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著急,趙皇帝更著急,金兵的動向他老人家可是瞭若指掌。一聽說兀朮帶兵嚮明州奔來,趕緊查問海船的建造情況,可是船廠返回來的消息卻讓他大爲惱怒,自己年初就命人督造的十艘二十丈的大海船竟然就建好了六艘,剩下的四艘還得三天才能完工!可是現(xiàn)在也等不及了,只好拋下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還有一些不必要的人,趙皇帝乘坐著六艘新海船,出海‘遊玩’去了!
說到這裡,想來親人們是明白了,趙構對出海避難一事早有準備!對於建康能否守住,其實趙皇帝心中一直持有疑問。所以剛剛過完年,就命人南下明州開始造船,也把從揚州到明州的路線全部探查清楚。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之所以趙皇帝可以處處搶得先機,憑的就是充足的準備工作。
不過趙皇帝也有失算的時候,那就是那四艘他走時還未造好的海船。明州並沒太多的兵馬駐守,被趕到的兀朮三個衝鋒拿下。進城抓住一名被趙皇帝沒必要的官員一問,得知趙皇帝出海了,趕緊調集船隻準備追趕。趙皇帝走時也沒吩咐說把那未完工的四艘船焚燬,這一來便進了兀朮手裡,一方面命人趕緊造好,另一方面,開始安排守城一事,打算將這明州城打造成基地,然後騰出時間來下海搜尋趙構。
可惜大海茫茫,趙皇帝這條龍一入了海就沒了蹤影,不恰當?shù)谋扔饕幌拢麄€一泥牛入海!整整用了兩個月,直到跨過建炎三年,到了建炎四年一月,兀朮還是沒能找到趙皇帝。這兩個月來虧得明州府存糧不少,大軍勒緊褲腰帶硬是沒餓死人。可是十萬大軍人斯馬嚼,這時候糧倉也快沒糧了。左右一盤算,還是撤吧,不然耗到?jīng)]了糧食,那可就不妙了。決定一下,當即集合全部人馬,浩浩蕩蕩的殺出了明州城,兀朮想走,張浚當然不讓了,雙方人馬大戰(zhàn)一場,可惜兀朮精兵強將,一心要走,這些廂軍組成的攔截大軍根本抵擋不住。不當一個時辰,張浚組織起來的幾道防線就宣告崩潰。
張浚當然不讓,重新將大軍組織起來,緊緊追了上去。話題再次繞道江南的道路上來,兀朮這次可是被整得老悽慘了,十萬大軍想跑卻跑不快,一直被張浚緊緊的咬著,不時的吃上兩口。不過兀朮也發(fā)了狠,一路所過之處,全部都是濃煙滾滾,留給跟在屁股後邊的張浚一片白地。直到趕到長江,這時已經(jīng)是建炎四年二月末,一路之上兀朮損兵折將近兩萬人。鑑於路上太難走,兀朮大帥決定走水路,命人在沿岸佈防,又派出緊一萬人蒐集船隻,大的小的戰(zhàn)船漁船統(tǒng)統(tǒng)要。八天後,終於蒐集到了八萬大軍所需的船隻,趕緊登船揚帆,浩浩蕩蕩的逆流而上直往建康。
登上了船的兀朮舒了口氣,終於可以擺脫張浚了,附近近百里的船隻都被自己蒐集一空,看他張浚還怎麼追趕?天不眷他,正當兀朮爲擺脫張浚大軍高興不已的時候,此行最最倒黴的事情降臨到他頭上,聽聞兀朮乘船歸來,韓世忠親帥一直遊弋在長江之上的八千健康水師趕來攔截!水上作戰(zhàn)比的不是人多人少,而是船隻!水師戰(zhàn)船卻都是些高大威猛型的,和兀朮所帥的漁船戰(zhàn)隊比起來,絕對是一個壯漢對付一羣小娃娃,揍的兀朮時叫苦不迭,很沒面子的給韓世忠去信一封:北撤所得財物盡數(shù)奉上,只求一條生路!韓世忠理也不理,直接將兀朮八萬漁船戰(zhàn)隊建康城外七十里處的死港黃天蕩,一路上漁船被撞沉近百隻,金兵死傷慘重。這一招通俗一點講就是把人堵在牆角打,韓世忠的小娘子梁紅玉女俠親擂戰(zhàn)鼓助陣,韓世忠大俠一氣左勾拳右勾拳組合,外加一套連環(huán)腿,將兀朮揍得慼慼慘慘,苦熬十餘日才挖同舊河於道,逃進了秦淮河,這才避過一難撤進了建康城!
