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

聆聽了趙興關於如何規劃建設城市的理念,王朗、劉繇、孫邵和馬康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趙興所說的話語實在過於超前,雖然他已經盡力使用了這個時代人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詞彙與概念,但畢竟此前沒有成例可以參照。

趙興也沒有指望他們馬上便能接受和理解,而是提議他們與晉國其他州郡的太守一起進行商議,共同議定一份推進城市建設和住房條件改善的行動計劃,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之中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老實說,趙興在這個方面其實也沒有實踐經驗,不過就是依據後世各國商品房建設的經驗,提出了一些設想而已。真要他說出一個具體的子醜寅卯來,也是趕鴨子上架。

趙興在城市規劃和商業地產方面是外行,但他卻對後世的“強拆”和“官商勾結”記憶深刻。所以不等各地的商業住房項目開始啓動,他卻首先成立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機構。

由趙興親自牽頭成立的這個機構,名稱叫做“大漢律令執行暨監察院”,類似於將後世的法院和檢察院合在一起。雖然目前趙興不過是一位王,並非大漢皇帝,但他並不介意僭越一次,直接給這個機構套上大漢的帽子。反正將來這個機構一旦建立起來,就會與大漢帝國綁在一起,一直存在下去。

趙興這次難得的不民主了一把,直接給自己戴上了監察院院長的帽子,然後將田豐、張儉、蔡邕、陳宮、管寧、邴原、李儒、李進思、禰衡、秦誼祿、劉繼禮等人吸收進來,作爲監察院的首批元老。

雖然趙興明知在沒有正式的立法和修憲等機構之前,首先將監察院這個班子搭建起來有些顛倒了,但目前的形勢也只能如此。()他不想看到許多看似利民便民的好制度和好政策到了最後形同虛設,甚至是成爲少數人牟取暴利,投機鑽營的工具。

監察院暫時下屬糾風、廉教、審計、巡檢、反貪等五個下屬機構。其中田豐和陳宮二人擔任副院長職務,協助趙興處理日常事務。張儉和管寧二人專職糾正治理各地官場之中出現的不正之風;蔡邕和禰衡二人負責進行奉公守法、廉潔自律以及檢舉揭發的宣傳教育;劉繼禮和秦誼祿二人負責對各地官府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覈;李儒和李進思二人負責對到各地進行巡視監察,對不法官員進行暗訪調查;趙興本人則直接動用暗影部隊進行“反貪”。

就目前這份人員組成名單來看,還有不少的問題。比如讓秦誼祿和劉繼禮這種管理財富的官吏進入監察院,本來就有“賊喊捉賊”的弊端在裡頭,像秦誼祿和劉繼禮二人,理當成爲重點監察和關注的對象纔是。但趙興卻是非常清楚這二人的職業操守,也曾暗中動用力量對他們個人財富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兩人家裡雖然富裕,卻不是通過“中飽私囊”和“損公肥私”來致富,而是像自己府上內庫的財富積累一樣,是由家人賺取的。

雖然官員家屬經商在後世也是違禁的,但就算後世真正遵守的又有幾個?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兩位理財高手在工作之餘指點家人做個生意,賺取一些錢財也不是大問題。只要他們不是搞“土地兼併”、“倒賣批文”這種踩紅線的營生,總不能讓兩位“財神爺”家裡窮得叮噹響吧?後世還講究一個“高薪養廉”以及“共享發展成果”不是?

在趙興看來,當初跟著自己一起“鬧革命”的手下,家中的小日子先富起來也屬正常。他不想拿那種自己都沒有做到的聖人標準去要求自己的手下,先公後己也要看大環境。就大漢目前的形勢,如果趙興老實巴交地將自己賺取的財富以及各州郡積累的稅收上交到中央府庫,不過是給皇帝和那些朝堂官員送去揮霍享樂而已。

平西王親自掛帥的這個“大漢律令執行暨監察院”,從組建之日起,便註定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應該承擔的巨大責任。因爲趙興還沒有當皇帝,卻首先給自己封了一個可以監察大漢的帽子!

這句話可能不夠清楚,說得再明白一些,就是趙興組建的這個機構,從一開始就是衝著限制和監察皇權去的!

雖然趙興不可能真帶著一幫手下前去洛陽揪當今皇帝的小辮子,但他的這個舉動卻是在爲未來的政治架構做鋪墊。如果有一天,監察院長換成了別人,而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是他的後人,那麼至少監察院的鬥士們心裡有底氣,當皇權觸犯了法律時,他們也就有勇氣進行鬥爭和糾正。

不加限制的皇權危害太大。後世許多朝代的興衰,用血淋淋的事實教育和警醒著趙興,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官本位、害怕當官的,那是因爲封建殘餘思想一直荼毒了國人上千年。試想一下,如果連貌似至高無上的皇權都有了限制和監督,那麼各級的官員又怎麼可能逃脫被限制和監督的命運?

