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

箭矢破空聲,在空氣簌簌而動,李重九耳邊聽得真切,這箭羽shè向的都是左右,但是馬車附近卻沒有箭矢而來,顯然是怕誤傷了馬車上的人,這八成是自己部下在營救自己。不過自己部下不過百人,但是顯然從四面傳來的腳步聲,喊殺聲,以及箭矢密集度來判斷,來營救自己之人,卻有兩百人左右,這是怎麼回事。

而這時四面刀劍之聲響起,悶悶的刀子入肉聲攪動著人的神經。李重九擡眼看去眼前這兩名官吏皆是sè變,一併將腰間匕首拔了出來。李重九淡淡言道:“眼下此地已被四面包圍,你們絕對逃不出去,犯不著爲李淵來刺殺我,然後再被剁成肉泥,何況我現在也並非是沒有反手之力?!?

說到這裡李重九將鐵鏈一拖,舉重若輕。而這時一旁車壁突然被打破,破壁裡現出數名大漢正提著染血的刀子,看見李重九喜道:“侯爺,你無事就好了?!?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瓦崗寨的好漢也來了嗎?”

那名大漢言道:“正是,聽說侯爺被李淵那廝拿著了,瓦崗寨的單二爺就帶著上百名瓦崗好漢與我們一併在此設伏,將侯爺救下。前後的驛兵也被我們殺散了。”

聽得瓦崗寨殺來,這兩人官吏更是sè變,手下匕首皆是砰砰兩聲掉在車廂內。

“君侯,饒命!”

“君侯,饒命!”

二人一併索索發抖,低伏在車廂之內,連連紛紛叩頭。那大漢喝道:“狗官,一路之上敢給侯爺戴這樣鐵銬子,看老子斬了你們。”

“君侯,饒命,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妻兒?!?

“你大人也有大量,效韓安國放田甲一馬吧?!?

“死灰復燃麼?”李重九看了看手中的腳鐐笑了笑言道。這二人見李重九如此當下對望一眼,皆是渾身發抖。換做常人一朝從人上人至現在的階下囚,如何能平心靜氣。李重九如此肯定是一會要變著方子,折磨他們二人了。

李重九見這二人臉sè,言道:“現在殺你們,不過殺兩條狗罷了,算了。”

“是,是。我等是狗,我等是狗?!?

當下那名大漢收刀而立,喝道:“還不拿鑰匙開鎖?!?

當下兩名官吏爭先恐後地給李重九打開手腳鐐,李重九伸手活動活動手腕腳腕,而這時一行幾騎的騎兵從一旁山上而來。

戰場早已打掃了,在場官兵見大勢已去,早早就放棄抵抗投降了。李重九看去只見一名威風凜凜的大漢,從馬上而下,上前言道:“好兄弟,可想死你哥哥我了?!?

李重九當下上前抱拳言道:“單二哥?!?

單雄信赤發依舊,身材魁梧至極,手持一長大馬槊,見李重九臉sè沉靜,言道:“小九你的事,我知道,大丈夫何患無妻,李淵卑鄙小人,昏君無道,狗官當世,我們一起去打破東都,將那昏君與狗官拿下一併剝皮吃肉。”

李重九尚未答話,又是一人騎馬從山上而來,抱拳言道:“在下杜才幹,見過侯爺!”

李重九見了對方當下言道:“杜兄?!?

杜才幹言道:“在下奉蒲山公之命,請侯爺往山上一見?!?

“蒲山公?”

“正是,接到君侯之信後,蒲山公舍下一切要事,秘密從瓦崗寨趕往晉陽而來,現在山上亭中等候已久了。”

當下李重九點了點頭,接過馬來,直往山坡而去。而單雄信在身後言道:“收拾一下,立即撤退?!?

李重九策馬上了山道,轉過一處桃樹林子,果在半山處見到一個小亭。只見滿山皆是桃花落櫻飄飛,而在亭子之中,一名冠巾鶴氅,手持羽扇的男子,正眺望遠山,這瀟灑倜儻的男子不是李密,還能是誰。

李密這一番做派顯然是擺足了架子,李重九言道:“法主兄,大恩不言謝。”

李密轉過身來輕搖羽扇,輕描淡寫地言道:“以你我的交情還需見外嗎?昏君無道將你剝你官身,李叔德狹公報私,兄不勝憤慨,以弟之才,天下之大哪裡不可去得,你我協力一併反上瓦崗寨革鼎天下,終有一ri叫昏君,李叔德後悔昨ri沒有殺了你我二人?!?

李密言語之中一片憤然之意,李重九淡淡言道:“多謝法主兄,在下之屈辱,自當問李淵討回,絕不會假手他人?!?

李密聽李重九這麼說,當下讚道:“賢弟榮辱不驚,此非比常人,也是手刃仇人,乃人生快意,這倒是愚兄冒昧了?!崩钪鼐叛缘溃骸安贿^敢問法主兄,聚衆屯於瓦崗,有何雄圖?”

李密輕搖羽扇,莞爾言道:“吾儕之輩皆乃是羣盜,旦夕偷生草間,哪裡有什麼雄圖?”

