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

大雨滂沱,令西進長安的趙軍主力受到了行軍的困難。

馬車在山道上緩緩行進,而一旁就是陡峭的懸崖,士卒們都是不敢怠慢一步一步推著馬車前進。

外面大雨如注,而馬車內李重九與張玄素,姬川,虞世南正商議軍國之事。

一盞油燈下,一張簡易的羊皮地圖攤開在車上,四人圍坐在那。

“段志玄被俘,絳州守軍盡數投降,沒有料到這麼容易就攻下絳州了。”馬車內李重九看著前方送來的捷報,在最初的驚喜之後,反而皺起眉頭。

張玄素道:“是啊,陛下,確實是大捷。”

李重九問道:“段志玄被俘,唐軍失膽,可以理解,但是唐軍崩潰如此快,顯然是他們也沒有足夠信心守住絳州城。這絳州城是李唐河東軍大本營,那麼攻下絳州是不是等於殲滅了整個河東軍呢?”

“是唐軍不堪一擊,還是我軍太驍勇善戰了。”

張玄素回稟道:“陛下,經過投降唐軍幾名將領稟告,原來襄武王李琛爲絳州大總管時,河東軍有三萬之數,而段志玄接任總管時,兵馬被李世民抽調走了,眼下河東軍兵力只餘下萬餘,而且都不是當初精銳,裝備不足,平日給養也是不夠,士卒士氣也不高。”

李重九聽到這裡,點點頭道:“朕明白了,留這麼點人馬看守絳州,看來李世民真是有放棄絳州,以及在河東與我決戰的打算。那麼可以肯定李世民現在的精銳主力,並不在河東了。張卿你看在哪裡?”

張玄素想了想道:“這不好判斷,可能在潼關,可能還在長安,更可能在河西。以微臣來看。李世民不是坐以待斃之輩,在長安可能不大,所以要麼就是向西至河西與王君廓的西路軍決戰。提前擊敗我軍主力一路。要麼就是得知我洛陽空虛,所以大軍從潼關東進。直取洛陽,扭轉眼下不利的局面。”

聽張玄素這麼分析,李重九深思道:“那麼當初廟算時,可否有考慮到這一情況?”

張玄素稟告道:“陛下,我們都考慮到了,無論是李世民率唐軍主力西上,還是東進,長安都必然空虛。那麼我軍只要奪取長安就可以了。長安乃關中腹心,若是沒有長安,關隴門閥也將不會支持李世民了。”

“這倒是未必啊!”姬川出言反對道,“我聽聞之前李唐朝堂內,因關中疲憊,曾經數度有遷都之議,我想若是李世民放棄長安,留下一座空城,故意引我們去攻打,而自己率主力奪取洛陽。或者是擊敗王君廓的西路軍。”

見李重九對自己建議不置可否,姬川還道:“我聽說李世民還將皇后和太子都準備遷往川蜀,似有打算在川蜀割據爲王的打算。”

李重九聽姬川這麼說問:“張愛卿。虞愛卿,你們覺得姬侍郎的分析有道理嗎?李世民會遷都以避開我軍鋒芒嗎?”

張玄素十分謹慎地道:“微臣認爲確實有這個可能,不敢下論斷。”

虞世南道:“微臣認爲不可能,李世民不可能會放棄長安。若是真的如此,李唐的根基就動搖了。”

李重九道:“不錯,朕也認爲不可能,以朕的瞭解,若是李世民真的不戰自退,遷都川蜀暫避。他就不是李世民了。不過唐軍的動向如何,待我軍攻到長安城下。就可以知道了。”

說完之後,李重九打開車窗。外頭大雨降下,一股腥溼的空氣,捲起車內。

“車駕到哪裡了?”

“回稟陛下,已是快至聞喜了。”

李重九道:“傳令下去,大軍加速前進,另外令尉遲恭,蘇定方,羅士信,攻打蒲津關,前鋒必須在三日之後,渡過黃河,爲大軍架設浮橋。”

“諾!”

大雨降下,打在黃河滾滾東流的波濤上。

在黃河上游,浪水渾濁。數百艘艨艟戰艦,正在沿河而下。

昔日李唐的齊王李元吉,廬江王李瑗這二人,正同坐戰艦,順著黃河而下。一萬五千趙軍坐著戰艦,正沿河而下。

從黃河上游造船伐唐是李元吉向李重九提出的建議,並取得了採納。當初李元吉的計劃就是在汾水入黃河之處,建造艦隊水師,再沿著黃河順流直下,直接藉由渭水或者是廣通渠直抵長安城下。

這條水運路線,在春秋時,秦國曾經利用過。當時晉國災荒缺糧向秦國借糧,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答允了,派糧船從秦都雍城出發,運輸萬斛糧食,沿渭水至黃河,後再改汾河漕運,運至晉都絳城。運糧的白帆從秦都至晉都,水陸八百里,首尾相連,絡繹不絕,史書稱此爲泛舟之役。

所以李元吉這個建議十分有見地,對於一貫利用水路運兵運糧的趙軍而言十分有用,若是以舟運糧,這一次伐唐就可以免除二十萬民役奔走於路上爲大軍運糧的辛苦了。李重九開始聽聞時,甚至不敢相信是李元吉拿出的方案。

李重九將李元吉建議拿至中書省討論,看看是否可行。但最後中書省卻否決了李元吉的方案。

因爲現在渭河已是不比,當初渭河了,河道淤塞嚴重,根本不足讓大船經過,後來隋文帝楊堅開通的廣通渠,又太遠了,必須從潼關繞路。所以派大軍從黃河上游乘船,攻打長安被認爲不可行。

但是後來張玄素看了李元吉的計劃,卻大受啓發,提出了一個替補方案,認爲可以在黃河上游造船,改由水陸夾擊蒲津關。攻下蒲津關後,利用戰艦在黃河架設浮橋,以便讓大軍渡過黃河。

這個方案被李重九欣賞,認爲是可行的。所以去年尉遲恭在李重九授意下,攻下河東三郡,奪取了汾河入口。然後李元吉,李瑗即移師到這裡,打造艦船。

現在李元吉,李瑗率領一萬由唐軍降軍改編而來的兵馬,還有薛萬均五千驍衛軍一併,坐船而下,直逼蒲津關。而另一面尉遲恭,羅士信,蘇定方三將挾攻下絳州之勢,率三萬兵馬也是由陸路逼近蒲津關而來。

當初張玄素水陸夾擊的戰略構想已是達成了。

但對於唐軍守將程咬金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
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三百九十四章 料敵在先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德化县| 丹寨县| 凤庆县| 本溪市| 登封市| 从江县| 黔东| 奉新县| 岳池县| 茂名市| 遵义市| 石渠县| 平泉县| 阳新县| 新津县| 石阡县| 昭通市| 巫溪县| 名山县| 辉县市| 盘锦市| 五寨县| 中超| 渝中区| 金昌市| 贵定县| 济阳县| 东城区| 巴东县| 酉阳| 广汉市| 合肥市| 湟中县| 万州区| 南皮县| 乳山市| 兰坪| 株洲县| 南阳市|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