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0章 行途13

我遇到的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敵人…他們帶來全新的武器和戰術,擅長役使附庸的軍隊,通過連綿的戰鬥損耗我們的力量,並尋機予以致命一擊,我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和了解他們,在此期間一些犧牲時不可避免的,哪怕外面已經失去了最東邊的五六個行省。

《麥海迪之書》

大馬士革城,空氣中滿是血腥的味道和shēn‘吟’的聲音。

聚集在城‘門’下,‘陰’影中的人羣,不安的扭動著身體。

本以爲,卻堅持了這麼久,纔等到這個機會,夏季高溫而蔓延的瘟疫,讓攻守雙方都不得不重視起來,但顯然更加不利的是困守城中的一方,雖然大馬士革城足夠大,但是在外圍重重封鎖下,水源和溝渠總是有限的,隨著配給的日益匱乏,這讓士兵們也不禁怨聲載道起來。

人羣中,阿頗勒兵團長官卜愛爾,只覺得握刀手中全是滑膩的汗水,看著麾下兩名千夫長,他們比他更緊張。來自柏柏爾人聯軍部族勇士和本地敘利亞部隊的‘精’銳士兵,披掛整齊手持兵刃靜靜的貼在牆根下,高大的‘門’樓下,僅有的火光也被整個黑黝黝‘門’‘洞’吞噬了一般,明滅晃動讓人有些堵在心口的不安,守軍中的本地內應,正在奮力的打開城‘門’。

隨著慢慢掀開的‘門’隙中透出的冷風,讓他們不由‘精’神振奮起來,隨著涌動的城外氣息,權勢和財富似乎已經垂手可得了,只要在‘門’口堅持那麼一小會。

看著亮起的火把不由‘露’出一種絕望的神‘色’,傳說中在城頭暈倒的哈里發拉赫曼,赫然健壯無比的佇立在城頭上,數以千計的弓箭手從各種建築上站起身來。

那種冰冷的絕望,讓他的身體不由戰慄起來,臉‘色’卻變得‘潮’紅一井“爲什麼。。”

拉赫曼的聲音,像是冰冷的礫石一般,空‘洞’‘洞’回‘蕩’在寂靜的晚上。

“我最信賴的手足啊。。難道你和我流的不是一個祖母的血麼”

“菲海里叛逃後我甚至將他的舊部也‘交’在你”

“或者說,你從我這裡得到的還不夠慷慨麼。。我是一個缺少信用或是賞罰不明的君主麼”

“那因爲你的愚蠢和衝動。。把我們拉進這個危機和絕境”

卜愛爾大聲的反駁道。

“多少次請求你帶著戰利品暫且撤退。。。”

“可是你卻被收復聖城的榮譽衝昏了頭。。”

“妄想用一個又一個勝利,擊敗擁有一整個國家做後盾的宿敵。

“然後一個失利,就只能被困在這座死城裡發黴麼。。”

“阿非利加的總督。。”

他像是發泄一般又像是自我鼓勵的大吼道“只要我能帶人回到非斯。。我就是新王朝的創始者”

說到這裡,他暗中對著身邊親信比劃了個動手的姿勢“這就是你背叛的理由麼。。”

“信用是用力量來維護的。。”

城外傳來喊殺聲,一條火龍在圍城的營地中穿棱著,點燃了一個又一個營帳。

“埃及的援軍援軍到達了。。”

“你也許不知道。。希臘人的皇帝已經出兵了”

“他在雙頭鷹旗正飄搖在安條克。。”

“你覺得那位曼殊爾,還有多少兵力可以圍困我們?。。”

“‘門’已徑開了,衝進去,我們就可以獲得〖自〗由。。”

