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元旦假期從1號開始,《繡春刀》的首映是在前一天。
陳麟風照例去捧了個場。
電影還是那個味,其中丁修“加錢”和“真潤”的兩段,他還專門留意了一番。
這都是後世很有名的梗。
此後,面對記者採訪,陳麟風照例說了些好話。
“這部片子,在我看來屬於是新武俠類型,有望開拓出一番新局面,過去幾年武俠片有些沒落,主要原因,還是觀衆產生了厭倦感,希望這部片子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您能對《繡春刀》的票房做一下預測嗎?”
“怎麼老讓我預測票房,我還是不猜了,動靜太大。”
“……”
作爲電影的編劇和投資人,媒體們很是關注陳麟風,他幾乎成了電影的主要營銷對象。
對此,他其實並不太反感,畢竟新導演,沒什麼名氣,確實需要扶持一下。
這也是他作爲老師,盡的一份心意。
陸陽很明顯的get到這份支持,首映後連連道謝。
首映後,媒體發送報道,重點描述了陳麟風對於新電影的評價。
網友們很是好奇,此前他可是剛剛誇過《泰囧》的。
現如今,10天過去,《泰囧》的票房已經達到6.3億。
按照票房曲線預測,最終票房很可能超過10億。
陳導的金口玉言,在互聯網上成爲一時熱梗。
如今他又誇了一部電影,不知道這部片子的質量怎麼樣。
陳麟風的一些影迷粉絲,還真吃了這份安利。
況且本身他作爲編劇,也足夠讓人有些信心。
雖然傳聞說只是提了創意,具體故事填充,都是由那個新人導演來的。
但這年頭,沾上他的名字,就明顯不一樣。
元旦當天,首日票房拿下近3000萬。
衆人爲之一驚。
各路媒體將之作爲大新聞,推到了娛樂版今日的頭條板塊。
別看過去陳麟風的電影,動輒單日上億,這兩千多不到三千萬的票房,看起來沒什麼滋味。
但其實大量的電影,還處在上線即暴死的階段。
拿港島有名的導演王京來說吧。
今年他導演的賀歲檔電影《大上海》,上個月月底,也就是12月21日上映,和《泰囧》是同一天。
結果在有周閏發、黃小明加持的情況下,首週末3天票房只有2300萬,不如這邊一天的票房。
雖然有《泰囧》擠佔排片的原因,但一開始,《大上海》這邊的排片並不差什麼,反而因爲有明星大導加持,排片反而更高一些。
結果被打了個七零八落。
到如今,《繡春刀》上映,《大上海》的排片,又要被進一步擠壓。
眼看電影最終能破億就不錯了。
在這種情況下,《繡春刀》能頂著《泰囧》的壓力,仍舊拿到首日近3000萬票房,實爲不易。
不少媒體都把原因歸結於陸陽的身份上,“陳麟風的弟子”這個概念,被媒體大肆炒作。
其實這裡面確實是有點說法的。
至少有了陳麟風編劇,以及他看好這部電影的傳聞,院線方確實酌情的在排片上給了點照顧。
貓眼在宣傳資源上,也進行了適當傾斜。
這都不用多說的。
如此一來,業內不少人就把目光轉移到陳麟風的其他弟子身上。
要知道,傳聞他帶出來的第一代學生,有四大金剛的說法。
如今陸陽是亮了相,表現也不錯,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
對於其他三人來說,這種關注總歸是好事。
燕影知道了陸陽新電影的成績後,簡直是大喜過望。
不容易啊,導演系終於再次出人才了。
這種成績還不至於到掛橫幅的程度,但公告欄上,也已經貼上喜報。
院辦的刊物也將頭版留給了《繡春刀》和陸陽。
票房成績剛出來的第二天,王銳就給陳麟風打了電話,極力讚揚他帶學生的表現。
當初給陳麟風這麼大的優待,甚至允許他可以不來學校授課,學院這邊也是頂著壓力的。
如今終於是第一批開花結果了。
王銳興奮的承諾道,“小陳啊,你乾的太漂亮了,你放心,職稱方面肯定給你按頂格的速度來安排。”
“額,王老師,我沒這麼急,正常來就行。”
“那哪成,做出了貢獻,就得好好獎勵。”
王銳斬釘截鐵道,“這事你不用管,我們來安排,你只要繼續這樣帶學生就行。”
“這成材率,隔壁華戲必定被我們壓下去!”
