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章 兵種改革

秦城在醫館又休息了幾日,傷勢漸漸好定,在老醫館確診無恙之後,秦城便離開了這醫館,與前來接應的白臉小廝回去軍營。

臨行的時候,小樓頗爲不捨的將秦城送到醫館大門,秋風瑟瑟,不知是給風沙迷了眼,還是怎麼的,這小傢伙的眼圈竟然紅了起來,眼看著秦城就要離去,小樓拉扯著秦城的衣袖,久久不肯鬆開,一雙通紅的眸子,可憐兮兮的看著秦城,不捨之意溢於言表。

小傢伙這一臉慘兮兮的模樣落在秦城眼裡,秦城心中卻是感到頗爲溫暖,心想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碰到的人大多都是這樣有情有義,就連小樓這樣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娃娃,照顧了自己這麼久,現在竟然還有這副留戀的模樣,秦城委實感動。

在這個個頭不大,貌似發育有些不良的小傢伙面前蹲下,秦城伸出手幫他抹了下眼淚,柔聲道:“都這麼大了還哭鼻子,怎麼,小屁孩兒捨不得秦大哥了?”

小樓忍著眼淚,搖了搖頭,開口道:“纔不是呢,我是捨不得秦大哥的糖食,秦大哥走了,就沒人給我買糖食了!”

秦城啞然失笑,給他擦眼淚的手揉了揉他那一頭濃密的頭髮,笑道:“你怎麼就知道吃,糖食吃過了牙齒都會掉的,你就不怕哪一天你一覺醒來,牙齒都掉光了?”

“真……真的?牙齒真的會掉?”小樓明顯給秦城這句話給唬住了,驚疑道,看到秦城不懷好意的笑容,立馬反應過來,“就知道騙我,都這麼大的人了,一點大人的樣子都沒有,就知道拿小孩子尋開心……”

“哈哈哈哈……”秦城笑著站起身,翻身上馬,回頭道:“進去吧,往後若是有機會,我自會來看你。”

說罷,秦城一揚馬鞭,和白臉小廝齊齊離去。

小樓看著秦城離去,跑出去幾步,眼淚又不爭氣的流出來,說到底他還只是個小孩子罷了,自己親近的人離開會傷心難過,會哭泣。

過了會兒,小樓胡亂擦了把眼淚,看著秦城離去的方向,憤憤道:“哼,什麼人嘛,都這麼久了,臨走的時候都沒看出來人家是個女孩子……”

“小樓,小樓……”小樓背後,老醫館的叫喊聲傳了出來。

“來了,師傅!”小樓聽得叫喊,轉過身向醫館內跑去,一邊跑,小嘴一邊嘟起,“哼,說好要來看人家,要是你敢不來,哼哼……”

……

醫館和軍營隔得並不遠,踏馬而行,不消半刻鐘便能趕到。秦城騎著馬,跟在白臉小廝後面,卻是行的不快。可能是白臉小廝照顧秦城傷勢新愈,刻意放慢了速度。想到這點,秦城不禁微微莞爾,心想這白臉小廝雖說平時很是冷峻,心腸未必就如他那張臉一般。

“兄臺,還未請教你尊姓大名。”秦城趕上白臉小廝,與他並肩而行,笑問道。

白臉小廝看了秦城一眼,態度依舊是不冷不熱,道:“柳木。”

“柳木?”秦城聽了這名字,在心中重複了一遍,卻是覺得無比彆扭,暗想這白臉小廝應該不至於拿這個來騙自己,“原來是柳兄,在下有一事想要向柳兄打聽一二,不知柳兄可否相告?”

