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人心浮動

黛玉倒是知道康熙還沒有到龍馭歸天的時候,不過旁人不知道啊,一時間宮闈中、朝堂上,人心浮動,緩緩拉開了康熙四十七年那一場風雲變幻的帷幕。

接連幾日康熙都因爲身體不適沒有上朝,胤褆一早就進了宮,直奔惠妃的長春宮而去。惠妃見兒子過來,對左右之人使了個眼色,屋裡伺候的奴才們便都自覺的退下。

門一關上,胤褆就迫不及待的問:“額娘,皇阿瑪那裡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惠妃皺眉道:“皇上這回怕是真的有些不好,咱們要早作打算!”

胤礽因爲是太子,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只要皇上沒有新的廢立的旨意,那麼一旦皇上去了,他繼位就是理所應當的。因此,投靠胤礽的人比較多,他能拿到康熙的用藥單子也就不足爲奇。

不過惠妃在宮裡經營了幾十年,自有她的門路,對於康熙的情況,她也是有所掌握的。正因爲掌握了康熙的病情,所以惠妃不大樂觀,當此太子還未完全被厭棄之時,皇上若是有個萬一,她並不認爲對胤褆來說這是什麼好事。

惠妃緩緩道:“你一會兒出宮去明相府上走一趟。”

明珠此時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整個人老態已現,他有些明白當年索額圖鋌而走險的心情了。也正因爲有索額圖的前車之鑑,明珠才越發的謹慎。

說來也奇了,以前在朝堂之上,索額圖是保守派,不管是在政令之上,還是在作戰之上,索額圖的意見都是相對於保守的,而明珠就恰恰相反,他的意見都是比較激進的。也正因爲此,康熙纔對明珠青睞有加。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索額圖會那樣冒險的做出謀反之舉,而明珠在此事上又與平日行爲完全不符的採取了保守的舉措。

明珠說:“皇上心思深沉,便是真的到了最後的時刻,也容不得疏忽。大阿哥可還記得當年皇上身染瘧疾之時的情形?”

胤褆心裡一凜,他如何不記得當年之事?那時太子深得聖心,索額圖的勢力也如日中天,當他知道皇阿瑪有可能病重不治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再沒希望,一輩子都要被太子打壓了。

當時誰能料到皇阿瑪竟然能痊癒呢?

而在皇阿瑪病重之時隱隱竊喜的太子就此被皇阿瑪厭惡了去,埋下了這些年父子相疑的隱患。

明珠見狀繼續道:“便是皇上真的有個萬一,又豈能沒有後手?而太子當了三十多年心裡豈能不著急?大阿哥目前最緊要的事不是想著如何部署以防萬一,而應當想著如何才能讓太子出手,好讓皇上徹底的厭棄了他。”

胤褆道:“讓皇阿瑪厭棄太子容易,只是如何能讓皇阿瑪立我爲儲呢?”

明珠笑道:“大阿哥想差了,咱們所圖的根本就不是皇上的屬意。只要沒有了名正言順的太子在前,大阿哥您佔著長子的名義,由您登基豈不是順理成章之事?三阿哥不足爲懼,八阿哥那裡雖然人多勢衆,到底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軍權!到時候越亂,對您來說就越有利!”

胤褆總算是心領神會了。

此間事了,明珠讓兒子揆敘送胤褆出府,他閉上了渾濁的眼,心裡飛快的算計著。不久聽到一陣腳步聲,明珠閉著眼問:“大阿哥走了?”

揆敘躬身應是。

明珠問:“這件事你怎麼看?”

揆敘沉思片刻,說:“便是皇上厭棄了太子,大阿哥恐怕也是爲他人作嫁,皇上當是不會選擇大阿哥的。”揆敘有些不明白阿瑪爲什麼一定要支持大阿哥,難道僅僅是因爲那一絲血緣關係?可即便如此,也要看大阿哥是否值得輔佐纔是。

明珠淡淡的道:“皇上自然是想要選擇一位英明的儲君,以保大清江山萬世不滅。可是對於咱們做臣子的來說,做皇上的未必要英明神武纔好。當今就是太聖明瞭,所以咱們納蘭家纔會落到如今這種境況。大阿哥的缺點很明顯,這就很好。”

“可是,如果皇上沒有選擇大阿哥,咱們又當如何?”

明珠忽然睜開眼,“富貴險中求!”明珠所懼者不過是康熙一人耳,只要康熙真的是去了,哪怕是立了旁人,他也有必勝之心!

揆敘瞳孔緊縮,面色也凝重起來。

不久之後,京裡便有了些流言,說皇上病體違和,怕是有些不好。又傳言說昨天某某宗室和太子爺相談甚歡,今天又有某某大臣向太子爺表了忠心,而太子爺面泛紅光心情甚好。

八爺府上,胤禟喝了一口熱酒淡淡道:“老大動手了,他倒是聰明瞭一回。”自打胤禟心裡有了那個念想之後,和胤禩來往的就更密切了些,對於此種情況,胤禩雖然不知緣由,卻也是樂見其成。

胤禩感慨道:“大哥有今日,都是明相的功勞啊!”

