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章 說情

“母親,你這樣做,只怕父皇不會高興。”

對於李怡的言語,趙詢頗爲憂慮。

李怡嘆氣一聲,說道:“詢兒,你覺得爲母這般做,只是爲了自己的面子?你錯了,如今太子之位,只有你和趙碩兩人有資格去爭奪,趙碩背後的勢力有多大,你不是不清楚,就算日後你父皇把大位傳給你,沒有一定的軍權(quán)在手,這個位子,你坐上去容易,被人拉下來也很容易。”

趙詢沉默不語,這樣的話題,李怡以前也跟他隱晦的提到過,但沒有今天說的這麼直白,對於李怡的想法,趙詢既贊同,又不贊同,他不覺得李勳有這個能力,挑起如此大梁,趙碩的母親楊貴妃,出身名門,其楊氏一族,在如今的大晉,可謂是第一世家門閥也是不爲過,當朝右相,百官第一人楊道嗣,便是楊氏一族當代的族長,其族內(nèi)弟子出仕各級官員,多達數(shù)百人,武職方面,蜀州節(jié)度使,掌控五萬大軍的楊道安,豐京禁軍左將軍,掌控三萬中央禁軍的楊道臨,都是楊家之人,不管是文的方面,還是武的方面,自己這邊又能拿什麼跟他們?nèi)ケ龋?

趙詢並不想去爭什麼,但是李怡跟他說過,自己若是當了太子,日後繼位,以楊氏一族的勢力,趙碩可以做個平安王爺,若是趙碩當了太子,恐怕他們母子兩人,只能去做鬼。

李怡看了趙詢一眼,搖了搖頭,自己的兒子還是太單純了,自古皇位的爭奪,定然是殘酷而血腥的,就說他父親趙智,當年不也是踩著他幾個兄弟的屍體,纔是坐上了這個位子?

李怡與趙詢在那裡沉思,李滿倉低著頭,什麼話都不說,氣氛有些沉默,李勳笑道:“姑母,說實在的,在豐京待了幾年,確實有些苦悶,我倒是想出來找些事情做,四處走走,見識見識我大晉朝的美好河山。”

李怡點了點頭,臉上有了笑容,她很欣賞侄兒這種性格與態(tài)度:“會有機會的,狗兒放心,姑母一定會給你找個好差事。”

衆(zhòng)人吃好了飯,李滿倉與李勳父子正要告辭離去,趙智卻是突然到來,衆(zhòng)人連忙跪下行禮。

“趙郎,今日這麼早就回來了?”

李怡迎了上去,扶著趙智來到主位坐下。

“朝中有大事發(fā)生,今晚恐怕來不了你這裡了,朕特地來跟你說一聲。”

趙智揮了揮手,讓衆(zhòng)人起來,他臉色緊繃,顯然是真的有大事發(fā)生,心情頗爲沉重。

李怡在他旁邊坐下,柔聲說道:“趙郎當以國事爲重,這點小事,派個下人過來通傳一聲就是了,何必親自跑一趟。”

趙智抓住了李怡的手,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他們夫妻情深,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無需去說那些客套之語。

趙智看了衆(zhòng)人一眼,屋子裡還殘留著菜香,於是說道:“你們剛剛吃好飯?”

趙詢回答道:“剛剛吃好,父皇可有用食?”

趙智搖了搖頭,目光看向李勳:“狗兒,聽說賀浩林的兒子到你家鬧事?”

李勳摸了摸頭,驚訝道:“這種小事皇帝姑父也知道了?”

趙智淡聲道:“整個天下都是朕的,有什麼事情是朕不知道的?”

李勳連連拱手彎身稱是,腦海裡不由想到了賀庭宣,想到了去他家裡所看到的情景,沉思再三,最後還是咬著牙,小心翼翼的說道:“皇帝姑父,您能不能把賀浩林父子給放了?”

“賀庭宣去你家中鬧事,壞你名聲,你竟是還要爲他求情?”

趙智愣了愣,隨即臉上有了一絲興趣,身子微微前傾,說道:“你可知道,朕準備重罰賀浩林,發(fā)配嶺南邊地。”

李勳嚇了一跳,賀浩林不就是說話衝了一點?至於如此?李勳連忙把昨晚去賀庭宣家中所看到的事情給說了一遍:“狗兒不知道他們父子是不是好官,但至少不是貪官,如此被殺,是不是太重了?”

趙智臉色一冷:“朕的決定,你有什麼資格去評論?”

李勳心中膽寒,連忙跪了下來,連連磕頭,嘴中大聲說道:“狗兒錯了,再也不敢了,請皇帝姑父不要生狗兒的氣。”

李滿倉見兒子惹得皇帝動怒,頓時臉色蒼白,立即跪了下來,連連磕頭,連連求情。

趙詢在一旁說道:“父皇,李勳也是一時衝動,說錯了話,還請父皇不要生氣。”

李怡抓了抓趙智的手,對他擠了擠眼睛,她知道,趙智還不至於爲這點小事而動怒。

趙智臉上有了一絲笑容:“起來吧,這裡沒有外人,不要動不動就下跪。”

李勳扶著李滿倉站了起來,兩人都是低著頭,不敢去看趙智。

“狗兒,賀浩林對你姑母出言不遜,你應(yīng)該感到生氣纔是,爲何要爲他求情?”