卜愛爾搶在不下動搖前,突然咬著牙齒吼著衝進‘門’‘洞’中,但隨即他被裹住不前的部下們滿是沮喪和絕望的表情所包圍。

大半打開的厚木城‘門’背後甬道中赫然是一道石頭堆積起來的淺淺壁壘,雖然不高只要爬幾下就能翻過去,但已經足夠成爲阻攔他們片刻的死亡陷阱。

就聽箭如雨下,慘叫聲連片,只有自己親信在內的一小部分人攀爬上去被‘射’倒在血泊中,其他大部分的人都丟下武器跪倒在地上,大聲祈求哈里發憐憫和寬恕。

劇痛來自背後,幾隻槍尖從前‘胸’透了出來,他不由怒目圓睜的想說什麼,吐了幾口血沫卻還是沒說出來隨著‘抽’拔的槍桿,轟然倒在塵土中。

這是一隻火箭被設上天空,臨近的另一個城‘門’傳來轟然的慘叫聲,顯然另一路的柏柏爾人首領也沒能的了好去。

而在城‘門’甬道里突然冒出的沖天火光和慘呼聲,那是衝進倒滿石腦油的甬道陷阱中阿拔斯人的敢死隊在火焰煉獄中絕望的哀嚎。

緊接著又一個城‘門’大開,接應的騎兵列隊殺出城區後,城頭連片的火把才徹底熄滅“扶我下去。。”

指揮完這一切,拉赫曼身體突然軟了下來,他的病情時真的,只是服用的提取‘精’神的茶草,才現身鼓舞士氣的。。

“你做的很好。。”

他對一旁的賽里斯僱傭軍頭目陸雙鶴道“你們的忠誠和義舉,會得到慷慨的褒獎和傳揚。。”

“如果願意再等兩年的話,我可以將我最小的‘女’兒嫁給你。。”

“這是我的榮幸。。“陸雙鶴表情略微動容道。

“在此之前,我需要藉助你們的渠道,再給外面的軍隊傳遞一些消息。。”

我站在一大片田地中,高矮錯落的作物,將視野中暈染成燻人的綠‘色’,蔓葉連片的是地瓜…矮株碎‘花’的土豆。彌簇如青帳的子是‘玉’米,都是我從國中推廣,又引種過來的新作物。

“這些都是好東西啊,不挑水土,長大快,只要有足夠的‘肥’力,就可以收個千兒八百斤的。。”

我執意要停下來,深入到遠離的村莊裡去,看看長勢這麼好的一片莊稼,順便問問背後的故事。他也把我當成了某個前往赴任路過好奇的官員,因爲我的年紀,所以到沒有太多忌諱。。

“不過,一年分兩茬種太遲地力了,所以得等來年改種些疏茬的大豆、雀麥、1小禾、首蓿什麼的,才能緩過來。。。”

“此外,想種的好,耗水也不會少的,溝渠田壟,都需重新梳攏。

“這些年軍中分派下來聽喚的庸奴多了,有餘力新開了一千多傾青田,全種的是這種東西”

“現在軍莊裡,留兩成種稻麥做酒醅,一成種瓜菜雜‘色’自用,餘下的基本都改種上了。。”

“山間、狹地,挖掉礫石,剩下沙土上也能活,只要種下了多少也能收一些。。”

“收的比往常多了,連那些番人也學著種起來。。。不過成‘色’和數量相較軍莊差了遠奔。。。“那耕作起來的是否瑣碎更廢人工。。”

我笑笑道“畢竟與以往大不同了。。。”

“瞧您這說的。。”

他好似有些被瞧不起的樣子,拍‘腿’叫了起來“莊稼把式,還怕種田‘花’心思和功夫麼。。”

我悻然捏捏鼻子,倒是忘了,以有限的土地‘精’耕細作,養活數以千萬的人口,乃是我這個民族的一大特‘色’,相比那些躺在氣候適宜降水充沛的‘肥’沃土地上,只要播種就能坐等收成的東南亞或是南亞、非洲民族來說,這是一個何其有幸和出‘色’的傳統啊。

“”。。。

“阿笑,你居然被個老農給鄙視了。。。”

