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2章 - 政治框架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軍營的操練場上,整齊的號子響徹了全城,馬齊那邊派遣過來的教官認真負責,對太昊的新兵蛋子們一點不留情。隆冬的清早,銅鐘剛敲過8響,圍著操場跑過數圈,已經開始了正規的隊列訓練,每天早上9點以前就訓這個項目,9點到10點訓單兵技能,像跑跳投等基本能力,10點以後是攻擊訓練,中間休息時間只有幾分鐘。

城內的懶漢們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安逸,幾乎都被各部族的族長們攆到了軍營裡,此時正昂首闊步地在操場上行進。一支略具形狀的步兵隊伍已經在萌芽中。

“左!左!左右左!記住了——這邊纔是左!”訓練的教官已經口舌生煙,一批比較困難的戰士還是分不清左右。

我讓土魯安排木匠專門爲步兵們也安放了用於練習刺殺的木樁,在人頭高的地方纏上藤條。

“一,二,殺!——”威猛的聲音在操場響起,讓這個操場看上去有點像一個校場了,不過現在還不是,得等到太昊的第一次步兵擂臺比武大會之後纔是。現在這些步兵們還不具備單兵對抗的基本技巧和能力,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訓練才能進行具有表演性質的比武。而真正的戰鬥力將在實戰中逐步形成,卻不是在城內就能學到的。

一直以來,我不是很緊張於訓練步兵,一方面是太昊有領先於整個時代的騎兵存在,多年來都是我們在戰場上佔盡主動,很少受到過大的壓力;另一方面我也在避免出現族人依恃強大的武力,在文明發展中挑起過多的紛爭。太昊的武力只要足以保證太昊文明地順利發展和傳播就好了,過剩的武力其實是不必要的。

但這一次鬼族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讓我意識到,在後世給中原農業文明帶來巨大威脅的遊牧文明其實已經近在咫尺,在兩種文明的對抗中,數千年裡都是農業文明略佔上風,卻從來沒真正地處於絕對優勢,直到火器在戰場上佔據重要地位才改變這種現象。而農業文明賴以致勝的因素,除了技術方面地以外,據堅城而守一直讓絕大多數遊牧部族望城興嘆。

所以步兵遲早也要加入到戰鬥中來。

築城的目的是爲了守。沒有守城的戰士,城牆只是擺設。

還有一個因素也讓我不得不開始對族人地武備訓練,那就是太昊族人的耽於享受。這個東西在眼下出現得太早了!

後世的封建時代,由於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的超前。社會物資大大豐富,統治者及普通民衆都疏虞武備,耽於逸樂,以至於外敵入侵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空有豐厚的物質儲備,卻不能抵抗外敵。

而再到後世的瑞士。雖然在歐洲長期中立,不怎麼捲入戰爭,卻是常規武備作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其全民皆兵地策略和先進的武器裝備水平,讓任何敵人在動手之前都不得不思量再三。

對眼下的太昊而言,要說居安思危,可能還言之過早,但修文習武卻是必須的。否則將來太昊的族人不經戰陣。長期在騎兵的保護下安享和平??峙乱坏T兵失利,就只能成爲敵人眼中的肥羊了。

太昊絕不能成爲一養肥了待宰的羔羊!

所以我要讓土魯以銘之青銅地方式,將全民皆兵、藏兵於民地策略立於宗廟,雖然不敢說一定會萬世不易。但至少讓後來的族長和長老們在修改這一條之前,先得思量一下其重要性。

當然了,我也沒有忘了後世偉人的教導,對動用武力的三原則同樣高度重視,即動武應該按“有理、有利、有節”地方式進行。即絕不無故挑起戰鬥,不打無把握之仗,絕不過度使用武力。

但在幾乎沒有迫近身邊的戰爭情況下,讓長老和族人們明白這些思想,似乎還是早了一些,太昊的軍事訓練只要能將民風稍變一下即可,不用太急於教授高深軍事思想理論。

在這個新兵役法實施以後,太昊城內幾乎做到了“野無遺丁”,凡是適齡青年,都參加了武裝訓練,一定程度上讓太昊城內風氣一新。但同時也有一個新的問題暴露出來,就是對基層政治機構的建設問題。

如同軍隊大到一定規模就要建設基層組織一樣,太昊城內的居民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大的量,卻一直是以部族爲單位進行管理,宗廟與居民之間總隔了一層距離,管理只是鬆散型的。主要的管理權都在部族,宗廟的政令要貫徹下去,必須得先過部族長老磋商這一環節。

這一方法固然是基於太昊由多個部族組成的事實,而且在目前還能夠比較順暢地貫徹政令,但將來一旦宗廟政令與部族聯盟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呢?

