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怪人坐定,董卓才一本正經地問道:“以先生之見,爲?”

怪人道:“驅師南向,挾天子以令諸侯也。”

“嗯?挾天子以令諸侯!?”

薰卓目光悚然,廳中諸將更是紛紛色變,唯有李儒目露震驚之色。

良久,廳中始響起一片竊竊私語之聲,以華雄、樊稠爲首的涼州舊將摩拳擦掌、神色興奮,似恨不得即刻揮師南下、直取洛陽。而徐晃、張遼等人以及大將徐榮卻是激烈反對,以爲挾天子以令諸侯實乃大逆不道,必爲天下人所不齒。

一時間廳中武將分爲兩派,各執一詞直爭得臉紅耳赤、不可開交,薰卓一時間也是難以決斷,只得暫時屏退衆將、宣佈改日再議,諸將依次退出,不及片刻功夫,廳中便只剩下了董卓、李儒兩人。

薰卓把目光投向李儒,問道:“文修以爲如何?”

李儒忽然站起身來,向著董卓長長一揖,朗聲道:“若依此議,主公大業可期也。”

“哦?”董卓撫髯凝聲道,“這麼說文修是贊成南下嘍?”

李儒道:“正當其時也。”

“善!”董卓擊案道,“吾意已決,即日便當驅師南下。”

“主公不可。”李儒急搖手勸道,“南下之事且勿操之過急。”

“嗯?”董卓疑惑道,“這卻是爲何?”

李儒道:“挾天子以令諸侯事關重大,豈可草率行事?主公若貿然進京,極易招致大逆不道之罵名、授人以柄,到時候天下幽幽、衆口一詞討伐主公,主公就是有一千張嘴只怕也分辯不清了,這豈不是反而誤了大事?”

薰卓一拍額頭,恍然道:“若非文修,吾危矣。”

李儒道:“主公若欲成就大事且不可心急,可令各位將軍加緊訓練軍卒、廣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再派人於朝中大肆活動、製造紛爭,造成局勢動盪、人心不穩之亂象,到時候主公再廣發檄文、昭告天下,以‘清君側’之大義入主洛陽,則天下人皆無話可說。”

“唔~”董卓連連頷首道,“就依文修

……

中平四年(187年)6月初。

此時的洛陽。已經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薰卓大敗六路聯軍,並率軍襲殺丁原、攻佔幷州的消息傳來,大病初癒的漢靈帝劉宏當即仰天哀嘆一聲、再次吐血昏,左右慌忙將之救起,急喚大醫來時,漢靈帝已經是奄奄一息、氣若游絲。

劉宏自知不久於人世,遂急召大將軍何進、太傅袁隗、司徒王允、太尉張溫、司空劉弘、太師楊彪等文武大臣進宮。匆匆安排好後事,劉宏便吐血三口、闔然長逝。時年二十九歲,後被追諡爲靈帝。

次日,大將軍何進率領文武大臣扶持太子劉辯登基爲帝。史稱漢少帝,然而,靈帝喪期未滿,少帝還沒來得及改元,一場陰謀便突然襲來。

中平四年(187年)7月,自知良機蹙碩。

在李儒的謀劃和協助下,時刻夢想著恢復十常侍往昔權勢地位的蹙碩,效仿中常侍曹節發矯詔、起兵清君側。率領西園軍一部攻入洛陽,太傅袁隗、大將軍何進死於亂軍之中,時袁紹剛從勃海返回洛陽,準備接替袁隗出任司隸校尉。

猝遇兵變,袁紹急忙聯絡舊將、助軍校尉馮芳、護軍校尉趙融等還攻洛陽,兩軍於洛陽城下混戰連日、百姓死傷無數,局勢一片混亂,可憐年幼的漢少帝劉辯登基不及兩月。便遭此兵災,與何太后躲在禁宮中整日以淚洗面。

中平四年(187年)8月,經過兩個檄文於天下,正式起兵南下,打起了“清君側”地義旗,河內太守張揚、州牧劉、郡太守曹操、瑯玡太守劉備、青州刺史孔融、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袁術、長沙太守孫堅、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等十鎮諸侯不甘落後,紛紛起兵響應。

這是一場軍閥的盛宴,各鎮諸侯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都想從這場聲勢浩大的“清君側”行動中爭得一些好處。

……

晉陽。

五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只等薰卓一聲令下便可以揮師南下。薰卓金盔金甲,跨騎在一匹雄健的大宛良駒之上,顯得威風凜凜,身後侍立著氣宇軒昂的呂布,呂布頭頂紫金沖天冠,上插兩支雁鵰翎,顯得飄逸而又瀟灑。

薰卓不時擡頭看看天色,眸子裡掠過一絲焦慮。

正等得不耐煩時,一騎快馬忽然從前方疾馳而至,向董卓道:“主公,軍師至矣。”

“哦?”