吃吃笑的小丫頭,正抱著一捆青‘玉’米,發出一種松鼠般的細碎聲,身後還推著一小車散發著泥土清香的農作物。

都是鄉人送的,說是這麼小的‘女’孩兒,也要隨父兄上任,實在是遭罪啊,所以同情氾濫之下,非要把各種時令果菜,摘些來讓她嚐個鮮兒,好讓她感受下民風。

果然長相可愛會賣蔭,走到哪裡都吃的開啊。

“這位是什麼官兒。。”

“怎麼排場這麼大。。”

“刺史?鎮守?還是經略。。”

“我的親孃喲。。”

“昏倒了。。。”

走了大老遠隱約還有回聲一樣的動靜。

既然已經驚動了地方官民,然後我又順勢參觀了附近最大集體工坊,建立在河口的典型水力‘混’雜著畜力的流水線,只有一些需要注重瑣碎細節的分檢、校驗等工序,才由人工來完成,有制皮、‘毛’紡、織布、

印染乃至軍用的被服和夾絨衫、雨篷等成品。

就是勞工仍舊以‘女’‘性’爲主,少數男‘性’也主要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這種搭配顯然與前方進行的戰事,多少有所關聯。

作爲工廠的配套,食堂、輪班休息的‘女’舍,無限量供應茶湯和熱水的茶間,看起來一應俱全,最大的特‘色’確實這裡有一處“寄所”。

所謂“寄所”就是在田地裡劃出一片用圍欄圍起來的區域,把軍生孩童玩裡頭一放,仍由其自行玩耍的區域,很有些後世託兒所的雛形。因爲他們的母親,往往參加了軍屬工場的兼職,因此其中還有提供一頓早食,一小碗還過得去的稀粥,加上一個土豆或是地瓜,每旬只須‘交’一枚當五十的白銅大錢的內部福利。

很快就到了放工的時間,穿著藍‘色’工服的‘女’人們像是趕‘雞’鴨一般的,滿場呼喚著自己的兒‘女’,紛紛圍攏到身邊,其中兩三個比比皆是,四五個。

似乎感覺到我的疑‘惑’,親自跑來給我做導遊當地的縣令趙密主動解釋道,根據他的說法,這是這些年田開的多,收的也多,通過鼓勵‘交’易和流通,物產逐漸豐足起來,所以家有餘糧之下,一有空就可勁的生孩子,生養的成活率高了,需要照看的孩子也多了起來,再加上軍隊鼓勵‘婦’‘女’參加集體生產,所以就採取了這個變通的法子,只是所有照看人員,都是那些有一定行動能力的殘疾老兵。。。

少有飽暖就不停生孩子?,我搖搖頭,這也算是〖中〗國特‘色’了,雖然知道他這是拐彎抹角的討好,不過感覺還是不錯的。

我忽然注意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典型的胡夷外族的特徵,這種特徵也部分體現在他們的兒‘女’身上,說的話也不盡相同,真正黃膚黑髮的‘女’‘性’,反而屬於較少的那類。五顏六‘色’的頭髮和膚‘色’,再加上她們迥異的口音,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莊子和工廠裡都是這般情形麼。。”

我忍不住開口道“這麼多外藩胡族的‘女’子啊。。”

“基本上大同小異。。”

他小心看著我的臉‘色’“可有什麼不妥麼。。”

按照他的說法,這些胡夷婆娘啊,很多都是前方送回來,或是軍中批次買來的,因爲便宜而且省事,所以這些年很多人都願意收房,所以很有些講話都講不清楚的胡‘女’,雖然,只要能生兒育‘女’,語言溝通什麼的,反而不是大問題可以日久生情,也就自然會說了嘛。

這些年各族歸化人逐漸增多,他們家的‘女’‘性’,也更願意嫁給土生的唐人,以儘快提升自己的在社會上的隱‘性’地位,因此一來二去數量就大大增加了。

“阿瑤在麼。。”

於是,我已經下了一個決心。

第二天,尉遲瑤負責的西域‘女’營,又新增的一個項目,頭期撥付五百萬錢,對這些外族出身的母親,進行業餘‘性’質的集體教育,要求她們儘快學會唐話和唐人的風俗傳統,以爲兒‘女’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和文化價值觀,並定期根據她們的進度進行小額實物和金錢的‘雞’勵。