所以必須建設基層的政治組織,才能在將來實現對太昊各部族的最終融合,避免出現內部的紛爭,甚至太昊的分裂。

太昊七年元月15日,太昊的長老會議上,我們開始討論太昊的政治框架建設,其中一個主要的議題就是基層組織建設。

按我的方案,所有居民按所住的街道管理,但需要分得更細一些。所以我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一是按現有的巷道進行管理,每一條巷道都已經命了名,則每巷選出一名“里長”由該巷裡的成年人(15歲以上)參加選舉,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一旦選出,只要沒有大的過錯,每五年改選一次,原則上35歲以下的才能參加選舉。太昊城內現有巷道71條,平均每條巷子里人口在200人左右,里長應該負責對本巷的居民進行管理,凡太昊所出政令,里長應該保證在五天內通知到每一戶人。而組織徵兵,徵收秋糧稅等工作,都由里長負責協助宗廟完成。

二是雙重管理。同一條巷子裡的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部族的族人,而同一部族的人都在相鄰的幾條巷子裡,大一點的部族,像任、宿等大部族則佔據了十多條巷子。所有這些巷子的里長得同時接受太昊宗廟和部族的雙重管理,部族一般應該將所有本族裡長的事務統一起來向宗廟負責。

三是所有的里長都從宗廟支得一份薪水,如同時處於服役狀態的里長,則可領取雙薪,不予扣減。但里長的候選人資格里有一條,就是得從太昊學校唸到15歲畢業,否則不能負擔起與這份薪水相稱的工作職責,如戶籍的管理和稅收的統計。

在里長的管理框架之上,平時里長向本族的族長負責,族長向長老會負責,部族長老會向宗廟長老會負責,而部族的族長還得向太昊族長負責。太昊族長所作的重大決定應該由宗廟長老會磋商決定,各部族的族長也相類似。

原則上各部族的居民,年滿35歲以上的,可以參加長老選舉,但得在已經有的長老位置出現空缺以後,每一部族的長老會人數必須是單數,不得少於9人,不得多於19人,一旦選出,若非出現重大過錯,應該是終身長老。

在各部族長老中,應至少有一人在宗廟任宗廟長老,參與太昊大事的磋商,並負責將太昊的大事磋商結果向本族族長和長老會通報,並通過里長貫徹執行。族長不得兼職任長老,但可以出席長老的會議,可以在會議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卻沒有表決權,只能聽從長老的表決結果。

宗廟長老由各部族長老在本族長老會中選舉產生人選,原則上按各部族的人數多少予以確定名額,每300名族人可推選一名長老到宗廟,不足500人的小部族,也至少得到一個名額,超過的部分則四捨五入。風氏一族族作爲宗族,在宗廟內固定有5名長老,而且一般大長老由風氏族人擔任,在風氏五位長老中產生,亦通過宗廟長老會選舉。

太昊族長不再由宗族選擇,而是由各部族推選候選人,經宗廟長老會選舉產生。一旦選出,任期同樣爲五年,可以連選連任,各部族族長也是如此,但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不得在犯有重病或年紀過長時仍擔任族長職務。

“年紀過長?”宗廟內暴發出一陣嗡嗡聲。

“族長的意思是說,您年長以後將不再擔任族長之職?”風餘已經年老得有點創紀錄了,按我的估算,他應該已經達到了近50歲,在太昊城中已經算得上一個奇蹟,這與早年的遊牧生活和後來的優越條件分不開。

但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年齡不是太擔心,而是擔心我在年老之後會離開或放棄太昊族,特別是不再擔任太昊族長之職。

他們怎麼會懂得我對“年紀過大”以後擔任族長之職的擔心!

現在我所做的事情,對太昊族可以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年紀過大以後呢?

“放心吧!——只要我還能騎得上馬,就不會拒絕繼續擔任族長之職!但是當我連馬都騎不上去的時候,能不能在長老會裡給我留一個位置?當族長實在太苦了!呵呵!”