胤誐咋胡道:“明珠那個老狐貍爺承認他的能耐,可惜他選錯了人,要換了八哥易地而處,恐怕是早就已經把太子拉下馬來了。”

胤禟難得的認可了胤誐的話,如果八哥處在大哥的位子,現在絕對不會是這樣模糊的局面。

胤禟其實是挺佩服胤禩的,他的生母出身卑賤,不僅無法提供他什麼幫助,更多的時候還會給他扯後腿。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憑著一己之力走到了今天,他的心性,他的能力絕對是一流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一定要選一個支持的時候,胤禟才選了他。

“不過先出手的人未必能夠贏得最後的勝利,想來明相也沒有完全的把握,所以……”胤禟冷笑了一下,轉而說:“揆敘昨兒還和八哥喝過酒吧?明相倒也好意思,就不怕老大那裡有意見?”

胤禩笑道:“大哥豈能不知明相的打算?不過他也清楚,只要他能成事,明相絕對是會支持他的,我不過是明相在他失敗之後纔會選的退路,於他並無妨礙,他自然不會和明相較真。說起來,佟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佟國維那個老狐貍,表面上支持他,背地裡還不是讓隆科多去親近四哥?

因爲胤禩的一句話而想起胤禛,胤禟的臉色有一瞬間的陰沉。胤誐擡頭看了他一眼,又低下頭去繼續吃著桌上的菜餚。

被人唸叨的胤禛此時有些不大好過,康熙突如其來的重病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太子這些年來起起伏伏,胤禛看在眼裡,心裡多少還是有些野望滋生,他也慢慢的做了些佈置。

只是他與生母關係不好,玉牒又沒有改在養母名下,兩邊都沒得靠,沒有母族勢力可以借用。妻族那邊自從岳父去世之後,幾個舅子都不是什麼能耐人,守成尚且艱難,更遑論爲他籌謀了。而他本人又不像老八那樣八面玲瓏,同什麼人都能交好。所以,他的佈置很難在短期內看到成效。

若是康熙真的是大限已到,那胤禛是絕對沒希望的。

“蘇培盛,將庫房裡那幾支三百年的人蔘拿來。”雖然宮裡不缺這些東西,不過胤禛總覺得要做點什麼才安心。將人蔘送進宮之後,胤禛又馬不停蹄的爲康熙抄寫祈福經文,府裡的女人得知後,也紛紛動起筆來,誰也不願落於人後。

“主子,各院兒都在抄寫經文了,您要不要也抄幾份?”雪鴿第一時間打探到消息就回來稟報了。

爲康熙抄寫祈福經文?黛玉面色古怪起來,她所抄寫的祈福經文可不像其他人那樣只是聽著好聽而已,她抄寫的祈福經文就真的是有著祈福的作用的。康熙可是人皇,她如此做也不知道會不會對他的命數有所影響?

黛玉想起了洪荒傳說之中,聖人們教導人皇、選派弟子輔佐人皇,以謀取功德。又想起了封神之戰中的氣運之爭,闡教和截教都派人輔佐人間的王侯,就是想要與人間帝國的氣運相連,以保教統傳承。

可見,只要是順應天命,對於修士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康熙從整體來看還是算得上是一位有爲之主,不是商紂那樣的亡國之君,幫助康熙應該是能夠得到些功德的。更何況從歷史來看,康熙此時也是命不該絕,所以,爲康熙抄寫祈福經文,幫他安然度過此劫也是無妨的。

於是黛玉點點頭:“你去準備筆墨吧。”

既然要做,自然就要做到最好。黛玉先是茹素三日,然後沐浴更衣,又焚香稟報了天地,這纔開始抄寫經文。

抄寫經文的時候黛玉沒有使用靈力,只是用著一顆虔誠的通透的心在抄寫,因爲她覺得這樣才更符合她作爲兒媳的身份,而不是以一個修士的身份。

幾日後,胤禛送了三冊經文進宮,其中一冊是他親自抄寫的,另外兩冊一冊是烏喇那拉氏抄寫的,一冊是黛玉抄寫的。至於其他女人抄寫的經書胤禛並沒有送進宮,自然,這也是因爲她們的身份不夠。

這三冊經文可不得了,一冊是未來天子所書,一冊是未來皇后所書,一側是築基修士所書,其中所蘊含的願力自然是與平常凡人不同。

康熙拿到三冊經文時就心情大好,似乎沉重的身子也感覺到了些鬆快,他低嘆一聲:“老四是個好的,不像那幾個孽障……”