所謂子‘女’的幼年成長,很大一部分都是落在母親身上,雖然長大一些就可以送入軍塾學習,我可不想大唐軍人後裔,從小生就是在滿口胡風夷語的環境下長大,再來糾正和輸灌就事半功倍了。

不要小看潛移默化的力量,所謂“夷入夏則夏,夏入夷則夷”這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在本身不僅有壓倒‘性’的人口優勢,又失去母國文化的反哺和輸血的情況下,要想保住自己的民族特徵和文化凝聚力,是在是勉爲其難。

這一點,從歷史上淪陷在四面腥羶的包圍圈中的安西、北庭,或是諸如後世那些失去文化傳承而被稱爲黃皮白心大香蕉的,對祖上出身的母國充滿糾結感的“海外華人”比比皆是。

軍事的佔領和征服都是有限的,但是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纔是長久的,我可不想辛苦經營了好幾代人,最後只是給外族文化摻沙子,增加了新血而已。

要讓大唐爲代表的最先進漢文明,成爲新徵服地區的主流特徵,還任重道遠呢,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和‘插’曲而已。

龜茲作爲安西首府,也是行政區劃最大的一鎮,隸下的姑墨州、溫肅州、蔚頭州、達滿州等衆多州縣城邑,分佈在一個東西向的長條狀地帶上,走起來也要費上不少時間,沿著銅廠河繼續前進,用了兩天時間纔到達了龜茲鎮。

不過我們在抵達龜茲鎮的首府伊羅盧城的之前就已經得知,了了鞏固新徵服的疆土和威懾那些藩國,作爲以副大都護郭析爲首的安西都護府大部分班子,其實常年並不在這個治所,而是前移到了更西北的疏勒鎮,爲也就是我此行名義上的終點。

所以是由在當地的安西留後,兼龜茲守捉使趙崇砒,親迎接待我們一行,到了這裡也同我隨行的大部分人,需要分別各奔東西的時刻,短短的數天時間內,大量的酒食被消費掉,而無數邊塞體的詩文被創做出來。

我直接住進了位於山頂的前龜茲王宮,現在的都護府衙‘門’,早上起來推開窗‘門’,就可以在淡淡清涼的晨風中,俯瞰全城乃至遠方大平原上日出天線的盛景,。

到了第三天,就聽人通報,於闃鎮鎮守使鄭據,毗沙府都督、國王尉遲耀,皆親自來奉見。

這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藩國,因爲他既是軍鎮又是藩國的雙重體制,在西域衆多政權中獨樹一幟。

事實上中華自古以來藩屬這個概念,其實是一分爲二的,即外藩之國和內屬之國,所謂外藩就是疆土抵鄰,通藩貢使往來不絕的外國,雖然大多數都有稱臣的名分,但是更多時候只是象徵‘性’的封贈以施加影響,其國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保持相當大的自主權。

早年的康、安、石、曹等河中列國,以及外西域的大部分國家,

都可以歸到這個範疇。

而內屬之國,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所謂屬國,以臣下之國的名分,積極響應宗主大國的各種詔令和需求,以獲得名分和實質上的庇護,在需要的時候還要出錢出人,派兵以追隨宗國的征伐,傳統意義上比較穩定的樣本就是‘棒’子的祖先新羅了。

不過在西域這裡,卻是以於闃、拔那汗、梵延納、大小勃律爲典型的大小十一個國家,爲具體表現。作爲受保護臣國的職分,除了大唐在其境內要點駐軍和設置府兵外,他們要以國家爲整體,定期向安西都護府提供稅賦和徭役,還要在特定時期,積極響應都護府的戰爭需求派兵附從。

這些國家受到外部攻擊乃至淪陷的時候,安西都護府也要派兵救援併爲之復國,如果屬國相互起了紛爭,同樣要請都護府介入仲裁,否則就是違逆臣禮,客令各方共擊之。

當然,這個範圍並不是絕對的,根據地理的遠近和臣藩的程度有所變化,象吐火羅就遊離兩者之間,因爲其諸侯林立王權有限的特‘性’,時而近臣時而疏離:而回紇雖然有臣國之名,但是因爲遊牧民族本身居少定所的特徵,再加上本身擁有一個大國的實力,除了征戰的需要外,對其內部的干涉有限。