知曉對方性子冷,秦城在言語上便儘量客氣,不過這倒不會讓秦城心中有什麼芥蒂,穿越前秦城聽到過一句話,一直引爲己用:如果你是一般人,那麼你只需要適應幾種人就可以了,如果是你領導者,那麼你就要適應所有人。

“何事?”白臉柳木問道。

“前日北門大戰時,代郡郡守公孫敖將軍引軍來援,在下想問問,他等現在可還在軍營?”秦城關心的其實是李廣和公孫敖是否因爲自己而產生了不快,畢竟這關係到李廣對自己的重視程度,當然秦城不會直接問出來。

“公孫將軍在乾桑停留了一日,便領軍回了。”柳木道,眉頭皺了皺,隨即舒展開,冷聲道:“你若是想問將軍是否爲你討回了公道,大可直接一些,不需這般拐彎抹角。我也可以直接告訴你,將軍確實因爲你與公孫將軍起了爭執,不過也僅此而已,場面並沒有你期望的那般火爆。”

秦城啞然失笑,沒想到這傢伙嗅覺還挺靈敏的,不過細細一想,自己的用心倒是不難想到,“柳兄這般說,可是誤會在下了,在下可不希望將軍爲了在下與公孫將軍爭執。”

頓了頓,秦城又道:“雖然在下確實對公孫將軍那一箭頗有些芥蒂,不過這頂多也只是私下的恩怨罷了。”

“後面這句話還差不多,算是大實話。”柳木破天荒的露出一點笑容,不過一閃即逝。

“……”秦城一時無言,只得笑笑了事,心中對柳木性格的瞭解又加深了一分。

說話間,兩人已經到了乾桑城軍營,遠遠看去,此時的軍營和大戰前並無二致,只不過秦城進營的時候,守衛得知了秦城的身份,看向秦城的眼神立即變得炙熱起來。

柳木領著秦城到了中軍大帳,沒有通報便直接帶秦城進了帳。

大帳中此時倒不是隻有李廣一人在,許多高級將領都在場,包括騎兵校尉紀鑄。這些人有些認得秦城,有些先前則是未曾見過,此時都將目光落在了秦城身上。

“將軍,屬下奉命接回秦城,現已將人帶到。”柳木首先向李廣覆命道。

“屬下秦城,見過將軍。”秦城在柳木身旁向李廣行禮道。

李廣見了秦城,早已從將案後面走了出來,哈哈大笑幾聲,雙手使勁拍了拍秦城的肩膀,大著嗓門道:“如何,傷可養好了?”

秦城醒來後,李廣倒是去看望過一次,不過那已經是十多天前的事情了,此時見了李廣,只覺得對方精氣神充足得很,看來此番戰鬥的戰果上報到長安,應該是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區區箭傷,勞將軍掛懷,已無大礙。”秦城答道。

“好!無礙就好!”李廣爽朗大笑,朝衆人道:“這便是我先前給你等提過的秦郎,此番大戰若不是秦郎,我李廣興許就再無機會與諸位想見了!”

“將軍說笑了,屬下如何敢當。”秦城謙虛道。

“這便是秦郎?!”副將李息走過來,上下端詳了秦城一陣,露出讚賞的笑容來,“果然是英姿非凡!先前將軍與我等說起你的功績,我等還不信秦郎如此年輕,這會兒看來,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哪!我乾桑軍中從此便又多了一員虎將!”

李息說罷,諸將則是一陣附和。秦城這時看到站在一旁的李敢,這廝現在仍舊是一臉不服的表情。

諸將中陸續有人將秦城誇獎了一番,直教秦城心中一陣得意,但是表面上依舊是一副謙虛謹慎、風淡風清的模樣,最後李廣更是提議今晚爲秦城提前擺一桌慶功宴。

“朝廷上的正式嘉獎還未下來,不過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驛站傳令兵早就來知會過了,到時全軍再一起痛飲慶賀……”李廣說道。

熱鬧了一陣,李廣返回將案,這才說起了公事,“前些時候,秦郎與本將說起兵種改制的事情,本將與諸將先前也討論過一些,現在秦郎人到了這裡,今日我等便將此事細細商議一番,諸位若是能達成統一意見,我等便可上報朝廷,請示陛下。”

說罷,李廣看向秦城,意思是讓他先解說一番。

李廣此時將兵種改制的事情拿出來與諸將說,也在秦城意料之中,兵種改制畢竟是大事,李廣雖說是一郡之守,軍中主將,但是這等大事也不可一人便在私下決定了。不過自己一回來便被要求與諸將商討此事,秦城也能想到李廣還是很重視這件事的,說不得李廣在心裡也是同意了秦城的這個想法,這才很是趕著在軍中定下這件事情。不過從這倒也可以看出,李廣的性子也是雷厲風行。