薰卓手搭涼篷往前望去,果見前方塵煙滾滾,數十騎快馬已如風捲殘雲般衝將過來,當先一人儒衫飄飄、神態灑脫,不是董卓心腹謀士李儒還有誰來?董卓當即面露喜色,與呂布策馬迎上前去。

李儒策馬近前,於馬背上抱拳作揖、恭聲道:“參見主公。”

“免禮。”薰卓喜道,“文修已至,大軍可以開拔矣,奉先何在?”

呂布策馬上前,昂然道:“孩兒在。”

薰卓道:“傳令三軍,即刻開拔。”

“遵命!”

呂布鏘然抱拳、領命而去。

李儒環顧左右,忽然驚咦了一聲問道:“主公,許家(怪人自稱許家)先生如何不在?”

“文修有所不知。”薰卓淡然道,“許家先生已經隨元茂(徐榮表字)引軍出屯茲氏以震懾河套,因而不在軍中。”

“嗯?”李儒目光一閃,凝聲問道,“此乃主公之意,還是許家先生自請而去?”

薰卓道:“實乃許家先生自請而去,文修,可有不妥?”

“不好!”李儒失聲道,“此人似欲棄主公而去,當速譴人追殺之!”

“啊?”董卓驚道,“文修何出此言?”

“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策。乃許家先生所獻,今主公欲起兵而清君側,許家豈有不隨軍前往洛陽之理?此番自請出屯茲氏,分明是想引而遠遁。此人智謀遠在儒上,若不能爲主公所用,當殺之以絕後患。”

李儒說此一頓。疾聲道:“請主公速譴猛將擊之,遲恐晚矣。”

薰卓素來信任李儒,當下不敢怠慢,疾聲道:“徐晃何在?”

策馬而前,疾聲道:“末將在。”

薰卓道:“速率精兵五百,前往茲氏擒拿許家,不得有誤。”

“遵命。”

徐晃鏗然抱拳,策馬領命而去。

……

茲氏。徐榮大營。

徐榮正伏案察看地圖,忽有小校入帳來報:“將軍,徐晃將軍帳外求見。”

“徐晃?他不是隨主公前往洛陽了嗎。又來茲氏何干?”徐榮凝思片刻,朗聲道,“傳令,有請徐晃將軍。”

不及片刻功夫,徐晃疾步而入。

“末將徐晃,參見將軍。”

“徐晃將軍不必多禮。”

客套既罷,徐晃環顧左右不見許家,遂沉聲問道:“奉主公將令擒拿許家先生,不知先生何在?”

“咦?”徐榮驚咦失聲道。“許家先生返回晉陽已三日矣,主公如何不知?”

……

河套,馬躍老營。

“屠夫,屠夫!”管寧手指馬躍鼻子怒罵道,“爲全河套一隅之地,竟不惜犧牲天下數千萬百姓,汝心何忍?汝心何忍!”

馬躍目光陰森,瞪著管寧不言不語。

典韋卻是勃然大怒。拔出兩枝大鐵戟架於管寧頸上,喝道:“管寧匹夫,再敢出言不遜、侮辱主公,老子便宰了你。”

管寧不屑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嗯?”

典韋眸子裡殺機流露,正欲揮動鐵戟將管寧人頭斬落之際,一隻強健有力的大手已經重重搭上了典韋肩膀,典韋霍然回首,只見馬躍目光深沉向他搖了搖頭,典韋無奈。只得狠狠地瞪了管寧一眼,收戟退後。

“罵地好,罵的痛快!”

馬躍陰冷的目光緩緩掠過管寧,又掠過垂首不語的沮授,嘴角忽然綻起一絲冷笑,沉聲道:“本將軍既非聖賢、亦非君子,更非大漢天子,天下百姓與吾何干?汝罵吾屠夫,吾便當這屠夫!本將軍便是這冷血屠夫,那又如何?”