李勳擡起頭,看向趙智,小心翼翼的說道:“皇帝姑父,這個...這個賀浩林,算不算的上是一個直臣?”

“你倒也知道直臣之意,這幾年陪著詢兒讀書,看來你也不是完全混日子。”

趙智淡聲道:“賀浩林性格耿直,雖然爲人迂腐了一些,但也還算的上是一名直臣。”

“皇帝姑父,賀浩林之事,狗兒已經(jīng)從表哥那裡打聽清楚了,他反對我父親封爵,其實並沒有錯。”

趙智瞇著眼,淡聲道:“此話怎講?”

李勳說道:“我大晉太祖曾經(jīng)定下過規(guī)矩,無功不得封爵,不仕州縣,不得入政事堂,我父親大字不識幾個,又無功勞,賀浩林強烈反對,並沒有什麼錯,皇帝姑父以此治他死罪,恐怕許多人都會不服,他們也會更加瞧不起我父子兩人。”

李滿倉見兒子在那裡侃侃而談,腦門上直冒冷汗,伸手拉了拉他的胳膊,低聲呵斥道:“閉嘴,別說了。”

李勳掙開了李滿倉拉住自己的手,繼續(xù)說道:“狗兒喜歡觀看史書,常常看到,但凡明君聖主跟前,都會有許多敢言諫諍之臣,太祖之時,大臣魏淨常常與太祖當朝爭論,犯言直諫,太祖非但不生氣,反而以此爲喜,皇帝姑父也是明君聖主,身邊有像賀浩林這樣的直臣,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怡一直皺眉看著李勳,幾次想要出言打斷他的話語,但是當聽到他把趙智比作太祖,臉上頓時有了笑意。

趙智看向李勳的目光,卻是有了讚賞之色:“那他對你姑母出言不遜,難道就此作罷?”

李勳氣憤道:“那怎麼能行,我姑母也是他能說三道四的?至少要關(guān)上他幾個月,讓他吃吃苦頭纔是。”

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wèi)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環(huán)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慘敗(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nèi)部分化(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關(guān)門打狗(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濤駭浪(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三十章 絕境(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著誣告(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zhàn)爭開始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nèi)變(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八十八章 要玩就玩大的(上)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著誣告(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七十九章 派系之間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nèi)部分化(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與貶職(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著誣告(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八百零四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八)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五百九十九章 火攻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七十八章 小有威名(九)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十章 與帝同食(下)第兩百九十三章 西域烽火(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十七章 鬧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驚險(六)第一百六十章 一方節(jié)度(四)第九十章 家與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五百一十八章 關(guān)門打狗(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zhèn)壓(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三)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zhuǎn)換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zhàn)而逃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nèi)部分化(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四百三十章 歸途(二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quán)與反擊(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與白色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十八章 名與權(quán)第五百八十六章 統(tǒng)一西域(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節(jié)度(十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guān)門打狗(四)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
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wèi)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環(huán)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慘敗(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nèi)部分化(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關(guān)門打狗(九)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濤駭浪(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三十章 絕境(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著誣告(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zhàn)爭開始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nèi)變(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八十八章 要玩就玩大的(上)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著誣告(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七十九章 派系之間的較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nèi)部分化(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與貶職(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著誣告(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八百零四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八)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五百九十九章 火攻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歸途(三)第七十八章 小有威名(九)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十章 與帝同食(下)第兩百九十三章 西域烽火(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十七章 鬧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驚險(六)第一百六十章 一方節(jié)度(四)第九十章 家與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五百一十八章 關(guān)門打狗(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zhèn)壓(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nèi)變(三)第七十一章 小有威名(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zhuǎn)換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zhàn)而逃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nèi)部分化(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四百三十章 歸途(二十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quán)與反擊(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與白色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十八章 名與權(quán)第五百八十六章 統(tǒng)一西域(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節(jié)度(十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guān)門打狗(四)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安乡县| 武隆县| 江津市| 紫云| 疏附县| 鹤庆县| 磴口县| 邢台市| 屏东县| 广水市| 镶黄旗| 马公市| 鹤岗市| 莱阳市| 桃源县| 乌苏市| 荆门市| 合肥市| 化德县| 辉南县| 漾濞| 罗江县| 宜城市| 宜宾县| 搜索| 黄骅市| 当雄县| 鲁甸县| 金秀| 含山县| 峡江县| 茶陵县| 宜兰县| 永清县| 卓尼县| 松桃| 确山县| 永丰县| 长岭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