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

劉光輝的突然辭相,雖然引起很大的轟動,但也只是讓大家多了一些猜測,飯後多了一些話題罷了,還有一件事情,則是真正震動天下。

河南與淮北地區(qū)的民亂越來越嚴重,地方軍隊雖然多有剿滅,但春風吹又生,始終無法根除,到了九月,暴亂的勢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二十餘個之多,其中以王奎與蘇馳兩股勢力最大。

天和元年,八月中旬,暴民首領王奎與蘇馳,率領八千叛亂百姓,流戰(zhàn)至河南道境內,地方官府幾次派兵征剿,竟都是大敗而歸,九月初六,王奎與蘇馳兩人,率衆(zhòng)假冒戰(zhàn)敗官兵,突襲淇陽縣城,一舉而破,消息傳來,趙詢頗感震驚。

淇陽縣城或許只是一座小縣城,算不得什麼,但是此城距離東都洛京卻只有不到三百里的路程,叛民一舉拿下淇陽城,往南而上,只需不到兩天的時間,便是能夠抵達東都洛京。

朝廷很快做出決定,太子趙詢當即下發(fā)急令,命令洛京鎮(zhèn)守使詹臺鏡明,領兵出城剿滅叛民,決不能讓叛民逼近東都,以免動亂天下人心。

王奎與蘇馳雖然拿下了淇陽城,但人數(shù)並不多,幾戰(zhàn)耗損下來,已經(jīng)不足五千,裝備簡陋,戰(zhàn)力混亂,而詹臺鏡明手中卻有足足一萬五千精銳士兵,剿滅王奎與蘇馳,在趙詢看來,根本不在話下。

但是戰(zhàn)爭之勢豈能想當然耳?

讓所有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場十拿九穩(wěn)的平亂,竟是以慘敗收場,以致整個戰(zhàn)局與河南大局,頓時急轉而下。

九月初十,詹臺鏡明奉命領軍平亂,洛京有一萬五千守軍,他根本就沒有拿王奎與蘇馳兩人當回事,原本只準備帶五千軍隊出城,最後被手下將領趙天元所勸說,這才最終帶了一萬人。

王奎與蘇馳所屬的五千軍隊,說是軍隊,其實也就是一羣百姓,戰(zhàn)鬥力可想而知,詹臺鏡明領軍而來,立即強攻淇陽城,不到半個時辰,便是攻破城池,王奎與蘇馳兩人率領不到三千殘軍,棄城狼狽而逃。

Www ?тt kдn ?C O

詹臺鏡明貪圖戰(zhàn)功,自然不肯放過這羣叛亂百姓,於是領軍追殺,連追百餘里而不棄,趙天元極力勸阻,言其追敵過剩,己方精力不濟,若有生變,必敗矣。

詹臺鏡明不聽勸阻,下令全軍繼續(xù)追擊。

詹臺鏡明太自大,也太小看別人,王奎有勇,蘇馳有謀,他們早已經(jīng)計劃好一切,早在攻下淇陽城之時,蘇馳便是派人聯(lián)繫了其他各路亂民勢力,其中有數(shù)股勢力聽從了蘇馳的命令,秘密北上,進入郎和山潛伏,只等王奎與蘇馳兩人引敵而來。

詹臺鏡明率領軍隊不顧一切的追擊,最終大軍涌入一處狹小地帶,就在此事,近兩萬亂民,從四面八方圍殺而來。

詹臺鏡明的軍隊遠道而來,力氣用盡,人馬皆疲,而埋伏此地的兩萬亂民,雖然裝備簡陋,戰(zhàn)鬥力低下,卻是以逸待勞,出其不意,以全力擊疲憊之師,安有不勝之理?

雙方激戰(zhàn)整整兩個時辰,官軍最終大敗,詹臺鏡明身陷重圍,絕望中有意自殺,被中郎將趙天元所阻,隨後,趙天元聚集五百士兵,身先士卒,殺出一條血路,帶著詹臺鏡明突圍而逃。

此戰(zhàn),一萬精銳士兵,戰(zhàn)死過半,數(shù)千人被俘,詹臺鏡明領著不足兩千人的殘軍,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時間,逃回了洛京。

詹臺鏡明的戰(zhàn)敗,立即引起了連鎖反應,首先是暴民叛軍,一場大戰(zhàn)下來,頓時士氣大振,王奎與蘇馳兩人立即名揚天下,他們趁著大勝之機,復佔淇陽城,並以此爲據(jù)點,連續(xù)攻破了周邊的六縣八城,獲取了大量的糧食與裝備,王奎與蘇馳以此爲底氣,大肆招募軍隊,並號召各地亂民勢力前來匯合,共圖大事。

