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

福州,首府治所酈波縣,縣城以北三十多裡外,有一處佔地很大,延綿數十座建築的莊園,這裡山清水秀,風色美景都是上佳。

一座最大的建築,一輛馬車緩緩停下,阮東郎宣開車簾,走下了馬車。

“二爺,您回來了。”

阮東朗問道:“人都到齊了嗎?”

“都到齊了,就差二爺您了。”

阮東朗點了點頭,不再多說,邁步朝著大殿走去。

大殿內,人不少,有好幾十號人,這裡是北江會的三個總部之一,到場的人,全部都是北江會的內部高層,年紀有大有小,但最年輕的也有三十好幾,所以當阮東朗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步入大殿,直接走上最前方的五個主座之一坐下,整個大殿內的氣氛,頓時顯得有些詭異。

北江會的根源,來自蠻越佔婆王室。

佔婆延續至今,也是快有三百年了,佔婆的立國,是五個親兄弟通力合作的結果,所以建國之後,五個人全部爲王,中王爲尊,東南西北次之,並把王爵之名加入到姓氏之中,萬世流傳。

但任何政權,都是沒有永遠不變的。

因爲佔婆的立國,是五兄弟共同攜手建立的,功勞都很大,所以立國之後,除了中王一脈不變之外,政權當中最重的幾個官職,一直都是在其餘四王家族之中產生,幾乎成了世襲,這個做法,在最初的時候,效果非常明顯,由自家兄弟把持著權利核心,可以快速穩定整個國家的局勢。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體系,卻又暴露出很大的壞處,國家最高的幾個職位,總是那麼幾個人,不管你再有才華,再有能力,也就是那個樣子了,這就讓整個國家的官僚體系,不再是唯纔是舉,而是看出身,看血脈,人與人之間的等級,變得非常森嚴,官場的規則,固化,僵硬,始終是一潭死水。

若是始終保持這麼一個狀況,就算國家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發展,但也不會出現什麼大的亂子,有句話說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建國之初的那五兄弟,他們的後人,關係越來越陌生,而權利核心位置,就那麼幾個,別人不爭,也爭不上,他們自己倒是開始了內鬥。

這種內鬥局面,始於一百多年前,持續了很長時間,隨著王室內部自己的混亂與爭鬥,佔婆的政局,始終非常不穩。

武宗時期,東王、南王、西王三脈開始抱團,把排名最末,卻始終歸屬於中王一脈心腹的北王一脈,給強行排擠出權利核心,王室內部的爭鬥大面積升級,變得你死我活,佔婆國王,中王一脈,權利被完全架空,更是幾度被廢,最後,中王一脈只得尋求其他辦法,那就是打破先有官僚體系,開始大量提拔五王以外的人,擔任更多的高級官職。

這個方法有效?非常有效,佔婆國王獲得國內所有士族的全力支持,東王、南王、西王三脈被嚴厲打擊,到了趙智繼位之初,佔婆國王開始重掌政權。

隨著四大王族退出政治核心,權利的掌控者,當然也要有人替補上去,張福就是其中最爲耀眼的存在,雖然只是副相,卻是掌握了全國的最高軍事權利。

趙智繼位後的第六年,也就是廣元六年,年輕的中王,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管制,並與正相劉安密謀,重新聯合四大王族,意圖廢除張福的軍權,結果消息敗露,張福先行一步動手,以其姐王太后的名義,下詔廢除中王佔婆國王王位,並引軍進入王都,大肆捕殺反對力量。

正相劉安極其一族兩百餘人,被滿門抄斬,四大王族,除了早已經被排擠出去的北王一脈之外,其餘的東王、西王、南王三脈,死傷慘重,幾乎滅族脈絕。

隨後,張福爲了斬草除根,開始大肆捕殺王族餘孽,佔婆僅存的王室成員,只得逃出安南國內,去了晉朝,投靠北王一脈。

而北王一脈,自從被排擠出權利核心之後,便是把重心放到了經商上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北江會在晉朝,尤其是江南一代,已經發展的極爲壯大,關係網密佈四方,經濟實力在整個江南無數商人之中,可謂是首屈一指,少有人能及。

“阮東朗,你的架子是越來越大了,每次開會,你都是最後一個纔到,這裡哪一個的資歷沒有你深?你如此慢待,心中可曾過意的去?”

