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5章 個人之痛與國家之痛(下)

張學良將張學武的電報看了一遍又一遍,每句每字都如同重錘一般敲擊著他的內心,此番發動事變的最終結果竟然是這樣?這是張學良當初根本不曾預料得到的,個人的痛苦卻是無法與國家和民族的痛苦相比。

**方面最開始yù殺掉蔣介石以緩解自身被圍剿的危機,因爲蔣介石是最堅決主張剿共的國民政府統帥,但是坐鎮莫斯科的斯大林認爲蔣介石是唯一能夠領導〖中〗國抗日的領導人,斯大林擔心一旦蔣介石有所不測,〖中〗國很有可能會在一次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缺乏足夠威信、資歷與能力的領導人來一統全局主導抵抗〖日〗本,如果〖中〗國無力抵抗〖日〗本,〖日〗本便可以〖中〗國廣闊的國土上掠奪的資源作爲儲備,積蓄實力北上攻擊蘇聯的軟肋遠東。

蘇聯方面最擔心的是西方的德國希特勒的擴張野心,咄咄逼人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已經在1936年底lù出了其的尖牙利爪,蘇聯沒有能力同時東西兩面作戰,在斯大林極大的壓力下,**內部經過jī烈的爭瓣後與協商之後,方轉變了三位一體的戰略思路,由周恩來領導的協調小組去西妥協商放蔣,更是爲**方面爭取實質xìng利益。

經過多天與宋美齡夫人和蔣介石的交談,加之張學良也看了些蔣介石的日記,他才恍然意識到蔣介石對日態度並非姑息求和,實在是中日國力懸殊的緣故,而蔣介石首先想做的事情是消滅**和地方派系割據勢力,統一國內的軍政大權。

張學良放下了電報走到窗戶前,眼下東北軍各部已經有些各種林林種種的跡象出現了,下面的部隊並不穩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西北大聯合聯俄聯共,畢竟中東路事件很多的東北軍將領還是痛在其身,最爲根本的是**的政策和主張也是這些將領不認同和難以接受的1

第十七踵軍那點兵力在東北軍將領的眼中根本不夠看,所以楊虎城說話自然也沒什麼力度,**方面因爲蘇聯的反對由共同的戰友變成了調解人,張學良成爲了整個雙十二事變的中心!

一時間,可謂是風急浪高,尤其是張學武的那句你我都與〖日〗本人有殺父之仇讓張學良最後痛下決心,張學武的父親是當年在剿匪時候陣亡的,當時很多土匪都是由〖日〗本人暗中資助的,所以張學武父親的陣亡也與〖日〗本人有密切的關係。

釋放蔣介石宣佈和平解決雙十二事變?張學良有些猶豫了,但是他卻又不能與楊、周、葉等人商議?詢問宋子文等人?恐怕亦也是不行,〖中〗央軍今天既然轟炸了潼關,也就表明了其的態度,張學武所部明著是逼近延安之舉,實際上卻是給自己守住後門,讓自己的東北軍最後不至於退無可退走上絕路!

但是,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人還掌握在第十七路軍手中,張學良已經意識到了,只要蔣介石安全,這些人的安全就會有所保障,而自己手上在握著太多的部隊似乎也不太合適,尤其此番日寇重兵雲集,恐怕沒有比張學武更缺少機動兵力的了,而且東北軍官兵進入熱河還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打回老家去是每一名東北軍官兵最大的願望。

第五十三軍所部原有第115師、第116師、第117師、第118師四個師,其中第115師在進剿過程中進到重創,第115師番號被軍政部取消,爲此張學良重新組建了二個沒有軍政部編制的獨立旅”萬福麟指揮下的第五十三軍如今也早不復北平密雲整編時的風光了,而其下屬的第五十七軍此刻僅僅只有第110師、第111師、第112師三個不滿編的部隊,何柱國也早由整編時的第五十七軍調任另外組建的騎兵軍軍長,雖然建制多了一個軍,但是兵力卻少了整整三萬多人,南京政府方面不但不予補充兵員、器械彈藥,反而撤銪了第109師、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這四個師的番號?這才讓張學良氣急攻心。

