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

黃百川最早跟隨白巾軍領袖劉志恆,後來被朝廷成功策反,殺其主,投降了朝廷。

白巾軍被平定之後,趙智把黃百川以及他手中的數萬白巾軍餘孽安置在了蔡州。

蔡州地盤雖然很大,但地貧人稀,根本養不活黃百川及其手中的數萬兵馬,在蔡州困頓數年,手中士兵逃亡大半,黃百川對朝廷怨恨越深。

嶽、鄂節度使楊列成猖狂無度,藐視朝廷,縱橫地方,及至承平五年,更是與郢州都督劉湘兩人狼狽爲奸,攔截江南地區稅賦,意圖斷絕朝廷的重要稅源之地,趙智對此不能忍,而且經過五年的時間,國家已經從白巾軍之亂的巨大創傷之中,慢慢恢復了元氣,在和羣臣商議之後,以及當時安北局勢還算穩定,思考再三,趙智決定重用起用黃詬,抽調禁軍精銳力量,對江南地區用兵。

朝廷調兵遣將,規模浩大,楊列成立即感覺到了巨大危急,他豈能坐以待斃,當即暗中聯合郢州劉湘,襄州鄭澤,以及蔡州節度使黃百川,四方力量聯合,約定擊退朝廷大軍之後,以江南稅賦之地,脅迫朝廷妥協,讓其割據地方。

當時以楊列成爲首的叛亂,聲勢非常浩大,四方力量聯合一起,擁兵近十萬,對外號稱二十萬。

承平五年,七月二十六。

以安國大將軍黃詬爲平南大都督,領軍五萬,出征郢州。

雙方兵力,朝廷少,叛軍多。

戰爭的最開始,黃詬所率領的朝廷大軍,連連受挫,更是一度陷入絕境,在關鍵的時刻,初出茅廬的李勳站了出來,全力支持黃詬,使其掌握了軍事決策權,黃詬當機立斷,自當奮勇,親率少數精銳騎兵,夜襲郢州,一舉成功,徹底扭轉了戰爭的主動權。

楊列成等人的聯合,看似聲勢浩大,勢力強盛,實則各懷心思,一盤散沙,戰局剛一轉變,黃百川立即動了心思,並在戰局朝著繼續惡化的方向發展之初,當機立斷,再次選擇了背叛與歸順。

黃百川反覆無常,毫無忠心與原則,這樣的人,不可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但趙智作爲皇帝,一個成熟且善於權謀的皇帝,他心中的利弊得失,看的不是這個人好與壞,趙智放眼的是整個大局與全盤衡量,若是黃百川沒有任何利用價值,那麼他自然就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趙智會毫不猶豫的立即將其徹底消滅。

當時的天下,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並不僅僅只是內部,那個時期的晉朝,外部局勢已經開始惡化,吐蕃帝國再次強大起來,對晉朝的態度越來越強勢與咄咄逼人,其出兵大舉入侵隴右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一旦隴右有失,安北就危險了,而安北是晉朝對外的絕對核心,安北的得失關乎整個晉朝乃至所有漢人的命運。

晉朝外部的重中之重在隴右和安北,內部的重中之重則是在江南,在此前提之下,對這兩個重中之重有利的人或事,趙智都會一定程度上的妥協與包容。

楚州節度使王懷烈坐鎮地方多年,兵強馬壯,力量已經有些脫離朝廷的掌控,在當時那種整體大局之下,既然沒有精力顧及,那就只能限制,黃百川無疑是一個不錯的人選,此人有能力,手中也是有一些兵馬,整體軍事力量不算太強,但也不弱,給他一個無法長期發展的地盤,讓其從旁牽制往懷裡,在當時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與決定。

黃百川給楊道臨的信中寫到,蔡州司馬楊世成率領八百士兵秘密前往洛京,準備偷襲殺死楚王趙碩,他的一名親兵不願參與其中,暗中脫離隊伍,投靠了黃百川軍中的一位同鄉都尉,並把這個事情說了出來,這名都尉當即把此事告知黃百川知道,而黃百川則是立即親筆一封,把此事書於信中,傳告楊道臨。

