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

今晚8點上第五更。

儒家思想的核心——當然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核心,而不是蛻變成心靈雞湯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是一個政治學派!和後世要將赤旗插遍寰宇的科學一樣!

原味的儒家核心就是“復禮”,恢復周禮!實際上就是以西周爲範本,建立一個秩序良好的封建社會。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什麼的……這一套東西到了明清,演化成了一套只管束下級,管不了上層,上層對自己是自由主義,對下層則大搞封建壓迫的“封建禮教”了。

這樣的封建禮教,若是叫孔子見了,保管批判成“禮崩樂壞”。實際上儒家理想中的“禮”,不僅用來約束下層,同樣要用來規範上層包括天子本人的行爲。

孟子對齊宣王所說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纔是早期儒家欲復之禮的準則。那種只要求下級無條件服從上級,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奴才理論,在宋朝肯≮定還不存在。更早的春秋戰國那就更別指望了,那時候的君臣關係也是要講點權利和義務對等的。

從某種角度而言,所謂的“禮崩樂壞”就是社會各階層之間,上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出現不對等。一部分只享受權利,而不盡自己的義務。另一部分人失去他們的權利,而淪爲了殘酷壓迫的對象。

而華夏文明的治亂循環的根源。也在於此!

便是如今奄奄一息,眼見就要被陳明取代的南宋。其衰亡之因,實際上也是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等——士大夫習武從軍的義務,被趙家天子給強行解除了。從宋朝開始,漢家王朝出現了個很奇怪的現象,掌握國家主要財富和權力的士大夫階級,是沒有保衛國家義務的!

可以這麼說,孔子、孟子的理想——復周禮是對的!建立一個秩序良好的封建社會也是對的。但是他們找對了方向,卻找不到通向正確方向的道路。

而那些自以爲繼承了孔孟之道的後世儒者,不是把路子越走越歪。就是乾脆連方向都沒有了。不再用禮樂制度去建立一個秩序良好的封建社會,而是一味用權術去建立一個表面上鞏固強大的王朝。而這種“帝王權術”的核心就是一個“防”字,防備所有的人,將一切危險都撲滅在萌芽之中……因爲禮崩樂壞,沒有了一個人人遵循的封建秩序,君王哪怕將所有權力都捏在手中,還是覺得不大保險,那些有才能、有本事、有實力、有財富的人,哪怕是至親。也被當成危險。

只有迂腐無用之人,才能放心的讓他們去掌握一些權力,當成奴才使喚。從唐朝開始實行,在宋朝完全成熟。並且支配了宋明清三朝的科舉制度,就是要把聰明人變成笨蛋,把強者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結果臨到大難。特別是外敵入侵之時,惶惶天朝。便不堪一擊了。

而陳德興想要華夏跳出治亂循環的怪圈,想讓華夏成爲世界。也就必須先復禮——恢復權利和義務對等的禮。只有復了禮,才能徹底消除君王愚民弱民的根源,只有民強了,國才能長久興盛。

另外,在復禮的基礎上,陳德興還要逐漸建立起貴族民主,還要制定一部真正管用的憲法,將來還會有憲政,還會有民主,還會能如紅朝太祖所願,讓人民羣衆來監督朝廷監督官員,讓國家跳出週期律。

不過制定和推行一套與時俱進的“禮樂制度”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最大的難度還不在於制定《禮》,而在於讓億萬華夏之民接受《陳禮》,並且將《陳禮》刻入他們的靈魂,變成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這是需要花費幾十年時間,慢慢實行的事業。如果能夠成功,陳德興纔算是真正再造了華夏!

想到這些,陳德興又陷入了沉思,連陳千一領著劉孝元走過來都沒有有留意到。還是楊婆兒提醒了一聲:“大王,元使劉孝元來了。”

陳德興擡起頭,就看見劉孝元眉頭緊皺,彷彿是滿腹心思一般的走來了。陳德興衝身邊的趙復點點頭,吩咐道:“《陳禮》是大事情,須得仔細斟酌,步步推行……江漢先生,你且替孤王好好參詳一下。”

“好的,大王的吩咐,臣都記在心裡面,待回了燕京,可否再找些大賢一塊兒參詳?”

陳德興點點頭,道:“自當如此……記著找上墨影娘。”

“臣知道了。”趙復行了一禮,便轉身離開。陳德興和劉孝元之間的談話可是最高的機密!

陳德興這才招手叫劉孝元上前。

劉孝元上前施了一禮,陳德興淡淡地點頭,開口問道:“你可考慮好了?是留在孤王這裡,還是遠去西方?”

