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章 聽說

正月裡,街市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不管窮的富的穿的好穿的差,都是漿洗的乾乾淨淨,一則爲了防止凍死,二則爲了喜慶吉利,原本混跡於屋角橋頭橋洞的乞丐們都被官府驅趕而去,放眼望去,街市光鮮亮麗。

“京城果然很大啊,好熱鬧的。”丫頭滿臉驚訝的看著感嘆道。

今日晴好,她裹著厚厚的斗篷,帶著兜帽,雙手抱著一個手爐,坐在車上的無比的暖意洋洋,不知是歡喜還是暖意,讓她那張樸實無華毫不起眼的面容都變得神采奕奕。

她看路人,路人也有看她們。

一輛健壯黑驢拉車,一個走在一側趕車的老僕,蒼老卻矍鑠,看起來似乎不起眼,但偏偏帶著一種說不上來的氣度。

“半芹。”老僕扭頭笑道,“這還沒進京呢。”

丫頭啊了一聲,更是驚訝。

“還沒進京?可是,可是這裡…”她瞪大眼問道。

“這是京城外八里,你看前邊。”老僕伸手用鞭子指著前方,“那邊的城牆,便是京城城牆,穿過城牆,纔是進了京。”

丫頭直身看去,但見越過眼前前方鱗次櫛比的屋舍,再向遠方果然一座煌煌城池端坐。

老僕含笑給她指點,忽地一怔,放下手中的馬鞭。

“少爺來了。”他喊道,一面帶著幾分喜悅。

少爺?

丫頭忙跟著看過去,入目皆是不識。直到有人站到了車旁。

這是一個年約四十五六,中等偏瘦身材的中年男人,穿著再普通不過的青布襴衫,乍一看毫不起眼。再一看渾身上下透著剛正嚴毅,飽學鴻儒的氣質卻是不讀書的人也能看出來的。

“父親一路幸苦了。”中年人端正施禮,說道。

這便是被冠於江州先生之稱的,三千弟子的張純,張子然。

天下學子無不以見其爲榮,跟其說話激動,但此時眼前一個老僕一個丫頭卻都神情平和。

“太爺。”丫頭忙回頭掀車簾子,“老爺來接了。”

車廂裡一個老者看過來,含笑點點頭。

“半芹見過老爺。”丫頭這才施禮。

張純看了眼這丫頭,眼中微微有些驚訝。

“素心老爺贈與他人了。這是那人贈與老爺的丫頭。”老僕笑著說道。

丫頭再次給張純施禮。

張純點頭。不再理會了。伸出骨節突出的大手牽住繮繩,親自爲父駕車。

丫頭和老僕並行在車旁,在熙熙攘攘的人羣裡向京城而去。

鬧市之中的一條小巷內。便是張家的宅院。

張老太爺洗去一身疲憊,坐下來飲茶,旁邊兒子孫子侍坐。

“爺爺,你又去哪裡玩了?怎的過年也沒趕回來。”長孫有著與其父一般形容,雖然才二十多歲,卻顯得比同齡人多了幾分老成。

“聽起來遊山玩水自在,說起來卻是有些丟人。”張老太爺哈哈笑道,“我把錢丟了,我們困在山陽縣了。”

張純父子愕然。

“爺爺。”長孫苦笑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過,倒也有趣。”張老太爺笑道。一面看他們,“我走了這麼久,京中有什麼新鮮事啊?”

“陛下身子大好,二皇子進學。”張純說道。

“二皇子今年六歲了,是該進學了。”張老太爺點頭笑道。

這種常見的事,算什麼新鮮事,但問者答者都沒有覺得可笑。

陛下只有二子,大皇子爲貴妃所出,二皇子爲低等妃嬪所出,過了年一個十一歲,一個六歲,雖然年幼,如今朝堂卻已經開始立儲準備了,畢竟皇帝身體孱弱。

“陛下準備擢升父親。”長孫又補充一句。

張老太爺哦了聲,看張純。

“想讓你給二皇子講學?”他問道。

張純點點頭。

“兒已經推辭了。”他說道,“已經許諾即將爲赴考學子開學講經,不能言而無信。”

張老太爺點點頭。

“哦對了,爺爺,還有一件有趣事。”長孫說道,想到什麼,一面喊人,“去把我書房的且且停五字拿來。”

