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兩天過去,靈爍開始像熱鍋上的螞蟻,似乎有火在烘烤那般,焦頭爛額。
找人難,想找到一個蹤跡全無的人更是難上加難。
愁眉苦臉的靈爍無隙可乘,心際突然間由晴轉陰,逐漸昏天黑地地向她壓下來,希望轉彎抹角變成了餚望。人也百般無奈地坐下去——
齊瑞看懂靈爍此時何等心境。是啊,大街小巷幾乎找個遍,直尋得頭痛眼花了,總不能這樣盲目的守株待兔,要想個辦法才行。問題在於一點方向感都沒有。怎麼辦?他在想,絞盡腦汁著重點思索著。
這時候忽聽一陣開道鑼聲響起,靈爍驚奇,不知何故?齊瑞莫明其妙,忙問路人是怎麼回事,路人告訴他:“是包公、包大人打道回府了。”
原來包公上朝議事,早朝已畢,便坐轎出皇宮,經御道,過州橋,一路向西直奔開封府,正直路經此地。
大街兩旁行人,見是包公的轎子,紛紛讓道,肅立觀望。
靈爍曾經聽奶孃像講故事一樣說起過這位包大人。他夫黑似炭,眉宇間有月牙懸在上面,似神仙一樣,日審陽,夜斷陰,爲官清正,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不畏權貴。
在定遠縣審過烏盆、剖墨斗,赴陳州斬包勉、鍘國舅,理開封斷太后、打龍袍,皇帝親生母親就是靠他才得以查清楚的。此人能起死回生,斷案如神,衆口皆碑,天下聞名。無論什麼疑案、難案,只要到他手中,全能迎刃而解,審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果見一肩牙鑲大橋,前後十六名公差、衙役、護衛排得整整齊齊,正從橋上徐徐下來。場面宏觀、氣派,轎子緩緩靠近,周圍人全都肅然起敬,喧譁之聲頓時靜下來,氣氛顯得非常肅穆。雖然沒有見到包大人,但看看那些公差,個個神態威嚴,已經足夠令人望而生畏的。
今天有幸能見到包大人,是何等大的機緣巧遇!好大福氣!決不能錯過時機。靈爍心念一閃,心道:“機緣到了!”來不及顧慮,只有橫下一條心,直撲到轎子跟前急呼:“冤枉啊——!”
行人頹然譟動,護衛、衙役腳步大亂,一時間不知所措。張龍、趙虎反應較快,閃身搶到轎前,以防不測。
齊瑞驀然發現靈爍毫無顧慮、不加思索、並無任何準備就衝上去,只嚇得渾身顫慄,面色蒼白,他替她捏出一把冷汗。
護衛這時看清楚來人是個乾淨俊俏的小姑娘,兩手空空,這才鬆出一口氣,轉身對轎內稟報:“大人,有個姑娘在喊冤,請大人定奪!”
“唔……”包公雖沒有看見,但聲音清脆,聽得清清楚楚,有人攔轎告狀!便吩咐:“止步!”
“是,止步!”張龍喊道。衆人衙役已護在轎子的四周,他走進靈爍:“是你喊冤?”
“是。小民女有冤。”
“好,那你跪著見大人吧。”
轎子離靈爍只有幾步遠,張龍走到轎前,掀開轎簾:“回大人,喊冤人帶到。”
包公揮手:“退下。”
“是。”張龍守到轎子一旁站立。
靈爍跪在轎前,心裡“蹦蹦”亂跳,但到了此時,怕已無用,閉上眼,橫下心,豁出去了。——趴在地上恭恭敬敬給包公、包大人叩了三個頭:“小民女給包大人叩頭!”
包公展目一看,果然是位姑娘跪在轎前。按照規矩,當路攔住官轎者,至少也得先打十記屁股。但包大人還從沒這麼做過。既然有膽量攔轎,那麼一定有冤情在身。他的語氣十分溫和,問:“是你這位小姑娘在喊冤嗎?”
“是。”
“唔,擡起頭來。”
靈爍聽包大人口氣溫柔,時才懼怕的心一下子消去大半,心想:“包大人是清官,對老百姓也一定會很好,奶孃說他有顆菩薩心腸,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心底猶然生出敬畏、尊重之情,她慢慢擡起頭,舉目一看,見包大人皮膚略黑,人很威嚴,但神情卻很親切。
包公見到面前的小姑娘眉清目秀,樣貌俊美,眼目天真,靈動有神,反不像有冤的孩子,索性問道:“你姓甚名誰?今年幾歲?”
“民女姓王,名靈爍,今個一十七歲。”
“唔,你有何冤枉?”
“大人,小民女有天高海深之冤,望包大人明查,給小女申冤。”
“唔!?既然如此,說來聽聽。”
“八年前,小女家中突遭惡人殘暴殺害,當場死去七十二口,之後大火沖天,焚屍滅跡。爹孃和老祖母同時死於刀下,藏身火海。小女由奶孃從後花園帶出逃生,從此隱名埋姓,藏居於深山之中,做了他鄉之客。還望老大人給小女子申冤報仇。”
“哦!?”包公聞聽不由大震,竟有這般驚世駭俗案子!我怎麼不曾知曉?“八年前爲什麼不來報案,偏偏要等到今天?”
“回大人,八年前小女尚小,只爲逃命,並不懂有報案一說。”
“將狀紙呈上。”
“包大人,小女子沒有狀紙,只能口訴。”
包公聽她說話非此地口音,對這驚天大案卻聞所未聞,事覺蹊蹺,便問“你可是此地人氏?”
“民女乃杭州人氏。”
“這……”包公心道:“按王法,沒有狀紙不能告狀。即便口訴也必須年滿十六週歲,還好,她已十七歲,可以口訴。杭州離此地相遙甚遠,非我管轄之地。嗨,難道當地官府是吃白飯的不成?八年時間竟無任何了局。想她家七十幾口人命案,聽起來都讓人汗毛凜凜,何以讓兇犯繩之法外?事關重大,我豈有放棄之理。”
因爲包公和一般知府不同,他從陳州放糧、出使契丹、斷太后、斬郭槐以來,倍受仁宗皇帝器重、國太賞識,官至臨察御使、一品樞密副使並授龍圖閣直學士,兼理開封府,且不畏權貴,爲政剛嚴,言出法隨,令行禁止,聲威播及海內。所以開封府的公文,在各處州府衙門都行之有效。
包公一面點頭,一面命:“張龍、趙虎,將小女子帶回府去候審!”
“是!”張龍把轎簾放下,隨趙虎帶靈爍一起跟在轎後進了開封府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