現在放在劉孝元這個大特務眼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留在大明,他的功勞不小,封侯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他的才能也不差,當個大官也是理所當然。

二是繼續跟著忽必烈走,去西方開拓一番新的天地——目前忽必烈是非常信任劉孝元的,而且忽必烈還聽了劉孝元的讒言,預備在西域用漢人治色目。劉孝元若是到了西域,說不定會有當宰相的機會。

劉孝元又是恭謹一禮,“臣想去西域!”

陳德興沉默了一下,點點頭道:“也好……你去西域可以爲相。”

劉孝元神色不變,只是低聲道:“臣是身在蒙營心在明的。”

陳德興嘿嘿一笑,道:“孤王知道,孤王知道的……明經,你可想過將忽必烈這支蒙古大軍帶去何方嗎?”

忽必烈手中還有十三萬左右的蒙古人,還有兩萬漢軍,去往河套途中折損個兩成最多了。這樣至少有十二萬人能到位。另外,忽必烈在關中、靈州路和別失八里還有一定的實力。湊出十五萬西征大軍,上百萬西征部民還是有可能的。其中還有不少會打造火銃、h藥的工匠。如果整理好了,西邊兒的旭烈兀、別兒哥,還有歐洲和天方教勢力,可都要頭疼了。

“臣沒有想過將忽必烈大軍引向何處。”劉孝元看了眼陳德興,“大王是有什麼好去處麼?”

好去處自是有的!

陳德興笑著點點頭,道:“西方的去處無非是天竺、大食、弗林三處。其中天竺氣候酷熱,不適合蒙古人生活,而且孤王已經有了安排。”

天竺就是印度,後世有點髒亂差,不過13世紀絕對是僅次於中原的好去處。不過那裡不能給忽必烈,因爲陳德興打算讓自己的老爹和兄弟們去幫助印度人民。

劉孝元道:“臣明白了,臣不會引忽必烈入天竺的。”

“弗林倒是好去處,不過弗林人口衆多,土地富饒,若被忽必烈取了,就怕成了蒙古再興的本錢。”

此時的歐洲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一羣鄉下騎士和土鱉君王,離文藝復興什麼的還早呢。但是來自後世的陳德興卻知道,歐洲基督教文明的潛力巨大!一旦復興起來,就有可能成爲華夏世界最強最大的競爭對手。

另外,歐洲現在的特色是小國窮國林立。而且這些小國窮國在軍事上的力量並不算弱。並不是說他們能擋住蒙古大軍的征服,而是他們會讓征服者付出的代價和收穫不相符合,讓征服變成了一場虧本買賣——13世紀的歐洲太窮,想要不虧本可有點難度。

既然征服虧本,那讓歐洲小國臣服自然就會成爲忽必烈的首選。可這樣一來,就等於將歐洲制於蒙古的保護之下,歐洲人還可以通過蒙古吸收華夏文明的養分,沒準就把文藝復興提前了!

這可就有點麻煩了!陳德興可沒有培養競爭對手的好習慣……

所以陳德興的計劃,是將歐洲諸國直接置於大明帝國的“保護”之下,可以將它們變成大明的殖民地。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將某些歐洲國家華夏化。

“大王的意思是要忽必烈去大食?”劉孝元蹙眉,“可那是旭烈兀的地盤。”

“不是的,”陳德興搖搖頭,笑道:“大食國素來有三個中心,兩河、波斯和埃及。孤王這裡收藏有大食國的地圖,可以給你一份。如今兩河和波斯在旭烈兀手中,埃及還被天方教的馬木魯克王朝所控制。忽必烈可以去打敗他們,佔有埃及,再據有整個北非,甚至可以越過北非大漠入侵非洲腹地。他完全可以去當個埃及大汗!”

埃及大汗忽必烈!或者叫埃及法老忽必烈一世也不錯……

劉孝元思索一下,拱手道:“臣一定想方設法引忽必烈去埃及。只是……日後忽必烈入主埃及後,該用何辦法治理埃及?”

陳德興一笑:“孤王只說個建議,忽必烈或可效法大理國,以佛治心,以儒治人。”