且停五字?張老太爺有些不解。

“爺爺,且停寺前一段有人寫了五個字,你看一看,定然說妙。”長孫高興的說道。

張純卻沒什麼反應,他講究字體中正,六藝穩健,並沒有特別偏好。

不多時小廝取來了一副裝裱好的卷軸,長孫小心的展開。

“這便是那個無名氏寫的?”張老太爺說道,一面起身接過看,神情微微怔。

“怎麼樣?爺爺,好吧?五種新字體,飄逸俊秀剛勁灑脫淡然各有風味。”長孫笑道。

門被拉開了,一個丫頭捧著托盤進來,同時有微微的香氣散開。

“太爺,吃些點心。”丫頭說道。

“半芹,你來。”張老太爺說道,招手。

丫頭將托盤放下,走到張老太爺身後。

“你看這字。”張老太爺說道。

一旁的張純父子對視一眼,微微有些驚訝。

老太爺置換了個丫頭大家都知道了,丫頭嘛也沒什麼,只是這個素心跟隨老太爺多年,又乖巧伶俐,一向深的喜歡,突然換了真是意外,沒想到老太爺竟然要這個丫頭看字,莫非是個懂得詩詞書畫的?

“太爺,這些字念什麼?”丫頭問道。

張純還好依舊形容端正,兒子到底修養不夠,失笑,一低頭目光落在面前的托盤上。

青瓷四格碟子上擺著金黃軟糯滾滿芝麻的圓球。

這是什麼點心?

“這個念做,山寺待梅開。”張老太爺說道。一面伸手指著其中一個,“半芹,你看這個待字,是否有些熟悉?”

丫頭又認真的看了。最終搖搖頭。

“太爺,我看一樣吃食能分出不同來,這個字嘛…”她笑道。

許是看錯了?張老太爺看著字,怎的覺得好似跟當初在江州玄妙觀看到的那個太平二字略有相似?

他低頭又看了眼,只是相似,這個字顯然寫的更好。

再說,那娘子在江州呢,怎麼會在且停寺題壁。

他搖搖頭笑了。

“好字,好字,雖然尚有稚嫩。但其風不俗。最要緊是新奇。”他稱讚道。一面伸手指著托盤,“來,嚐嚐點心。半芹可是做的一手的好點心。”

張純拿起一個淺嘗而止,長孫不客氣的吃了兩個。

“嗯嗯,好啊,裡面竟然還乾坤。”他稱讚道,看著這個丫頭,“這叫什麼?”

“沒什麼,炸果子。”丫頭含笑說道。

“我們在山陽縣可是靠著半芹賣小食才餬口度日的。”張老太爺笑道,自己也撿起一個。

原來是個廚娘,長孫恍然。

“父親,你的眩暈癥可好些了?”張純想到什麼問道。

“好多了。幾乎不犯了,這都要多虧半芹。”張老太爺笑道。

張純父子看這個丫頭。

“太爺多吃些就沒病了。”丫頭笑道。

多吃些,還能治病?

這丫頭倒是會說,張純父子一笑而過。

此時陳宅裡,陳老太爺也正吃點心,越發炸的精熟的黃雀色香味俱全,只可惜陳老太爺再次伸筷子時,眼前的盤子被人拿走了。

“爺爺,程娘子說了,不許你多吃炸食的。”丹娘說道。

“再吃一個,再吃一個。”陳老太爺笑道。

陳丹娘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扭頭抓緊盤子不依。

陳紹此時邁進來,陳老太爺笑著收起筷子。

“父親。”丹娘喊道,站起來,張開手轉個圈,“你看,母親給我做的新衣。”

陳紹點點頭,露出一絲笑,這已經是嚴父能表達的最大限度了。

“是按著程娘子的衣裳樣子做的。”陳丹娘說道,帶著幾分得意,“十八娘有一件,我也有一件,出去的時候,好多人圍著我們看和問呢,我和十八娘說好了,誰都不告訴她們。”

