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3章 屯田能吏富幷州

接到各地“黃巾”亂民相繼被平復的報告之後,趙興立即派人下鄉去尋找還在四處觀察農業生產的棗祗返回臥虎城,接下來整個幷州的農業生產就要看這位以屯田見著於史的能人的身手。

其實趙興已經爲棗祗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農業技術方面的準備。趙興在上黨崛起之後,便大力興修水利工程,疏通灌溉渠道,推廣龍骨水車和風車的使用,積極鼓勵農民積蓄和使用農家肥,把養殖牛、羊、馬和家畜生成的糞便全部發酵後製作成肥料用來改善土壤結構。

第二是生產關係和生產製度方面的準備。趙興之所以興師動衆地將冀州的黃巾亂民引向幷州,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要藉助黃巾亂民之手,將原本佔有大量生產資料的地主、官僚階層給消滅掉,爲土地收歸公有打下基礎。趙興清醒地看到:在生產力低下的漢代,只有將土地集中起來,有組織地發動百姓從事農牧生產,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糧食的產量。

第三是勞動力方面的準備。在科學技術落後的社會形態下,勞動力是一方勢力得以維持和興盛的根本保證。人口衆多雖然會大量消耗糧食和資源,但更多地還是創造財富和糧食。趙興跟其他勢力的統治者相比,最大的優勢便在於他對人口有著正確和清醒地認識,一直不遺餘力地保護和擴充人口,這種做法也可謂是變相地堅持了“以人爲本”。

城主府裡,一身泥土氣息地棗祗正熱切地請教著趙興一些不太理解和明白的問題。

“上黨一些郡縣所推行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模式,其用意何在?果真不會引起鄰里之間的糾紛?”棗祗問道。

“‘農業生產合作社’得以推廣的前提和基礎是以姓氏宗族爲紐帶的自然村落,這種形式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共同抵禦風險,降低一家一戶在災荒之年的生存危機。因爲農戶之間有宗族血緣關係,很多事情都能內部調節,糾紛往往不會擴大”趙興回答道。

“對於改良土壤結構的說法,此前吾聞所未聞,聽司馬直太守言,此法乃將軍所倡,可有依據?”棗祗繼續追問。

“當然是有據可循,君不見一塊田地,如果年年耕種,則收成逐年下降;如果空置數年後複種,則收成增加!”趙興耐心地進行解釋。

經過一番探討之後,棗祗得到了一些想要的答案,這纔想起是趙興請自己來的,趕緊問道:“不知將軍請在下到府所爲何事?”

“吾欲任命先生爲幷州屯田校尉,督查指導各地農牧生產,不知可否?”趙興客氣地說道。

“不知這屯田都尉都有何職權?”棗祗沒有馬上答應,反倒是先問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權力。

“有專屬衙門機構‘屯田署’,配各類文吏功曹數十人,兼領上黨農牧研究院院長之職,官同幷州別駕,有彈劾各地郡縣長官之權!”趙興回答。

這個權力真夠大地,可以說在文官體系內,已經與賈詡、田豐等人並駕齊驅。除了聽命於趙興之外,所有的郡守、縣令如果在農牧生產方面不給力,都可以被彈劾甚至是免去職務!

“將軍交予如此重擔,不知有何要求?”棗祗毫不客氣地答應了趙興的任命。

“三年之後,憑幷州一地產糧,可以養活幽州、冀州、司州三州百姓”趙興提出了一個非常沉重的任務目標。幷州多山和草原,土地稀缺不說,還不肥沃,想憑一州之地養活三州百姓,聽起來真的很瘋狂。

“好,就如將軍所言,三年後見成效!”棗祗沒有被這個宏大地目標所嚇倒,直接答應了。棗祗知道趙興是個內行,既然敢提這種匪夷所思的要求,自然有其道理,他可不認爲趙興這是在故意刁難自己,趙興還不至於閒到那份上。

“既如此,還請先生儘快前往幷州北部,若是錯過了秋糧補種,幷州這個冬天會餓死很多人……”趙興最後有些感慨地說道。

隨後,一封任命文書發至各郡縣,屯田校尉棗祗便雷厲風行地上任了。

僕一上任,棗祗便大張旗鼓地將荒蕪的無主農田盡數收歸官家所有,把收編後的大批黃巾流民,按照軍隊的編制編成生產小組,由幷州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則由國家和屯田的黃巾流民按照四比六的比例分成。

之後,棗祗又來拜訪趙興,建議趙興下令各地的軍隊也參與到屯田的隊伍中去。趙興穿越自後世而來,知道紅軍曾經在延安開展過生產自救運動,建國後太祖也曾將大量軍隊轉爲生產建設兵團,所以對於棗祗這項提議一點也不覺得驚訝,而是給予了大力支持。

