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

今晚事變,楊炳林是主要參與者之一,叛亂被平息之後,趙赫等主要謀劃者都已經(jīng)被抓住,不過還是有一些人趁亂逃跑,目前正在被追捕之中,楊炳林也在逃亡之列,還沒有被抓住,但這只是暫時的,他跑不了,身爲(wèi)叛逆之人,天下之大,已經(jīng)沒有他容身之地。

楊道臨擔(dān)憂的並不是楊炳林,楊炳林死不死,他一點都不在乎,楊道臨真正擔(dān)心的是,這場政變,楊氏一族終究還是陷了進(jìn)去,趙詢穩(wěn)定局勢,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立即動手清洗楊氏一族。

趙詢對楊氏一族的動作到底會多大,會清洗到什麼程度,會不會趁機(jī)直接滅掉整個楊氏一族,這個可能性很低,但不是沒有,這些問題,纔是讓楊道臨所真正憂心與煩惱的。

李勳快步走進(jìn)了長樂宮,一眼望去,數(shù)以百計的官員正在殿外,他們並沒有三五成羣的去議論什麼,而是頗爲(wèi)整齊安靜的站立在那裡,彷彿在等待一個即將到來的訊號。

他們見到李勳到來,其中很多官員,不管與李勳的關(guān)係如何,是好還是壞,都是對著李勳,一一拱手一拜,大聲道了一句:“李將軍,辛苦了。”

這句李將軍辛苦了,是很多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感謝,今晚若不是李勳及時領(lǐng)軍殺入皇城,打亂禁軍的精神,拖延了時間,以至最後大敗趙赫政變大軍,趙詢恐怕堅持不到現(xiàn)在,早就死在趙赫的手中,今晚的鉅變,李勳功勞巨大,拯救了趙詢,也拯救了國家。

李勳的捨生忘死,力挽狂瀾,值得很多人的尊重與敬佩。

李勳站直身子,同樣拱手對著衆(zhòng)人躬身一拜,什麼話都沒有說,隨後邁步進(jìn)入長樂宮內(nèi)殿。

李勳大步走入內(nèi)殿,李忠等人全部都是朝他看去,李勳掃了衆(zhòng)人一眼,當(dāng)即上前對著衆(zhòng)人躬身行禮:“李勳拜見諸位相國和大人。”

“來了就好。”

李忠點了點頭,臉上有著笑容,他從李勳的臉上,沒有看到任何的驕縱與狂傲,而是一種很平靜的神色,居功而不自傲,謙虛而有禮,對於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又是這樣的年輕,已經(jīng)非常難得了。

李勳沒有和他們多說什麼,快步上前,走到姑母李怡的跟前,低聲說道:“姑母,趙赫已經(jīng)被抓住,目前嚴(yán)密看押之中,我來的時候,表哥剛剛過去趙赫那裡,還有,我剛剛得到消息,楊氏一族的楊佐、楊安兩人已經(jīng)被殺,兵權(quán)被奪,楚王趙碩目前被軟禁在洛京城中。”

聽到李勳的這番話,李怡的神色明顯放鬆了很多,他就是害怕沒有抓住趙赫,一旦讓他逃到了河?xùn)|,與楚王趙碩攪合在一起,以楊氏一族的力量和趙赫在河?xùn)|的根基,對朝廷對趙詢,都將是一種極大的威脅,現(xiàn)在趙赫被抓,楊佐、楊安兩人被殺,兵權(quán)被奪,楚王趙碩被軟禁,這纔算是大局已定,趙詢的登基,所有的障礙與威脅,都是沒有了。

李怡拉著李勳的手,感激的說道:“狗兒,今晚幸虧有你,不然我和你表哥,恐怕都要慘遭毒手,你的功勞姑母不會忘記,待事情穩(wěn)定下來之後,會給你足夠的回報。”

李勳苦笑道:“姑母,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若是讓趙赫得逞,不光你們要慘遭毒手,我恐怕也是同樣下場,我如此拼命,既是爲(wèi)了你們,也是爲(wèi)了我自己,姑母切莫說這些見外客套的話。”

李怡臉上有了欣慰之色,患難見真情,至此關(guān)鍵時刻,人與人之間多有齷齪與防備,李勳能說出這樣的一番話,表明了他的真心與真誠,難能可貴啊。

李勳這時候輕聲問道:“姑母,聽說皇帝陛下甦醒過來,現(xiàn)在如何了?”