“你~~你~~”管寧手指馬躍,氣得渾身顫抖、語不成聲,半晌才從牙縫裡崩出一句,“禽獸,簡直禽獸不如!”

馬躍冷然道:“先生過獎了。”

“話不投機,半句嫌多。”管寧切齒道,“在下告辭。”

馬躍道:“不送。”

管寧猛地一甩衣袖,疾步出帳揚長而去。

剛纔一直不曾作聲的沮授忽然嘆了口氣,問馬躍道:“董卓亂京,當真是主公一手策劃?”

馬躍嘴角抽搐,語氣間卻透出不容置疑的冷漠:“這還有假。”

沮授猛地一呆,旋即輕輕搖頭,神色落寞地出帳而去。

目送管寧、沮授先後離去,郭圖瘦削的身影忽然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向馬躍道:“董卓亂京乃文和兄一手策劃,主公爲何不向兩位先生解釋清楚事情地原委?如此一來,兩位先生便不會誤會主公了。”

馬躍淡淡掠了郭圖一眼,說道:“有這個必要嗎?”

郭圖聞言一顫,急彎腰退下,恭恭敬敬地說道:“是。”

眼見郭圖神色侷促,馬躍臉上忽然浮起一絲淡淡地柔和,緩聲說道:“公則,汝與文和有情有義,爲吾殫精竭慮、無所不爲,本將軍豈能不知?爲主出謀劃策、替主排憂解難,此乃爲人臣下者事,爲臣下擔當,替臣下分憂,此乃爲人上者責,禍國亂源這個罵名,本將軍替你們背了!”

“主公。”

郭圖渾身一顫,只覺喉頭哽咽再說不出話來。

郭圖是真的感動,如果馬躍只是欺世盜名、假仁假義之輩,此時可謂是“揚名立萬”、大做文章的大好時機,他只需要把郭圖和賈詡問罪、甚至是斬首示衆,然後再將事情真相公諸於衆,如此不但可以洗脫禍國亂源地罵名。更可以替自己換取“仁義”之名。

可馬躍沒有這麼做。

馬躍選擇了像個男人一樣替部下擔當,而不是把所有的罪責都推脫給部下。

……

是夜,管寧氈包。

剛剛返回河套地賈詡不及面見馬躍,便匆匆前來,向沮授和管寧原原本本地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聽罷賈詡的敘述,沮授道:“如此說來。用計促成薰卓進京乃是文和兄自作主張,其實與主公毫不相干?”

賈詡道:“正是如此。”

管寧道:“既如此,將軍爲何不加分辯?”

賈詡概然道:“主公乃七尺男兒、敢作敢當,豈有把罪責推給臣下之理?他分明是想替在下擔當這禍國亂源的罵名呀。”

沮授以手扶額道:“如此說來,在下與幼安(管寧表字)兄卻是錯怪主公了。”

“錯怪了將軍,管某明日便效法古人負荊請罪。”管寧說此一頓,又向賈詡道,“只是文和兄爲何出此下策。爲了河套一隅之安危而置天下黎民百姓於不顧?”

賈詡正了正衣襟,肅容道:“詡既爲主公帳前謀士,自當爲主公謀。今主公有難,詡豈能冷眼旁觀?舉凡有別地辦法能助主公躲過此劫,詡也不會出此下策,可兩位先生教我,舍此之外可有良策?”

沮授、管寧對視一眼,搖頭嘆息道:“並無良策。”

“這便是了。”賈詡凝聲道,“爲了主公大計,詡無所不爲,雖揹負罵名、遺臭萬年亦在所不惜也。”

沮授、管寧面露羞愧之色。半晌才抱拳齊聲道:“先生高義,在下歎服。”

……

廬江、舒縣。

楊州刺史袁術起兵進京途經廬江,便順道前來探望舊部孫堅的家眷。

孫堅雖爲長沙太守,卻常年在外征戰,時孫堅妻舅吳景在舒縣爲縣令,所以索性將妻兒家小留在舒縣交由吳景照料。

在大將張勳、紀靈、陳蘭、雷薄以及十數親兵的陪同下,袁術一行出現在舒縣北效,隨行地還有九江太守陳紀。正行走間,陳紀忽然手指前方垂柳叢中幾間檐角向袁術說道:“大人,前面便是吳景大人府上了。”

“啪啪啪~~”