如果說將自己的部隊拱手送人,張學良確實有集捨不得,便宜外人不如便宜張學武,起碼在這件事情上,他比自己看得要遠得多”期間各種利害關係也平衡得非常之好,張學良甚至有些後悔,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多跟張學武多商量”而不是揹著他避著他。

張學良決定將第五十三軍與五十七軍全部交給張學武,也算是兄弟一場,畢竟自己此番放蔣之後也是要出洋遠赴美國不問政事,張學良起卓了一剴密電發給了運城正在指揮展陽所部從鄆爾多斯向榆林攻擊前進。

對於張學良的最終決定張學武長長的鬆了口氣,對於張學良要將第五十三軍和第五十七軍交給自己?張學武也是嚇了一大跳?這兩支部隊一支後來調入〖中〗國遠征軍不說,第五十七軍的人員成分更是複雜,比起王以哲的第六十七軍可謂當仁不讓。

如果張學良給張學武的是第六十七軍,張學武都會斷然嚴詞拒絕,不過第五十三軍和第五十七軍的底子都非常不錯,尤其是基層營以下的基層軍官,於是張學武給張學良回電,自己只要營以下軍官,兩軍開抵遠城之後會立即被整編,全部武器交還南京政府方面,而部隊則以軍墾農場的名義遠往熱河,但是時間上必須給予配合,兩軍移交繳械之前絕對不能在西安方面宣佈釋放蔣介石之後,只能在其之前。

張學武的考慮是非常有道理的,第五十三軍與第五十七軍的六個師加上直屬部隊共計要有五萬五千餘人,自己只要少數出衆的營長,保留全部連、排級軍官,這樣的話也方便自己換裝整訓,再說這批武器雖然看著眼紅,但是自己畢竟沒到與南京方面翻臉對抗的時候,清剿叛軍可自行處理其人員,武器亦要上繳軍政部,這是給南京方面一個訊號,老子沒有稱王稱霸的打算。

於是,一月三日,在雙方刻意的安排之下,張學良也向下隱瞞了張學武的真宴目的,所以在歡迎會上第五十三軍與第五十七軍的營以上軍官全部被集中繳械,張學武親自出面安撫重任呢,結果被萬福麟呸了一臉。

張學武也絲毫不生氣,接著他將連、排級軍官中的同志會成員也全部扣押起來,派部隊專程護送回西安,也算是對這些人仁至義盡,因爲張學武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現在需要的是獨裁式的軍閥形式的絕對掌控,張學武絕對不允許自己的指揮下出現另外一個跟自己不同步的組織或者小團體,對於這樣的滲透者或者是沙子,張學武是絕對不會客氣的,因爲在面對日寇重兵壓境之際,任何一個微小的疏忽都會釀成慘痛的後果,這一點張學武比任何人都明白,什麼是以史爲筌?這就是以史爲蠶!

張學武接收了第五十三軍與第五十七軍的戰術動作讓何應欽精神振奮,同樣也嚇了西安衆人一大跳,但走出乎了所有人穎料之外的是,張學良在於楊虎城密談之後宣佈釋放蔣介石,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張學良的舉動讓**方面也著實的鬆了口氣,但是在機場張學良竟然以自己身爲軍人,做出瞭如此行徑實爲迪不得已而悔過,以防有人居心叵測決意同機護送蔣介石前往南京?

張學良的舉動嚇壞了楊虎城與周、葉等人,當他們趕往機場之際飛機已經升空!東北軍僅存的三個軍十二萬人馬此刻頓時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地步,位於潼關的炮六旅與炮八旅在張學武走後的當天,就直接倒向了南京國民政府。

張學武以爲既然雙十二事變得以和平解決,東北軍的五個軍中的二個主力軍也盡入自己手中,那麼東北軍的內亂似乎就不大可能爆發了?