第636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774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一)第188章 羊皮筏子第204章 以文御武之道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311章 百枚天雷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119章 御街遊 ,第12章 據說很牛的蒙古鐵騎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第733章 要被吊打了第39章 誰是小人第651章 殺一驅百第610章 一部《陳禮》治天下第189章 孩子和女人第182章 王堅第712章 苦命的征服者第853章 行商、皇商、官商第731章 真神啊,真的有明洲!第446章 忽必烈在這兒呢 ,第124章 宣傳的精髓第898章 革命家烏里揚諾夫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772章 打仗有炮灰第81章 放心的去吧第444章 兩頭下注 ,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159章 南沱場第446章 忽必烈在這兒呢 ,第27章 天降大功第150章 大大的忠良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149章 呂文德,范文虎第143章 火藥時代第158章 化成灰都認得他第3章 屍遍野 、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717章 第二次機會 今晚還有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413章 趙宋會失德的第47章 陳木匠 ,第612章 賊有陳禮,我有海禁第454章 終於把王師盼來了第748章 紙牌屋 ,第184章 爭川 奪利 上第879章 造反有理第747章 商人什麼的,最喜歡打仗了第627章 要打仗,先籌錢第820章 如何建城第391章 未來的本願寺 奉上第296章 婚禮還是英雄會? 滿第636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510章 悲劇的開始第794章 來自歐羅巴的壞消息第895章 民族主義的大掛第37章 無價之圖第554章 推倒 ,第816章 倒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第412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 三第349章 胡兒八旗第262章 沒有武裝的朝廷第678章 老忽在幹啥呢?第866章 強制退休?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161章 撞死你第230章 夜話第468章 南下抗蒙第786章 奴隸還得有人當第608章 好福氣的陳淮清第684章 海都監國第513章 增髮圈錢砸盤第602章 我們是神派來征服你們的第3章 屍遍野 、第605章 海都汗第807章 黑心黑太祖第348章 皈依 ,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65章 就打一發第797章 意大利不面第416章 這是誰家的地? 狂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498章 寶音的使命 奉上第100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554章 推倒 ,第886章 一國兩制第840章 好一把雙刃劍第742章 邊疆無人區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179章 迷霧第690章 會十死其九嗎?第70章 潛伏 ,第275章 文士武家 加更第688章 瘟疫往明洲去了第162章 沙子,援兵第16章 敗了,還是勝了?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168章 殺汗 五 ,第668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二)
第636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774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一)第188章 羊皮筏子第204章 以文御武之道第555章 國本已失的大宋第311章 百枚天雷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119章 御街遊 ,第12章 據說很牛的蒙古鐵騎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第733章 要被吊打了第39章 誰是小人第651章 殺一驅百第610章 一部《陳禮》治天下第189章 孩子和女人第182章 王堅第712章 苦命的征服者第853章 行商、皇商、官商第731章 真神啊,真的有明洲!第446章 忽必烈在這兒呢 ,第124章 宣傳的精髓第898章 革命家烏里揚諾夫第478章 忽必烈敗,陳德興死?第772章 打仗有炮灰第81章 放心的去吧第444章 兩頭下注 ,第90章 勇士,頂住 ,第159章 南沱場第446章 忽必烈在這兒呢 ,第27章 天降大功第150章 大大的忠良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149章 呂文德,范文虎第143章 火藥時代第158章 化成灰都認得他第3章 屍遍野 、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717章 第二次機會 今晚還有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413章 趙宋會失德的第47章 陳木匠 ,第612章 賊有陳禮,我有海禁第454章 終於把王師盼來了第748章 紙牌屋 ,第184章 爭川 奪利 上第879章 造反有理第747章 商人什麼的,最喜歡打仗了第627章 要打仗,先籌錢第820章 如何建城第391章 未來的本願寺 奉上第296章 婚禮還是英雄會? 滿第636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510章 悲劇的開始第794章 來自歐羅巴的壞消息第895章 民族主義的大掛第37章 無價之圖第554章 推倒 ,第816章 倒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第412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 三第349章 胡兒八旗第262章 沒有武裝的朝廷第678章 老忽在幹啥呢?第866章 強制退休?第666章 圍城攻城第161章 撞死你第230章 夜話第468章 南下抗蒙第786章 奴隸還得有人當第608章 好福氣的陳淮清第684章 海都監國第513章 增髮圈錢砸盤第602章 我們是神派來征服你們的第3章 屍遍野 、第605章 海都汗第807章 黑心黑太祖第348章 皈依 ,第80章 大帥,拼了吧第65章 就打一發第797章 意大利不面第416章 這是誰家的地? 狂第385章 唐宋元明 五 奉上第498章 寶音的使命 奉上第100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539章 走出去更好第554章 推倒 ,第886章 一國兩制第840章 好一把雙刃劍第742章 邊疆無人區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179章 迷霧第690章 會十死其九嗎?第70章 潛伏 ,第275章 文士武家 加更第688章 瘟疫往明洲去了第162章 沙子,援兵第16章 敗了,還是勝了?第439章 蠻荒之王 三第168章 殺汗 五 ,第668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阿坝县| 潮安县| 巩义市| 苍溪县| 凤山县| 长沙县| 宜兰市| 攀枝花市| 广平县| 石林| 临海市| 翼城县| 乌拉特中旗| 通榆县| 龙口市| 阿拉善盟| 南城县| 乌兰浩特市| 灵台县| 长垣县| 忻城县| 吴川市| 淳安县| 平潭县| 沙湾县| 都江堰市| 香港 | 和顺县| 辽中县| 阿图什市| 罗甸县| 湖南省| 韩城市| 特克斯县| 抚州市| 陆川县| 阳泉市| 长岛县| 兴山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