在這些外藩內屬之外,還有所謂的絕域之國,就是疆土並未鄰接,卻依舊保持往來的國家,從遙遠的泰西、大秦、到臨近的天竺五域,從古代安息到現今的大食,。

不過現在大食已經不算絕域了,或許將來還有機會把大秦也從外域的名單上剔除。

除了這些比較明確的存在外,在蔥嶺東西的範圍內,還有衆多沒有國家形式,卻以各種大小可汗、葉護、王公的名義,形同地方政權的大小氏族勢力數十家,不過其中的‘波’動和變數起伏較大,雖然他們被刻意分散編屬在各個羈縻州縣內,但需要的時候徵召發動起來,起來也是一股相當龐大的力量。

因此安西都護府的駐軍,看起來並不多,但實際可以動員起來的的軍力,卻是相當可觀的。

雖然於闃鎮並不在我行程的名單上,但因爲尉遲瑤的緣故,我對這個地方並不陌生。於闃作爲國家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戰國末年,由大月氏附庸的賽種部衆於塔里木盆地南沿建帳立國,以地濱和同河而得名。

後通使往來〖中〗國,有投筆從戎的班超,以漢軍司馬身份遠赴赴於闃,國主尉遲廣德殺匈奴使者降漢,班超以此爲根據地,重開西域長史府,北攻姑墨,西破莎車、疏勒,於闃皆出兵相助,始爲國朝親藩之首。

之後歷朝歷代雖然中土更立變遷而貢使往來不絕,一直沿襲到唐初開國,已經是與部善、焉耆、龜茲、疏勒併爲西域大國。

作爲西域地緣文化和傳統中,最傾向中土的勢力,所謂事大主義在這午國家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造在唐太宗貞觀年間,於闃王就率先遣子入‘侍’唐廷。

到了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於闃被編爲唐安西四鎮之一,成爲絲綢之路南道最重要的軍政中心。後武周篡國,吐蕃勢力乘機進入塔里木盆地後被攻佔。

到了上元元年(674加年),於闃王尉遲伏閨雄擊走吐蕃,親自入唐朝貢,唐遂在於闃設毗沙都督府,下轄6城等10羈縻州,任命伏閨雄兼都督,後來部善、焉耆、龜茲、疏勒等西域打過相繼爲唐軍攻滅或降服,國族四聚與長安,四鎮乃更移到更西北的地方,只有於闃雖然處於後方,卻依舊復存其國,並保持相當的自治‘性’,不可謂不是一個獨樹一幟的異數。

唐玄宗天寶年間,前代於闃國主尉遲勝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並授予右威衛將軍、毗沙府都督。安史之‘亂’起後,尉遲勝自率國兵赴中原之難,轉戰數載,最終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戰沒靜邊黨項之‘亂’,可謂忠死國臣的典範。

只是尉遲瑤雖然添爲他的長‘女’,不過生母並非李王后,而是早年爲王子時胡商獻納的安息‘侍’兒所出,是爲母系卑微,長相又異類北塞種,雖然有長公主之名,卻不爲國族所重。所以父親死了之後,寧可自請跑到宗國來做一個‘女’官,也不願留在國內。

由於尉遲勝無長男,爲了穩定親藩局勢,朝廷乃令尉遲勝之弟尉遲曜,繼任當代國主,兼四鎮節度副使,沿襲管理本國事,可見其優待親厚,非別藩可比的。

而這位尉遲曜也不是等閒人物,在另一個正常時空上,率領當地民衆與唐鎮守軍一起戍守於闃,堅持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才爲吐蕃攻佔。後來歸義軍張議‘潮’舉義率土東歸,尉遲氏也是最大的助力之一,可謂親藩中的親藩,走狗中的走狗。

