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

洛陽尚未攻陷,戰事還未結束,李世民居然私贈田產給李神通,這是什麼行爲?

李神通與李世民具是領兵大將,李世民贈田給李神通的用意又是何在?

李淵心底怒意翻騰。

換做他人,李淵還不會那麼生氣,最令李淵動怒並不在於此。李神通何人,一來是李唐宗室,大唐王爵,二來李神通乃是宗正卿,管轄大唐上下宗室。三來李神通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坐鎮一方,獨擔一面。

在歷史上,任何君主都絕不能容忍,麾下大將之間相互結黨的行徑。而李世民私授田地,拉攏外將的行爲,已是觸及了李淵的逆鱗。李世民這麼做很難不令人聯想到謀朝篡位,割據自立。

張婕妤看李淵的神色,心底亦是一陣恍惚,她這麼做,當然是李建成授意的。

李世民確實將洛陽外幾十頃,私自贈給淮安王李神通。不過這幾十頃田卻並非張婕妤之父的,而是另有其人。

此事爲李建成得知後,當下抓爲李世民把柄,秘密賄賂張婕妤,讓她將此事捅給李淵得知,並允諾事後這些田,贈予張婕妤。

於是此事成了李建成攻訐李世民的把柄。

李淵當下喝令:“來人!”

當下在殿後侯詔的中書舍人等人入殿,李淵道:“封爲秦王爲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

中書舍人當下在聖旨上下揮筆書就。

說到這裡,李淵話音頓了頓道:“此次攻鄭,已令宵小膽顫,但戰事已半年之久,師老兵疲,不宜再戰,領秦王,齊王二人即日退兵。不得有誤!”

中書舍人筆尖一顫,墨水差點滴落,但見李淵神色,當下不敢猶豫,繼續提毫疾書。

“陛下,請你過目。”

李淵點點頭將詔書放在一旁道:“六百里加急發至洛陽,虎牢前線,沿途任何人,膽敢延誤者斬!”

“諾!”

下達詔令後。李淵看向殿外負手而立,默然長嘆。

虎牢關外春雷響動!

李世民身披蓑衣,站在關前。神色明暗不定。

房玄齡躬身向李世民稟告道:“消息已確認。劫走了秦王妃和世子的八成乃是趙國細作乾的,目的就是要讓天子對秦王殿下懷疑,而太子那邊方面我們的內應,也猜測可能是趙軍細作,向太子殿下進的讒言,現在太子殿下分別讓裴寂。張婕妤向天子進言,特別是張婕妤竟然將洛陽幾十頃田贈給淮安王之事告訴了陛下。”

杜如晦道:“陛下在攻打洛陽前,允許殿下攻下洛陽後一切封賞,隨意贈給有功之臣,淮安王又有何不可。”

劉弘基道:“換做其他大將也就罷了。但淮安王的身份實在敏感,他並非是秦王部下。而是平起平坐的藩鎮大將。此事太子殿下作得很聰明,不自己動手,反而讓張婕妤倒打我們一耙,真不知太子是如何捅出來的。”

房玄齡向李世民道:“此事殿下應立即上書自辯。”

“恐怕是遲了啊!以陛下的性格恐怕不會放過此事。”杜如晦皺眉道。

李世民看向衆將道:“若是父皇真的信我用我,我就算不上書自辯,也是無妨,但若是不信我,我上書也是無用。”

杜如晦道:“殿下,陛下身爲一國之君,考慮自是不同,最怕是三人成虎啊。殿下可能要做好最壞的準備,萬一陛下要殿下班師回朝……”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李世民毫不猶豫打斷杜如晦的話,這時虎牢關上黑雲翻滾,一副就要下暴雨的徵兆。

這時城樓下傳來腳步聲,侯君集上前道:“趙軍已拔去滎陽、陽翟等縣,現在前鋒已抵汜水!”

劉弘基不忿道:“李重九這小人,不敢堂堂正正與秦王交鋒,偏偏耍弄這些陰謀詭計,真是卑鄙。眼下送上門來,正好一戰讓趙軍知道我們關中精銳的厲害。”

轟隆!

天空之中銀蛇萬道。

黃河激流澎湃,波濤翻滾。

虎牢關外,大雨已是如潑墨般降下。

蒼天昏暗一片,大雨澆蓋著行軍之中的趙軍,載車的馱馬,陷在道旁水坑之中,左右趙軍士卒們正奮力的推上。

穿著蓑衣,打著綁腿的趙軍士卒排成長長的隊列,踏著泥濘前進,傳令的騎兵火速奔馳而過,從隊前奔至隊尾,並大喝著。

“陛下有令,前方十里紮營!”

“陛下有令,前方十里紮營!”

聲音差點被雷聲蓋過,披著蓑衣的趙軍仍是大聲喊著。

一名滿身泥水的士卒靠著一輛運載甲牀的兩輪馬車上,長出著氣道:“我不行了,看來還沒到虎牢關下,我就要累死在這,算了還是早點給我個痛快吧!”

話剛說完,這名士卒屁股就捱了一腳,陳阿四罵道:“說什麼喪氣話!你他媽的,你死了,誰給你老孃送終,是兄弟的,就不要說這樣拖累人的話。”

那名士卒見陳阿四發火,連忙起身道:“頭,我不就發發牢騷嗎?虎牢關前我還要賺軍功呢。”

“推車!”

