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八十三章 真實意圖

趙智皺著眉頭,看著桌子上的五樣?xùn)|西,一本奏摺,是河北五大節(jié)度使的聯(lián)名上奏,語氣極其謙卑恭敬,一是請求自消郡王爵位,二是各自請求派一名嫡子,前往豐京,爲(wèi)朝廷效力。

一本名冊,林林總總幾百個名字,乃是河北道二十五州,七十九縣,各級官員的職位與名字。

最後一樣,則是一副小型地圖,地圖上粗糙,模糊標(biāo)註了五大節(jié)度使的兵力部署以及數(shù)量,一共三十五萬七千餘人,其中騎兵十二萬,步兵二十三萬。

看著這三樣?xùn)|西,趙智久久沉默不語。

蜜糖與棍棒,妥協(xié)與威脅。

“陛下,秦安明、劉知古、賀中楷、蕭徽四位相國求見。”

一名太監(jiān)推開殿門,走了進(jìn)來,跪倒在地,出言稟報。

趙智微微搖了搖頭,淡聲道:“讓他們進(jìn)來吧!”

“是,陛下。”

太監(jiān)起身後退離開。

片刻後,政事堂的四位相國進(jìn)入大殿。

“參見陛下。”

四人躬身行禮。

趙智點了點頭,淡聲道:“平身吧。”

“謝陛下。”

衆(zhòng)人謝禮,站直身子。

“諸位愛卿此刻前來,所謂何事?”

秦安明看了一眼趙智身前的桌面,那裡的幾樣?xùn)|西是什麼,在場的幾個人都知道,這幾樣是先經(jīng)過政事堂的手,然後在傳交給趙智的。

他們此刻前來,就是想要打探打探趙智的心意。

隴右之戰(zhàn)結(jié)束後,趙智大肆調(diào)兵遣將,把絕大多數(shù)主力,調(diào)回豐京,並持續(xù)增兵河?xùn)|道,這就讓關(guān)內(nèi)與河?xùn)|的總兵力,超過三十萬之巨,趙智想幹什麼?很多人都在猜測,外部暫時安穩(wěn),趙智很有可能準(zhǔn)備對內(nèi)部下手了,而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河北五大藩鎮(zhèn),很有可能就是趙智的第一個下手目標(biāo)。

秦安明拱手說道:“陛下,河北道的事情,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趙智皺眉道:“這些是你們政事堂需要考慮的問題,有了初步共識,然後傳達(dá)給朕,朕在做決定,如此直言問朕,朕要你這個相國有何用?”

秦安明眼皮微微一跳,趙智對人一向平淡冷靜,很少有重言重語,對政事堂的相國們,更是非常客氣,而現(xiàn)在,對自己的語氣卻是有些重,秦安明在趙智手下做事這麼多年,極少見到。

秦安明低下頭,連忙認(rèn)罪:“是臣失言,請陛下治罪。”

趙智看了他一眼,微微搖了搖頭,秦安明這個人,有才幹,對自己也很衷心,但性格太弱了一些,少了大度與一份從容。

劉知古這時開口說道:“陛下,政事堂對此事已有討論,也有了一些定論,但還需請陛下定奪。”

說罷,劉知古從懷中拿出一本奏摺,雙手呈上:“這是政事堂九位相國商議之後,定下的意見,還請陛下過目。”

牧公拿過奏摺,然後放到趙智身前。

趙智拿過奏摺,細(xì)細(xì)觀看,政事堂的意見很統(tǒng)一,那就是以溫和的手段,去對待河北五鎮(zhèn)。

自從白巾軍之亂過後,最近這幾年,天下局勢雖然相對穩(wěn)定,少有人敢站出來挑頭鬧事,小事是沒有,大事卻是有發(fā)生,比如江南之戰(zhàn),以及隴右之戰(zhàn),這兩場大規(guī)模戰(zhàn)事的爆發(fā),可謂是牽動天下所有人的神經(jīng)。

兩場關(guān)鍵戰(zhàn)爭的勝利,把朝廷的威望推到了頂點,天下各大藩鎮(zhèn)節(jié)度使,莫不膽寒驚懼,紛紛表達(dá)了自己最大的恭敬,趙智繼位這麼多年,從未有過這般風(fēng)光。

但是戰(zhàn)爭上的勝利,並不能代表一切,它只能代表一個方面,那就是當(dāng)今的朝廷,其軍事力量確實很強大,強大到令所有人膽寒懼怕,從各方節(jié)度使對朝廷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一二。

這是強的一面,弱的一面呢?