另一責面,於闃國處東西商旅之要衝,物產豐饒,自古盛產寶‘玉’和白銀,雖然國小而有‘精’兵,又少有兵戈之患,尉遲一族歷代在音律書畫文藝等領域人才輩出,從畫壇大家尉遲乙僧,到著名樂師尉遲宏,天文曆法學家尉遲新,乃至歷代尉遲氏的子弟,從戎軍伍或是任事朝中的也不再少數。

又崇奉佛法佛‘門’昌盛,繼承唐玄奘衣鉢的大弟子窺基,亦是出自這個家族,唐玄奘當年求法與域外,‘門’g於闃王鼎助並結拜爲異‘性’兄弟,這也是西遊記裡唐僧御弟之說的原形,因此歷代國王都有法號,尉遲勝法號普勝生,尉遲曜法號普生光。

國都西城(今新疆和田附近)。自秦漢已降雖然有動‘亂’更替,但是尉遲氏的王統卻沒有斷絕過,在此統治了已經將近千年,而且時代皆以求取漢家貴‘女’爲正室,也是西域列國中以胡人出身,仰慕漢化‘色’彩最是濃重的國度了。

尉遲氏,以北‘門’天王毗泌‘門’天后裔自居,奉爲爲家族守護神,相比之下八百年後島國上那個戰村時代,號稱軍神什麼的山寨貨上杉,實在不足不足一提。

因爲尉遲一族,也是在西域綠化的大‘潮’中,堅持到最後的一個佛教政權。

話說回來。

這次於闃國王還親自送來了,所謂的尉遲瑤嫁妝,並大禮十足的拜會了這位遠嫁國內的侄‘女’,畢竟他是臣國封君,尉遲瑤卻遠嫁是宗主上朝的‘女’官,所謂君臣大義,天人相隔莫過於此。

琳瑯滿目的各‘色’賞玩異域金珠珍寶,車載駱馱的器具器用,馴熟有素的服‘侍’奴婢,還在其次。

關鍵是一同前來聽候調遣的,尉遲旁系及附庸子弟構成一個整編營的王衛,以及數千口數藩移民,都是來自尉遲王家名下的莊園和產業,其中各‘色’工匠、藝人、通澤和商人比例很高。

顯然作爲尉遲瑤的叔父,這位於闃王很是用了一番心思。

如果我想要王位更立,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讓我和尉遲瑤的孩子,成爲內定的新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既然他如此識相,我也不介意結一個善緣,因此相談甚歡之下,我答應可以給他族人一個出身,比如作爲尉遲王室的分家,封藩外域的機會,當然前提是他們得有足夠的表現。!。

