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

羅昭雲借題發揮,龍顏大怒,整個人氣勢瞬間嚴厲起來,加上他戎馬出身,帶著軍伍殺氣和威嚴,大殿內的空氣,瞬間就降了下來。

這些文武大臣們,都有些毛孔的發冷感覺,神經繃緊,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當今皇上,會如此發火!

以前總覺得他有軍伍之氣,也有仁君氣質,很少動怒,因爲沒有見過他親自帶兵,殺伐上的勇猛也只是道聽途說,所以並沒有體會過,這個壯年的君王是如何有威勢與魄力!

此時,大殿寒蟬若驚,哪怕是一些想要找些麻煩的門閥子弟,也都老實了,不輕易觸碰眉頭。

這時候,羅昭雲繼續說道:“裡面證據確鑿,數百流民百姓,聯名上書,狀告華陰縣令裴昌,貪污河工之款,私建豪宅,供養歌妓,貪圖享樂,玩忽職守,今年的雨季降水量超越往年,他身爲地方父母官,不思百姓安危,對黃河與渭水堤壩,不聞不問,沒有按朝廷規定修築河渠,加固堤壩,才釀成此次渭水與黃河接壤地段,河堤崩壞,數百里的田野、村莊都遭了災,實在罪不可恕。”

大理寺卿房玄齡站出來道:“陛下,如果證據屬實,臣建議,立即下詔,革職查辦華陰縣令裴昌,移交大理寺、刑部共同審理此貪污、瀆職案。”

刑部尚書辛公義也站出來拱手道:“臣也同意大理寺卿之言,請陛下準許,查辦這個禍國殃民的華陰縣令。”

“對,大理寺卿和辛尚書所言極是,當嚴懲此人!”

“一方縣令,如此腐敗貪婪,爲禍一方,當抄家斬首。”

這一刻,羣臣激憤,不論是翰林清流,還是勳貴官僚,都覺得這件事做得過了。

此時表態,都有些愛惜羽毛,忍不住罵上幾句貪官害人,堅決與裴昌之流,劃清界限,深惡痛絕的樣子。

“馮翊郡的郡守柳佺,徇私枉法,庇護連襟之親,將馮翊郡的水災隱瞞不報,導致不能及時救援,造成大片流民逃難,傷亡巨大,也有責任,一同移交刑部、大理寺查辦。”羅昭雲趁此機會,一錘定音,將此事定性下來。

朝堂也有跟河東柳氏關係密切的勳貴官員,此時嘴角動了動,想要出言勸諫,但是想到這件事的嚴重後果,也不好貿然表態,以免惹火上身了。

羅昭雲這一招棋,走的恰到好處,先聲奪人,震懾住朝堂官員,順著他的思路牽制住走,目光轉向高士廉、長孫無忌,說道:“政事堂、戶部,可有什麼好的賑災方案。”

高士廉站出來,慷慨陳詞地說道:“啓奏陛下,臣覺得,救援刻不容緩,當務之急無非錢、樑兩項。一是需要降旨,由戶部從國庫撥款,組織人力,購置器具,搶修河工。第二,立刻降至,從馮翊郡的永豐倉,調運糧米運往災區,救濟百姓。第三,家園重建,需要地方縣邑撥款給予一定支持,需趕緊另派郡守與縣令上任,處理政務和水工事宜。此外,沿途災民的救治,患病百姓的醫療,災處屍體的處理,都需要考慮進去。”

朝堂衆人聞言,紛紛點頭,覺得戶部尚書所言,條理清晰,在大方向上考慮妥當。

“高尚書這幾點恰中救災要領,臣附議!”

“臣也附議。”

“請陛下即刻降旨吧。”

羅昭雲趁熱打鐵,點評道:“不錯,救人如救火,耽誤不得,內史省即刻擬一道赦書,意思就按照剛纔高尚書之言,潤色一下,寫出來後呈給朕看,沒有問題的話,門下省審議通過,不得延誤。”

門下省的黃門侍郎蕭瑀、內史省的內史令褚遂良拱手一揖,表示遵從聖喻。

“京兆尹何在?”

