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給張遼緊急派往徐州的猛人,其實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幷州軍團大軍師龐統(tǒng)(龐士元)。接替龐統(tǒng)出任幷州軍團大軍師之位的,是幽州牧陳宮,幽州別駕司馬直則接替陳宮成爲幽州牧。
按理說,從幽州牧的任上調(diào)往幷州軍團出任大軍師的位置,不過是平調(diào)而已,甚至還有明升暗降的味道在裡面,但趙興體系內(nèi)的文武將領(lǐng)可不這麼想。
陳宮當初去幽州,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當時趙興剛剛解決了張舉叛亂和公孫瓚的問題,而老臣司馬直又尚在冀州袁紹的控制之下,幽州缺少一位忠誠可靠的內(nèi)政大臣,趙興便將陳宮這位一直在軍中任職的重要謀士給委派了過去。
陳宮離任的時候是臥虎軍的軍師,前往幽州擔任州牧自然屬於升職了。但這次將陳宮從幽州牧的任上調(diào)往幷州軍團擔任大軍師,也不算暗降和貶低,只因爲幷州軍團乃是守衛(wèi)晉國安全的第一軍團,而擔任幷州軍團文武統(tǒng)帥的人選都屬於趙興核心圈子裡的將領(lǐng)。
只要身在臥虎城內(nèi),便有機會經(jīng)常見到平西王,這可是一件既榮耀又實惠的事情。君不見趙興偶爾興起,冒雨爬個太行山都要帶著龐統(tǒng)一塊的嗎?
趙興思來想去,覺得張遼既然來信求援,那就說明徐州的形勢發(fā)生了很不利的變化。想想也是,任誰跟諸葛孔明打擂臺,也不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情。能夠應付諸葛亮這種多智近乎妖的選手,趙興陣營當中倒是有那麼幾個,其中以老辣的賈詡和鬼謀郭嘉最爲合適,但這二人如今都不可輕易調(diào)動,剩下的就只有田豐和龐統(tǒng)了。
田豐屬於正大光明使用陽謀的那種,倒是跟諸葛亮的計謀手段旗鼓相當,但冀州軍團攤上呂布這麼一個不太靠譜的軍團長,怎麼也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後面鎮(zhèn)著纔好,所以田豐也走不開。
如此以來,就剩龐統(tǒng)了。
也不是說龐統(tǒng)比起另外三人就不行,其實讓他跟諸葛亮近身PK恰恰最合適。這兩人還在南陽求學時,便得了“臥龍鳳雛”的名號,不僅彼此十分熟悉,而且走出南陽之後都在短短幾年之中便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座標。
一位是朝中大佬劉備的第一謀士,一位是北地霸王趙興的手下重臣,這兩位昔日的同窗好友在徐揚之地再相逢時,卻成了不折不扣的對手,說起來也真是造化弄人啊。
從臥虎城臨行之前,趙興請龐統(tǒng)過府相談,也算是爲他設宴餞行。座中陪酒的有徐晃、李進思、陳珪、李儒、劉繼禮、秦誼祿和呂蒙等人。接任龐統(tǒng)的陳宮還在道路之中,倒也不急於立即趕回上黨,畢竟幷州軍團有徐晃坐鎮(zhèn),加之臥虎城內(nèi)還有一羣牛人,短時間內(nèi)不會出現(xiàn)任何問題。
趙興對龐統(tǒng)說道:“士元此去徐州,可是身負重任,那諸葛孔明真不容易對付!”
龐統(tǒng)點頭,有些慎重地說道:“主公說的甚是,吾曾與孔明同窗數(shù)載,深知此人有鬼神難測之智,確實不是易與之輩。但還請主公放心,如今吾與他各爲其主,來日戰(zhàn)場之上相見,絕不會因私廢公、手下留情!”