第445章 晚亭第439章 命運。長夜。將盡第76章 繁華不知夢裡鄉誰是一第277章 天掉餡餅與春江水第688章 行途11第560章 現在和將來第416章 門戶與物議第510章 斬首第一百一十一章第70章 名人第381章 後果很嚴重第167章 吐蕃問題第699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3第一百八十一章第364章 下馬威第547章 變數,轉折第626章 內外交困第137章 仍然無題第779章 邊風飄搖那可度第六百是九十六章 爲君談笑靜胡塵第580章 十七日城與按軍銜上第293章 水掉頭歌第3章 另類結局第486章 車城第506章 遲到了抱歉第495章 困局第725章 徵起適遇風雲會2第426章 路人與決心第539章 河西、河西第297章 萌動第358章 坐論教第七十四章第372章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第432章 始動第608章 偶遇第44章 一邊倒的對決第293章 水掉頭歌第584章 莫高剿匪第256章 暱暱兒女語 恩怨相爾汝第76章 青城第36章 部下第777章 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下)第507章 結束、開始第534章 在路上第363章 行路難第104章 突如其來的今天第223章 沙場烽火連胡月2第172章 鋼管與肚皮第585章 屈服,輸送第367章 蓬萊宮第一百八十七章第339章 山中觀第66章 游擊戰第248章 哀樂各隨兮有變第254章 河北篇 遑遑名利客第635章 申斥第四十九章第254章 河北篇 遑遑名利客第506章 遲到了抱歉第87章 商州第291章 江陵假日第743章 萬國兵前草木風6第357章 宴家話第269章 爲君掌上施權謀第612章 萬王之王第353章 老蜜蜂第363章 行路難第499章 亂流第311章 結論第334章 城下盟第675章 敘別第798章 俱懷逸興壯思飛5第526章 日照香爐生紫煙第824章 再瀾第294章 前兆第124章 暗流第39章 插曲第419章 維爾齊的決斷第425章 塵囂落定須靜閒第517章 ,前程、夜宴第820章 歸還第600章 羅馬 羅馬第664章 彼此第303章 腋變第465章 彈劾與決心第733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第80章 所謂的大內高手第460章 我心攘攘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第680章 行途4第645章 漸進第637章 初接第216章 春風知別苦第459章 天下熙熙第452 當如夏花第372章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第354章 LOLI與狼第761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6第112章 月夜狂響第45章 亂
第445章 晚亭第439章 命運。長夜。將盡第76章 繁華不知夢裡鄉誰是一第277章 天掉餡餅與春江水第688章 行途11第560章 現在和將來第416章 門戶與物議第510章 斬首第一百一十一章第70章 名人第381章 後果很嚴重第167章 吐蕃問題第699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3第一百八十一章第364章 下馬威第547章 變數,轉折第626章 內外交困第137章 仍然無題第779章 邊風飄搖那可度第六百是九十六章 爲君談笑靜胡塵第580章 十七日城與按軍銜上第293章 水掉頭歌第3章 另類結局第486章 車城第506章 遲到了抱歉第495章 困局第725章 徵起適遇風雲會2第426章 路人與決心第539章 河西、河西第297章 萌動第358章 坐論教第七十四章第372章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第432章 始動第608章 偶遇第44章 一邊倒的對決第293章 水掉頭歌第584章 莫高剿匪第256章 暱暱兒女語 恩怨相爾汝第76章 青城第36章 部下第777章 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下)第507章 結束、開始第534章 在路上第363章 行路難第104章 突如其來的今天第223章 沙場烽火連胡月2第172章 鋼管與肚皮第585章 屈服,輸送第367章 蓬萊宮第一百八十七章第339章 山中觀第66章 游擊戰第248章 哀樂各隨兮有變第254章 河北篇 遑遑名利客第635章 申斥第四十九章第254章 河北篇 遑遑名利客第506章 遲到了抱歉第87章 商州第291章 江陵假日第743章 萬國兵前草木風6第357章 宴家話第269章 爲君掌上施權謀第612章 萬王之王第353章 老蜜蜂第363章 行路難第499章 亂流第311章 結論第334章 城下盟第675章 敘別第798章 俱懷逸興壯思飛5第526章 日照香爐生紫煙第824章 再瀾第294章 前兆第124章 暗流第39章 插曲第419章 維爾齊的決斷第425章 塵囂落定須靜閒第517章 ,前程、夜宴第820章 歸還第600章 羅馬 羅馬第664章 彼此第303章 腋變第465章 彈劾與決心第733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第80章 所謂的大內高手第460章 我心攘攘第764章 好吧,遲到的新年快樂第680章 行途4第645章 漸進第637章 初接第216章 春風知別苦第459章 天下熙熙第452 當如夏花第372章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第354章 LOLI與狼第761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6第112章 月夜狂響第45章 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大安市| 民县| 商河县| 兴和县| 肇庆市| 镇沅| 泽普县| 沙坪坝区| 勃利县| 普宁市| 钟山县| 滨州市| 宁夏| 孟津县| 兴国县| 宝清县| 集安市| 房产| 云安县| 区。| 沙坪坝区| 潞城市| 措美县| 安庆市| 香港| 博乐市| 咸宁市| 丰顺县| 蕉岭县| 肥城市| 湖南省| 信丰县| 宜宾县| 会昌县| 襄汾县| 保德县| 嵊州市| 广河县| 青冈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