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

【首更送達,前頭那更是爆發的第四更】

在沒有山東之地的時候,秦國以一國之力吞併其餘六國。在這方面上來說,經濟糧餉應當是可以負擔得起龐大軍費開支的。但扶蘇在位後,因爲始皇當年連綿的大工程大建設,故而不得不一再削減財政開支。到了胡亥這裡,又進一步削弱了百姓的負擔上限。扶蘇又不得不再次削減,還要繼續圖謀開源。

財政問題要解決好,不外是開源節流。

扶蘇要開源,那隻能在商業商稅和山澤鹽鐵上做功夫。但開源一時間並不能擴大到哪裡去,可戰時開支那又極是龐大。無奈,各種因素,包括財政因素下,扶蘇決定將刀子砍向裁軍。

軍費開支是大秦頭等的財政開支項目,北方長城軍團三十萬帝國精粹,京師衛戍軍十萬散佈在各個關口,城門,宮門,嶺南五十萬戍卒戍守帝國新的領土。還有零散在各內地郡,邊郡的郡兵又是十數萬。這百萬大軍,開支的確驚人。

同時,扶蘇決定裁軍,也不僅僅是爲了應對財政問題。而是從深層次考慮,首先是實邊。

扶蘇空得了北方數千裡方圓的地盤,但除了外族人,秦人不多。農耕民族在遼闊的草原上,真心比例太少。故而,扶蘇一直以來都囑咐地方官署要多多移民,將中原顯得擁擠的人口遷徙到北方草原上去。

畢竟,光是一個西套一個東套兩個河套平原就能裝下兩個中原大郡的人口了。扶蘇以前看過一篇講述王朝興衰的文章,從人口學的角度十分殘酷地揭露了帝國周而復始從興起到滅亡的原因。

人口,成了這其中的關鍵因素。

當人口遠低於當時社會條件下能夠容納的人口上線時,皇朝內部一片安穩,只要當政者不太白癡,就能做到安居樂業,國富民豐。但一旦皇朝的人口到了警戒線,那麼各種問題便會層出不窮。

比如明末,小冰河讓整個明末幾乎就是一部天災引起一系列人禍的狂想曲。兩萬萬人口在一個皇朝末世的管理下,能夠做到安居樂業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眼下大秦的人口約莫在三千萬左右,這是經歷過大秦兼併戰爭後十餘年不動刀兵的結果。漢朝的高峰期是漢武帝時期五千六百萬左右的人口,自漢武帝時期後,漢朝整體走勢走向下坡路,到了王莽奮力執行新政試圖解決人口快速增長帶來的各方面問題失敗後,戰爭的到來,讓人口銳減,也正是此一點讓東漢得以短暫中興。

大秦人口大半在山東之地,撇去那些隱瞞了的黑戶,山東之地人口最多的又在中原。這片開發程度最高的地方人口容納上限也是最高的,但眼下,越發增長的人口不可避免地讓其爆發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中原之地人口最多,扶蘇一開始實邊移民的最大目標也就是中原數郡。然而,與扶蘇預測之中相反的是自願移民的人數不多,可以說收效甚微。扶蘇道理明白,但顯然不可能將這套人口論拋出來,更何況平民百姓也不會懂那麼多大道理。

但此次,陳勝吳廣起義給了扶蘇一個機會。古代移民的路線大體可以說是由北往南移民的,而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戰亂。戰亂給了安靜的村莊巨大的威脅,而逃避,是弱者面對戰亂做合適的選擇。

扶蘇此時推出移民,自然是事半功倍。而且此次扶蘇的移民政策是和裁軍聯繫在一起,打包附送的。

扶蘇裁軍,爲的是什麼?不僅是減少財政開始,若單單爲這一點,那是極其不明智的。等於是自廢武功,扶蘇絕不會這般去做。

究其深層次的,是扶蘇擔憂眼下晉陽政權壓不住長城軍團這個軍事上的龐然大物。即便是被王離拉攏過去十餘萬將士,散落在扶蘇各個地盤上的至少十五萬大軍依舊是扶蘇極其謹慎面對的對象。始皇在時,本來是打算讓扶蘇過去安然繼承這個龐大軍事遺產的。事實上最主要的阻力蒙恬是支持扶蘇繼承的,只可惜這些年過去,扶蘇被迫在東南西北征戰卻並沒有及時將長城軍團繼承下來。

如此,不可避免地催生了長城軍團內軍閥思想的生長和蔓延,其中王離就是最好的例子。

扶蘇有理由擔心這個軍力三倍於中央的邊軍體系會反噬中央,不然,扶蘇爲何自西渡黃河之後就再也沒有回晉陽而是紮根九原一般?實在是長城軍團這樣一個巨大的,自成體系的軍事組織讓扶蘇太過擔憂了。

所幸,扶蘇東征西戰雖說錯過了繼承長城軍團,但也獲取了軍事上的人望。故而,只要扶蘇在九原坐鎮,再怎麼軍閥思想濃重的人也會被壓住。可扶蘇不是一個帥臣,他是一個人主。用兩月的時間幾乎將中樞搬過來的例子勢必不可長久,扶蘇遲早要回到晉陽,甚至回到咸陽。到時候,誰能保證長城軍團不會依舊獨立於中央外,依舊對中央產生威脅?

顯然,裁軍勢在必行!