眼看院系老大興奮至此,陳麟風也不好多推辭,就這麼給默認了。
“我不會以後成最年輕的教授吧?”他心想。
陳麟風趕快上網查了查。
原來華國最年輕的教授是一位叫劉錄的老師,22歲因爲破解了某一數學猜想,被破格升爲最年輕的正教授。
果然,華國最頂尖的人才,都去搞科學了,他這根本不算什麼。
陳麟風感覺自己還是太高看自己,也放下了心。
《繡春刀》元旦三天假期,票房始終保持著略微增長的態勢。
口碑維持的很好,甚至可以說好的出奇。
網上對於陳麟風給出的“新式武俠”的評價,尤爲認可。
也因此,引發了一衆武俠愛好者的興趣。
再加上信任陳麟風眼光和評價的影迷們,陳昆和石小龍等人,也有廣大的影迷羣體。
三天下來,總票房來到了9400萬,貓眼給出的最終票房預測爲4億,作爲新人導演來說,屬實是不低了。
陳麟風尤爲驚訝,前世《繡春刀1》沒有什麼知名度的情況下,只拿到了接近1億的成績。
檔期、演員更換,營銷再給點力,差距真能這麼大啊。
1月10日,賀歲檔中,麒麟參與投資的兩部電影,《泰囧》和《繡春刀》,都在按照預定的票房曲線走著,最終應該和預計的差距不大。
他沒有再多關心,而是著重關注自己新片的情況。
《小丑》在上個月月初那會兒,後期製作就差不多了。
當時他將電影報送到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如今正是要出入圍結果的時間。
結果無驚無險,柏林電影節官方公佈的入圍名單,《小丑》赫然在列。
隨後沒多久,韓山平便打來電話。
“小陳,你入圍柏林電影節了,今年要衝擊三金?”
顯然,關注到柏林電影節入圍情況的,不止他一個。
“嗯,想嘗試嘗試。”
韓山平語氣不太樂觀,“超英電影想得獎,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我知道,《小丑》這部片子,和以往的超英電影,差別還是挺大的。”
“那就好,需要幫忙嗎?”
陳麟風頓了頓,“現在還不需要,真有事我到時候肯定知會韓總。”
“那行,也別到時候了,今年柏林去人,我親自帶團吧,到時候有問題咱們一塊商量。”
“嗯……那好吧,謝謝韓總了。”
“這話說的,咱這關係,用不著說這個。”
看起來,對於陳麟風爭取三金大滿貫,旁人比他還在意似的。
沒多久,電話又響,這次是萊昂納多的電話。
“chen,新年好,話說你們那是在過新年吧,我記得要過好多天。”
“額,還沒到農曆新年呢,之前是元旦,已經過去了。”
“好吧,那是我記錯了。”
寒暄之後,萊昂納多便急忙問道,“chen,柏林電影節,你有什麼想法嗎?”
陳麟風沉默片刻,“你…也有想法?”
“不是,我是在想,到時我可以幫你公關。”
萊昂納多語氣誠懇,“你也知道,我的目標,一直都是奧斯卡那個小金人,而你只差金熊獎,便可以拿到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大滿貫,我覺得我們可以互相幫助。”
其實他是想爭取柏林影帝的,哪怕他曾經憑藉《逍遙法外》,已經獲得過柏林影帝。
但這種事本來就要做取捨,chen是地位不弱於他的大導演,雙方肯定要目標一致,纔會有更好的結果。
明年奧斯卡,還要他幫忙呢,那纔是重點所在。
陳麟風明白對方的意圖了,果斷點頭道,“我明白了,明年的奧斯卡,以爭取奧斯卡影帝爲優先。”
chen果然是個天才!
眼見對方瞬間明白自己的想法,萊昂納多興奮道,“屆時在柏林,有什麼要求,你可以直接說,我一定盡力幫你爭取金熊獎。”
雙方大致做了約定,又定好到時候啓程去往柏林的時間,隨後就掛了電話。
陳麟風在這邊接著電話。
媒體方面,本來他們還在炒作今年賀歲檔,以及隨後即將到來的春節檔的競爭。
在柏林組委會傳出入圍名單之後,立馬轉換重心,集中報道陳麟風《小丑》入圍的新聞。
“陳麟風憑藉《小丑》,攜萊昂納多入圍2013年柏林電影節。”
“大滿貫只差柏林金熊,陳麟風《小丑》,能夠如願嗎?”
“陳麟風導演,萊昂納多主演,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巨星降臨。”
“……”
本來,這些年來,柏林電影節日漸衰落,媒體的報道更多的集中在威尼斯和戛納上。
如今陳麟風帶著電影入圍,還有衝擊大滿貫的噱頭在,熱度瞬間拉滿。
誰都知道,陳麟風意在金熊,想要在25歲的時候,成爲三金大滿貫導演。
比較巧合的是,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又有華國電影人,擔任電影節重要評委。
王佳衛,作爲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瞬間成爲媒體焦點。
業內有人私下裡嘀咕,陳導是不是挑好的,專門選在國人當評委的時候去衝獎。
媒體也有這方面的猜疑,在採訪的時候,還特意問了出來。
“王導,你擔任評審團主席,會不會照顧同胞的電影作品?”