趙興這幾年反覆進行思考,能夠避免“人亡政息”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從一開始就給皇權加上“籠頭”。如果皇帝不能做出符合皇帝身份的事情,甚至是嚴重違反了帝國的法律,那麼他就應該滾蛋,將這個涉及到國家和民族存亡的重要職位給讓出來!

趙興不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就是理想主義,他覺得之所以在自己記憶中的歷史上沒有出現皇帝被彈劾和罷免的例子,那是因爲全天下的老百姓從一開始就被愚弄,就被教育著成爲順民,就被洗腦說皇帝是老天爺在人間的代言人,皇帝說的話是金口玉言,皇帝放的屁是龍吟虎嘯……

如果從現在開始,他便將皇權醜陋的本質一層層剝給天下人看,將董仲舒那一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專爲皇權服務的狗屁理念徹底顛覆,通過普及教育,讓天下人知道國家不是一個人的國家,而是大家共有的國家;讓天下人明白皇帝不過是一個國家的大家長,而不是所有人命運的主宰。

那麼,趙興有理由相信,若干年之後,這個國家出現嬰孩當皇帝、婦人聽政、外戚干政、宦官奸佞把持國家權力中樞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就算不能做到後世的民主法治,至少可以避免朝代更替給老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

試想一下,一個還在吃奶的嬰孩成爲一個大家族的家長,這個家族的命運會如何?試想一下,平時只是伺候男人,什麼都不懂的皇后、皇太后們把持了一個國家的朝政,她們又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再試想一下,連老二都沒有,同樣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的太監們把持了一個國家的朝政,他們又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很不幸的,大漢朝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上,這三種情況都出現過,而且不止一次。後面的兩晉、唐、宋、明、清等朝代,類似的故事依然在不停地上演,而這樣的故事每上演一次,都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災難。