那就是財政問題,白巾軍之亂爆發(fā)之前,經(jīng)過趙智多年的勵精圖治,朝廷在兵力與財力等各方面,都是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內(nèi)部,有劉桀、楊道嗣等人主導(dǎo)國政,朝局穩(wěn)定,外部,有李忠坐鎮(zhèn)安北,威震四方,各方面都非常平衡,白巾軍之亂爆發(fā)後,雖然時間並不長,很快便被朝廷以雷霆手段,強行鎮(zhèn)壓下去,但他所帶來的危害,卻是極爲(wèi)巨大的,直屬朝廷的中央禁軍,損失慘重,趙智不得不尋求地方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幫助,河?xùn)|、河南兩道波及極深,千里赤野,戰(zhàn)爭結(jié)束後,朝廷又不得不拿出大量錢財,去封賞那些出兵相助的藩鎮(zhèn),積攢多年的庫存,一朝散去大半。

隨後,江南之戰(zhàn)以及隴右之戰(zhàn)的爆發(fā),勝利了,但朝廷的財政,卻也是徹底空虛,如今的朝廷,軍事上的強盛,並不能掩蓋他內(nèi)部的虛弱與不實,趙智爲(wèi)了維持現(xiàn)狀,短短兩年的時間,已經(jīng)先後五次加徵江南地區(qū)的賦稅,這已經(jīng)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長此下去,恐怕要生大亂,這麼明顯的問題,政事堂的相國們,豈會想不到,看不到?

在河北五大藩鎮(zhèn)的問題上,政事堂九位相國,他們考慮的不僅僅只是軍事上的勝敗與得失,而是更多去考慮朝廷還有沒有足夠的物力與財力,去支撐這場戰(zhàn)爭進(jìn)行下去。

劉知古進(jìn)言道:“陛下,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河北五大節(jié)度使,如今主動讓步,願意交出地方行政權(quán)力,我們無需調(diào)動一兵一馬,便能取得如此成效,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劉知古話完,戶部尚書賀中楷正要接著進(jìn)言,趙智卻是點了點頭,把手中的奏摺扔到桌子上,說道:“你說的很對,朕也是如此想法,就按著你們政事堂的意見去辦吧。”

啊!

賀中楷嘴裡的話語被強行嚥了回去,其他幾個人也是有些發(fā)愣,他們來之前,想到了太多的話語,但是沒有想到,只是這麼一會兒,三言兩語,趙智便是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聖明!”

心中雖有疑惑,但趙智畢竟遵循了衆(zhòng)意,這是好事,衆(zhòng)人沒有什麼好說的,躬身贊拜。

衆(zhòng)人告退,離開。

趙智沉默不語,良久之後,站起身來,轉(zhuǎn)身看向身後,牆面上,掛著一副巨大的地圖,是晉朝的全國地圖,趙智的目光默默注視著蜀地,他內(nèi)心的想法是什麼,誰又能明白呢?所有人都以爲(wèi)他要對河北動手,但又有誰能夠猜到,趙智真正想第一個動手的對象,竟是蜀地?

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tǒng)一西域(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兩百六十二章 鐵腕鎮(zhèn)壓(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與內(nèi)變(十二)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guī)郑?/a>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guān)門打狗(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統(tǒng)一西域(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tǒng)一西域(十)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十五章 郊遊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兩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zhèn)壓(二)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guān)門打狗(八)第二百二十章 明著誣告(二)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nèi)部分化(七)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零四章 匪襲(三)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二)第兩百六十章 鐵腕鎮(zhèn)壓(七)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六十二章 當(dāng)了回小人(中)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nèi)變(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quán)統(tǒng)一(九)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八百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兩百七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jié)度(六)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
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tǒng)一西域(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兩百六十二章 鐵腕鎮(zhèn)壓(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與內(nèi)變(十二)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guī)郑?/a>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guān)門打狗(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統(tǒng)一西域(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統(tǒng)一西域(十)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十五章 郊遊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三十七章 送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兩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zhèn)壓(二)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guān)門打狗(八)第二百二十章 明著誣告(二)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nèi)部分化(七)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三百九十七章 動盪(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軟弱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零四章 匪襲(三)第三章 搶劫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二)第兩百六十章 鐵腕鎮(zhèn)壓(七)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六十二章 當(dāng)了回小人(中)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nèi)變(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quán)統(tǒng)一(九)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六百八十章 突來的變局(十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八百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謀劃第兩百七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jié)度(六)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窮途末路(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海安县| 太康县| 镇康县| 东方市| 漳浦县| 大理市| 印江| 登封市| 鹿泉市| 宁乡县| 个旧市| 苗栗县| 桂平市| 台北县| 大宁县| 静海县| 交城县| 鹿泉市| 富川| 尚志市| 开化县| 商水县| 句容市| 望江县| 沽源县| 南郑县| 曲松县| 巍山| 财经| 桑日县| 桓台县| 河北区| 都昌县| 鄂尔多斯市| 扬中市| 都江堰市| 开化县| 汉中市| 康平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