各地的郡守和縣令見趙興如此支持棗祗的屯田大業,一個個都絞盡腦汁想辦法提高自己所在郡縣的農牧生產。大家心裡明白,農牧生產不僅關係到個人頭上的烏紗帽,更關係到數萬百姓的生死存亡。

屯田校尉棗祗的敬業精神尤其令趙興感動和佩服。據手下人報告,棗祗上任之後,沒有一天是呆在屯田署裡渡過,手下一些文吏功曹需要深入田間地頭向他請示工作。棗祗每到一縣便要與當地的農民一起耕種和攀談,深入掌握瞭解當地農牧生產現狀,每天晚上還會邀請一些有經驗地農夫聚集在一起討論如何增產增收,常常一聊就到深夜。

看到棗祗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可讓趙興捏起了一把汗。像這種“焦裕祿”式地好官,前一世就落了個英年早逝的下場,這一世要活活累死了,趙興的良心過不去不說,這種損失更是難以承受。爲此,趙興特意安排華神醫爲棗祗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直到神醫拍著胸脯保證說棗祗年富力強,身體十分健康,這纔打消了趙興的疑慮。

就算如此,趙興也專門交待李進思,讓其派出一隊暗影隊員負責保護棗祗的安全,照顧棗祗的飲食衛生,絕對避免沾染上類似於瘟疫之類的疾病。趙興還強令要求棗祗跟華佗學習“太極五形拳”,鍛鍊身體,保證健康。

因爲棗祗的勤勉工作,上任第一年,就爲幷州增產糧食數百萬石,各類家畜數十萬頭。棗祗大力推廣的屯田制得以順利推廣實施,使長期遭受戰爭破壞的幷州農業生產,在短期內得以恢復並穩定下來。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重新回到土地上來,許多荒蕪的農田被開墾,幷州因此而積存了大量糧食。

許多年後,“興和”皇帝在回憶往事時,曾不無感慨地說道:“幷州獲天下,棗祗功勞最大!”

