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0章 公交出行

想到那棵神樹,林北就想到了鄉寨,然後居氏雅的名字一閃而過,林北隨後問道:“大蠻子動向如何?”

“還在遷移庶民?!?”徐庶立刻答道。

“可惜我望海城也正在重建當中,否則便能出兵,截留一些庶民了?!?

三人都點了點頭,都有些遺憾。

如今望海重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實在不宜動刀兵。

然後林北又問道:“袁紹等人人情況如何?可有消息傳來?”

徐庶搖頭:“大人,中原地區離望海實在遙遠,一時半刻消息傳不回來?!?

“哦,其實我就是有些好奇?!?

“大人好奇什麼?”

“我離開襄陽後,襄陽以何人爲主?襄陽原是劉表之地,但是袁紹和蠻帥想必不會再歸還劉表,另有曹操和劉備對襄陽虎視耽耽,恐怕劉表此時很難熬啊?!?

林北會這麼猜測,是因爲前世十八路諸候會虎牢後,攻入了洛陽,隨後便四分五裂,因爲洛陽和玉璽的歸屬差點打起來,這些諸候並不齊心,而現在把林北逼走,襄陽是天下有數的大城,是一塊肥肉,林北當然有理由相信袁紹這些人會照前世那麼幹,畢竟襄陽只有一座,當然是憑拳頭大佔據,誰還管劉表是不是漢室宗親啊。

林北當然不會想到羣雄壓根兒都沒有去管襄陽,現在蠻帥等人只是把襄陽當成一箇中轉的城池,正把荊,揚,徐,三州的庶民源源不絕的往襄陽城送,然後通過襄陽。北上涼州,準備去塞外了。

如果大威龍王教的消息渠道遍佈整個漢域,這種消息輕易便能知道,但是很顯然現在還沒有,以前的時候,林北要知道消息一般是通過甄氏。現在袁紹可不會讓甄氏再把這種消息傳給林北了,林北還在傻等。

說了會中原的事情後,林北又想起現在的天氣來,因爲沒有樹,所以林北便讓安忠直每天吩咐人燒些開水,裡面放些精鹽,讓幹活的庶民去喝,用鹽水去補充汗水流失的鹽份和水份。

望海日報這段時間大力的印刷,給望海人普及著知識。比如先前的地震知識,然後現在的鹽水知識。

望海日報是望海城的喉舌,刊登的每一則消息都會引起庶民的重視,甚至可以這麼說,望海日報上每出現的一次新聞,都會引起庶民的討論,隨後引領一段時間的風潮。

這次刊登的鹽水消息也是如此,讓原本的望海人弄明白了原來鹽水可以補充體力?而從襄陽來的那些庶民對補充體力的說法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感興趣的是望海城的官吏居然拿鹽水給庶水喝?

鹽水鹽水。當然是鹽加水,這在林北看來普通之極,但是對這個時代的許多人而言,鹽水可是一種精貴的東西,因爲裡面有鹽啊,遷來望海的這些庶民有九成以上的把全部家當賣了估計都買不了半斤鹽?,F在望海城居然讓他們隨便喝,頓時,望海城財大氣粗的形象一下子就豎立起來了。

事實上,初到望海的襄陽人其實真的挺震憾的,不是因爲地震。而是因爲望海人,襄陽人和望海人交談,會發現望海人好像每一個都很有知識的樣子,連幾歲的小孩子也能隨口說上幾句之乎者也。

華夏從有歷史以來,讀書人一直都是一個高大上的羣體,在許多人心中,讀書人是和當官的掛勾的,庶民只能遠遠的望著,平時根本接觸不到,但是現在襄陽人一來,哇,好多讀書人啊,連小孩子都拿著那種高大上的書籍,襄陽人有些敬畏。

不過很快,這些人便知道了,其實他們不用敬畏,因爲他們以後也會有書籍,也會說之乎者也。

每一次望海日報發出,許多望海人便主動向那些不識字的襄陽人講解,有些人家裡的書已經看完了,所以也不介意把書籍借給那些想學識字的襄陽人。

“鹽水裡含鹽,而鹽是人體必須的一種微量元素,在這炎熱的夏季,因爲汗水,所以人體會流失大量的鹽份和水份,而...”人羣中,一個望海人侃侃而談,讀著新一期的望海日報,他的周圍,圍著一些新到望海的襄陽人,這些人都是一身短打打扮,面色黝黑,一看就是普通的庶民,雖然都聽不懂,但不妨礙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問,中間的那個望海人便一一解釋,如果他也不懂,那就找別人,反正望海人中識字的太多了。

人羣外面,有一箇中年人和一個年青人,如果林北看到,肯定會無語,這不就是他在襄陽城碰到的那兩個傢伙麼,還從來沒有人朝林北借錢呢。

原本落魄的兩人來到望海後生活明顯好了許多,至少兩人手裡都提著酒壺,這是米酒,用去歲的糧食釀造的,在望海城,酒並不算貴,當然,不包括摩羅果酒和椰子酒。

中年人和年青人明顯是識得字的,所以他們並沒有發問,不過他們臉上也有奇怪之色,比如什麼是微量元素?他們不知道,事實上,他們來到望海後,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很淺薄,蒸汽機是什麼東西?爲什麼可以帶動車和船快速的奔跑?他們也不知道,不過這個問題,他們想弄也弄不明白,這是望海城的機密。

“這望海城和中原確實不同。”中年人感慨的道,每一次望海日報刊出來後,他都會發出感慨。

年青人點點頭:“望海城民智已開,這裡的每一個以後的成就可能都不亞於穎川學子,實在可怕,觀望海人對大威龍王的膜拜,一旦這批人成長起來,中原羣雄有難矣?!?