長老們暴發出一陣鬨笑,太昊的政治框架就在這一笑中基本確定了下來。

第142章 - 渡過大河第279章 - 城主歸來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177章 - 長途運輸第228章 - 隗王遁跡第170章 - 姜由失蹤第95章 - 海鹽工業第62章 石犁誕生二百二十二危如累卵第248章 - 揮師南下第237章 - 太昊初航第344章 - 太昊老燒第50章 雲臺蒼梧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94章 - 姜族來投第148章 - 誤煉精銅第164章 - 鑄劍爲犁第237章 - 太昊初航第292章 精耕細作第319章 - 人口問題第68章 人口新政第212章 - 南蠻來襲第176章 - 由族肢離第242章 - 驪山有禍第189章 - 國產名車第71章 戰象部落第44章 人頭祭祀第163章 錫錠重融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29章 秋收大典第125章 - 大河真相第69章 律法初成第358章 - 無奈選擇第128章 - 兩族山口第51章 尋找萊鷹第251章 - 城主任務第27章 築城險阻第218章 - 斬使以答第261章 - 遷家使命第66章 大元新書第88章 - 駕臨少昊第307章 - 意外新居第216章 - 計出長遠第247章 - 元方建村第112章 - 太昊牛車第303章 - 城主北歸第88章 - 駕臨少昊第122章 - 太昊年飯第308章 - 技術集成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371章 絲綢面料第159章 - 餐飲外交第71章 戰象部落第273章 - 轉而他求第229章 - 就叫運城第198章 意不在馬第329章 - 左右爲難第329章 - 左右爲難第93章 - 另有穿越第217章 - 先禮後兵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20章 文明緣起第274章 - 造船計劃第196章 - 部族有鬼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27章 築城險阻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180章 - 以陶爲範第309章 - 生財有道第370章 - 抽絲剝繭第363章 - 育人爲本第228章 - 隗王遁跡第365章 - 隗王使團第287章 - 美食回報第33章 我在哪裡?第326章 - 國事訪問第206章 - 所爲何來第287章 - 美食回報第31章 萊夷食人第141章 - 蕩起雙槳第32章 原始磚成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59章 爲何而戰第201章 - 兵役新法第52章 貿易外交第239章 - 逃奴殞命第86章 - 元年春耕第341章 - 新建豫城第307章 - 意外新居第150章 - 姜氏內政第194章 - 有狐之敵第252章 - 夜襲破城第282章 - 赤裸敵人第213章 - 元方禁足第225章 - 酣戰終日第144章 - 集市貿易第38章 首根麻線
第142章 - 渡過大河第279章 - 城主歸來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177章 - 長途運輸第228章 - 隗王遁跡第170章 - 姜由失蹤第95章 - 海鹽工業第62章 石犁誕生二百二十二危如累卵第248章 - 揮師南下第237章 - 太昊初航第344章 - 太昊老燒第50章 雲臺蒼梧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241章 - 絕世新車第94章 - 姜族來投第148章 - 誤煉精銅第164章 - 鑄劍爲犁第237章 - 太昊初航第292章 精耕細作第319章 - 人口問題第68章 人口新政第212章 - 南蠻來襲第176章 - 由族肢離第242章 - 驪山有禍第189章 - 國產名車第71章 戰象部落第44章 人頭祭祀第163章 錫錠重融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29章 秋收大典第125章 - 大河真相第69章 律法初成第358章 - 無奈選擇第128章 - 兩族山口第51章 尋找萊鷹第251章 - 城主任務第27章 築城險阻第218章 - 斬使以答第261章 - 遷家使命第66章 大元新書第88章 - 駕臨少昊第307章 - 意外新居第216章 - 計出長遠第247章 - 元方建村第112章 - 太昊牛車第303章 - 城主北歸第88章 - 駕臨少昊第122章 - 太昊年飯第308章 - 技術集成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371章 絲綢面料第159章 - 餐飲外交第71章 戰象部落第273章 - 轉而他求第229章 - 就叫運城第198章 意不在馬第329章 - 左右爲難第329章 - 左右爲難第93章 - 另有穿越第217章 - 先禮後兵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20章 文明緣起第274章 - 造船計劃第196章 - 部族有鬼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27章 築城險阻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180章 - 以陶爲範第309章 - 生財有道第370章 - 抽絲剝繭第363章 - 育人爲本第228章 - 隗王遁跡第365章 - 隗王使團第287章 - 美食回報第33章 我在哪裡?第326章 - 國事訪問第206章 - 所爲何來第287章 - 美食回報第31章 萊夷食人第141章 - 蕩起雙槳第32章 原始磚成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59章 爲何而戰第201章 - 兵役新法第52章 貿易外交第239章 - 逃奴殞命第86章 - 元年春耕第341章 - 新建豫城第307章 - 意外新居第150章 - 姜氏內政第194章 - 有狐之敵第252章 - 夜襲破城第282章 - 赤裸敵人第213章 - 元方禁足第225章 - 酣戰終日第144章 - 集市貿易第38章 首根麻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美姑县| 澄城县| 新龙县| 江口县| 清水县| 绥芬河市| 龙山县| 重庆市| 清涧县| 依兰县| 本溪市| 滨州市| 清流县| 陈巴尔虎旗| 泗阳县| 武胜县| 清苑县| 三台县| 大厂| 华阴市| 灵石县| 大名县| 石门县| 华亭县| 墨玉县| 嘉善县| 桂东县| 平陆县| 碌曲县| 曲水县| 聊城市| 阳东县| 什邡市| 馆陶县| 奉节县| 台山市| 崇左市| 温泉县| 彭水|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