“當然不會,組委會找到我擔任評委,是很大的信任,我當然得保證公平。”
“如果陳導的電影質量到位,我不會因爲他跟我是同胞,就特意不選,如果其他電影更好,我也不會因爲跟陳導的關係,就徇私。”
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的,實則他私下裡已經收到好幾通電話了。
有讓他到時候使點絆子的,也有讓他儘量照顧一下的。
陳麟風在業內發展這麼多年,朋友不少,看他不順眼的也多。
但王佳衛表示,他們這都是想多了。
電影節不是一個評審團主席就能做主的,很大程度上,還得看組委會的態度。
看他們想不想卡陳導一手,又或者想要示好送一程。
這都很難說。
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國內沸騰的同時,外媒也關注到,陳麟風新作入圍柏林電影節的消息。
1月11日,柏林公佈入圍名單的第二天。
國外各大主流媒體,相繼有報道今年柏林電影節的入圍情況。
他們在通報新聞的時候,往往會順帶提一嘴陳麟風、萊昂納多這對組合。
不得不說,這兩個人在去年,屬實是出盡了風頭。
《盜夢空間》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時至今日,仍然餘波猶在。
時代廣場事件,作爲2012年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此前的媒體們在盤點去年娛樂圈大事件的時候,纔剛報道過。
而且,統計去年全球電影票房排行,《復仇者聯盟》以15.18的成績,排在首位。
緊接著就是《盜夢空間》12.66億美元。
再往後的《007大破天幕殺機》的11.08億,《黑暗騎士崛起》的10.81億,《霍比特人1》的10.17億,
《盜夢空間》壓著這一衆大ip、大製作,以原創電影之姿,位列第二。
屬實是震驚到一衆好萊塢電影人和歐美媒體。
元旦過後這幾天,世界各大媒體的娛樂版,對於這個話題,討論的火熱。
衆多電影人和影評人,對《盜夢空間》的評價非常高,對於陳麟風的編劇水平,一再吹捧。
連帶著華國其他電影都水漲船高。
前年的時候,國內出了一個《華國影史百年經典》,當然是內地版的。
歐美媒體當初沒怎麼在意,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則煞有介事的進行了報道。
看到陳麟風的《夕陽》才僅排在第六名,這幫西方媒體很是驚異。
然後重點介紹了排在前十名的作品,尤其前五名,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當然,這裡要去除掉前兩名。
第一名就不必說了,都知道這是歷史價值大於作品本身的價值。
第二名的《上甘嶺》,比較尷尬,也被多數漂亮國媒體略過。
此後的《小城之春》《霸王別姬》《活著》,則在艾美麗肯知名度急速上升。
此後漂亮國碟片市場,這幾部電影的租借量,顯著的提高了不少。
IMDb的電影排行榜top250,這幾部電影要麼迅速上榜,要麼排位快速上升。
又引得國內,對於這幾部電影的評價,又有提高。
這也算是某種名人帶貨吧……
1月15日。
今天是週一,也是年終彙報的日子。
這兩年,龍麟和麒麟體量都大了不少,尤其是麒麟系,又分出來貓眼和v站,各自的發展都很快。
這兩年更是一先一後,造就偌大的聲勢。
如今都已經是業內小有名氣的公司了。
再如往年那樣,由總經理單獨彙報,有點不太合適了。
因而,今年龍麟和麒麟兩邊一合計,大家乾脆聚在一起做彙報,順便也一起討論來年計劃。
按照陳山佟的意思,是想以後形成定例,不說別的,大家至少對同集團旗下的業務有所瞭解。
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資源互通。
陳麟風想想也是,他這個層面,有什麼要求,兩邊都能使的動。
像是宋逸想要往神話特效片方面努力,陳麟風直接給他扔到龍麟那邊,從電視劇開始入手,龍麟那邊果斷就接了。
拍電影的時候,如果覺得龍麟那邊某部劇的演員不錯,也能拎來用。
可要換到梅姐、徐武、陳瑞這個層級,就沒那麼容易。
梅姐還好,畢竟當初也是龍鱗的,至少認識人。
徐武、陳瑞這兩個,根本沒有見過陳山佟手下的人,相互之間都不認識。
他們甚至不知道龍麟那邊,具體什麼情況。
舉個例子來說,龍麟和麒麟各有自己掌控的媒體資源。
但雙方做電視劇或電影,往往又只能各玩各的。
而娛樂圈媒體,哪有隻涉及電視劇,或者只報道電影的。
麒麟旗下的媒體,順帶幫著發一篇宣傳龍麟劇的報道,其實根本不費啥功夫,稍微收點錢的事。
但往往,龍麟這邊得另花錢找媒體,效果還不一定好。
只有兩位太子爺主導的項目,才能做到兩邊都下力氣。
這其實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
開會的地點在麒麟的總部大廈。
23層的大會議室裡,此時稀稀拉拉五六個人。
有人已經早到。
龍麟的市場部經理董若華和製作部門的大製片人劉雲,正小聲說著話。
曹玉拉著程爾,兩人找位子坐下,聊了起來。
“老程,去年沒咋見你人,《颶風營救》拍咋樣了?”