“好!有士元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諸葛孔明雖然多智近妖,但卻是光明磊落之輩,斷然不會像益州司馬懿那般陰險下作,爲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此去徐州,士元只管與孔明堂堂正正地交手,徐州軍團但有所需,直接向臥虎統(tǒng)帥部申請即可,我會讓人特事急辦,絕不耽誤片刻!”趙興給龐統(tǒng)加油鼓勁說道。
主要負責後勤保障的劉繼禮和秦誼祿當場表態(tài),會給龐統(tǒng)籌措一筆數(shù)量甚爲可觀的軍需物資,緊隨龐統(tǒng)南下的腳步從海上運抵徐州,作爲支持龐統(tǒng)的直接表示。
看到趙興與座中同僚如此同心同德,龐統(tǒng)心裡十分感動。他覺得自己當初毅然選擇北上投奔趙興,真是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幾年之中,趙興先是安排他進入臥虎講武堂系統(tǒng)學習了新式軍事思想和各種先進作戰(zhàn)理論,接著安排他貼身跟在身邊學習鍛鍊,後來更是破格擢升重用,將他放在了幷州軍團大軍師這麼顯赫的位置之上。
只要有趙興的絕對信任和大力支持,加上這幾年的鍛鍊積累,龐統(tǒng)有絕對的信心可以在未來贏了孔明。
數(shù)日之後,收拾停當?shù)凝嫿y(tǒng)和馬均等人,在數(shù)百精兵的護衛(wèi)之下,向東出了壺關(guān),沿著冀州軍團控制的北方一側(cè)繞行到渤海郡漳水入海口的永固碼頭上,在這裡登上了南下徐州東海鬱洲山軍港的大船。
隨馬均一起上船的,除了幾十名高級工匠之外,還有數(shù)百口大小不等的密封木箱,每一口都需要八名精壯士兵使用撬棒、繩索以及滑輪組才能吊上大船。至於這些箱子裡面到底裝著什麼秘密武器,卻只能留待日後出現(xiàn)在徐州戰(zhàn)場上時才能見到分曉。
遠在徐州的張遼在收到三哥回信之後,原本有些惱火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三哥在信裡告訴張遼,不僅給他派來了龐統(tǒng)和馬均,還有一批重要的裝備和數(shù)量不菲的軍需物資同時運抵徐州,希望三弟再接再厲,死死守住徐州這處戰(zhàn)略前沿。
十日之後,龐統(tǒng)和馬均等人順利抵達東海朐縣,徐州軍團下屬龍騎軍軍長李鐵柱親自前往碼頭接船,然後帶著數(shù)千龍騎兵護衛(wèi)著龐統(tǒng)前往徐州軍團總部所在的淮陵城。
實際上,從朐縣前往淮陵的道路全部處於徐州軍團的控制之下,根本用不上派出如此大的陣仗前來迎接龐統(tǒng)。
又過了一些時日,身處壽春城內(nèi)的諸葛亮聽到風聲,得知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來了徐州,而且是擔任了徐州軍團大軍師這一明顯針對自己的職位,當時他只搖頭苦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在諸葛亮看來,該來的總是要來,此生想要繞過龐統(tǒng)只怕是沒有了可能。他只希望來日倆人戰(zhàn)場對決時,彼此只是就事論事,不要做那些唯利是圖、蠅營狗茍的下作之事。
好久沒有PS了,今天五更,算是個小爆發(fā),總想說點什麼。
很明顯,本書到了這裡,已經(jīng)快要收尾。俗話說得好,“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按照南道的設想,益州攻略和中原大戰(zhàn)便是本書的高潮部分,也是各種勢力、各種關(guān)係、各個角色錯綜複雜,最難描寫和處理的部分。因爲難寫,而從一開始南道便承諾絕不太監(jiān)、絕不爛尾,所以書寫到後期是越來越難,卡文的情形更是頻頻出現(xiàn),自然影響了更新的速度。
有許多人喜歡看那種單一劇情,緊緊圍繞這豬腳從頭牛逼到尾的橋段和劇情,很明顯南道這本不是。登上三國時代的各路雄傑有近千人之多,如果始終盯著豬腳趙興不放,什麼事情都由豬腳一手包辦,說實話,從邏輯和常識上來講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趙興存在的價值,一是發(fā)掘、整合以及充分運用人才,二是將全新的觀念和思想教給身邊人,他不需要從頭到尾手持霸王槍一路殺過去,這樣的人只是匹夫,不是可以橫掃歐亞大陸的雄主。
最後,感謝一直默默支持南道的“永不言棄”、“泳姿怪青蛙”、“大象”、“天醉何人罪”、“川菜”、“007”、“天堂鳥”……等許多的書友。南道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不僅這本書會華麗結(jié)尾,下一本書更爲華麗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