上首的五人,除了最中間的主座,是個三十來歲的男子,其餘的三個人,都是過百的老人,剛剛出言呵斥阮東朗的,便是南王一脈的領頭人,阮南慶。

阮東朗看了他一眼,淡聲道:“南慶長老,你們都是長輩,我阮東朗是晚輩,尊敬還來不及,豈敢刻意慢待?你剛纔之言,我實不能接受。”

阮南慶冷冷一笑,正要說話,主座的那名三十來歲男子,伸手打斷,笑著說道:“一點小事,說多了傷感情,兩位都消消火,我們談正事要緊。”

隨著佔婆王室以及大量殘留權貴人員的加入,如今的北江會,已經從原先純正的商會,慢慢變了味。

北江會是北王一脈發展壯大起來的,但是如今會內掌權的人,卻是中王以及南王、西王,而這三脈的最親者,在國內的政變之中,幾乎已經被張福殺光,如今坐在這裡的三脈,只是其支脈族人,如今的五大王族,北王一脈不說,東王一脈的主脈,也是同樣被張福殺光,阮東朗則是漏網之魚,他的父親是東王一脈上一代家主的嫡三子,阮東朗是其唯一的兒子,他的血脈,除了北王之外,是最爲正宗的,這麼年輕,就是當上了北江會的五大長老之一,自然引起許多人的嫉恨,被很多人所針對。

“主上,人都到齊了,會議是否開始?”

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站了起來,拱手說道。

阮中和點了點頭:“平日裡,大家各忙各的,難得能夠聚在一起,我們不要浪費時間,開始談正事吧。”

各地的管事,開始彙報自己所管地區的工作狀況。

阮東朗的心思不在這上面,而且很多事情,也不會拿到明面上去說,會議結束之後,他們五個長老,還會有一個小會議,那個時候,纔會談及到一些真正核心機密。

“東朗,武州那邊的事情,有何進展?”

阮東朗身邊的一名老者,拉了拉他,輕聲詢問到,這名老者叫做阮北林,年近六十,北江會正是在他的手中,快速發展壯大起來,只是此人的性格有些軟弱,不喜爭鬥,隨著中王等人的加入,阮北林作爲北江會真正的主人,其權利,反而慢慢被剝奪。

阮東朗輕聲說道:“我所提出的建議,李勳頗爲意動,事情大有可成。”

阮北林點了點頭,看了中王等人一眼,小聲說道:“大會議結束之後,中王會召集我們在開一個小會議,南王等人對於你......”

阮東朗伸手往下微微壓了壓,示意他不要多說,南王等人的態度,他豈會不知道?

北江會如今分成三個部分,明面上經商等事,主要由阮東朗與阮北林兩人負責,暗地裡的殺手組織,則是由南王負責,在嶺南深處,靠近安南的一處地方,十幾年來,苦心經營,已經培養出了一支五六千人的軍事武裝,這方面則是由西王負責。

大會議其實就是一個彙總,聽一聽各地管事的工作彙報,有進步的獎賞,有錯誤的,則是對其進行責罰,北江會雖然這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其根本,還是經商,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

兩個時辰後,事情商議的差不多,阮中和宣佈散會,當然,這樣的會議,不會一天結束,未來的兩天,或許還會有兩次這樣的會議,有些比較重大的事情,需要消化與思考,不可能立即做出決定。

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隴右,新的舞臺(七)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兩百六十三章 鐵腕鎮壓(十)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慘敗(六)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著誣告(四)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八百零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三章 搶劫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六十一章 當了回小人(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衝突(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關門打狗(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九)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權統一(七)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屍橫遍野(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利益與矛盾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濤駭浪(九)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四百四十二章 慘敗(三)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與內變(十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慘敗(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部分化(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二百章 邂逅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兩百六十五章 鐵腕鎮壓(十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
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隴右,新的舞臺(七)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十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兩百六十三章 鐵腕鎮壓(十)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慘敗(六)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著誣告(四)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八百零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七)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三章 搶劫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途(二十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六十一章 當了回小人(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衝突(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關門打狗(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九)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權統一(七)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屍橫遍野(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利益與矛盾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濤駭浪(九)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四百四十二章 慘敗(三)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與內變(十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慘敗(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部分化(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二百章 邂逅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兩百六十五章 鐵腕鎮壓(十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体育| 保亭| 拜城县| 勃利县| 巫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天全县| 三江| 宁晋县| 土默特右旗| 博乐市| 北安市| 凌云县| 济南市| 连山| 湘乡市| 白沙| 浦江县| 平凉市| 治多县| 武川县| 唐海县| 华阴市| 郓城县| 旬阳县| 湟中县| 呼伦贝尔市| 独山县| 电白县| 衡南县| 遂昌县| 鄂托克前旗| 增城市| 台前县| 正宁县| 濮阳市| 涿州市| 德保县| 蒲城县|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