文臣之列,一道中年身影快步而出,京兆尹王珪站出來拱手道:“臣王珪,恭聽陛下聖喻。”

羅昭雲打量著王珪,此人四十出頭,氣質儒雅,史載人品和能力都不錯,只是羅昭雲與他相識日短,還沒有完全熟悉,也非昔日舊部,但接觸幾次,覺得人品行端正,爲人清廉,就任命了此官位。

這王珪年輕時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從不隨便交結朋友,深受叔父王頍的讚賞,在開皇十三年,王珪被朝廷召入秘書內省,授爲太常治禮郎,參與校定圖書典籍。?

仁壽四年時候,王頍隨漢王楊諒起兵反對隋煬帝,兵敗被殺。王珪是王頍之侄,按律應當連坐。他畏懼朝廷追責,於是乾脆棄官,逃到了終南山中,隱居十餘年,避過了亂世劫難。

?大業十三年,李淵率軍攻入關中,擁立代王楊侑爲帝,進封唐王,冊長子李建成爲世子。王珪得到丞相司錄李綱的舉薦,出任世子府諮議參軍,後來李淵稱帝后,王珪被任命爲太子中舍人,輔佐李建成,因才學出衆,品性高潔,深受太子器重。

但是,後來李唐被攻陷,王珪正好那段日子染風寒臥牀,沒有來得及隨李唐朝廷退往晉陽,反而被新朝廷啓用了。去年他做的是戶部的倉部司郎中,年底出任了京兆尹的差遣。

“長安城內,涌入大量的流民,作爲京兆尹,京城治所下,難道沒有提前發現嗎?”

“這......的確是臣的疏忽,不過長安城諸多裡坊有空缺,由於戰亂剛結束不久,京城每日進進出出,破產者、乞兒、逃荒人,三教九流什麼都有,加上長安城流動人口很多,進入城門的守衛還沒有仔細盤問,加上不同部門歸屬,京兆府也沒有接到類似的報案,所以,消息慢了一些,請陛下恕罪。”

“京城的治安,戶籍的管理,裡坊的基礎建設,街道的翻修等等,這些工作,當加快進行了。另外當派人手,在各城門,對進進出出的人進行抽查盤問,形成記錄,這樣對京城動態把控纔有效。另外,除戶籍制度,還應該發行身份證牌,上面鐫刻一些個人信息,作爲身份象徵。”羅昭雲提出了一些建議。

“臣知曉了,回去之後,當儘快完善,加強京城治安管理與修建翻新工程。”

“那你對長安城內涌入的流民打算有何安排?”

王珪沉思道:“臣會派人進行登記流民身份,確認戶籍和來路,然後設置救濟點,及時發放食物,對屍體進行清理,對風寒病人進行隔離,並請一些郎中去給流民看病,防治傳染之病,穩定局面。”

羅昭雲點點頭,聽了這些辦法,大致都行得通,也算措施得當了,剛要點評幾句,卻聽到殿外有侍衛大聲喊著:“河陽縣傳來八百里加急奏報——”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七百章 立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七百零六章 交鋒難免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五十七章 反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來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壽宮變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的經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連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軟禁杜總管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九百零三章 晉陽鏖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奪虢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說客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六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第三百六十章 河灘之戰 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七百章 立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別歸長安第二百九十五章 終止武鬥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九百八十四章 禦敵之策第七百零六章 交鋒難免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九百二十六章 隕落了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一百八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陽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一千一十五章 發明不斷第五十七章 反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零三章 陣前投誠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一千一十七章 用兵之詭道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來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應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間巡訪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謀戰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四百零一章 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壽宮變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的經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連天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軟禁杜總管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朝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顯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國無門第五百七十章 勢成騎虎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勢殺人第九百零三章 晉陽鏖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奪虢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於無奈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說客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尔夫| 兰考县| 江川县| 大石桥市| 静宁县| 乌拉特前旗| 贵州省| 遂平县| 桐城市| 沅陵县| 彭阳县| 崇礼县| 寿宁县| 出国| 永吉县| 松桃| 德清县| 津南区| 静宁县| 遂溪县| 万州区| 于都县| 正蓝旗| 台湾省| 手游| 东丽区| 凤山市| 时尚| 墨脱县| 类乌齐县| 西乡县| 文山县| 乐至县| 静安区| 临安市| 桑日县| 晋州市| 桐柏县| 涿鹿县| 浦北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