袁術正欲答話,忽有鼓掌聲從右側柳樹林裡傳來,衆人聞聲環顧,只見垂柳側畔有小溪,溪畔有山石,一名身材挺拔、資容秀麗地少年正踞石撫琴,有和煦的微風吹過少年臉龐,蕩起飄逸地黑髮。越發襯出少年地豐神俊朗。

“周瑜,你的音律真是越來越精妙了。”

袁術等人正瞧得出神時,忽有一把清朗的聲音傳入耳畔,衆人聞聲低頭,纔看見山石下有草地,草地上正昂然峙立另一名昂藏少年,少年劍眉星目、面如冠玉。頭頂束髮紫金冠,手持一柄精鐵長劍,好不英武。

石上撫琴少年灑然一笑,朗聲道:“孫策,你的劍技也越來越精深了。”

言畢,兩人撫掌大笑,惺惺相惜之色溢於言表。

袁術忍不住問陳紀道:“此誰家少年?”

陳紀忙道:“回主公,石上少年姓周名瑜,堂祖周景、堂叔周忠皆曾爲當朝太尉,其父周異亦曾爲洛陽令,可謂世代顯赫,且周家世代居於舒縣、累有聲名,乃是遠近有名地世家望族。”

“唔~~”袁術又問道,“負劍少年卻是何人?”

陳紀道:“此人便是文臺大人長子孫策了,可謂年少英俊。”

“啊,此子竟是孫策?”袁術撫髯喟嘆道,“兩載不見,黃口孺子竟已長成昂藏少年!孫文臺得子如此,雖死無憾矣。”

……

河套,馬躍大帳。

賈詡手指地圖,向馬躍道:“主公,董卓已經起兵五萬前往洛陽。”

“唔~~”馬躍點了點頭,對賈詡自作主張、喬妝前往晉陽之事隻字未提,沉聲問道,“董卓以何人鎮守幷州?”

賈詡道:“徐榮。”

馬躍眸子裡悠然掠過一絲寒意,凝聲道:“又是這個徐榮!”

賈詡接著說道:“董卓此去洛陽只帶了五萬軍隊,卻令徐榮統兵五萬鎮守幷州,又令樊稠率軍兩萬鎮守河東,再令牛輔、郭統兵八萬守涼州。眼下河套周邊可謂是大軍雲集。看樣子薰卓並未放鬆對主公的警惕呀。”

“董卓畢竟是董卓。”馬躍沉聲道,“如果很容易對付的話,那他就不是董卓了,更不可能有今天地成就。”

“唉~~”賈詡忽然嘆息一聲,說道。“可惜北方鮮卑未平,西邊屠各胡又蠢蠢欲動。洛陽這場盛宴,主公怕是趕不上了,如若不然,縱然不能爭得什麼實際利益,至少也可趁機結識天下英雄。”

“洛陽?”馬躍淡然一哂,說道。“本將軍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如今薰卓地勢力可謂如日中天,其餘十鎮諸侯未必就能扭轉局勢。我軍正宜出兵大漠。踏平鮮卑、休屠各胡,以徹底掃除後顧之憂。”

“報~~”

馬躍話音方落,一名風塵僕僕地烏桓百夫長忽然奔入帳內。跪地疾聲道:“將軍,漠北大捷。”

“哦?”馬躍霍然站起身來,疾聲道,“講!”

百夫長喘息兩聲,大聲道:“周倉將軍自率軍進至漠北、十戰十勝。大敗鮮卑軻比能部,斬首、減丁兩萬餘,俘獲婦孺十萬餘,牛羊牲畜百餘萬口,如今軻比能部已退往狼居胥山。周倉將軍正率精騎五千窮追不捨。”

“好一個方~~”馬躍奮然擊節道,“呃,周倉!”

賈詡大喜道:“鮮卑即破。主公只需擊破休屠各胡,河套再無後顧之憂矣。”

“嗯。”馬躍頷首道,“公則何在?”

郭圖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在。”

馬躍道:“即刻率軍前往漠北接應鮮卑婦孺以及牛羊牲口,還有,當初本將軍曾經答應過三千舊部。要賞給他們女人、奴隸、牛羊牲口還有大片領地,讓他們與本將軍地子孫同享榮華富貴,現在,本將軍終於可以兌現當初地承諾了。”

郭圖道:“主公之意?”