“還好,拍是拍完了。”
曹玉調侃道,“程導越來越牛了啊,房龍都調教過了。”
“快別提了,”程爾直搖頭,“這種大佬太難伺候了,要不是陳導幫襯,我根本壓不住。”
“就這,還是我拍過《警察2》,有點底子的情況下。”
程爾簡短的說了幾個例子,都是房龍覺得動作戲不夠,想要增加時長的。
“不是我頂不住局面,關鍵人說的還有點道理,房龍給出的調整,確實小更好,但那樣一改,別人的戲份就要被壓縮,最後還是找的陳導解決。”
曹玉咋舌,“不是定好了不能改劇本,這都沒用?”
“沒改劇本啊,房龍是動作指導,人說了,就只是提供更好的動作方案而已,這叫人怎麼說。”
曹玉道,“怪不得,去年陳導走了一段時間,原來是給你們做調解去了。”
“是啊。”
程爾還要再說,這時房間裡又來人。
“劉導、程導,你們來的挺早啊。”
小常帶著陸陽、郭凡、沈奧、宋逸等人進來,給兩邊,主要是劉雲那邊做介紹。
面對大老闆的助理,劉雲和程爾都很好說話。
劉雲笑著擺手,“陳總的學生,我們都認識,宋逸這段時間也乾的不錯,今年就該正式上手了吧。”
後面這句是對著宋逸說的。
宋逸點點頭,“嗯,編劇組那邊寫好劇本,我看著挺好,準備回頭讓陳導看看,就著手組局開拍了。”
“挺好,”劉雲頷首,又看向陸陽,“陸導今年聲名遠揚,《繡春刀》真是讓大家大開眼界。”
陸陽謙虛兩句,誇獎的話最近聽太多了。
不過如今在場的基本都是大佬,也容不得他膨脹。
他倒是想跟郭凡、沈奧幾人面前嘚瑟嘚瑟,可大家都熟,誰不知道誰啊,根本不給機會。
程爾突然插話,問劉雲道,“龍麟去年拍的網劇,效果怎麼樣?”
衆人都將目光投向劉雲。
擱在幾年前,真不敢想拍完電視劇不放到電視臺,而是純在網上播。
龍麟作爲業內電視劇製作龍頭,突然宣佈拍一部網劇,因而大家都挺關注的。
劉雲想了想道,“一會開會,彙報的時候就會說到網劇這個事,現在先容我賣個關子。”
說完,拉開座椅,就此坐下。
拍網劇這個事,是上面的意思,他倒還能理解,就是團隊方面,不太支持。
其他部門,也不看好。
公司裡當初甚至有傳言,說他老劉是不是哪點沒做好,被上頭髮配了。
也不能說他們亂懷疑,看看現在的那些網劇,基本都是爛片的代名詞。
實在沒太看出前景來。
程爾無奈一笑,也拉開座椅坐下。
其他人也紛紛落座。
此時會議室逐漸進人,衆人自有定位,按照想法,尋找座位。
一般來說,創作部門,像是編劇組,製作部這種,得益於陳麟風這個老闆的重視,地位會稍微高些。
市場部也很關鍵,海外的幾個國家負責人,都是歸於市場部管,這回也都來參加會議。
營銷部、人事、運營、財務這些部門,基本一個部門派一個人過來。
今天不是他們的主場。
再有就是麒麟的幾個導演,以及龍麟這邊,合作比較多的錢燕秋、孔勝、李陸、劉偉祺這些電視劇導演,也陸續到場。
他們主要是旁聽,但地位相對更高一些,近似於合作者。
會議室裡聲音逐漸嘈雜起來,大家都在小聲的交頭接耳。
此時,門外傳來動靜。
便見陳麟風和陳山佟在前,身後跟著貓眼徐武、v站陳瑞、麒麟鄭志浩、孫鳳梅、龍麟韋晉等,烏央烏央的一羣人走了進來。
房間內突然安靜下來。
橢圓桌打頭留了兩個座椅平齊擺著,陳麟風和陳山佟來到上首的位置,其他人分列兩側。
陳麟風環視一週,“看來諸位是到齊了。”
“既然如此,會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