一旦裁軍,原本長城軍團的就要被迫打散,扶蘇可以盡情地摻沙子,讓保持其軍隊軍魂的同時不成爲一個利益集團的軍閥。同時,裁軍最直觀的效果便是將長城軍團的威脅降到最低。當然,扶蘇懼怕的是一個成長起來了的,內部利益交錯威脅中央的長城軍團。而不是一個人數衆多會多中央造成威脅的軍團,扶蘇以後還會組織軍團,將軍權下放到帥臣手中,並不表示因此因噎廢食。

最後一點,也就是扶蘇認爲的最爲關鍵的一代。那便是實邊!如果扶蘇裁軍五萬,而且這五萬大兵一個個都是成家了的單身漢。那扶蘇就能落實邊疆民屯的計劃,就能讓邊疆多出五萬民戶。甚至可以十分合適地在這裡實行府兵制,實行完整版的租庸調製。

天幸,扶蘇此刻中原戰亂。百姓人心思動,扶蘇只要加大投入,便能順利地將中原的移民安置在邊疆廣袤的土地上。同時,扶蘇又能大規模給軍中光棍漢娶媳婦,讓邊疆儘快安穩起來。

故而,扶蘇在整個八月份幾乎都在忙著這件大事。將長城軍團裁軍,將其吞入扶蘇的體系之下,同時大規模移民擴充扶蘇的實力,充實邊疆。而整個行動之中,最大的困難甚至所有的罵名,扶蘇都不需要承擔。因爲,有一個所有人都不敢罵的人在頂替了,那邊是蒙恬!

裁軍,是蒙恬的遺願!誰敢說個不是?就算有,也全部是蒙恬揹負了過去。蒙恬,一手將所有的阻力化解了出去,讓扶蘇這才得以順順利利化解裁軍的難題。

同時,也才能得以順利將長城軍團的精華消化下來。

第98章 自古梟雄常多疑第3章 復仇之戰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下)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下)第18章 蒙家精騎銳無匹(下)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下)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中)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下)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章 快意復仇鎖奸吏(上)第32章 收人心(下)第19章 善後難料事紛紛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下)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86章 帳內生隔閡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下)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31章 與虎謀龍貪虎皮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50章 夜風起波瀾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27章 刺痛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33章 論勢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上)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38章 莫再負人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16章 陳平一入安陽亂(下)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下)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5章 影帝胡亥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下)第58章 何事遣憂愁第62章 河南風捲曹參入(下)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20章 憑得蛟龍索青天(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下)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16章 陳平一入安陽亂(下)第36章 義士入險 期澤之敬第30章 抵達膚施 民心向誰第47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43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20章 北去九原 城門惡人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一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7章 善無城外下馬威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25章 毒藥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45章 進退兩難霸王斷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1章 徒然崩亂國紛擾(上)第39章 束手無策白髮翁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下)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28章 膚施怪事 煮茶談心第73章 誰知巾幗意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上)第15章 匈奴殘軍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上)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第40章 丫鬟與詭刺第85章 堅守初告捷第4章 爆發的蘇黨
第98章 自古梟雄常多疑第3章 復仇之戰第13章 一朝得入中相府(下)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下)第76章 風雲變狄道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8章 樑死羽繼羣囂擾(下)第18章 蒙家精騎銳無匹(下)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下)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下)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中)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下)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章 快意復仇鎖奸吏(上)第32章 收人心(下)第19章 善後難料事紛紛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下)第56章 方尺何所疑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86章 帳內生隔閡第55章 初師克城降舊將(下)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54章 天地玄黃行動隊第38章 千古名將馭賓天(下)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下)第31章 與虎謀龍貪虎皮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50章 夜風起波瀾第23章 年少幾許情深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33章 狡詐季福 屏外刀斧第27章 刺痛第31章 扶蘇發威 聖旨制下第28章 國殤秦曲戰歌烈(下)第33章 論勢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上)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38章 莫再負人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16章 陳平一入安陽亂(下)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下)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35章 影帝胡亥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上)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下)第58章 何事遣憂愁第62章 河南風捲曹參入(下)第31章 三寸不爛漳污前(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第89章 寡人劍鋒天下易(下)第20章 憑得蛟龍索青天(下)第22章 兵臨滎陽三川亂(下)第64章 死中博生軍情急(上)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16章 陳平一入安陽亂(下)第36章 義士入險 期澤之敬第30章 抵達膚施 民心向誰第47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上)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上)第43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30章 風起塵卷刀劍出(下)第20章 北去九原 城門惡人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一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7章 善無城外下馬威第75章 扶蘇謀革商稅律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上)第25章 毒藥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18章 巧計親說破士心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下)第45章 進退兩難霸王斷第68章 冷眼看機鋒第1章 徒然崩亂國紛擾(上)第39章 束手無策白髮翁第10章 王門貴閥任一人(下)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28章 膚施怪事 煮茶談心第73章 誰知巾幗意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上)第15章 匈奴殘軍第30章 生死崖,誰言情第57章 府兵老卒夜襲敵(上)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第40章 丫鬟與詭刺第85章 堅守初告捷第4章 爆發的蘇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桐梓县| 阿图什市| 比如县| 页游| 宿松县| 大厂| 金寨县| 柘荣县| 绩溪县| 手游| 贵南县| 定边县| 商丘市| 怀来县| 百色市| 庆阳市| 元朗区| 马边| 辛集市| 霍林郭勒市| 六安市| 宁陕县| 湖南省| 正安县| 浦城县| 湟中县| 齐齐哈尔市| 离岛区| 长岭县| 齐齐哈尔市| 通化市| 焦作市| 蓝田县| 广州市| 高雄县| 灵山县| 宣恩县| 大安市| 霍邱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