第961章 釜底抽薪十九計第398章 軍徽閃閃歌嘹亮第869章 治世能臣曹孟德第797章 強盛還需後來人第512章 司馬懿密晤孔明第876章 真正的安居工程第429章 棲棲遑遑公孫瓚第800章 去的再多都嫌少第16章 不醉不歸醉仙樓第473章 泉州造船廠成立第733章 子明憋著一股氣第931章 窮途末路多可悲第302章 緊急撤軍龍騎兵第956章 有客遠來喝杯否第229章 三軍會師廮陶城第370章 呼廚泉東出強陰第848章 趙興的良苦用心第487章 誓讓天下有鹽吃第231章 關公仍來戰顏良第568章 龐士元走馬上任第882章 且看誰來獻殷勤第897章 擒賊擒王十八計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744章 五斗米教入關中第450章 四皇子浮出水面第457章 各軍任務重劃分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228章 五萬羣衆工作隊第951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第888章 高歌猛進入滇池第346章 大戰三百猶正酣第307章 漢靈帝一朝駕崩第442章 雷霆之勢震幽州第779章 徐榮的大局觀念第697章 北地五小龍之首第834章 能教你就能揍你第313章 河內會盟討幷州第235章 一炮送大賢昇天第983章 這次逮著了大魚第52章 敢戲老虎鳥朝天第17章 酒香招來英雄顧第163章 飛將入籍臥虎城第640章 朝廷也跟著湊合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658章 裝逼耍酷老本行第788章 公孫度飲恨身死第42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567章 徐公明衝冠一怒第791章 侄兒莫怕有叔在第752章 高調迎娶七王妃第631章 失身總比失心好第451章 東西好大一盤棋第155章 賈詡火燒葫蘆口第98章 趙氏統兵五字訣第680章 衆望所歸平西王第743章 負隅頑抗司馬氏第410章 錦馬超再次吃癟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261章 大漢分崩自此始第864章 榮耀之師凱旋歸第619章 不搶鹽只爲搶人第682章 陰狠當屬司馬懿第119章 刀快槍利臥虎軍第328章 各方終知幷州強第472章 這個冬天不太冷第563章 火藥的恐怖威力第142章 典韋雙戟展神威第763章 陰差陽錯起波瀾第878章 孫堅遊獵遭暗算第610章 是非功過有公論第236章 功勳是個好東西第487章 誓讓天下有鹽吃第979章 一線平推到許昌第336章 白馬義從戰龍騎第243章 送匹木馬給張寶第767章 父子兩個一德性第638章 翹家的小祖宗們第128章 莫道西行路漫漫第522章 趙國昌密會張燕第671章 臨洮驚現大戟士第243章 送匹木馬給張寶第684章 馬超逮住錦帆賊第454章 南來北往都是客第407章 推新政謀劃長遠第337章 順手牽羊燒袁紹第77章 尋陳宮遇到惡來第745章 敢冒不韙只爲己第923章 法正出謀賺太史第400章 曲終人散志未消第835章 吃軟飯的平西王第952章 已露雛形的內閣第806章 出手就是大動作第628章 城下之盟也得訂第505章 孔明巧舌辯羣英第406章 擁劉鎔北地稱王第708章 咱們不說兩家話第601章 青徐戰場絞肉機第442章 雷霆之勢震幽州第821章 誰讓文遠竟吃癟第83章 鬼哭神嚎蟠龍槍
第961章 釜底抽薪十九計第398章 軍徽閃閃歌嘹亮第869章 治世能臣曹孟德第797章 強盛還需後來人第512章 司馬懿密晤孔明第876章 真正的安居工程第429章 棲棲遑遑公孫瓚第800章 去的再多都嫌少第16章 不醉不歸醉仙樓第473章 泉州造船廠成立第733章 子明憋著一股氣第931章 窮途末路多可悲第302章 緊急撤軍龍騎兵第956章 有客遠來喝杯否第229章 三軍會師廮陶城第370章 呼廚泉東出強陰第848章 趙興的良苦用心第487章 誓讓天下有鹽吃第231章 關公仍來戰顏良第568章 龐士元走馬上任第882章 且看誰來獻殷勤第897章 擒賊擒王十八計第548章 鑄座金山安民心第744章 五斗米教入關中第450章 四皇子浮出水面第457章 各軍任務重劃分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228章 五萬羣衆工作隊第951章 深藏心底的道路第888章 高歌猛進入滇池第346章 大戰三百猶正酣第307章 漢靈帝一朝駕崩第442章 雷霆之勢震幽州第779章 徐榮的大局觀念第697章 北地五小龍之首第834章 能教你就能揍你第313章 河內會盟討幷州第235章 一炮送大賢昇天第983章 這次逮著了大魚第52章 敢戲老虎鳥朝天第17章 酒香招來英雄顧第163章 飛將入籍臥虎城第640章 朝廷也跟著湊合第497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第658章 裝逼耍酷老本行第788章 公孫度飲恨身死第42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567章 徐公明衝冠一怒第791章 侄兒莫怕有叔在第752章 高調迎娶七王妃第631章 失身總比失心好第451章 東西好大一盤棋第155章 賈詡火燒葫蘆口第98章 趙氏統兵五字訣第680章 衆望所歸平西王第743章 負隅頑抗司馬氏第410章 錦馬超再次吃癟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261章 大漢分崩自此始第864章 榮耀之師凱旋歸第619章 不搶鹽只爲搶人第682章 陰狠當屬司馬懿第119章 刀快槍利臥虎軍第328章 各方終知幷州強第472章 這個冬天不太冷第563章 火藥的恐怖威力第142章 典韋雙戟展神威第763章 陰差陽錯起波瀾第878章 孫堅遊獵遭暗算第610章 是非功過有公論第236章 功勳是個好東西第487章 誓讓天下有鹽吃第979章 一線平推到許昌第336章 白馬義從戰龍騎第243章 送匹木馬給張寶第767章 父子兩個一德性第638章 翹家的小祖宗們第128章 莫道西行路漫漫第522章 趙國昌密會張燕第671章 臨洮驚現大戟士第243章 送匹木馬給張寶第684章 馬超逮住錦帆賊第454章 南來北往都是客第407章 推新政謀劃長遠第337章 順手牽羊燒袁紹第77章 尋陳宮遇到惡來第745章 敢冒不韙只爲己第923章 法正出謀賺太史第400章 曲終人散志未消第835章 吃軟飯的平西王第952章 已露雛形的內閣第806章 出手就是大動作第628章 城下之盟也得訂第505章 孔明巧舌辯羣英第406章 擁劉鎔北地稱王第708章 咱們不說兩家話第601章 青徐戰場絞肉機第442章 雷霆之勢震幽州第821章 誰讓文遠竟吃癟第83章 鬼哭神嚎蟠龍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鲜城| 洛宁县| 丽水市| 北川| 白山市| 于都县| 浮山县| 林州市| 庆阳市| 禹州市| 彰化市| 开远市| 泾源县| 鄢陵县| 灌南县| 台东县| 酉阳| 石渠县| 五寨县| 仙桃市| 安阳市| 化德县| 西乡县| 浦县| 洪泽县| 本溪市| 临泽县| 扎兰屯市| 南雄市| 宜都市| 梓潼县| 垫江县| 兴义市| 怀柔区| 双流县| 波密县| 蒙山县| 云浮市| 芒康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