一旁的僕婦待他們說過話之後,便起身引著陳丹娘出去了,留下他們父子說話。

“父親,程娘子最近的話,您聽說了沒?”陳紹問道。

“非必死之人不治嘛。”陳老太爺說道。

“你看,她怎麼說這種話,到底是年紀小。”陳紹說道,有些憂慮。

陳老太爺笑了。

“她,也沒說錯啊。”他說道,伸手指了指自己,“我當初不就是必死之人嘛。”

陳紹苦笑。

“可是,哪有這等規矩,這種話,如何說的。”他說道,“或者說,先治了,再說嘛。”

陳老太爺搖頭。

“不,不,我倒覺得這樣挺好。”他笑道,一面板著手指,“你看,治好了我這個必死之人,名初起,我助她遇仙傳言,名流傳,周家住不上門問診,名再傳,非必死之人不治,名譁然,如今萬事俱備,就差東風了。”

陳紹微怔。

這麼說,這一切都是那小娘子,自己一步步安排而來的?非是少年輕狂無知妄言?

原來是如此嗎?還是巧合?

陳紹沉默不言。

“對於這等母亡父棄,又有癡傻之名的孤女來說,無依無靠,離了親族就不能過活。”陳老太爺繼續說道,嘆口氣。

陳紹點頭,從打聽來的消息來看,這個小娘子真是坎坷可憐。

陳老太爺此時又是一笑。

“除非她有了名望。”他說道。

“名望?”陳紹看著父親皺眉。

“比如,起死回生醫術的名望。”陳老太爺說道,“如今造勢已成,就差必死之人上門了,一旦東風借來,這個女子在京城,也就是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了。”

說到這裡他又是一笑。

“進京短短月餘,便能做到如此,已經是個人物了。”他說道。

“可是,會有這種人嗎?又或者說,萬一,治不了呢?”陳紹問道。

他是個求穩求全的人,做事前必然要想的周全,但凡有一點疏漏就絕對不能貿然而行。

陳老太爺笑了。

“所以說,這小娘子必然會是個人物。”他說道,“有才有智,還敢拼命,真是難得。”

一向聰明之人比其他人更愛惜性命,所以從來不做冒險之事,這位娘子卻敢如此做。

如果治不好,那名望全無,尚不如今,說起來,如果不做這件事,就憑這治好自己的事,縱然保不得她一世,至少能在結親的時候多少助力。

對於一個女子來說,能結個好親,這輩子就無憂一半了。

但這女子好似並不指望僅此而已,又或者說,她似乎不太想要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而寧願靠自己。

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不信任外人,他們喜歡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

是因爲自小體殘被棄的緣故吧,陳老太爺想到這裡有些悵然。

“真想知道,這娘子遇到的是哪個高人?”他感嘆道,又看陳紹,“去幷州詢問的如何?”

“那些道士們都散了投奔各處,目前找到都與那娘子日常沒有接觸,問出的還是那些話,其他人正在查找待問,所以目前尚不知這娘子遇到過什麼奇特的人。”陳紹說道。

陳老太爺點點頭。

“那就慢慢問吧。”他說道。

半芹跪坐在地上,怯怯不敢擡頭。

“你怎麼把她弄去漿洗房了?”秦郎君皺眉問週六郎,看著眼前的婢女。

半芹下意識的將滿是凍瘡的手縮回袖子裡。

“不管六公子的事,是奴婢自願去的。”她低聲說道。

週六郎沒有理會。

“要問什麼快些問。”他說道,聲音裡毫不掩飾厭惡。

半芹將頭低的更低了。

“半芹,是這樣。”秦郎君瞪了他一眼,看向這丫頭,神情和藹,“你家娘子說了幾句話,讓大家有點不信,引發了一些質疑,這樣不太好,所以想要問問你,看是否果然是個誤會……”

“是誤會,一定是誤會,我家娘子從來不騙人的。”不待秦郎君說完,半芹就急忙忙說道。

從來不騙人…

一旁的週六郎忍住冷笑。

或者說,是太會騙人了吧。

“你家娘子行醫,可有什麼規矩?比如不……”秦郎君問道。

依舊不待他說完,半芹就接過話頭。

“有的有的,我家娘子一不上門問診,二非必死之人不治。”她毫不猶豫的說道。

果然,如此。

秦郎君微微怔怔。

這個女子,細究起來,行事似乎無狀,但卻處處有矩,所以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看似荒唐,偏最終尋不出錯處。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他慢慢說道,“原來如斯也。”

