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七章 學業之難 (求收藏,求推薦)

翌日清晨,天還未明。

於庭院內晨練後,又吃過早飯,也纔不過辰時初。

見小紅和春燕都一臉的瞌睡迷糊,腦袋一點一點的打盹,賈琮知道兩人昨夜熬的狠了,便道:“昨晚說了不必等我,你倆非要等。

今早也不用你們服侍,你們偏跟著起來。

這會兒知道困了?

再去睡會兒吧,那兩位多半要等到巳時初纔來。”

小紅和春燕哪裡肯,賈琮又道:“休息不好沒有精神,就做不好事。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說的算,快去。”

聽他帶著命令的語氣,小紅和春燕心裡卻暖暖的,也不再執拗,一起回了東邊耳房歇息去了。

進了東耳房,春燕巴巴的看著小紅問道:“小紅,你說咱們是不是就像戲文裡說的那樣,得遇明主了?”

小紅噗嗤一笑,連連點頭道:“是呢是呢,你說的很是呢!”

春燕聽出她話中的戲謔,沒好氣的白了小紅一眼,自己也噗嗤一聲笑出來。

只是兩人雖然都在笑,心裡又何嘗沒有感慨?

當丫鬟的,能像她們這樣走運的,真真不多。

雖然真正的大家子弟,暴虐殘苛的不多,但像賈琮這樣體恤下人的,也是鳳毛麟角。

更多的,是漠視的態度,尤其對姿色不佳的婢女。

不會刻意苛虐,但也沒有多少容忍耐性。

一板一眼都不許錯,否則就要被呵斥,還會讓管教嬤嬤帶去嚴厲管教規矩。

美其名曰:依禮而行,治家有方。

哪有今天這樣,打瞌睡被呵護還讓補覺的好事?

雖然傳言中,寶二爺也極心疼女孩子,可他心疼的都是漂亮女孩子。

再者,賈琮還這般勤於課業,還被傳說中的孔老國公褒讚。

這讓心中頗有抱負的小紅和春燕都覺得,她們這回真的沒跟錯主子。

的確是明主呢。

……

卻說將小紅和春燕趕去睡回籠覺後,賈琮就著燭火,再次開始了一天的課業。

四書八股經義文章,說到底,還是要下苦功,做水磨功夫的。

欲速則不達。

前世大學閒暇時,賈琮也曾看些歷史小說。

看到好多小說中的主角,穿越沒二年,就以高超的水準,一連考中秀才、舉人、進士,乃至六首齊中。

好些人因而罵死八股臭八股,好似背了四書五經就能做八股。

這般料想之輩,多半都是與賈琮之前想的一樣……

然而真正接觸後,纔會發現其實並非只背好四書五經,就能做好八股文章。

畢竟四書五經加起來纔多少字?

難道古往今來那些落第之輩都如此蠢笨,都在偷懶,所以他們背不會?

難道那些皓首窮經的老童生,就不知道死背書?

不是他們不背,而是他們窮盡一生,也背不完浩瀚如煙海的程文典故。

譬如四書中,每一句,甚至每一字,都能單獨拿出來衍化出無數的註釋和大道文章。

而習經者,正是用那些註釋和大道程文,去破題,去解題。

雖賈琮背完了《大學》,也理解了大概,可距離真正吃透運用,還不知差多遠。

學習四書五經,說到底,學的是那些註釋經解。

對於這些,只能用時間來慢慢積累底蘊,將四書五經一點點磨到融會貫通,最終學爲己用,纔算學成。

所以,就算是穿越者有成熟的學習方法,區區一二年的時間,也是遠遠不夠的。

童生秀才或許還可勉強一搏,至於其他,卻是想多了……

賈琮曾見好些人拿前朝神童楊廷和來類比,言既然楊廷和十二歲能中舉,其他人爲何不能?

他們卻不知,楊廷和自兩歲顯露天賦起,其母就每日不墜的教其認字識文。

四歲起天賦更佳時,還專門宴請名師教導。

一年到頭也只有一天假期,其餘時日日日苦讀不墜。

如此勤學,也要八年之功,至十二歲方一舉中舉。

之後又苦讀七年,積累底蘊,方纔於十九歲考中進士,還不是前三甲……

如此天賦,又得名師指點,尚且需要十數年的積累。

那些幻想學個一二年就能一路考穿的人,實在是癡人說夢。

再者,楊廷和又是何等驚豔的天賦,尋常人誰人能比?

打個很形象的比方,如果你前世就是個學渣,作文沒得過全國作文大獎,那麼穿越後,八成還是學渣的命。

做文章什麼時候能用歸納法來學習了?

