黑蟬第七章 蛤蟆劫第一章 啞子貓第九章 銅盞油第五章 黑蟬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金鱗鯉第九章 銀錠禍第四章 萬屍墳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二章 鬼掐頸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八章 活烹人第六章 靈異解第七章 蛤蟆劫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金鱗鯉第五章 水鼠堤第八章 喜錢兒
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六章 雁冢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貓仙爺第六章 筷子城第三章 蛇母第一章 打孤雁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七章 天墜第九章 銀錠禍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貓仙爺第三章 冥殿液第一章 掘子營第三章 剔魂剮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喜錢兒第六章 美人坑第四章 貓兒藥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十章 金剛禪第五章 水鼠堤第一章 打孤雁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筷子城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冥殿液第三章 金鱗鯉第二章 鬼掐頸第五章 貓狗道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十章 金剛禪後記 冷酷的貓第九章 銀錠禍第四章 竈上懶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六章 筷子城第六章 美人坑第二章 鬼掐頸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二章 鬼掐頸第五章 水鼠堤第二章 雲(yún)中塔影第六章 貓兒臉第二章 金絲虎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蛇母第六章 雁冢第八章 活烹人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蛤蟆劫第二章 鬼掐頸第九章 銅盞油第九章 銅盞油第四章 貓兒藥第三章 貓仙爺第八章 喜錢兒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八章 貓兒巷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黑蟬第七章 人作狗第一章 啞子貓前言第四章 竈上懶第四章 萬屍墳前言第五章 貓借命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八章 狐玉第五章 黑蟬第七章 蛤蟆劫第一章 啞子貓第九章 銅盞油第五章 黑蟬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金鱗鯉第九章 銀錠禍第四章 萬屍墳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二章 鬼掐頸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八章 活烹人第六章 靈異解第七章 蛤蟆劫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金鱗鯉第五章 水鼠堤第八章 喜錢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谷| 准格尔旗| 海伦市| 波密县| 天台县| 泰兴市| 同江市| 通海县| 阿坝县| 临西县| 临武县| 双峰县| 高要市| 调兵山市| 和静县| 通山县| 高唐县| 榆中县| 林芝县| 廉江市| 通化县| 堆龙德庆县| 长乐市| 永定县| 仪陇县| 泸定县| 晴隆县| 会理县| 高淳县| 丹巴县| 合作市| 广宗县| 万荣县| 邯郸县| 永寿县| 乐昌市| 当涂县| 洛南县| 松滋市| 铜山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