李重九言道:“既然法主兄不與我交心,那麼在下這就走便是。”

李密見此,連忙言道:“賢弟且慢,這不是話還未說完。實是眼前四海糜沸,不得耕耘,我瓦崗軍士卒雖多,但食無倉稟,僅有劫掠爲資,??嗖唤o。若曠ri持久,朝廷遣一大軍征伐,必然潰敗。愚兄受翟大當家知遇之恩,當以死相報,故而爲此苦惱?!?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法主兄不知可有何妙策呢?”

李密輕搖羽扇,躊躇滿志地言道:“賢弟,愚兄準備先取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後與人爭利?!?

李密之言還是如歷史上,如出一轍。歷史上李密取滎陽,擊敗張須陀,得興洛倉之後,實現了他休兵館穀之願意,以糧得軍二十萬,勢力大漲後繼續西進大功洛陽。結果在洛陽這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地方,與佔據東都王世充,北上宇文化及先後大戰,史書上說是勁卒良馬死傷殆盡。最後李密敗給王世充,只能西上投降給已坐擁關中,得關隴世家全力支持的李淵,將稱霸天下的大業拱手讓出。

李重九言道:“當年法主兄爲楚公參贊時,獻上中下三策,上策取涿郡,扼大軍之咽喉,中策取關中,下策取洛陽,而眼下法主兄在瓦崗軍中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人,爲何卻取下策西進爭滎陽,東都而去?”

李密哈哈一笑言道:“賢弟所言,我怎麼不知,此一時彼一時罷了,取關中乃是上策。但眼下昏主尚在,十餘萬隋軍仍據江都,我瓦崗所部,都是山東人,眼下未下洛陽,何肯相隨西進。”

李重九早料知李密不會答應,當下言道:“那法主兄既不爭關中,那爲何不取河北?”

聽李重九這麼說,李密露出幾分正sè,頓了頓言道:“太原有李淵,涿郡有薛世雄,河北還有楊義臣,相較而言,河南只有一個張須陀,餘子皆不在我眼底?!?

李重九言道:“法主兄,此言差矣,還記得當初,我與你在白馬寺時,曾言天下之勢,在於關中,東都,河北三地。進東都,乃霸業定時,方纔行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之事,而眼下瓦崗寨勢單力薄,即便取了回洛倉,敗了張須陀,萬一天下交互來攻,東都危矣,此乃慕虛名而處實禍。”

李密聽了當下一身冷汗,言道:“賢弟所言甚是,愚兄失計較了。”

李重九見折服李密,當下言道:“賢弟可率軍北渡黃河,據白馬津,先奪取一河之隔的黎陽倉,以糧募軍,聚集大軍後,鼓而北上,圖河北全地之後,以河內作爲根基,次取河南,山東,最後方據洛陽,再攻掠四方,此乃光武中興之霸業,天下唾手可得。”

李重九話沒說完,李密雙目即綻出亮sè,言道:“賢弟之言如醍醐灌頂,懇請賢弟追隨於我?!?

李重九言道:“若是瓦崗軍北渡黃河,我願率一萬草原鐵騎南下,爲法主兄馬前卒?!?

李密見李重九如此字眼,聽了當下大喜,言道:“賢弟,你真是決定了嗎?”

李重九點了點頭,振聲言道:“昏君無道,偏聽讒言,剝我官身,李淵外寬內忌,狹公報私,實乃僞君子。大丈夫不可辱,辱則當拔劍而起,縱然血濺五步。我已決定從ri而起我反上瓦崗寨,誓不與這二人干休!”

李密見李重九斬釘截鐵當下大喜,言道:“你我兄弟同心,必然能闖出一番大業?!?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就等瓦崗軍一渡黃河,吾等爲兄牽馬矣?!?

李密笑著言道:“瓦崗寨乃是翟大當家的,你說什麼呢?”

李重九言道:“弟只知兄,而不知有翟大當家?!崩蠲苈犃烁谴笙?,連拍李重九肩膀,神sè振奮。

李重九見李密答允,心知自從之後,天下大勢已改變,李淵今後若要奪取天下,就此出現變數。若瓦崗軍在河北立足穩定,李淵一旦從太原進取關中,李重九可與李密分別從雁門,河內兩路進攻太原,斷李淵的後路。倒是即便李淵奪取關中又如何,關中之地沒有河東爲重,如脣亡露齒,一ri沒有河東,李唐休想有一ri出潼關,爭奪天下。

李淵此恥我必十倍討還。李重九想到這個名字,雙目寒光畢露。

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五章 古武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
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五章 古武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臥榻豈容酣睡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九十三章 突厥狼騎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北碚区| 莱州市| 尤溪县| 会昌县| 集安市| 龙州县| 随州市| 辉县市| 榆树市| 阿图什市| 南木林县| 横山县| 太康县| 柳林县| 湘西| 措美县| 明溪县| 金塔县| 云霄县| 个旧市| 德惠市| 太康县| 临朐县| 安乡县| 永昌县| 新绛县| 郸城县| 峨眉山市| 武强县| 建阳市| 南澳县| 永清县| 无极县| 镇江市| 天台县| 铜陵市| 祁门县| 吉木萨尔县| 资溪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