陳阿四大喝一聲,他身爲夥長,麾下連他在內十名士卒,一夥乃是趙軍府兵最低級的建制。

按照大趙府兵的規定,一夥每名士卒一張弓,三十支箭鏃,隋刀一柄,布馬槽,鐵馬盂各一,刀槍旁牌弓弩各備,一夥中要有六匹馱馬,一口大鍋,兩具甲牀。

這也是當年大隋府兵的編制,但是陳阿四他們夥從鄉兵轉爲府兵。不過一個月,全夥上下挽馬才配了三匹,弓弩箭矢也是不足。

這一次突然遭遇大雨,陳阿四這一夥人就攤在半路上,看著身周的趙軍一路一路的經過。這些人不由垂頭喪氣起來。

“要搭把手嗎?”一羣趙軍士卒遠遠叫道。

“謝了兄弟。”陳阿四當下大喜。

衆人當下奮力將兩輪馬車推出泥濘之中,都是一陣歡呼。陳阿四當下將手往衣服上摸了摸,擦得幹了,從馱袋裡拿出幾塊乾肉。給對方領頭的隊正道:“俺娘醃製的,兄弟們拿著。”

那隊正哈哈一笑,當下毫不客氣地接過,爽朗地笑著道:“這幾日吃炒米都吃得膩味了,終於可以開開葷了。”當下頭目給衆弟兄們分食,衆人啃得津津有味,彼此也拿出點炒米來交換。

隊正開口道:“兄弟,哪裡人?”

“幽京人!”

“呵!天子腳下出來的人咧!”

“什麼天子腳下,還不是一樣當兵。兄弟你呢?”

那隊正用牙撕著乾肉道:“雍奴縣的,小地方出來的。之前是涿郡郡兵,混得一直不怎麼樣。飯都吃不飽。後來跟著徐將軍歸順了天子,打了三年戰,在易水之戰中,斬首三具,敘功兩級,從夥長拔爲隊正!”

陳阿四聽了嘖嘖羨慕道:“我也就是之前。守備幽京時在城牆上斬殺一名突厥人,才被拔爲夥長,大戰卻沒有打過。這麼說兄弟是武衛軍的?”

“是啊。”

“和你打聽個人,陳初九知道嗎?”

“知道啊,隔壁營的小九。”那隊正開口道,“前幾日攻陽翟時。他攻入縣衙,生擒了李唐的主薄,已臨陣敘功兩轉,被提拔爲隊副了。”

陳阿四啊地一聲,滿臉都是驚喜交加的神情。陳阿四麾下的士卒也是紛紛上前向陳阿四恭賀。

“他是你的什麼人啊?”

“一個爹媽的親兄弟啊!”陳阿四臉上滿滿的自豪。

對方聽了一掌拍在陳阿四的肩膀上道:“兄弟有你的啊!小九,他是個人才,眼前已被旅率編入踏白軍中,派至汜水前線去了!”

陳阿四聽到這裡又是滿滿的擔憂。踏白軍就是斥候軍,皆是編選軍中勇銳士卒,在前鋒大軍前偵查刺探前方敵情。在趙軍之中踏白軍的士卒,折損率非常高,在有的大戰之中,甚至達到三成。

陳阿四剛纔的歡喜,頓時如被一盆冷水澆滅。

隊正看陳阿四的神色會意道:“兄弟啊,戰場那麼多年,咱們見過多少好兄弟在自己面前嚥氣的,大戰一旦打起起來,就生死由命,正所謂三分修自身,七分看運氣,若是走了背運,就是當伙頭軍的也是沒用。”

陳阿四點點頭道:“兄弟,你幫我捎個口信給他,中不?”

隊正道:“這虎牢前線十萬人馬中找人,就是大海撈針,但只要兄弟命還在,遇到了一定給他帶話。你要給他說什麼?”

陳阿四一愣,他本是有很多話想要告訴陳初九的,但這一刻卻不知說什麼。

“頭!”幾名部下見陳阿四發愣,不由發問,隊正看了也是呵呵直笑。

雨水嘩嘩地打在衆人的肩上,四野一片莽莽,騎兵飛馳的馬蹄聲,士卒一高一地腳踏在泥地裡的嗞嗞聲,混在一起,空氣裡充滿泥土氣息。

“告訴他照顧好自己,俺娘等他回去。”陳阿四愣了半天,還是說了這句話。

熟悉他的士卒都是呵呵一笑,覺得陳阿四來來去去都是這幾句話毫無新意。而那隊正也是一愣,但臉上笑容卻收住,他一臉正色抱拳道:“曉得了!”

說完兩邊人馬各自上路,陳阿四這一夥人亦收拾妥當,繼續推著馬車上路。

衆人也沒有說什麼再見,再會的話,戎馬倥傯,很多時候一見,就是最後一面。

天空春雷悶響,大雨仍是在下著。

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著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
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之過(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著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拔精銳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趙對決(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鄂州市| 玛曲县| 如东县| 文昌市| 龙南县| 胶南市| 兴城市| 黎城县| 固原市| 巴青县| 广州市| 宣威市| 鹰潭市| 铜陵市| 宝清县| 安徽省| 临汾市| 珠海市| 阳西县| 清徐县| 瓮安县| 宝坻区| 永城市| 大同市| 龙岩市| 中卫市| 泰宁县| 炉霍县| 临猗县| 海丰县| 花垣县| 崇信县| 探索| 公主岭市| 获嘉县| 中方县| 阆中市| 文安县| 平邑县|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