不過張學武還是明顯低估了青年人的jī進和野心。

沒等到歷史上的二月二日,一月十日,不碩大局的東北軍少壯派應德田、苗劍秋、別嗚九等人突然發難,殺死東北軍元老派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西北總部參謀處處長徐方、昏處長宋學禮和交通處長蔣斌等人。

但是,讓應德田、苗劍秋、別嗚九大吃一驚井是首先他們這些少壯派根本無法掌握部隊,整個的騎兵軍全部倒向了南京國民政府,騎十師開始攻擊繳械第十七路軍組建的民團,並捕殺**員和少壯派軍官。

大驚失sè的應德田、苗劍秋、別嗚九等人第二天逃到了**代表團駐地向周表示極大的怦悔之意,表示他們對情況沒能及時的掌握等等,週考慮到應德田、苗劍秋、別嗚九等三人與**方面工作人員劉鼎等人聯繫密切並長期往來,勢必會牽連**方面人員,所以周直接安排牟輛秘密送應德田、苗劍秋、別嗚九等人前往三原紅軍駐地,並密信彭等領導人,劉鼎帶來之人務要秘密從事,[email

第287章 鐵騎出世第108章 引君入甕(一)第128章 石破天驚(八)第354章 東北光復攻略第21章 撤離瀋陽第107章 傷心溝與落淚嶺第136章 歸師莫阻(四)第288章 玉門剿匪行(一)第87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210章 南京保衛戰之首戰告捷第173章 大個黑鍋第54章 這是坦克?第377章 兵鋒1939京滬杭第136章 歸師莫阻(四)第52章 誰打的?不知道第148章 熱河軍團第9章 9.18之夜(二)第378章 向南京進軍第189章 1935大閱兵(上)第27章 遭遇騙子第301章 雪紅與血白(二)第15章 血戰(三)第213章 南京保衛戰之援兵(下)第334章 流血之路第270章 沙子的特性第76章 承德突部(三)第137章 歸師莫阻(五)第60章 熱河危急(二)第284章 烈焰計劃(下)第155章 遊行示威第126章 石破天驚(六)第242章 南京保衛戰之急轉直下(二)第160章 日本人的血統第307章 陰險的植田謙吉第18章 血戰(六)第295章 有求必應第383章 試劍鋒芒第294章 徐州戰幕第381章 極度強勢(下)第65章 武藤的野望第286章 國產獵隼第89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92章 最長的一夜(八)第250章 南京保衛戰之城垣之戰(三)第268章 唯獨不要張學武第249 南京保衛戰之城垣之戰(二)第370章 第十戰區的家底第46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144章 上牆抽梯第222章 南京保衛戰之燕子磯炮戰(下)第114章 血戰老街(四)第114章 血戰老街(四)第86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335章 橫掃千軍第198章 風雲起、山河動第367章 最壞情況(下)第225章 南京保衛戰之狂潮(下)第7章 少帥的擔憂第22章 前途未卜第33章 下野風波第259章 南京保衛戰之斬首(二)第169章 一網打盡第316章 空襲東京(中)第366章 最壞情況(上)第224章 南京保衛戰之狂潮(中)第311章 堅持最後五分鐘第219章 南京保衛戰之血染旗幟(二)第161章 面授臨機第199章 淞滬大血戰第372章 全面發展(一)第187章 南次郎登場第182章 裕仁的決心第255章 南京保衛戰之最後時刻(二)第24章 不速之客(一)第145章 軍稱虎賁第74章 承德突出部(一)第113章 血戰老街(三)第280章 決戰計劃第162章 坑蒙拐騙第170章 各方反應第237章 南京保衛戰之熱血(三)第61章 蔣公手諭第269章 中華門洽談第247章 南京保衛戰之玉門油田第89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186章 鎢礦買賣第91章 最長的一夜(七)第154章 另外一個戰場第65章 武藤的野望第296章 決戰的契機(上)第155章 遊行示威第323章 叛徒是怎樣產生的第32章 屯兵靜海第364章 遠東大冒險(上)第190章 1935大閱兵(下)第93章 承德孤軍第290章 玉門剿匪行(三)第68章 君子協定第344章 時代週刊第332章 裕仁的憤怒
