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

皇帝的葬禮和登基、婚禮、壽辰一樣重要,都要大操大辦,所耗用的錢財不計其數。

趙智年過六十,在晉朝歷代三四十個皇帝當中,算是高壽的了。

在皇帝死後,禮部會擬出一份葬議單,上面詳細寫著皇帝葬禮的程序和儀式,皇帝死後當天,嗣皇帝和其子孫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所有官員及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得屠宰,一個月內禁止婚嫁,服喪期內各寺、觀必須鳴鐘三萬次。

朝廷要在主要城門前舉行頒遺詔儀式,告知全城百姓與官員,因爲趙智身前有遺命,讓太子趙詢在自己靈前繼位,所以趙詢算是提前繼承了皇位,但該有的程度還會走下去,李忠在趙智的靈前宣讀完了繼位詔書之後,隨後便是把詔書給了御史中丞劉從季,他會領著御史臺和禮部的主要官員,前往天武門,再宣讀一次詔書,然後便是朝廷正是下發文書,傳告天下各州縣,新皇已經繼位。

後面,還有誦經和弔唁,一系列的活動將連續不斷地貫穿整個喪期。

皇帝的棺材叫“梓宮”,要刷上四十九道漆,駕崩的先帝入殮後移到皇宮主殿德政殿,表示正式進入喪葬期,皇族與皇親國戚等貴族人員都要回家齋戒,政事堂相國和各部各衙門主要官員則是一律不許回家,要集體住宿在本衙門中齋戒。

正式靈堂將會設在德政殿,梓宮要在這裡停放二十天左右,靈堂旁邊要設置黃龍帳幔,兩邊要設置白綾圍幔,把梓宮放在中央,前面還要設置鋪著極品黃緞繡龍褥子的花梨木寶塌一個。

寶塌前還要設置花梨木供桌,上面放著銀質的香鼎竈臺和花瓶,供桌前還要排開三個花梨木香幾,中間香幾放著銀縛山爐,香合,匙,箸,瓶等,左右香幾上面有銀燭羊角燈,兩旁靈前還擺設早晚膳卓和水果桌,停著梓宮的德政殿門外的左邊,放置著金緞制九龍引幡。

等到了安葬的吉日,先由七十二人將棺槨擡出天武門,此時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晉朝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滷薄儀仗隊,人數超過千人,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浩浩蕩蕩,十分壯觀,擡棺木的槓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擡送,在棺槨後面是全副武裝的精銳士兵,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

還有大量的陪葬物品。

一個皇帝的死亡,朝廷所花費的錢財,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趙智身前曾經幾次交代,自己駕崩之後,一切喪事從簡,並自己寫下名單,陪葬物品與喪事規模,全部都是有著詳細的交代。

身爲人子,自然要盡孝,趙詢出於孝道,不可能完全按照趙智說的那般,一切從簡,太簡單了也不行,所以在趙智身前交代的喪事規模方面,稍稍提高了一點,總體而言,比之先前歷代皇帝的葬禮,已經是簡單了很多。

平宗晚年身體不佳,立趙智爲太子之後,很快就讓其太子監國,自己不再多管國家大事,所以,從趙智當太子到皇帝,他的執政歲月,將近四十年之久,這幾乎是一代人的一輩子。

趙智的一生,可以說是奮鬥的一生,經過他的努力,瀕臨滅亡的晉朝,重新煥發了生機,並在近二十年以來,相續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軍事勝利,但就民生而言,百姓很苦,非常的苦,爲了擴充軍隊,爲了維持隴右、安北的軍事力量,更爲了保證關內核心的物資充足,趙智對關內以外的各州縣,採取了非常殘酷的剝削與鎮壓,尤其是江南地區,更是被趙智一次次的強行增加賦稅,殘酷的剝削,讓這個曾經天下最爲繁華之地,到了現在,已經是被搞得民生凋零,百姓苦不堪言。

