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極而衰

自趙智登基之後的二十多年,經過勵精圖治,以及一系列的改革,晉朝實力有了很大的恢復,可以這麼說,趙智當政的前十五年,就是在攢錢,對內節儉,對外隱忍,內部政治穩定,外部則是少有戰事,趙智這麼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禁軍的兵力與實力逐步得到恢復,財政方面也很充盈。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朝廷的這種做法,雖然豐富了中央,卻是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地方財政的困難,地方政府沒有錢上交,怎麼辦?只能加大對百姓的收稅。

趙智登基之後,晉朝已經搖搖欲墜,改革稅賦,收集中央,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到了廣元十二年的時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以及把天下財富聚集,整個關內包括豐京在內,晉朝的根本,已經得到極大的恢復,這個時候,楊道嗣與劉桀兩人聯合發表了一章奏摺,對地方與中央的稅收政策,進行改革,其實就是大幅度下調地方政府上交中央的錢糧比例,革除許多不必要的稅賦,以便減輕百姓的負擔與壓力。

楊道嗣與劉桀兩人的建議,得到趙智的同意,若真是大幅度下調稅賦,天下百姓的稅賦負擔將極大減輕,民心思安,這個政策的實施,對百姓有利,天下應該會得到一段較長時間的安穩。

但壞就壞在,晉朝轉危爲安,國力逐步上升,國家形式好了,作爲天子的趙智,心思也就有了變化,當時晉朝的絕大多數軍事力量與財力、物力,都是集中在安北與隴右兩地,用在對付外族上面,而對內,各大藩鎮,趙智隱忍了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年的委屈,也應該出出氣,證明證明自己了,他要擴編禁軍力量,這需要錢,全面下調稅賦,中央財政大幅度減少,趙智拿什麼去擴編中央禁軍?

所以,趙智當時雖然同意了楊道嗣與劉桀的改革方案,但並不是一下子全改,而是分三步,也就是把天下分成三個部分,江南是一部分,劍南、山南等是一部分,河東河南等是一部分。

誰先改,誰後該,在當時引起了一場很大的政治動盪,最終,楊道嗣獲勝,以他爲代表的江南地區,第一個先改,從廣元十三年開始,大幅度下調稅賦,劍南與山南等地從第二年,也就是廣元十四年開始稅賦同步江南地區。

原本晚幾年也沒什麼,但是從廣元十年到廣元十二年,河南河東地區,已經連續三年乾旱,情況已經非常不好,到了廣元十四年,情況依舊沒有得到好轉,天災是一部分,人禍更是有很大原因,趙智爲了擴編軍隊,用以賑災的力度,自然也就相當有限,加上見到其他地區的稅賦大幅度下調,而自己依然遭受無數迫害,以及有心人的挑撥,時間到了廣元十五年,臨近稅賦改革的前夕,河南道最終爆發了白巾軍叛亂,其規模迅速擴大,趙智以爲自己很強大,但是現在才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掌控全局,最後還是要依靠地方藩鎮,纔是把白巾軍叛亂給鎮壓下去。

以及後來的江南之戰,第一次隴右之戰,對漠南胡族的支持,晉朝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軍事勝利,但是背後呢?晉朝自趙智在位二十多年,苦心積累起來的國力與物力,已然是耗盡一空了。

黃詬的腦海之中,突然閃現出四個字,由盛轉衰。

晉朝到了現在,直接掌控的兵力超過五十萬,天下各大藩鎮皆是敬服,表面看起來非常強大,但實則已經是外強中乾了,其轉變的開始,應該就是從劉桀的致士以及楊道嗣身死開始,他們之後,朝堂政局就開始變了,以前雖有派系,雖有爭鬥,但有楊道嗣與劉桀兩人壓著,大家都知道以大局爲重,現在呢?誰還去管那些,政局的亂象,必定導致整體實力的下降,晉朝的國力,將會逐步衰落下去,現在趙智這個有威望的老皇帝依然在位,還不太明顯,局勢還不至於失去控制,但是趙智之後呢?誰又能下好天下這盤大棋?