做好文章和寫好作文是一個道理,更需要靈性,也更需要悟性。

而靈性和悟性的作用,就是能在浩瀚如煙海的典故文章大海中,挑選出最恰當的“貝殼”,然後組成盛世華章,甚至賦予靈魂。

通俗些說,就是一篇好文章,需要九十九的汗水,加一分的天賦。

而那一分的天賦,最爲重要。

否則也不至於那麼多的學子,苦讀到白頭,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卻依舊做不出有靈性的好文章。

幸運的是,賈琮前世作爲一枚大學霸,雖然學的是醫科,可他對文字天生敏感,極有靈性,從小到大多次獲得全國作文大獎。

雖然作文和經義文章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文字之間總是有通性的。

總之,他不缺那一分文字天賦。

因此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沉下心來,用九十九分的汗水,去積累底蘊。

……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賈琮始終保持全神貫注的狀態,平常溫潤的雙眼,此刻也聚精會神,顯得犀利明亮。

所謂的學習效率,除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外,說白了,無非“專注”二字。

絕大多數都知道,也明白這點,只可惜他們做不到……

三百千等蒙學賈琮已學通,接下來,便是儒學十三經。

如果說蒙學相當於後世的小學,那麼十三經的學習,就是中學學習。

所謂儒學十三經,就是包括《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和《孟子》十三本經傳。

其中四書五經且不說,《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爲春秋三傳,註釋春秋重在史。

《孝經》則爲論述孝道的專著。

而《爾雅》則是訓解詞義,詮釋名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通俗些說,就是解讀經義的工具書。

十三經爲儒學根本經典,將這十三經背熟了理解透了,纔算是“中學畢業”。

之後,纔有資格和底蘊解讀先賢名師的經義文章,如《昭明文選》,《八大家文抄》。

《昭明文選》是南朝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組織文人所編,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朝,八.九百年間百餘位名家之作。

而《八大家文抄》,則是韓愈、三蘇等八位經學大家的文章。

之後還要再讀如《國語》、《國策》、《漢書》、《楚辭》等史書,以壯視野胸懷。

讀懂讀透這些先賢文章之後,腹有經綸,方能開始自作經義文章之路。

而賈琮如今還遠未到“上路入門”這一階段,他還在研習十三經,還剛在積累底蘊的階段。

實際上,若非賈政將自己的藏書都送給了他,光這些書籍賈琮都置辦不齊,也置辦不起。

寒門難出貴子,不是沒有原因的。

通常江南富庶之地,一家也只供得起一個讀書人。

天色漸明,東方出現了一抹魚肚白。

當賈琮聽到一些動靜,擡起頭時,窗外已經大亮。

看向正在往炭盆裡添炭的小丫頭子覓兒,他道:“現在幾時了?”

覓兒忙笑著應道:“回三爺,辰時末刻了,快巳時了哩。”

賈琮點點頭,辰時末巳時初,也就是快早晨九點了。

這個年代的計時挺有趣,時辰自不必多說,一天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後世的兩個小時。

而所謂的“刻”,是指用沙漏計時,一晝夜爲一百刻,一刻大約是十四分二十四秒。

另外,一夜又分五更,一更天大概是晚上七點至九點,二更天則是九點到十二點。

常說的三更天了,說的就是十二點到一點。

賈琮從辰時初開始學習,至此已經坐了兩個小時了。

他站起身來,活動了下筋骨。

正巧娟兒又進來添水,便走了出去透透氣。

免得小丫頭們做事時躡手躡腳的,唯恐驚擾了他。

站在門前月臺上,放眼望去,能看到許多磚石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屋檐向上彎起的飛角,氣勢飛揚。

雪白的牆肚,虎皮磨石爲基。

庭院兩邊種著幾十尾墨竹,臨冬不枯。

墨竹院曾是賈政和賈珠的書房,雖不大,但頗爲精巧雅緻。

和他當初住的東路院耳房,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若非不遠的幾年後賈家必有山崩之憂,會造成家破人亡,賈琮其實願意這樣慢慢讀書,靠自己搏出一個未來。

也能避免和賈政等人起利益衝突。

只可惜……

在月臺上做了幾個擴展動作後,他輕輕一嘆。

不過隨即眼神又堅定下來。

如果他不努力改變大勢,幾年之後,整個賈家都要崩塌落魄。

死去的又何止一兩個?

他絕不可因爲眼前之事,就心軟動搖。

畢竟,他的本心非自私自利。

“吱……呀!”

正當賈琮伸展完,要折返回房繼續學習時,庭院木門忽地打開。

一個扎著兩個小發髻的腦袋,探了進來。

腦門上滿是汗水,一對毛毛蟲眉毛下,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轉著。

紅撲撲的臉上,有些汗漬。

正當她看到賈琮,一怔之下想退回去,不妨背後有人狠推了她一把,便“哎喲”一聲踉踉蹌蹌的跌進來,險些跌倒。

身後揹著一個看起來就很沉的書箱,面色驚慌。

門後傳來一道有些刺耳的小公鴨子嗓音:“小吉祥,你磨蹭什麼?

