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大人慾王天下、正諸侯,夫無德義,將何以哉?其說將必挾震威強(qiáng)。今王公大人將焉取挾震威強(qiáng)哉?傾者民之死也!民生爲(wèi)甚欲,死爲(wèi)甚憎………….欲王天下、正諸侯,必體民尚賢,此聖人之厚行也…………
………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徵無義……賢者之治國,入守則固,出誅則強(qiáng)……”
媽媽咪啊!死老頭手裡竟有這種好寶貝!
清韻居中,就著昏黃的燈光,劉璋雙目放光的一遍又一遍的看著剛得來的墨氏精義,忍不住要拍案叫好了。
這所謂的墨氏精義顯然不是全本,而是被人摘錄選取後,又加入了自己的見解後而成。
竹簡之中,除了開篇言講爲(wèi)王之道,後面竟還記載著諸般器械製造、守城及用兵之道,細(xì)微詳盡之至。
怪不得死老頭鄭重其事的再三囑咐,不得泄露給他人知道。劉璋暗暗想到。這要是一旦泄露,只怕立時就是一場腥風(fēng)血雨。尤其這個時代,只怕天下任一勢力,都抗拒不了這份精義的誘惑。
這老頭兒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了嗎?激動的心緒一過,劉璋卻想到了童淵給他這份精義的用心。
否則爲(wèi)何單單傳了自己,卻不傳給張任張繡二人?唔,那老頭人老成精,只怕多半是猜到了什麼了。劉璋五指輕敲案幾,兩眼微微瞇了起來。
他並不怕童淵猜到什麼,從童淵能將這份東西傳給自己看,就知道他至少並不反對。
從精義通篇所記來看,老頭隱隱暗含鼓勵之意外,只怕還有些引導(dǎo)之意。那便是教導(dǎo)自己該如何做好一個君王。
“體民尚賢”!
想必應(yīng)該就是這四個字,劉璋心中若有所悟。微闔雙目,將事情從頭到尾又想了一遍,嘴角微微勾起。伸手將燈火撥了撥,埋頭又看了起來………
“阿雲(yún),我將你的手記傳給了那孩子,想必你也應(yīng)該不會反對……..”對面竹屋中,童淵看著清韻居里的燭光,低低的自語著。面上滿是追憶與溫柔之色,眼角處,緩緩凝出一滴晶瑩……..
十天後。
“唔,算你成了。明日,你隨任兒繡兒同往後場等候。”
單手提著劉璋奉上的黃竹槍,隨手一振,竹槍剎那間如同活轉(zhuǎn)了的靈蛇,憑空漾起一片光影,嗡然不絕之聲中,童淵微微頷首,淡淡的對侍立一旁的劉璋說道。
劉璋目中劃過一絲光芒,躬身應(yīng)是。旁邊張任張繡二人滿面喜色,連連拍著他肩膀,竟如同比自己過了關(guān)還要開心。
劉璋心中溫暖。十天來,他用那把寸許長的小刀一點一點的削著,靜心體悟刀鋒與黃竹之間的每一次接觸。
力,或凝於一點,或散之於面。進(jìn)趨之際,絲絲明悟如涓涓溪水般流過心頭,清晰而澄澈。當(dāng)手掌心月餘來結(jié)成的老繭褪去又起,丈二多長的黃竹桿上斑斑點點的印上猩紅時,用力之巧,終是明悟在心。
雖只短短的十天,但劉璋的氣質(zhì),卻從當(dāng)日的銳氣外露,一轉(zhuǎn)而變,眼中棱光掩去,更多的卻是蘊(yùn)而不露,含而不發(fā)。比當(dāng)日剛上山之時,少了幾分稚氣,多了幾分沉凝。
“槍,兵之帥也。平正迅疾,直入直出。出,似蛟龍出水,入,則如猛虎歸巢。以攔、拿、扎、打爲(wèi)主,以點、崩、挑、撥、纏爲(wèi)輔。走如一線,力凝於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