張浚也沒閒著,追不到兀朮直接提兵西進,去找杜充的麻煩。一聽說要收拾杜充,岳飛一部原留守司大軍自然當仁不讓擔任先鋒,尤其是小李將軍,更是摩拳擦掌,死也要薅下杜充幾根毛來!一路急行,硬是把火急火燎往建康撤退的杜充大軍給咬住,狠狠地撕下幾片肉來。可惜的是隻有岳飛一部人馬走得快,其他各部兵馬連著幾個月大戰(zhàn)早已是疲憊不堪,根本就跑不動了,到了最後還是讓杜充帶著人馬逃進建康城。
到此,歷時近十個多月的大戰(zhàn)算是告一段落,雙方共計投入兵力五十餘萬,打得江南一地屍橫遍野,軍士傷亡近十萬,死傷百姓更是不計其數(shù),大部分都是金兵撤退時屠殺的。
大戰(zhàn)方休,駕著六艘大遊輪的趙皇帝就悄沒聲息的從溫州港溜了回來,直到趕回越州才宣告天下,朕,出海回來了!張浚將對建康城內的金兵防禦安排妥當,立即帶著人南下越州,看看皇上怎麼情況。
趙構健健康康的啥事沒有,並且覺得越州這個地方還不錯,打算在此長久的呆下去。而且做出明年改元紹興的意思,取紹祚中興之意。而後又是大賞羣臣,給錢的給錢升官的升官。接著爲了收拾這次狼狽逃竄的形象,表現(xiàn)出自己堅決抗敵的決心,虛心的接受張浚提出保衛(wèi)蜀中的建議,命其總督川陝軍務,組織軍隊入陝抗敵。並且命張俊任浙西路江東路制置使,‘諸將並受節(jié)度’想著收復建康,其他諸將如韓世忠劉光世等人皆有任命,各自率軍北上建康,從不同方向向建康攻去。
如此一來岳飛這個常州鎮(zhèn)撫使就劃歸到了張俊的麾下,四月初,衆(zhòng)軍齊聚常州城,制置使張俊也到了,這位老兄可不如他的那位本家樞密使張浚,地域觀念極其嚴重,除了隨行三萬人馬,對其餘從各地趕來的兩萬兵馬是意見頗深,尤其是岳飛帶來的不到一萬原留守司軍隊,更是正眼都不待瞧一下。短短的一次軍事會議,張俊就把自己的大政方針安排下去,其實也簡單,就是岳飛一部當先鋒,先行逼近建康打探情況,其餘人馬隨後跟上。
這可是個苦差事,在這幾十萬人的大戰(zhàn)中說不定這一萬人連個泡也冒不出就沒了,岳飛心中雖然有些不情願,可是軍命難違,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行去。四月二十五日,岳飛在建康城南三十里處清水亭於兀朮派出迎敵的八千人偶遇,岳飛當機立斷率先發(fā)起攻擊,一干將領個個奮勇爭先,士卒拼命,一場大戰(zhàn)竟然把八千金兵殺的狼狽逃竄,死傷三千餘人橫屍十五里。五月初,岳飛休整過後,帶著僅餘的八千人馬駐守清水亭西二十里出的牛頭山,等待張俊率後續(xù)部隊。可是張俊拖拖拉拉,竟然讓近兩萬金兵搶先一步趕到,牛頭山被圍。張俊遲遲不到,岳飛只好自謀生路,當夜派遣小李將軍率領驍騎營將士下山摸進金營,說來也夠幸運的,當夜月黑風高,再加上金兵防範不是很嚴密,竟然讓小李將軍得逞了!四處放火引得金兵一陣大亂,岳飛乘機率領人馬衝下山來逃之夭夭。
五月初,數(shù)路人馬近十五大軍齊齊逼近建康,這時離鄉(xiāng)日久的金兵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厭戰(zhàn)的情緒。兀朮斟酌一番決定放棄建康北歸,於是乎十數(shù)萬金兵和漢人籤軍在兀朮的帶領下往開封退去。金兵產(chǎn)生了厭戰(zhàn)情緒,宋軍也沒好到哪裡去,幾個主要將領一商量,也不追擊了,把大軍停在建康,給找皇帝上書一封:建康收復!並且言明軍隊厭戰(zhàn)情緒日重,懇請趙皇帝讓大軍在建康休整三個月,而後在北上收復失地。趙皇帝已接到這封奏章很是高興,大大的褒獎了一番衆(zhòng)將領,並下旨讓他們率軍回朝,準備接受改編!這個計劃趙皇帝在海上時就開始醞釀了,迄今爲止原本拱衛(wèi)帝都保護皇帝的禁軍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對於那種一旦有事就是地方軍隊趕來護駕的狀況,趙皇帝是深感不滿。於是心定決心重新組建編練禁軍。
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等人商量一番,在建康城內留下五萬大軍駐守,帶著其餘十萬人趕赴越州接受整編,其中就有岳飛一部。六月,大軍抵達越州的第三天,六品以上將領就穿上剛剛發(fā)下來的新官服,集體去行宮拜見偉大的趙皇帝。小李將軍剛剛探到六品銜,也很榮幸的跟著嶽老大前去一睹天顏。越州行宮只是當?shù)匾桓簧痰暮勒m然華麗無比,卻也找不出一見大屋子供趙皇帝接見這近五十人的將官,遑論還有一班一直追隨陛下左右的文官。好在這時候天氣不錯,趙皇帝直接把接見儀式放在了院子裡。
三呼萬歲過後,趙皇帝簡單的勉勵衆(zhòng)人幾句,無非就是些有賴衆(zhòng)愛卿奮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一類的官樣文章,這樣一來接見儀式就完成了,然後四品官以下的退場,留下一些真正的大員開始商討整編一事。位卑職小的小李將軍一直吊在最後頭,連趙皇帝現(xiàn)在變成啥樣也沒看清就被趕了出去,真是枉費一大早起來沐浴更衣了。
………草根要離家出走回學校了,親人來朵鮮花歡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