臭丫頭,仔細跌壞了我的書箱。

粗手粗腳的,真是好蠢的丫頭……”

隨著罵罵咧咧之聲傳來,賈環吊著膀子晃晃蕩蕩的身影,也進了庭院中。

看到賈琮站在月臺上擰眉看他,也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懟道:“看什麼看,還想讓我給你磕頭見禮怎麼著?”

這倒黴熊孩子,真惹人厭!

……

第七百零九章 諫言第六百九十八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三百四十四章 青兮第六百八十七章 垂拱而治第八十九章 燕驚寒第四百七十四章 崇康十三年最後一天第四十三章 毒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哥……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二人選第六百一十六章 三月二十三第五十七章 請見第六百二十四章 慘第三百五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七十五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零二章 大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伏手第四十章 破了案 (求收藏,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謀算(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六章 環三爺的前程第七百一十一章 干將第二百九十三章 暗棋第三百九十三章 什麼鳥都有第一百八十二章 命太硬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肚子火氣第七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私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墮落第六百一十二章 勸離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七十一章 衝突第四百七十章 亂象第五百二十一章 血脈第四十七章 自信第六百零六章 以防不測第五百四十二章 坦言第七百三十章 暗算第二百五十五章 賣菜……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作死便不會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生辰第二百章 事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喪期說親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言第七百零八章 自己做主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底做錯了什麼?第五百五十七章 莫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第三百二十三章 做媒第七百零七章 凝望第六百四十三章 涼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一十九章 辛苦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五十一章 相請第六百九十九章 軍心可用第二百四十一章 也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朝爭!第六十六章 震怒第四十三章 毒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九十七章 抱著硌手第十八章 流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言第三百四十章 本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罵金鑾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也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惡言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年富貴第二百一十八章 伏手第七百四十三章 嫁妝第四百八十九章 砸碎它!第一百九十章 死不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宮妝第四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骨第七百六十章 國運永祚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恩第一百零五章 孝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落第三百三十九章 梟雄之姿第六章 送藥(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三十八章 憐愛第三百三十四章 十月十五 (完)第八十章 出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成交第四百一十五章 少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栽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弄鬼第六百一十一章 暗室第四百一十六章 心腹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二人選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委屈第十三章 預警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從之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觀戲爾第四百四十六章 死而瞑目第五百二十四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因公而來
第七百零九章 諫言第六百九十八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第三百四十四章 青兮第六百八十七章 垂拱而治第八十九章 燕驚寒第四百七十四章 崇康十三年最後一天第四十三章 毒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哥……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二人選第六百一十六章 三月二十三第五十七章 請見第六百二十四章 慘第三百五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七十五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零二章 大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伏手第四十章 破了案 (求收藏,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謀算(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六章 環三爺的前程第七百一十一章 干將第二百九十三章 暗棋第三百九十三章 什麼鳥都有第一百八十二章 命太硬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肚子火氣第七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私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墮落第六百一十二章 勸離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七十一章 衝突第四百七十章 亂象第五百二十一章 血脈第四十七章 自信第六百零六章 以防不測第五百四十二章 坦言第七百三十章 暗算第二百五十五章 賣菜……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作死便不會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生辰第二百章 事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喪期說親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言第七百零八章 自己做主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底做錯了什麼?第五百五十七章 莫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第三百二十三章 做媒第七百零七章 凝望第六百四十三章 涼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一十九章 辛苦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五十一章 相請第六百九十九章 軍心可用第二百四十一章 也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朝爭!第六十六章 震怒第四十三章 毒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九十七章 抱著硌手第十八章 流言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三十三章 奸言第三百四十章 本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罵金鑾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也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惡言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年富貴第二百一十八章 伏手第七百四十三章 嫁妝第四百八十九章 砸碎它!第一百九十章 死不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宮妝第四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骨第七百六十章 國運永祚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恩第一百零五章 孝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落第三百三十九章 梟雄之姿第六章 送藥(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三十八章 憐愛第三百三十四章 十月十五 (完)第八十章 出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成交第四百一十五章 少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栽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弄鬼第六百一十一章 暗室第四百一十六章 心腹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二人選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委屈第十三章 預警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從之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觀戲爾第四百四十六章 死而瞑目第五百二十四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因公而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平顺县| 九寨沟县| 偏关县| 治县。| 塔河县| 广东省| 乌兰浩特市| 台北市| 玉环县| 和政县| 抚顺市| 肥东县| 湖口县| 宣恩县| 吴江市| 万全县| 曲松县| 宁乡县| 屯留县| 四川省| 襄樊市| 图木舒克市| 金华市| 阜平县| 景东| 开封县| 临高县| 观塘区| 米林县| 三原县| 重庆市| 贺州市| 白山市| 金湖县| 盐池县| 宕昌县| 安吉县| 和龙市| 沧源|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