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

王仁鋯側(cè)頭看了嶽繼明一眼,微微搖了搖頭,暗歎一聲,嶽繼明接近拉攏河北藩鎮(zhèn),王仁鋯一直都是持反對意見,可惜,嶽繼明一意孤行,根本聽不進王仁鋯的勸說。

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人,不僅僅只是家族關(guān)係非常親密,其個人私交也是極好,但嶽繼明自廣元十五年進入政事堂爲(wèi)相,投靠楊道嗣之後,後他半年爲(wèi)相的王仁鋯,卻是沒有選擇楊道嗣,而是投靠了劉桀,爲(wèi)此,兩人險些翻臉。

王仁鋯的眼光比嶽繼明看的要遠,也更清楚朝堂的平衡是多麼重要。

承平元年,政事堂相位有空缺之後,當(dāng)時有很多人去競爭,王仁鋯便是其中之一,且在所有競爭的人之中,其綜合實力是最差的一個。

白巾軍被平定之後,劉桀作爲(wèi)名義上的總指揮,軍事上的一些失利與錯誤選擇,右相一黨的官員以此爲(wèi)藉口,集中所有力量,對劉桀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指責(zé)與彈劾,當(dāng)時爲(wèi)工部右侍郎,參知政事的王仁鋯,卻是第一個站了出來,鼎力支持劉桀,他的這個舉動,得到趙智的大加讚賞,並最終讓其入職政事堂爲(wèi)相。

今時今日,左相一黨已然瓦解,右相一黨一家獨大,楊道嗣老邁,沒有了掌控全局的能力與精力,楊炳林以楊氏領(lǐng)袖自居,有意趁機再進一步,讓楊氏一族與其黨羽,霸佔整個朝堂,雖說不至於把持朝政,但至少也要在朝堂上保持絕對的話語權(quán),嶽繼明就是楊炳林的積極支持者,因爲(wèi)楊炳林曾經(jīng)給過他承若,若是楊道嗣有一天致仕,整個楊氏集團將會全力推他坐上右相之位,文官第一人,右相的巨大誘惑,顯然已經(jīng)讓嶽繼明失去了理智。

這樣的政治局面,趙智豈能容忍其出現(xiàn)?顯然不會,他絕不會坐視不理。

趙智的綜合能力或許遠遠比不上一代雄主武宗,但就單論政治智慧,那絕對是不遑多讓,極爲(wèi)高明,而且在他當(dāng)皇帝的二十多年時間,大晉雖然談不上中興,其綜合國力比之武宗時期要差許多,但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大晉至少恢復(fù)了許多元氣,尤其是在軍事上,取得了諸多成就,所以說,不論是威望,還是實力,趙智都不是一個弱勢皇帝,一個不弱的皇帝,單憑一個人或是某一個政治勢力,是很難與其硬碰硬的。

王仁鋯明明看清了形勢,最後卻依舊倒向了右相一黨,其實也是出於無奈,或者說是出於自保,以及對相位的不捨,劉桀自漠蒙草原回來之後,便是變得非常低調(diào),一些人已經(jīng)看出來,劉桀有了退隱的心思,黃事件爆發(fā)後,劉桀以養(yǎng)病爲(wèi)由,徹底斷絕了與朝堂的聯(lián)繫,這個時候的左相一黨,只剩下王仁鋯一人,面對越發(fā)咄咄逼人的右相一黨,王仁鋯獨木難支,根本抵擋不了,爲(wèi)此,王仁鋯曾經(jīng)單獨面見過趙智,兩人有過一番深談,趙智的話語還是那麼隱晦,但王仁鋯卻是聽懂了,趙智竟是有意讓自己去地方任職,那自己的相國之位豈不是....

王仁鋯覺得自己無錯,這些年也是盡心盡力爲(wèi)國操心,如今卻是平白無故趕自己離開政事堂,王仁鋯豈能甘心?

王仁鋯導(dǎo)向右相一黨,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圖,就是想要藉助他們的手,逼迫趙智妥協(xié),一旦右相一黨在朝中形成絕對優(yōu)勢,趙智很有可能會對右相一黨中的幾個相國進行拉攏分化,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從其中脫離出去,投向趙智,相國之位自是可保。

可惜,趙智此次的行事手段與以前大不一樣,大出王仁鋯乃至所有人的意料,態(tài)度極爲(wèi)強硬,根本就沒有半點妥協(xié)的意思,而面對趙智的絕對強硬,楊氏一族.......退了。

趙智當(dāng)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能把大晉從深淵中拉出來,唯纔是舉,知人善用是一方面,敢於放權(quán),給與大臣足夠施展拳腳的空間,又是一方面,但趙智卻也保留了三點,一個是御史臺,有了這個部門在手中,便是掌握了輿論的至高點。