“現在中原羣雄就有難了,諸雄聯合,也只不過是把大威龍王逼出襄陽而已,還順帶捲走了十五萬餘衆,此次襄陽之戰,只有大威龍王纔是贏家。”

“等明日,我們去臨江城走一遭吧,看看莆風人。”

“也好,順便坐一坐那個蒸汽車?!?

第二日,這兩人問了軍士,問要坐蒸汽車去臨江城該去哪裡坐,軍士指了指城西,言那裡有個車站,不過軍士告訴他們,以前每天會有三次蒸汽車前往臨江城,但是因爲重建望海,所以現在每天只有一次蒸汽車會前往臨江,發車時間是午時中。

兩人謝過軍士,溜溜達達的去了城西,又問了軍士,纔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車站,車站是一個跟驛站差不多的建築,不過裡面空蕩蕩的,現在並沒有車,也並沒有人,倒是門口有個看門的老頭。

一問老頭,這老頭口齒清晰的告訴兩人,來早了,蒸汽車到時候會提前半個時辰來車站,現在還有兩刻鐘呢,隨後,老頭問道:“你們有龍神幣吧?”

兩人都點頭,掏出龍神幣,樣子挺彆扭的。

剛來望海城的時候,官吏就發給了他們龍神幣,言此物是望海城的通用貨幣,臨江,沿海和萬象城也都用此物,只要想買賣東西,都需用龍神幣來結算,第一次發是送給他們的,但是以後,就需要自己掙了。

兩人來了快半個月了,還是覺得用龍神幣不太習慣,不過望海城如今大勢所趨,沒有龍神幣雖不敢說寸步難行,但是想買吃的或是酒那是不可能的,這裡沒有以物易物。

老頭點頭:“先跟你們說,乘車一次是一毛龍神幣?!?

“老丈,乘蒸汽車的人多嗎?”

“不多,否則也不至於一天才一趟蒸汽車了,大多數人都是圖個新鮮,你們在臨江城應該沒有親朋舊故吧?”

兩人搖頭,老頭咧著嘴:“看吧,都是像你們這樣的...年青人,錢省著花吧?!?

兩人頓時無語,看樣子這位老丈把他們當成遊手好閒之輩了。

午時前,也就是十一點,蒸汽車開進了車站,開車的司機仍然是龍神軍士擔當,把車開到車站後,便停了下來,老頭往車上一指,“喏,現在可以上去了,車上有座,上去歇著吧,等午時就能開了?!?

兩人謝過老頭,踏步上了蒸汽車,這種蒸汽車已經和原本的蒸汽車有些區別了,畢竟這種蒸汽車主要是載客,所以在車廂的兩邊設了幾個和車廂相連的車座,木製的,兩邊對座的話,中間有能隔兩個的空隙,現在蒸汽車還不大,載客量也低,每一次最多能載二十人。

現在雖然開通了公交車,但是臨江和望海彼此來往的庶民並不是很多,大多數庶民確實是圖個新鮮,坐上一次便不再坐了,以這種運營方式,肯定是要虧本的,因爲煤錢和車子損耗錢都賺不回來,林北知道卻也無所謂,現在先預熱,等以後地域大了,公交車出行便會成爲主流,得讓人們有時間習慣拋棄原本的馬車和牛車吧。

車站陸陸續續的來了人,一共不到十人,都上了車,等午時正中,開車的龍神軍士每人收了一毛錢,然後開著車,出了城西,奔上南山路,直奔臨江而去。

兩人第一次乘車,相當的新鮮,早就聽說蒸汽車快若奔馬,如今親身體會,確實不是虛言,在這種水泥路上奔跑,風聲呼呼作響,吹得兩人頭髮都快亂了。

南山路的周圍還有許多獸類,像犀牛鱷魚野豬野牛之類的,這些野獸肆意的躲在路上,蒸汽車還得躲著它們,爲此,兩人又大開眼界。

像這種野獸,如果出現在中原,早被那些眼睛餓得發綠的庶民給吃掉了,但是這裡卻並沒有人獵殺,也從側面反映瞭望海城的富足,望海城不差這點肉...(未完待續。。)