第287章 鐵騎出世第108章 引君入甕(一)第128章 石破天驚(八)第354章 東北光復攻略第21章 撤離瀋陽第107章 傷心溝與落淚嶺第136章 歸師莫阻(四)第288章 玉門剿匪行(一)第87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210章 南京保衛戰之首戰告捷第173章 大個黑鍋第54章 這是坦克?第377章 兵鋒1939京滬杭第136章 歸師莫阻(四)第52章 誰打的?不知道第148章 熱河軍團第9章 9.18之夜(二)第378章 向南京進軍第189章 1935大閱兵(上)第27章 遭遇騙子第301章 雪紅與血白(二)第15章 血戰(三)第213章 南京保衛戰之援兵(下)第334章 流血之路第270章 沙子的特性第76章 承德突部(三)第137章 歸師莫阻(五)第60章 熱河危急(二)第284章 烈焰計劃(下)第155章 遊行示威第126章 石破天驚(六)第242章 南京保衛戰之急轉直下(二)第160章 日本人的血統第307章 陰險的植田謙吉第18章 血戰(六)第295章 有求必應第383章 試劍鋒芒第294章 徐州戰幕第381章 極度強勢(下)第65章 武藤的野望第286章 國產獵隼第89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92章 最長的一夜(八)第250章 南京保衛戰之城垣之戰(三)第268章 唯獨不要張學武第249 南京保衛戰之城垣之戰(二)第370章 第十戰區的家底第46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144章 上牆抽梯第222章 南京保衛戰之燕子磯炮戰(下)第114章 血戰老街(四)第114章 血戰老街(四)第86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335章 橫掃千軍第198章 風雲起、山河動第367章 最壞情況(下)第225章 南京保衛戰之狂潮(下)第7章 少帥的擔憂第22章 前途未卜第33章 下野風波第259章 南京保衛戰之斬首(二)第169章 一網打盡第316章 空襲東京(中)第366章 最壞情況(上)第224章 南京保衛戰之狂潮(中)第311章 堅持最後五分鐘第219章 南京保衛戰之血染旗幟(二)第161章 面授臨機第199章 淞滬大血戰第372章 全面發展(一)第187章 南次郎登場第182章 裕仁的決心第255章 南京保衛戰之最後時刻(二)第24章 不速之客(一)第145章 軍稱虎賁第74章 承德突出部(一)第113章 血戰老街(三)第280章 決戰計劃第162章 坑蒙拐騙第170章 各方反應第237章 南京保衛戰之熱血(三)第61章 蔣公手諭第269章 中華門洽談第247章 南京保衛戰之玉門油田第89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186章 鎢礦買賣第91章 最長的一夜(七)第154章 另外一個戰場第65章 武藤的野望第296章 決戰的契機(上)第155章 遊行示威第323章 叛徒是怎樣產生的第32章 屯兵靜海第364章 遠東大冒險(上)第190章 1935大閱兵(下)第93章 承德孤軍第290章 玉門剿匪行(三)第68章 君子協定第344章 時代週刊第332章 裕仁的憤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漯河市| 原平市| 丹阳市| 昌图县| 博湖县| 江陵县| 邛崃市| 酒泉市| 兴山县| 宜宾县| 灌云县| 常宁市| 江源县| 天津市| 莲花县| 镇江市| 琼结县| 黔江区| 阳谷县| 德化县| 仙居县| 六盘水市| 马关县| 岗巴县| 滨州市| 德江县| 锦州市| 菏泽市| 罗定市| 凤庆县| 辽源市| 临湘市| 岳阳市| 高平市| 乌拉特后旗| 尉犁县| 商城县| 苏州市| 军事|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