一個是言路,地方刺史的奏摺,一直都是直達趙智手中,吏部不能以任何理由對其扣押與先行查看,朝中四品以上官員也是有著奏摺直陳趙智的特權(quán),工作量雖然很大,但趙智始終堅持,絕不假手於他人,保證了言路的暢通,這就讓趙智對大晉始終有著具體而真實的瞭解,防止大臣欺上瞞下,弄虛作假。

最後一個便是監(jiān)軍制度,兵權(quán),趙智看的極重,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是有了這三點,不管朝中的政治爭鬥在怎麼激烈,趙智一直都是表現(xiàn)的風(fēng)輕雲(yún)淡,穩(wěn)坐釣魚臺。

朝會繼續(xù)進行。

經(jīng)過了剛剛那場激烈的風(fēng)暴,接下來議論隴右分道,以及李忠調(diào)職回京,由馬武接任新的安北節(jié)度使,也就顯得沒有那麼激動人心了。

免去李忠安北節(jié)度使一職,調(diào)回京城,任侍中、兵部尚書,入職政事堂,爲(wèi)新一任的左相。

這個人事變動與任命,沒有人反對,李忠在安北坐鎮(zhèn)多年,其功勞衆(zhòng)人有目共睹,他繼任左相一職,完全有這個資格。

馬武被免去兵部右侍郎一職,繼任安北節(jié)度使。

馬武的人事變動,倒是有那麼幾個大臣出來說了一些反對意見,但並不強烈,最後也是順利通過,大家都知道,馬武是爲(wèi)數(shù)不多的幾個,能得到趙智信任的武將,今日朝會,直接就是拿下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人,其意圖已經(jīng)很明顯,接下來的人事變動與佈局,趙智會有大動作,這個動作,他不希望有人出來搗亂,這是一種**裸的威懾。

被冷藏了好幾年,原河?xùn)|道節(jié)度副使,晉陽留守司馬忠,被任命爲(wèi)隴右南道節(jié)度使。

司馬忠的任命也是非常順利,三讀通過。

司馬忠在白巾軍之亂中,立有大功,本人也是出身名門大族,爲(wèi)官極爲(wèi)勤廉,在官場上的名聲很盛。

隴右北道的人事任命,則是有些奇怪,不設(shè)立節(jié)度使,而是設(shè)了兩名節(jié)度副使,分別是右武衛(wèi)將軍顧雍與右通衛(wèi)將軍趙飛度,前者以隴右北道節(jié)度副使實領(lǐng)涼州都督,後者則是以隴右北道節(jié)度副實領(lǐng)會州都督。

齊王被封爲(wèi)隴右大都督,督隴右諸州軍事,他這個官職,當(dāng)然是虛的,只是遙領(lǐng),但讓衆(zhòng)臣震撼的是,隴右既然有了大都督,自是要設(shè)立大都督府,而大都督府制下的大都督長吏,這個職位的人選,竟是由剛剛被罷了相位的王仁鋯出任,這出乎了所有人的預(yù)料。

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兩百九十三章 西域烽火(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十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zhàn)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nèi)變(十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各方動作(一)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jié)度(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quán)與反擊(四)第三十四章 退敵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zhàn)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jié)度(十三)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九十八章 背叛第兩百七十七章 隨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tǒng)一西域(三)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nèi)與城外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jié)度(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guī)郑?/a>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升官與貶職(九)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第二百二十章 明著誣告(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wèi)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變(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八百零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勳的婚事(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慘敗(四)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三百四十章 成家(七)第兩百六十六章 鐵腕鎮(zhèn)壓(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零二章 絕境逢生第一章 李狗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zhuǎn)換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
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兩百九十三章 西域烽火(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十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zhàn)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威震西域(二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nèi)變(十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各方動作(一)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家(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jié)度(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七百零六章 奪權(quán)與反擊(四)第三十四章 退敵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zhàn)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jié)度(十三)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九十八章 背叛第兩百七十七章 隨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tǒng)一西域(三)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nèi)與城外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jié)度(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guī)郑?/a>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繼位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升官與貶職(九)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第二百二十章 明著誣告(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wèi)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變(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八百零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勳的婚事(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慘敗(四)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第三百四十章 成家(七)第兩百六十六章 鐵腕鎮(zhèn)壓(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七百零二章 絕境逢生第一章 李狗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zhuǎn)換第三十三章 主將斷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梅河口市| 霍邱县| 泗阳县| 丽水市| 临夏县| 蒙阴县| 清徐县| 二连浩特市| 湛江市| 泽普县| 巴彦淖尔市| 涪陵区| 黔西| 股票| 抚顺市| 安康市| 岳池县| 盐山县| 富民县| 华阴市| 盐城市| 比如县| 辽阳市| 长乐市| 修文县| 保德县| 汨罗市| 泽库县| 阿拉尔市| 沂水县| 田阳县| 玛纳斯县| 泽州县| 馆陶县| 琼中| 定结县| 平阳县| 屏东县| 青冈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