“諾。既然諸位將軍願意就此議論一番,在下便大膽說了。”秦城說道,見諸將都看著自己,身體稍稍直了些,“大漢立國六七十載,在對匈問題上,雖說朝廷一直奉行和親政策,意圖以此安定邊疆。但是,如諸位將軍所知,六七十年來,匈奴人從未停止過對我大漢邊疆的侵擾,每逢深秋,匈奴人必定南下,奪我財貨,殺我百姓。小戰幾乎年年有,大戰也是隔三差五。戰事一開,輕者掠奪邊境,使得我邊郡百姓民不聊生,重者甚至直逼甘泉宮,驚擾天子。凡此種種,非是我大漢軍隊不夠英勇,士卒不夠頑強,鬥志不夠旺盛,究其弊端根源,在於我大漢軍隊兵種不適與匈奴大戰。”

“和親非我大漢所願,然,和親卻不能佑我大漢百姓安居樂業,不能佑我大漢天威不受侵犯。和親之根源,在於軍隊無法戰勝匈奴。而軍隊無法戰勝匈奴之根源,在於兵種。”

“匈奴騎兵之所以能在我大漢境內縱橫捭闔,來去如風,其根源,就在於其速度。觀我大漢軍中,姑且不論騎兵戰力能否勝過匈奴,僅是數量,就大大低於匈奴。匈奴男子,人人皆兵,人人皆騎兵,騎騎皆精銳,漢軍與匈奴軍隊一比較,其敗多勝少之原因不言自明。”

“因而,我大漢軍隊要戰勝匈奴軍隊,根除匈奴人對我大漢邊郡的威脅,只有一個辦法,便是擴充騎兵,精煉騎兵。唯有以騎兵對騎兵,以速度比速度,方能有徹底戰勝匈奴軍隊的可能!昔日戰國李牧,十年磨一劍,得精銳騎兵三兩萬,便可大勝匈奴,使得匈奴數十年不敢南下而牧馬,便是如此。此番戰績,正是我等之楷模。”

秦城侃侃而談,一時有些忘我,渾然不覺諸將臉色和眼神的變幻,末了,秦城總結道:“故,我等邊郡之地,當大力發展騎兵,如此三五年,方能有根除匈奴之患之憑藉。”

秦城一席話說完,軍帳中一時陷入了沉默,諸將,包括李廣和李敢,無不是一臉沉思的神色。雖說秦城先前也跟李廣談論過發展騎兵的依據,但是當時之言,畢竟沒有如今這般全面透徹。一時之間,李廣只覺得秦城所言,發人深省。

半響,一個重步兵校尉率先開口,語氣頗爲不善:“照秦郎所言,擊滅匈奴,只要騎兵即可,如此說來,我步兵豈不是要在軍中銷聲匿跡了?但是秦郎不要忘了,此番大戰匈奴,我等重步兵也是功不可沒。姑且不論葫蘆肚的大陣,僅是北門搶奪城門控制權之戰,我重步兵就是頂樑柱!”

“哦?”秦城一挑眉,緩緩道:“如此敢問將軍,葫蘆肚之戰與北門之戰時,將軍在何處?”

秦城記得清楚,北門之戰時,李廣部下的重步兵就已經只剩下了兩百之衆,而當時,卻沒有一個校尉。想來當時李廣部下的重步兵校尉,在葫蘆肚便是已經戰死了。因此秦城纔會有有此一問。