在趙智之前,江南地區一般不會設置節度使,就算設了節度使,也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被取消,但是趙智這一朝,江南地區相續設立了四個節度使藩鎮,爲的是什麼?就是爲了剝削以及鎮壓百姓的反抗。

很多底層百姓對趙智恨之入骨,所以在趙智這一朝,百姓的暴動,也是此起彼伏,雖然規模都不算太大,也是很快就會被鎮壓下去,但是這樣的事情,從未斷絕過。

如今,趙智駕崩,他的死亡震動了整個天下。

趙詢遵從趙智身前的交代,喪事從簡,從開始到結束,一共不到十天的時間。

趙智出殯的那一天,數以十萬計的豐京百姓,從城內一直到城外,連綿十數裡之遠,哭聲震天,滿含熱淚,前來送他們的皇帝最後一程。

趙智的死亡,終歸還是牽動了天下所有百姓心中的巨大悲痛,在他當皇帝的這近三十年的時間裡,百姓們或許過的很苦,但沒有趙智,早在幾十年前,晉朝恐怕就已經四分五裂,國家滅亡,那個時候,百姓所受到的苦難,一定會比現在更加殘酷的多,趙智被很多人所痛恨,但終歸是因爲他,晉朝得以延續下去,在武宗之後的上百年時間裡,國家的衰弱,一直被外族與地方藩鎮所欺辱,是趙智通過一系列軍事手段,擊退了外族人的侵犯,並鎮壓住了各地藩鎮的氣焰,在他的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輝煌軍事勝利,這大大振奮了漢人內心的尊嚴與底氣,是他重振了國家的威嚴。

國家的榮辱,也就是百姓的榮辱,一個國家若是沒有了尊嚴,生活在這個國度之內的人們,又能好到哪裡呢?

所以,天下絕大多數百姓,對於趙智這個皇帝,還是非常認同與感激的。

尤其是關內的百姓,聽到趙智的死訊,幾乎是家家披麻戴孝,朝著豐京的方向,磕頭痛哭。

趙智這一朝,其他地方的百姓或許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但是關內的百姓卻過的很好,趙智在位近三十年,關內從未增加過一次賦稅,反而經常減免稅賦,這種好,並不是趙智的個人情感,只是出於政治與大局的選擇,但不管怎麼說,關內的百姓在趙智這一朝幾十年,確實過的很不錯。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隴右,新的舞臺(八)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與白色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慘敗(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八十六章 踐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叔侄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著誣告(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二十三章 尷尬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兩百七十七章 隨心第二百二十章 明著誣告(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慘敗(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著誣告(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打狗(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五百二十九章 屍橫遍野(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一章 李狗兒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五百五十八章 威震西域(十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三百七十七章 雪與血(二)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統一(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驚濤駭浪(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屍橫遍野(十七)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一西域(二)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幹(六)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隴右,新的舞臺(八)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與白色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與反擊(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慘敗(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八十六章 踐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叔侄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著誣告(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二十三章 尷尬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兩百七十七章 隨心第二百二十章 明著誣告(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慘敗(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著誣告(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打狗(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五百二十九章 屍橫遍野(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一章 李狗兒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五百五十八章 威震西域(十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三百七十七章 雪與血(二)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統一(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驚濤駭浪(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屍橫遍野(十七)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一西域(二)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幹(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洮南市| 安化县| 汝城县| 台山市| 鄂州市| 崇礼县| 扎赉特旗| 张家界市| 台安县| 正蓝旗| 靖宇县| 神池县| 个旧市| 岫岩| 荔浦县| 崇仁县| 运城市| 沁源县| 台南县| 开阳县| 牡丹江市| 德阳市| 嫩江县| 龙口市| 石嘴山市| 彰化县| 固安县| 中牟县| 鄂州市| 高安市| 灌云县| 彰化市| 金坛市| 西贡区| 岢岚县| 鹿泉市| 龙里县| 七台河市| 齐齐哈尔市|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