———————————————————————————————

第365章 關定國將計就計第61章 酒樓贈詩感田豐第76章 兵分兩路脫鉤去第651章 能坑一個算一個第886章 封溪演武成佳話第十章 趙興進城賣傢俱第404章 借屍還魂十四計第129章 不破雲中誓不還第280章 將軍是想娶你妹第370章 呼廚泉東出強陰第160章 丁原遭遇先鋒軍第704章 天下首富只姓趙第223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883章 登交趾士燮來迎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377章 泰山移誰能橫過第921章 攔路者太史慈也第99章 防瘟疫未雨綢繆第408章 農兵商金行開張第82章 圍魏救趙第二計第177章 奉先奉孝哥倆好第106章 兩把斧頭砍地狠第724章 饒樂水畔展鋒芒第955章 師徒竟非一條心第686章 東北烽煙日漸濃第146章 驚世駭俗開顱術第482章 北地好大一場雪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701章 捷報頻傳收穫大第64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60章 正月裡來是新春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547章 衆志成城買國債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717章 驅虎吞狼初見效第833章 呂子明手段高明第八章 那夜趙興很風騷第76章 兵分兩路脫鉤去第57章 惹小人別惹太監第427章 到底是誰撿便宜第940章 大師兄遠遁他鄉第846章 黃漢升獨鎮夷陵第630章 太傅大人來壯行第106章 兩把斧頭砍地狠第593章 夫妻兩個鬥潘鳳第153章 霸王槍中有機關第343章 防暗算箕關換將第902章 嚴顏吃軟不吃硬第798章 西涼爆發鼠疫潮第928章 二平武陽一過招第294章 毒嘴禰衡被洗涮第577章 氣得法正乾瞪眼第857章 土雞瓦狗國內城第318章 袁紹碰了一鼻灰第949章 上陣還是父子兵第796章 跟著老大闖關東第704章 天下首富只姓趙第466章 有錢才能當老大第752章 高調迎娶七王妃第560章 袁曹聯軍佔青州第415章 許攸獻上合縱策第299章 彌天災禍從天降第877章 開先河盛會矚目第723章 東北軍團見雛形第350章 黑山張燕受蠱惑第990章 只做皇帝二十年第347章 打草驚蛇十三計第234章 張角已到末路時第176章 美人難過英雄關第924章 置己死地不求生第814章 曹劉聯手第一步第388章 臨危難李儒救主第856章 大筆一揮三百萬第534章 冷飯熱炒是本事第470章 三族拱衛幽並涼第926章 王路能否扛得住第371章 土木專家掘壺關第426章 要幫大家壯個膽第435章 沾水西岸設奇兵第606章 有誰聽說過李恢第650章 挖下深坑想埋誰第930章 三路大軍圍成都第392章 手足見分外眼紅第224章 雞鳴狗盜亦可用第460章 馬騰府衆人密謀第220章 笑裡藏刀第十計第394章 論功勞重新佈局第194章 三千鐵軍守孤城第333章 太史慈領兵來投第209章 百萬長河贈百姓第463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271章 葉呂合謀包餃子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62章 太學門前再發飆第871章 掩蹤跡子龍破陣第721章 臧霸有本生意經第599章 太史示範玩火藥第685章 西北戰事暫平息
第365章 關定國將計就計第61章 酒樓贈詩感田豐第76章 兵分兩路脫鉤去第651章 能坑一個算一個第886章 封溪演武成佳話第十章 趙興進城賣傢俱第404章 借屍還魂十四計第129章 不破雲中誓不還第280章 將軍是想娶你妹第370章 呼廚泉東出強陰第160章 丁原遭遇先鋒軍第704章 天下首富只姓趙第223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883章 登交趾士燮來迎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377章 泰山移誰能橫過第921章 攔路者太史慈也第99章 防瘟疫未雨綢繆第408章 農兵商金行開張第82章 圍魏救趙第二計第177章 奉先奉孝哥倆好第106章 兩把斧頭砍地狠第724章 饒樂水畔展鋒芒第955章 師徒竟非一條心第686章 東北烽煙日漸濃第146章 驚世駭俗開顱術第482章 北地好大一場雪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701章 捷報頻傳收穫大第64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60章 正月裡來是新春第319章 關下來了觀摩團第547章 衆志成城買國債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717章 驅虎吞狼初見效第833章 呂子明手段高明第八章 那夜趙興很風騷第76章 兵分兩路脫鉤去第57章 惹小人別惹太監第427章 到底是誰撿便宜第940章 大師兄遠遁他鄉第846章 黃漢升獨鎮夷陵第630章 太傅大人來壯行第106章 兩把斧頭砍地狠第593章 夫妻兩個鬥潘鳳第153章 霸王槍中有機關第343章 防暗算箕關換將第902章 嚴顏吃軟不吃硬第798章 西涼爆發鼠疫潮第928章 二平武陽一過招第294章 毒嘴禰衡被洗涮第577章 氣得法正乾瞪眼第857章 土雞瓦狗國內城第318章 袁紹碰了一鼻灰第949章 上陣還是父子兵第796章 跟著老大闖關東第704章 天下首富只姓趙第466章 有錢才能當老大第752章 高調迎娶七王妃第560章 袁曹聯軍佔青州第415章 許攸獻上合縱策第299章 彌天災禍從天降第877章 開先河盛會矚目第723章 東北軍團見雛形第350章 黑山張燕受蠱惑第990章 只做皇帝二十年第347章 打草驚蛇十三計第234章 張角已到末路時第176章 美人難過英雄關第924章 置己死地不求生第814章 曹劉聯手第一步第388章 臨危難李儒救主第856章 大筆一揮三百萬第534章 冷飯熱炒是本事第470章 三族拱衛幽並涼第926章 王路能否扛得住第371章 土木專家掘壺關第426章 要幫大家壯個膽第435章 沾水西岸設奇兵第606章 有誰聽說過李恢第650章 挖下深坑想埋誰第930章 三路大軍圍成都第392章 手足見分外眼紅第224章 雞鳴狗盜亦可用第460章 馬騰府衆人密謀第220章 笑裡藏刀第十計第394章 論功勞重新佈局第194章 三千鐵軍守孤城第333章 太史慈領兵來投第209章 百萬長河贈百姓第463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271章 葉呂合謀包餃子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62章 太學門前再發飆第871章 掩蹤跡子龍破陣第721章 臧霸有本生意經第599章 太史示範玩火藥第685章 西北戰事暫平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绥江县| 当阳市| 萨迦县| 渝中区| 中宁县| 长垣县| 平泉县| 同心县| 五莲县| 迁安市| 绥宁县| 白城市| 贵德县| 安乡县| 德惠市| 兴安县| 太仆寺旗| 都兰县| 朝阳区| 宜章县| 新昌县| 蓬莱市| 遵义县| 灌云县| 东明县| 镇雄县| 永昌县| 宣化县| 辉南县| 衢州市| 静安区| 民勤县| 开远市| 祁东县| 田东县| 陇南市| 巫山县| 淅川县| 莫力|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