“這……本將當時雖然未跟隨將軍作戰,但是對此次大戰的細節,本將卻是瞭解的很清楚。”重步兵校尉道,當時他跟的是副將李息一路,自然也就不可能參與葫蘆肚和北門大戰了。

“將軍未親臨現場,出此之言倒是情有可原了。”秦城笑道,言辭毫不客氣,他也知道此時不是謙虛客套的時候,“當時,將軍率領我等在葫蘆肚迎敵,用的乃是李牧當年所創之軍法大陣,但是即便如此,我等在面對同樣數量的匈奴時,也未曾正面擊敗匈奴,更不說後來匈奴騎兵從側後襲陣。將軍方纔所言,卻是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在下冒昧一言,將軍豈不聞當時我等步兵在騎兵的掩護下後退時,白白葬送了多少性命?而騎兵兄弟爲了掩護我等後退,又付出了多麼慘重的代價?在下斗膽問將軍,若是當時不是離山口很近,我等步兵又何如保存得住?將軍方纔說北門大戰,在下就更加不能茍同了,且不論下次匈奴人會不會與我漢軍軍陣正面硬戰,難道將軍認爲匈奴騎兵下次還會再此在城門前與我等鏖戰麼?若是沒有了城門的有利地形,我軍又當如何?”

說到最後,秦城一字一頓,言語中竟然有了質問的語氣,眼睛直直的看著對方,絲毫不避諱自己的下級身份。

那重步兵校尉被秦城步步緊逼的追問,自知理虧,額頭上已經冒出了汗珠。這其實也怪不得他,畢竟是重步兵校尉,軍中要是真大力發展騎兵,無論是重步兵兵的員和還是地位,都將大幅度下降,他要是一點兒表示都沒有,那倒真是軟蛋了。

雖然秦城也知道這點,但是爲了騎兵的發展,他也沒有退步的餘地,因而只能將話說的重些。

“那以秦郎所言,軍中大力發展騎兵,我車兵和步兵又當如何?秦郎所言,是否有忽略兵種協同作戰之功用的意思?”這次卻是李息問道。

“方纔說大力發展騎兵,並不是全盤否定其他兵種。騎兵發揮主要功用毋庸置疑,但若是徹底摒棄其他兵種卻是失之偏頗了。”秦城道。

秦城想起,當年(當然按照現在的歷史軌跡發展,很可能沒有當年了)衛青大敗匈奴伊稚斜單于主力的時候,可不是光用了騎兵,車兵和步兵也在那場戰役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要是將衛青和霍去病相比較,霍去病的戰法雖然斬獲大,戰功顯赫,但是必須依靠絕對的騎兵精銳力量,而且自身的傷亡也大,衛青在用霍去病挑選剩下的騎兵跟伊稚斜決戰的時候,合理運用了其他兵種的配合,不僅大敗了伊稚斜主力,同時傷亡也比霍去病小得多,不過戰果也就沒有霍去病那麼顯赫了,也不能像霍去病那樣,幾次深入匈奴境內幾千里長途奔襲,來無影去無蹤。

“大漢邊境線綿長,邊郡地區地形複雜,若是僅有騎兵,也是不妥的,各兵種的協同作戰在某些情況下依然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是深入匈奴境內作戰,若是騎兵戰力沒有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戰略指揮不出彩,兵種的協同作戰也是必要的補充。只不過,要戰勝匈奴騎兵,我大漢騎兵必須是處於核心地位,其他兵種,則更多的是配合作戰。”秦城道,腦海中浮現出穿越前記憶中霍去病徵戰和衛青征戰時的不同場景。

“如此說來,本將心中便也有數了些,不過秦郎提到的以騎兵爲主力的各兵種配合作戰,之前卻是沒有先例,我等貿然嘗試,恐怕難以行得妥當,到時要是得不償失,反倒不美。對此,不知秦郎心中可有章法?”李息沉吟著說出自己的想法,不過他這麼一說,卻是在無行中把秦城推到了戰術改革的最前沿,要他統領兵種改革事務了。

秦城微微一笑,道:“不廢不立,漢軍騎兵主力作戰,對我等而言陌生,對匈奴而言也陌生,將軍焉知我們便不能取勝?況且新事物的出現,總是要一步步探索的,不探索,無以有章法,怕失敗,無以有成功。在下心中有沒有章法不重要,諸位心中有沒有章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諸位有沒有信心和決心探索出這章法。若非如此,妄談擊滅匈奴,未免異想天開了些。”

秦城此話一出,在場的諸將心中莫不一震。平心而論,秦城的這番話說得字字珠璣,卻又字字真理,在場的諸將哪個不是在憤恨匈奴,擊殺匈奴的過程上成長起來的,見多了邊郡被匈奴軍隊破壞的模樣,這些軍中漢子哪個心中不想扭轉乾坤,一雪前恥?現在秦城說出了方向,也擺明了策略,諸將莫不心動。