馬躍道:“把所有已經征服的草原劃分爲左、中、右三部。河套地區所有烏桓、月氏、匈奴、鮮卑、高句驪部屬、奴隸,以及這次周倉俘獲地鮮卑婦孺則分爲左、中、右三萬戶,分別遷居漠北草原。”

郭圖道:“遵命。”

馬躍又道:“裴元紹何在?”

“末將在。”

“由你統領中部萬戶,管起(管亥之子)領左部萬戶,管起年幼左部萬戶暫由你一併暫領,直至管起成年。”

“遵命。”

“等周倉凱旋歸來,由他統領右部萬戶。”馬躍說此一頓。又轉向郭圖道,“再將左、中、右三部萬戶劃分爲三千個百戶,分別交由本將軍地三千舊部統領,鑑於有些將士已經戰死,有子嗣的就讓子嗣繼承,沒有子嗣地暫時先空缺,待將來有功將士補上。”

郭圖恭聲道:“圖領命。”

……

再說董卓率軍前往洛陽,大軍剛過河東,便有快馬傳回消息,司隸校尉袁紹已經攻破洛陽,上軍校尉蹙碩劫持了少帝、陳留王劉協、太后、太皇太后以及朝中文武百官倉惶逃出洛陽,投芒山去了。

薰卓正吃驚時,又有快馬來報,河內太守張揚、兗州牧劉地勤王大軍已到成皋,距離芒山已經只有兩百餘里。

李儒急道:“事急矣,主公可率五千輕騎星夜前往芒山救駕,遲恐有變。”

薰卓猶豫道:“僅有五千輕騎,恐難成事。”

李儒急勸道:“主公但去無妨,儒率大軍隨後便到。”

薰卓略一沉吟,旋即疾聲道:“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策馬上前,朗聲道:“孩兒在此。”

薰卓道:“速點起五千輕騎,隨爲父前往芒山救駕。”

“遵命!”

呂布鏘然答應一聲,策馬點兵去了。

……

芒山。

車、馬嘯嘯,一支兵甲不整的軍隊正沿著官道逶迤而來,上軍校尉蹙碩身披金甲、手持七星寶劍(從何進府上搜得),神色倉惶地奔走在隊伍最前面,正奔走時,忽有小校匆匆趕來,疾聲道:“將軍,陛下走失了。”

“什麼!?”蹙碩大吃一驚,猛地一耳光扇在小校臉上,怒罵道,“你是幹什麼吃地,連個小孩兒都看不住?”

“將軍,不~~不好了。發怒時,又有小校匆匆而來,急聲道,“騎~~騎兵,大羣騎兵~~”

“嗯?”