第218章 要錢何用第272章 林北迴歸第175章 著甲第191章 網紋蟒示愛第352章 腥風血雨第7章 對峙第200章 閒瑕第245章 人口太少第308章 把牛皮吹破天際第199章 蒸汽馬車雛形第404章 豎起世界樹第311章 劉表問策第243章 大殺器—水泥第379章 龍神宮第92章 變廢爲寶第40章 溝通困難第254章 劉宏之死,大亂之始第370章 災第290章 蠻帥怕了第218章 要錢何用第63章 大人真好第341章 鑿穿戰術第85章 再臨象谷第73章 馮小娘子第131章 越來越好第125章 山藥之王第58章 崔蘭打工第140章 校場見信徒第308章 把牛皮吹破天際第126章 擺正位置第356章 黃忠歸心第61章 暗幕第56章 很有搞頭第352章 腥風血雨第86章 抓捕第259章 知人善用第257章 大買賣第396章 改變觀念第210章 步步維艱第346章 菊花一緊第302章 四百年的守護第191章 網紋蟒示愛第287章 三喝破城,神威若獄第330章 觀魚之術第390章 猴王獻禮第385章 兩個猜測第105章 沼氣池成第354章 董卓三問第354章 遷移中第78章 回程第106章 選定養殖場第59章 恐有禍事第45章 辦法第399章 巡視第337章 四路大軍第177章 免戰牌第91章 能拉也是一種長處第227章 海豚使者第79章 夜談第269章 哈卡之死第21章 燒烤第352章 腥風血雨第105章 沼氣池成第406章 大雍日報的總結第98章 皆大歡喜第370章 災第154章 流水席第387章 趙寧的一天第235章 巨鮎羣第27章 服了麼?第172章 ‘蚌妖’第256章 大塊吃肉第57章 大人仁慈第275章 沿河而上第329章 魚王之爭第241章 木牛流馬第346章 菊花一緊第84章 喀什族阿哩第311章 劉表問策第320章 醫聖張仲景第34章 產卵地第17章 野豬羣的貢獻第93章 盛景第241章 木牛流馬第177章 免戰牌第313章 覆雨翻雲第207章 履帶式車輪第25章 難以接受第123章 新舊觀念第188章 蒸汽原理第22章 神奇第53章 豺羣退去第240章 自行車普及第399章 巡視第397章 無題第319章 自導自演的慘烈神之戰第3章 進山第381章 銀行.戶籍第36章 順其自然第21章 燒烤
第218章 要錢何用第272章 林北迴歸第175章 著甲第191章 網紋蟒示愛第352章 腥風血雨第7章 對峙第200章 閒瑕第245章 人口太少第308章 把牛皮吹破天際第199章 蒸汽馬車雛形第404章 豎起世界樹第311章 劉表問策第243章 大殺器—水泥第379章 龍神宮第92章 變廢爲寶第40章 溝通困難第254章 劉宏之死,大亂之始第370章 災第290章 蠻帥怕了第218章 要錢何用第63章 大人真好第341章 鑿穿戰術第85章 再臨象谷第73章 馮小娘子第131章 越來越好第125章 山藥之王第58章 崔蘭打工第140章 校場見信徒第308章 把牛皮吹破天際第126章 擺正位置第356章 黃忠歸心第61章 暗幕第56章 很有搞頭第352章 腥風血雨第86章 抓捕第259章 知人善用第257章 大買賣第396章 改變觀念第210章 步步維艱第346章 菊花一緊第302章 四百年的守護第191章 網紋蟒示愛第287章 三喝破城,神威若獄第330章 觀魚之術第390章 猴王獻禮第385章 兩個猜測第105章 沼氣池成第354章 董卓三問第354章 遷移中第78章 回程第106章 選定養殖場第59章 恐有禍事第45章 辦法第399章 巡視第337章 四路大軍第177章 免戰牌第91章 能拉也是一種長處第227章 海豚使者第79章 夜談第269章 哈卡之死第21章 燒烤第352章 腥風血雨第105章 沼氣池成第406章 大雍日報的總結第98章 皆大歡喜第370章 災第154章 流水席第387章 趙寧的一天第235章 巨鮎羣第27章 服了麼?第172章 ‘蚌妖’第256章 大塊吃肉第57章 大人仁慈第275章 沿河而上第329章 魚王之爭第241章 木牛流馬第346章 菊花一緊第84章 喀什族阿哩第311章 劉表問策第320章 醫聖張仲景第34章 產卵地第17章 野豬羣的貢獻第93章 盛景第241章 木牛流馬第177章 免戰牌第313章 覆雨翻雲第207章 履帶式車輪第25章 難以接受第123章 新舊觀念第188章 蒸汽原理第22章 神奇第53章 豺羣退去第240章 自行車普及第399章 巡視第397章 無題第319章 自導自演的慘烈神之戰第3章 進山第381章 銀行.戶籍第36章 順其自然第21章 燒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寿光市| 休宁县| 普陀区| 聂荣县| 樟树市| 常山县| 盐亭县| 诏安县| 城口县| 高密市| 石阡县| 金川县| 江都市| 鹤庆县| 南靖县| 广平县| 南投市| 贵阳市| 惠来县| 汝州市| 威宁| 长葛市| 张家界市| 武穴市| 鄂托克旗| 曲阳县| 大厂| 紫阳县| 虎林市| 唐河县| 莫力| 阿拉善右旗| 湖南省| 合川市| 和林格尔县| 鄂托克前旗| 和林格尔县| 永丰县| 徐闻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