一時間,場中再次陷入了沉默。各個面露沉思之色。

第131章 救援第208章 他鄉遇故人第169章 天高地厚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203章 東風第95章 這一仗,不能打第374章 八仙過海(五)第109章 郭希希與郭鼕鼕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92章 便宜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第41章 衛青勘營第21章 懸羊擊鼓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276章 傾瀉半屋陽光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381章 一動變風雲(五)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417章 必須殺,必須死(一)第489章 城外廣連營第108章 天狼居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84章 一半騎兵?第377章 一動變風雲(一)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209章 十年第152章 虎背熊腰第408章 秋風渡黃河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412章 樓蘭扦泥城(二)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164章 戾氣第219章 我是你舅舅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43章 懷疑、試探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400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一)第165章 狼王第89章 如此軍隊第207章 手提十萬兵,只爲救一人第16章 同時砍入身體的三刀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62章 兩人兩熊第62章 兩人兩熊第223章 討口水喝第147章 都要死!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98章 小香肩 白玉腿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462章 營中火飛花第124章 鐵騎所需要的代價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150章 封賞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198張 射他!第391章 道從論中出(二)第46章 任他圍困千萬重第58章 螳螂捕蟬第341章 公主入王帳第369章 風雲突變(二)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418章 必須殺,必須死(二)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369章 風雲突變(二)第334章 請君入甕,入是不入?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3章 欺負人第83章 三千追兵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106章 大小與比武第133章 破營第462章 營中火飛花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165章 狼王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20章 將者定計第375章 各顯神通(一)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201章 聯盟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54章 刺殺第343章 風雲卷高闕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50章 封賞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
第131章 救援第208章 他鄉遇故人第169章 天高地厚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203章 東風第95章 這一仗,不能打第374章 八仙過海(五)第109章 郭希希與郭鼕鼕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92章 便宜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第41章 衛青勘營第21章 懸羊擊鼓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276章 傾瀉半屋陽光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381章 一動變風雲(五)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417章 必須殺,必須死(一)第489章 城外廣連營第108章 天狼居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84章 一半騎兵?第377章 一動變風雲(一)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209章 十年第152章 虎背熊腰第408章 秋風渡黃河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412章 樓蘭扦泥城(二)第308章 廟算多者勝第164章 戾氣第219章 我是你舅舅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43章 懷疑、試探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400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一)第165章 狼王第89章 如此軍隊第207章 手提十萬兵,只爲救一人第16章 同時砍入身體的三刀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62章 兩人兩熊第62章 兩人兩熊第223章 討口水喝第147章 都要死!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98章 小香肩 白玉腿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462章 營中火飛花第124章 鐵騎所需要的代價第349章 亂陣走長龍第150章 封賞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198張 射他!第391章 道從論中出(二)第46章 任他圍困千萬重第58章 螳螂捕蟬第341章 公主入王帳第369章 風雲突變(二)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122章 這是太極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418章 必須殺,必須死(二)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369章 風雲突變(二)第334章 請君入甕,入是不入?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3章 欺負人第83章 三千追兵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106章 大小與比武第133章 破營第462章 營中火飛花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165章 狼王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20章 將者定計第375章 各顯神通(一)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201章 聯盟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54章 刺殺第343章 風雲卷高闕第272章 江湖奈何爲人臣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50章 封賞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古丈县| 长泰县| 南皮县| 桦川县| 宁陵县| 利辛县| 开阳县| 醴陵市| 繁昌县| 西丰县| 奇台县| 惠水县| 裕民县| 玛纳斯县| 七台河市| 长春市| 屯留县| 建湖县| 东台市| 苏尼特右旗| 绥阳县| 绩溪县| 隆尧县| 岗巴县| 阳城县| 荣昌县| 五河县| 德令哈市| 共和县| 东明县| 哈尔滨市| 巴青县| 望江县| 博野县| 秭归县| 宣化县| 岳阳市| 邢台市| 肥西县|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