李怡鬆開了李勳的手,沉默片刻,然後說道:“你進(jìn)去看看吧,過了今晚,或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聽聞此言,李勳的臉色頓時沉重起來,他點了點頭,一個人進(jìn)了趙智的寢宮。

李勳緩步走到牀前,看著閉目之中的趙智,心中頓時有了一系列的複雜情緒。

從廣元十五年到如今,整整十一年了,李勳腦海中閃過許多畫面,趙智這個人面冷心也冷,面對任何事情都是平靜如水,記憶中,李勳好像還沒有真正見過趙智動怒的樣子,但就是這樣的人,卻給人一種無上的威嚴(yán)和嚴(yán)肅,他的冷,讓所有人對他敬畏與害怕,不敢親近,作爲(wèi)帝王,作爲(wèi)一個幅員遼闊帝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感情少一些,理智多一些,其實是一件好事,只是苦了那些生活在身邊的人。

趙智這個人的感情很少,他把他那不多的感情,全部都是給了李怡和趙詢,作爲(wèi)親近者,李勳也是沾了一些光,從趙智那裡感受到了親人的關(guān)懷,這種關(guān)懷或許是非常嚴(yán)肅與嚴(yán)厲的,但李勳感受的出來,趙智對幼年時期的自己,確實付出了一些感情。

是什麼拉遠(yuǎn)了自己與趙智的關(guān)係和距離?

對於這個問題,李勳陷入到了沉思。

或許是這是成長的必然結(jié)果。

李勳想到了趙詢,幼年時期的趙詢,從趙智那裡得到了無限的父愛,這種感情,除了趙詢之外,其他所有皇子公主,恐怕都是沒有得到哪怕一絲半點,但是隨著趙詢長大,隨著趙詢慢慢參與到政治之中,他與趙智的關(guān)係開始有所改變,趙智對趙詢的父愛依然存在,但這種愛,卻是變得越來越嚴(yán)厲,越來越嚴(yán)肅。

李勳想到了自己,第一次隴佑戰(zhàn)爭,其中自己也是立下了一些功勞,還記得那次朝堂封賞過後,趙智單獨召見自己,顯得極爲(wèi)開心,極少飲酒的他,一連喝了十餘杯,這是真的開心,既是爲(wèi)了國家的勝利,也是因爲(wèi)自己所取得的功勞。

但是自從自己到了武州任職之後,趙智開始對自己變得越來越嚴(yán)厲,很多次傳書自己,語氣非常嚴(yán)肅與嚴(yán)厲。

當(dāng)時的李勳,很是不理解,自己又沒有做錯什麼,反而做的很好,趙智爲(wèi)什麼非要用這種嚴(yán)肅嚴(yán)厲的口吻呵斥教導(dǎo)自己,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很多次,當(dāng)時的李勳,內(nèi)心非常的憋屈和難過,但是現(xiàn)在,李勳有些明白了,趙智這是怕自己做錯了事啊,到時候就來不及了,就像他把一些人安插到李忠的左右,分他的權(quán)利,對其制衡,最後更是在李忠兩次隴佑戰(zhàn)爭大勝,立下赫赫戰(zhàn)功之際,把他調(diào)離安北,奪了他的兵權(quán),這並不是不信任李忠,而是趙智出於理智,出於國家大局的考慮,更是出於兄弟情分,很多時候,你礙於面子,不去做,不做管,到了最後,一旦事情爆發(fā),不管有心還是無心,事情終歸是發(fā)生了,發(fā)生了,你就要擔(dān)著,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悔恨。

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zhèn)壓(十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nèi)變(十五)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tǒng)一西域(十)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quán)統(tǒng)一(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nèi)部分化(九)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三百零五章 買賣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歸途(二十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一)第八百十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九)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年(七)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坦然(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奇兵(六)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途(十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五十二章 不要臉咋了?(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百零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nèi)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六十九章 火拼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nèi)部分化(九)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zhèn)壓(二)第八十章 壞人、騙子(上)第二百一十章 匪襲(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懷叵測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七百零一章 驚天內(nèi)幕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nèi)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十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變(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節(jié)度(十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zhàn)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
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zhèn)壓(十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nèi)變(十五)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tǒng)一西域(十)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quán)統(tǒng)一(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nèi)部分化(九)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意已決第三百零五章 買賣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歸途(二十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一)第八百十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九)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年(七)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坦然(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奇兵(六)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途(十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五十二章 不要臉咋了?(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百零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nèi)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六十九章 火拼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nèi)部分化(九)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想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zhèn)壓(二)第八十章 壞人、騙子(上)第二百一十章 匪襲(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懷叵測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七百零一章 驚天內(nèi)幕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nèi)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十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變(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節(jié)度(十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zhàn)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睢宁县| 江口县| 襄汾县| 彭山县| 阳西县| 夹江县| 南江县| 吉水县| 达拉特旗| 姜堰市| 仁布县| 武城县| 哈巴河县| 中卫市| 合川市| 滁州市| 孝昌县| 大港区| 时尚| 公主岭市| 伊金霍洛旗| 合作市| 安康市| 历史| 定边县| 保靖县| 连江县| 衢州市| 郯城县| 花垣县| 江油市| 鹤峰县| 志丹县| 阿勒泰市| 舟曲县| 平谷区| 青铜峡市| 平顶山市| 江山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