李忠之所以寧願致隴右西部七州不顧,也要從內部瓦解吐蕃,應該是爲了以後做打算,因爲只有吐蕃自己內部發生質變,才能阻止胡族的出手,也才能最大力度的打擊吐蕃的力量,如此一來,在未來幾十年之內,吐蕃將不會對晉朝產生威脅,日後胡族就算在怎麼強大,晉朝只需要面對胡族一個敵人。

黃詬想通了這些,擡頭看向李忠,眼中露出掩飾不住的敬服之色,拱手說道:“大帥,你想怎麼做?”

“等。”

李忠深深看了黃詬一眼,臉上隨即露出一絲很有深夜的笑容:“葛瓦悳惪不走遠了,別人又怎麼能有機會?”

同一時間,距離武安城六十里,一支萬餘人的軍隊,正在快速前進。

黃詬想到的那些事情,只是在心裡,並沒有說出來,但是有一個人,也是想到了這些,並且說了出來,這個人就是司馬圖。

王仁鋯下令撤退,並不是一窩蜂,而是由他率領主力,掩護百姓撤往武州,李忠率領本部一萬兵馬,且戰且退,作爲阻攔,掩護主力撤退,對於這個命令,李勳的大多數部下都是感到不滿,但李勳最終選擇了服從,這個時候,大家若是內訌,只能是死路一條。

且戰且退,已經過去五天,王仁鋯數次派人前往會州求援,但都是沒有任何消息,李忠率領的六萬大軍,吃吃沒有任何動作,一個時辰前,李驍趕回,說道,李忠不會出兵,一切都要靠自己。

李勳百思不得其解,李忠爲何不出兵,見死不救?他把這個疑惑對司馬圖說了出來,後者則是講出了與黃詬所思所想大致相同的話語。

聽了司馬圖的深度推測,李勳非常震撼,好一會兒之後,纔是伸出大拇指,讚歎道:“我一直以爲只有範中允善於大戰略長遠眼光,沒想到你也有這個本事。”

司馬圖苦笑一聲,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主公,我並沒有這個本事,眼光也沒有這麼長遠,方纔所說,是範先生離開之前,與我閒聊時所說,剛纔主公問到這裡,我便是說了出來,真要問及根本,我可想不到這麼深層次的問題。”

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窮途末路(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一西域(十)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七百四十章 王啓禮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五百二十六章 關門打狗(九)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七百四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與內變(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五百一十四章 驚險(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八)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三十六章 圍困(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七百零四章 奪權與反擊(二)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五十九章 砸場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方節度(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章 關門打狗(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著誣告(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兩百八十六章 真實原因(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合縱與連橫(八)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與貶職(八)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一百四十一章 讒言(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十八)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八百零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微妙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三十七章 圍困(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六百一十五章 國滅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
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窮途末路(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一西域(十)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七百四十章 王啓禮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五百二十六章 關門打狗(九)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七百四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與內變(六)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五百一十四章 驚險(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八)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三十六章 圍困(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七百零四章 奪權與反擊(二)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五十九章 砸場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方節度(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章 關門打狗(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著誣告(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兩百八十六章 真實原因(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合縱與連橫(八)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與貶職(八)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一百四十一章 讒言(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十八)第六十八章 強硬的李勳(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八百零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微妙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三十七章 圍困(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六百一十五章 國滅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北流市| 利辛县| 肃宁县| 思南县| 通辽市| 华容县| 水城县| 湛江市| 长白| 海淀区| 黎平县| 信丰县| 荆州市| 祥云县| 武清区| 故城县| 忻城县| 巴塘县| 九江县| 庆安县| 肥西县| 岳普湖县| 天等县| 太谷县| 开江县| 香港| 聊城市| 德化县| 舟曲县| 清新县| 全椒县| 湖口县| 孟连| 南京市| 浪卡子县| 正蓝旗| 内丘县| 长乐市| 壤塘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