九月十四,詹臺鏡明戰(zhàn)敗的消息傳回豐京,滿朝震驚,趙詢有些慌了神,連忙去找趙智,請示對策,父子兩人說了什麼,外人不得而知,但是很快,趙詢以已經(jīng)得到趙智全權支持爲理由,召開朝會,與百官商量對策。

就在趙詢召開朝會,與百官剛剛商議出一些眉目之時,第二天,河南道再有消息傳來,流戰(zhàn)淮北、淮南地區(qū)的數(shù)十股亂民勢力,積極響應王奎與蘇馳,大量流民叛軍北上河南道,到了九月十五的時候,以淇陽城爲大本營的王奎與蘇馳兩人,手中聚集的兵馬,已經(jīng)超過八萬。

衆(zhòng)人推舉王奎爲天王,設立十三路大軍,在舉行了盛大的軍隊集結儀式之後,王奎留兩萬軍隊守衛(wèi)後方,自己親領六萬餘大軍,兵出淇陽,開始朝著晉朝的第二政治經(jīng)濟中心,東都洛京進軍。

河南叛軍亂民的聲勢與行動,頓時震動了整個天下,趙詢驚懼之下,最終聽取了左相李忠的軍事建議,和右相楊道臨的政治建議,開始雙管齊下,積極調動天下力量,準備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河南的亂局。

首先,趙詢以得到趙智的全部授權,以天子之命下昭,命令楚州節(jié)度使王懷烈出兵淮北,進據(jù)河南道邊城滬州,切斷叛軍的退路,又命令駐守河東,雲(yún)州節(jié)度使黃詬,領軍一萬五千,立即馳援洛京。

最後任命河南道濮州節(jié)度使雲(yún)璣爲平叛大將軍,歸屬河南道境內各州府的所有地方軍隊,全部受其節(jié)制指揮。

叛軍首領王奎,領軍急攻洛京三天,而不下,這時,楚州節(jié)度使王懷烈的兩萬軍隊已經(jīng)進駐滬州,而朝廷的大軍也是已經(jīng)臨近洛京。

雲(yún)州節(jié)度使黃詬領一萬五千軍隊從洛京以北先行殺到,夜戰(zhàn)王奎叛軍,一戰(zhàn)大敗亂民叛軍,斬敵過萬,而濮州節(jié)度使雲(yún)璣此時也是領著近兩萬大軍,從洛京南面而來,距離戰(zhàn)場不足百里。

亂民叛軍此時還有近五萬可戰(zhàn)之兵,雖然數(shù)量上要超過官軍,但戰(zhàn)鬥力遠遠不及,加上此時有著被包圍的危險,軍心以散,只能立即撤退,不然必死無疑。

但退,也不能一窩蜂的一起撤退,那樣只能是軍心立即潰散,大軍一鬨而散的下場。

所以,王奎讓自己的親兒子,領著八千軍隊斷後,以此義氣感動衆(zhòng)人,軍心稍稍有所恢復,隨後,王奎領軍朝著淇陽撤退。

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七十五章 小有威名(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二百一十章 匪襲(九)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一百七十二章 驚刺(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zhèn)壓(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統(tǒng)一西域(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七百七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十六)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jié)度副使(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四)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yè)人才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動作(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歸途(二十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濤駭浪(三)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變(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一)第二十四章 小聚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jié)度副使(二)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十六)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門打狗(十)第五百四十一章 屍橫遍野(十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zhàn)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冊禮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jié)度(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jié)度(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歸途(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三十四章 退敵
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七十五章 小有威名(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二百一十章 匪襲(九)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一百七十二章 驚刺(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zhèn)壓(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統(tǒng)一西域(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七百七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十六)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jié)度副使(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四)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yè)人才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動作(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屍橫遍野(十六)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歸途(二十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濤駭浪(三)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變(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一)第二十四章 小聚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jié)度副使(二)第兩百六十九章 鐵腕鎮(zhèn)壓(十六)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門打狗(十)第五百四十一章 屍橫遍野(十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zhàn)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冊禮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jié)度(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jié)度(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歸途(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三十四章 退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抚松县| 攀枝花市| 平乡县| 甘孜县| 东海县| 黄冈市| 温泉县| 治县。| 云龙县| 景东| 桓台县| 黄大仙区| 赤城县| 永定县| 西丰县| 晋宁县| 济阳县| 泰州市| 大田县| 朝阳区| 金堂县| 都昌县| 年辖:市辖区| 德格县| 兴海县| 台中县| 泸水县| 额尔古纳市| 寻甸| 襄垣县| 邵东县| 平定县| 扎兰屯市| 锦屏县| 贵州省| 丹江口市| 高安市| 泸水县| 百色市|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