蹙碩臉色一變,急側耳凝聽,果然聽到了綿綿不息地馬蹄聲,猶如隱隱的雷聲從天邊傳來,驚回首,但見蒼茫地暮色下,西北方向地原野上正有一片濃重的陰雲席捲而來~~

第273章 活剮公孫瓚第107章 屠夫第231章 鞠義澤國擊趙雲第359章 三國鼎立第262章 糜環第363章 赤壁之戰第1章 西涼鐵騎第301章 你們就是那羣狼第109章 滴血的車輪第136章 何人可以爲將第339章 攻城利器第185章 方悅反了第53章 冷血第96章 毒士賈詡第89章 血戰虎牢關第314章 關羽伏誅第60章 飽暖思淫慾第358章 孔明一介書生耳第106章 賈詡論勢第66章 兵鋒第192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82章 活捉曹操第318章 曹阿瞞窮途末路,孫文臺興兵報仇第135章 給老子記住第138章 封你爲自次王第233章 打破洛陽、雞犬不留第128章 馬躍在此恭候多時了第192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8章 力挽狂瀾第172章 馬騰中計第14章 黃巾覆滅第355章 南征荊州第192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89章 血戰虎牢關第149章 某河內方悅是也第293章 幷州之戰第64章 轉戰穎川第115章 偷營第342章 殺上壽春城頭第13章 鄒玉娘第360章 大戰前夕第306章 馬屠夫是涼州軍團最大的弱點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第352章 朕心裡跟明鏡似的第310章 郭嘉殞命第237章 拿孫堅開刀第232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郭第273章 活剮公孫瓚第270章 慾火便騰地燃了起來第96章 毒士賈詡第145章 老奴罪該萬死第96章 毒士賈詡第279章 涼州軍團六大斬第281章 曹操會來嗎?第11章 離去第272章 錢莊第46章 朝野震動(下)第43章 局勢平靜第28章 死期至矣第151章 激戰野牛渡第9章 背水一戰第356章 法孝直計定西羌第300章 蜀道難第332章 平定西川第40章 奔襲宛城第63章 集重兵而驅之第326章 馬屠夫纔是狼啊第2章 董卓兵敗第318章 曹阿瞞窮途末路,孫文臺興兵報仇第90章 攻無不克第302章 漢中陰雲第164章 君子可以欺其方第227章 郭圖用計定長安第362章 赤壁之戰(一)第271章 內政第121章 必殺之第151章 激戰野牛渡第163章 小屠夫第124章 中計第101章 典韋VS徐晃第89章 血戰虎牢關第48章 獻馬第310章 郭嘉殞命第38章 箭在弦上第57章 這事沒完第73章 養虎爲患第357章 敗退江陵第31章 酒後亂性第54章 如此狼奔第319章 血戰青牛隘第160章 不殺、不搶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第222章 休養生息第146章 血色帷幕第351章 異姓涼王第354章 孤要爲孟起報仇第258章 絞肉機(一)第238章 西涼鐵騎
第273章 活剮公孫瓚第107章 屠夫第231章 鞠義澤國擊趙雲第359章 三國鼎立第262章 糜環第363章 赤壁之戰第1章 西涼鐵騎第301章 你們就是那羣狼第109章 滴血的車輪第136章 何人可以爲將第339章 攻城利器第185章 方悅反了第53章 冷血第96章 毒士賈詡第89章 血戰虎牢關第314章 關羽伏誅第60章 飽暖思淫慾第358章 孔明一介書生耳第106章 賈詡論勢第66章 兵鋒第192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82章 活捉曹操第318章 曹阿瞞窮途末路,孫文臺興兵報仇第135章 給老子記住第138章 封你爲自次王第233章 打破洛陽、雞犬不留第128章 馬躍在此恭候多時了第192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8章 力挽狂瀾第172章 馬騰中計第14章 黃巾覆滅第355章 南征荊州第192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第89章 血戰虎牢關第149章 某河內方悅是也第293章 幷州之戰第64章 轉戰穎川第115章 偷營第342章 殺上壽春城頭第13章 鄒玉娘第360章 大戰前夕第306章 馬屠夫是涼州軍團最大的弱點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第352章 朕心裡跟明鏡似的第310章 郭嘉殞命第237章 拿孫堅開刀第232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郭第273章 活剮公孫瓚第270章 慾火便騰地燃了起來第96章 毒士賈詡第145章 老奴罪該萬死第96章 毒士賈詡第279章 涼州軍團六大斬第281章 曹操會來嗎?第11章 離去第272章 錢莊第46章 朝野震動(下)第43章 局勢平靜第28章 死期至矣第151章 激戰野牛渡第9章 背水一戰第356章 法孝直計定西羌第300章 蜀道難第332章 平定西川第40章 奔襲宛城第63章 集重兵而驅之第326章 馬屠夫纔是狼啊第2章 董卓兵敗第318章 曹阿瞞窮途末路,孫文臺興兵報仇第90章 攻無不克第302章 漢中陰雲第164章 君子可以欺其方第227章 郭圖用計定長安第362章 赤壁之戰(一)第271章 內政第121章 必殺之第151章 激戰野牛渡第163章 小屠夫第124章 中計第101章 典韋VS徐晃第89章 血戰虎牢關第48章 獻馬第310章 郭嘉殞命第38章 箭在弦上第57章 這事沒完第73章 養虎爲患第357章 敗退江陵第31章 酒後亂性第54章 如此狼奔第319章 血戰青牛隘第160章 不殺、不搶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第222章 休養生息第146章 血色帷幕第351章 異姓涼王第354章 孤要爲孟起報仇第258章 絞肉機(一)第238章 西涼鐵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海淀区| 兖州市| 乌鲁木齐市| 德令哈市| 佛坪县| 巴中市| 石狮市| 鹿泉市| 清河县| 贵德县| 富民县| 杭州市| 余干县| 彰化县| 泰兴市| 铜川市| 宁都县| 神木县| 布尔津县| 井冈山市| 师宗县| 时尚| 张家港市| 桐城市| 麻城市| 册亨县| 竹北市| 织金县| 昭苏县| 盘山县| 黄冈市| 济南市| 漾濞| 太谷县| 海伦市| 淮南市| 顺昌县| 襄垣县| 凤山市|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