楊道臨拍了拍手,門外很快響起官家的聲音。

“老爺有何吩咐。”

“讓楊潤立即來見我。”

“是,老爺。”

官家應聲離去。

楊潤這個人很有才能,在楊家衆多族人之中,數一數二,爲官多年,官聲一直極佳,楊道嗣在位的時候,曾經想要推動楊潤上位,並得到趙智的首肯,可惜他只是庶出,在楊家內部的地位並不高,楊道嗣推其上位,遭到楊炳林諸子的強烈嫉恨,處處刁難與攻擊,楊潤面對強大壓力,最終只能選擇放棄,主動請求外放地方爲官,遠離權利核心,以求避禍。

楊道嗣死後,楊家陷入內鬥,分派相爭,楊潤心灰意冷,所幸辭了官職,返回回京,深居簡出,以養病爲由,不再過問外面的紛爭。

楊潤的住處距離楊道臨府邸並不遠,所以沒過多久,楊潤便是來到楊道臨這裡。

“六叔。”

楊潤進了房間,反手關上房門,然後上前對楊道臨躬身行禮。

楊道臨笑道:“兼之不用多禮,坐吧。”

楊潤點了點頭,在楊道臨對面坐下。

“六叔找侄兒前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楊潤出聲詢問事由。

“你自己看吧。”

楊道臨拿起黃百川的書信,楊潤起身接過來,然後回身坐下,細細觀看,看完之後,楊潤微微皺眉,沉思片刻,最後把書信放在一旁,看向楊道臨,淡聲說道:“楊世成一直與楊幼安走的很近,他敢如此大膽,恐怕是受了楊幼安的指示。”

“我也是如此認爲。”

楊道臨嘆氣一聲:“自從大哥故去之後,楊家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楊道臨確實非常感嘆,想大哥何等人傑大才,生的幾個兒子,除了過繼出去的楊呂望還算不錯之外,剩餘的一個個全部都是庸才,老四楊誠久與老三楊或己兩人還算有些自知之明,爲人低調,不敢亂來。

楊炳林和楊幼安這兩個人,野心、權利慾望都是極大,卻是志大才疏,囂張跋扈,胡作非爲,把楊家一步步推往危險之地,若不是楊道嗣曾經打下的堅實基礎,又有楊道臨與楊道安這兩個老人還在前面扛著,恐怕皇家早就聯合其他各派力量,合力剷除楊家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強硬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與內變(十)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遊玩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憶(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濤駭浪(十三)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活著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歡迎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事臨近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威震西域(十九)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六十九章 火拼第四百三十一章 歸途(二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十五章 郊遊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壓(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四百九十六章 斷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幹(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三十六章 圍困(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三十四章 退敵第五十九章 志向漸起(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第二百零四章 匪襲(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部分化(八)第一百零八章 別走了,跟著我混(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一西域(十)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強硬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願意(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與內變(十)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遊玩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憶(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濤駭浪(十三)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活著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歡迎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事臨近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威震西域(十九)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六十九章 火拼第四百三十一章 歸途(二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十五章 郊遊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壓(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四百九十六章 斷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幹(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三十六章 圍困(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三十四章 退敵第五十九章 志向漸起(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第二百零四章 匪襲(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部分化(八)第一百零八章 別走了,跟著我混(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一西域(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三都| 德庆县| 铜梁县| 庆元县| 益阳市| 仁寿县| 黔西县| 城口县| 浦江县| 景宁| 肃南| 大洼县| 日土县| 延安市| 鸡西市| 张家川| 漠河县| 隆德县| 远安县| 崇礼县| 定边县| 广安市| 宁武县| 西吉县| 田阳县| 高邮市| 长汀县| 南陵县| 灵宝市| 柳林县| 赫章县| 富川| 普洱| 于田县| 云阳县| 元阳县| 蛟河市| 潞西市| 和平县|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