推薦尋找失落的愛情新書《美人多驕》,幽默歡樂,人品坑品一流,每天穩定雙更,正在新書榜和pk榜中,大家可以搜索看一看~這裡是簡介:美人如此多嬌,曾引無數俊彥競折腰!穿越成了絕色美人,面對心懷各異心思深沉的俊彥們,夏雲錦壓力很大

第3章 路轉第38章 活動第83章 相比第90章 不錯第80章 道謝第61章 何人第81章 再見第65章 後問第80章 道謝第112章 惦記第8章 稱呼第23章 意第42章 不去第10章 該得第24章 盡責第14章 來了第63章 留下第5章 去往第12章 很快第122章 不止第49章 費心第70章 成怒第37章 忘了第23章 客惡第9章 此去第130章 問心第49章 刻薄第124章 得遇第3章 意外第1章 一見第24章 相聚第41章 有心第77章 荒唐第21章 聽聞第9章 此去第44章 突然第47章 去見第14章 宴樂第24章 慢談第6章 我知第56章 傳聞第128章 病來第49章 應對第69章 有償第53章 著想第2章 確認第99章 之說第81章 多想第110章 不讓第119章 待問第40章 不從第70章 爲何第12章 有賀第47章 有說第57章 能行第5章 退避第16章 不解第59章 說和第64章 熙熙第112章 不公第62章 不解第139章 有助第56章 傳聞第66章 有備第54章 出面第116章 多慮第12章 周家第77章 日漸第23章 生隙第37章 準備第96章 出事第42章 誠意第99章 之說第3章 求命第44章 有說第52章 謹慎第73章 區區第33章 隨口第41章 驚見第53章 囂張第26章 不用第69章 不知第68章 交代第42章 不是第99章 是他第113章 開心第18章 隨遇第24章 所爲第107章 斷言第124章 得遇第57章 能行第5章 能說第124章 底氣第30章 緩急第27章 記得第89章 要見第12章 惦記第58章 周全第97章 知道第15章 入場
第3章 路轉第38章 活動第83章 相比第90章 不錯第80章 道謝第61章 何人第81章 再見第65章 後問第80章 道謝第112章 惦記第8章 稱呼第23章 意第42章 不去第10章 該得第24章 盡責第14章 來了第63章 留下第5章 去往第12章 很快第122章 不止第49章 費心第70章 成怒第37章 忘了第23章 客惡第9章 此去第130章 問心第49章 刻薄第124章 得遇第3章 意外第1章 一見第24章 相聚第41章 有心第77章 荒唐第21章 聽聞第9章 此去第44章 突然第47章 去見第14章 宴樂第24章 慢談第6章 我知第56章 傳聞第128章 病來第49章 應對第69章 有償第53章 著想第2章 確認第99章 之說第81章 多想第110章 不讓第119章 待問第40章 不從第70章 爲何第12章 有賀第47章 有說第57章 能行第5章 退避第16章 不解第59章 說和第64章 熙熙第112章 不公第62章 不解第139章 有助第56章 傳聞第66章 有備第54章 出面第116章 多慮第12章 周家第77章 日漸第23章 生隙第37章 準備第96章 出事第42章 誠意第99章 之說第3章 求命第44章 有說第52章 謹慎第73章 區區第33章 隨口第41章 驚見第53章 囂張第26章 不用第69章 不知第68章 交代第42章 不是第99章 是他第113章 開心第18章 隨遇第24章 所爲第107章 斷言第124章 得遇第57章 能行第5章 能說第124章 底氣第30章 緩急第27章 記得第89章 要見第12章 惦記第58章 周全第97章 知道第15章 入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桂平市| 芦山县| 探索| 广灵县| 永清县| 黑水县| 奉贤区| 水富县| 兴文县| 剑河县| 两当县| 仁怀市| 微博| 华安县| 丹江口市| 桃源县| 福泉市| 尉氏县| 长武县| 浑源县| 北辰区| 南雄市| 伊春市| 海安县| 富源县| 万安县| 临漳县| 日照市| 阳东县| 甘肃省| 安泽县| 张家口市| 瑞丽市| 砀山县| 隆安县| 中牟县| 遵义县| 河池市| 聂拉木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