樑九功低垂著頭,表示自己什麼也沒聽到。

第48章 史湘雲第596章 天譴第206章 暈倒第374章 宣傳之道534第534章第308章 被算計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第182章 無知蠢婦第23章 秦淮河第290章 答案是……第330章 弘晝歸屬第285章 萬壽節第19章 惦記第420章 宜妃探病第128章 長住賈府第68章 元旦大宴第445章第88章 索額圖之謀第84章 破而後立第114章 與鈕鈷祿氏結怨第51章 約期到了第623章 四百年(二)第328章 生與死第194章 洞房第245章 朕要廢太子!第27章 烏鴉嘴胤祥第129章 薛家進京第441章 結丹469第469章第121章 反省第22章 低級符器第313章 有人看上了八爺第473章 胤禎回京502第502章第106章 寶玉斷手第157章 黛玉的金玉良言第257章 意外第430章 弘時大婚第183章 鷸蚌相爭便宜了老四第255章 衆志成城第289章 生了第66章 賈元春第196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441章 結丹第280章 故地重遊第211章 四爺腫麼了?第273章 林如海:李氏必須得到懲罰!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527第527章第609章 駕崩(四)第275章 側福晉之爭第385章 春燕侍寢第619章 巫後(五)第169章 康熙抵達江浦第46章 閨蜜第353章 德妃介入第386章 鈕鈷祿氏的結局第394章 母子坦誠第436章 放權第168章 太陽真氣第64章 易貴人是誰的人?第431章 林佟VS烏李516第516章第68章 元旦大宴第392章 誰忽悠誰第323章 艱難的生產第564章 事敗516第516章第258章 明太祖與弘暉?521第521章第117章 各顯神通第268章 元春自尋死路495第495章第95章 偶遇趙復漢第209章 心動第148章 金釧兒之“死”第271章 雪雁已經死了第492章 還敢囂張第448章 再起紛爭第407章 格物之道第557章 被騙第478章 忽悠胤祉第91章 康熙要留下第138章 宮中來人第308章 被算計第287章 胤禛的關注第27章 烏鴉嘴胤祥第138章 宮中來人第56章 急轉直下第63章 寧壽宮中第320章 奪權第366章 文武雙全第37章 初見寶玉第357章 冤還是不冤第192章 拜別第63章 寧壽宮中第367章 侄兒們靈根如何?第385章 春燕侍寢第464章
第48章 史湘雲第596章 天譴第206章 暈倒第374章 宣傳之道534第534章第308章 被算計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第182章 無知蠢婦第23章 秦淮河第290章 答案是……第330章 弘晝歸屬第285章 萬壽節第19章 惦記第420章 宜妃探病第128章 長住賈府第68章 元旦大宴第445章第88章 索額圖之謀第84章 破而後立第114章 與鈕鈷祿氏結怨第51章 約期到了第623章 四百年(二)第328章 生與死第194章 洞房第245章 朕要廢太子!第27章 烏鴉嘴胤祥第129章 薛家進京第441章 結丹469第469章第121章 反省第22章 低級符器第313章 有人看上了八爺第473章 胤禎回京502第502章第106章 寶玉斷手第157章 黛玉的金玉良言第257章 意外第430章 弘時大婚第183章 鷸蚌相爭便宜了老四第255章 衆志成城第289章 生了第66章 賈元春第196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441章 結丹第280章 故地重遊第211章 四爺腫麼了?第273章 林如海:李氏必須得到懲罰!第554章 烏嬪不遷宮527第527章第609章 駕崩(四)第275章 側福晉之爭第385章 春燕侍寢第619章 巫後(五)第169章 康熙抵達江浦第46章 閨蜜第353章 德妃介入第386章 鈕鈷祿氏的結局第394章 母子坦誠第436章 放權第168章 太陽真氣第64章 易貴人是誰的人?第431章 林佟VS烏李516第516章第68章 元旦大宴第392章 誰忽悠誰第323章 艱難的生產第564章 事敗516第516章第258章 明太祖與弘暉?521第521章第117章 各顯神通第268章 元春自尋死路495第495章第95章 偶遇趙復漢第209章 心動第148章 金釧兒之“死”第271章 雪雁已經死了第492章 還敢囂張第448章 再起紛爭第407章 格物之道第557章 被騙第478章 忽悠胤祉第91章 康熙要留下第138章 宮中來人第308章 被算計第287章 胤禛的關注第27章 烏鴉嘴胤祥第138章 宮中來人第56章 急轉直下第63章 寧壽宮中第320章 奪權第366章 文武雙全第37章 初見寶玉第357章 冤還是不冤第192章 拜別第63章 寧壽宮中第367章 侄兒們靈根如何?第385章 春燕侍寢第464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乐至县| 凤台县| 剑阁县| 葫芦岛市| 光泽县| 凌源市| 平塘县| 高邮市| 宁化县| 诸城市| 江山市| 西盟| 杭州市| 马边| 元朗区| 南涧| 武平县| 光泽县| 湛江市| 保康县| 介休市| 中方县| 融水| 读书| 长白| 团风县| 台江县| 离岛区| 依兰县| 黄大仙区| 德保县| 仙游县| 富阳市| 宁远县| 昆山市| 南城县| 衡山县| 信宜市| 镶黄旗|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