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7章 打算如何對老六?

九月二十五,雲(yún)陽王府。

雲(yún)陽王朱景澤,得知了朝野的論調(diào)後,原本正在聽曲兒的他,嚇得手裡的茶杯都掉了。

而在他的身後,稟告的宦官以爲(wèi)他是太高興,仍舊非常興奮的說著。

“王爺,這可是好……”

沒等著這宦官把話說完,朱景澤反手便甩出一巴掌,把這親隨宦官打得暈頭轉(zhuǎn)向。

隨後他便轉(zhuǎn)過身,嚴(yán)厲質(zhì)問道:“此事你是何時得知?”

“前……前幾日就聽說了!”

“聽說了爲(wèi)何不報我?”朱景澤怒斥。

“奴才只是耳聞,不敢妄……”

沒等這宦官把話說完,朱景澤便已站起身靠近,一腳就踹在了這宦官下巴上。

“混賬,蠢材!”

朱景澤確實是氣得不行,除了拳打腳踢還抄起一旁凳子,狠狠往這太監(jiān)身上招呼。

見此一幕,可把周圍服侍的衆(zhòng)人嚇得不輕,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站在原地,沒有一個人敢上前來勸阻。

於是乎,堂堂雲(yún)陽王府總管太監(jiān)之一,就這樣被朱景澤給打死了。

也就在這太監(jiān)嚥氣後,朱景澤便直接暈厥倒地,周圍衆(zhòng)人這才慌忙靠攏,擡著朱景澤往寢殿裡去了。

半個時辰後,等太醫(yī)瞧過離開後,朱景澤非常及時的睜開了眼,在他牀邊是王妃柳氏。

“王妃,大禍將至!”朱景澤哀嘆道。

“你是說……有關(guān)儲位之事?”柳氏詢問道。

朱景澤坐起身來,面帶驚恐道:“這些流言,會害死咱們!”

“這……應(yīng)該沒這般……”

“老大、老二、老三……怎麼死的,你都忘了?”

“他們是想爭儲,咱們又沒這心思,都是外面的人……”

“可若讓老十三起疑,那豈不是大禍臨頭?”

“十三弟心胸寬……”

在柳氏看來,兩家關(guān)係比較要好,朱景洪又是個敞亮人,應(yīng)該不會懷疑自家有爭儲之心。

“蠢婦,你懂什麼!”

因雲(yún)陽王府不爭不搶,導(dǎo)致柳氏對這些事認(rèn)知不深,所以纔會比較膚淺的思考。

但朱景澤不同,他這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什麼事都看得明明白白。

“聽好了,今日我衆(zhòng)目睽睽之下殺人,可以表明我無爭儲之心,但這還不夠……”

“下午,不……現(xiàn)在,現(xiàn)在你就去襄王府,告訴襄王妃這是流言,我們絕無奪嫡之心,告訴她儲君之位,非十三弟莫屬!”

消化著丈夫給的消息,柳氏察覺到情況的嚴(yán)重性,於是連忙應(yīng)了下來。

可她隨即又問道:“這些話,你何不親自對十三弟說?”

重新躺回榻上,朱景澤答道:“我病了,接下來……在儲位確立以前,我的病都不會好!”

“你這是……”

“別管我的事了,趕緊去襄王府!”

“嗯……好!”

眼見柳氏要走出門,朱景澤又喊話道:“王妃,你我安危,全靠你了!”

這句話,再度給柳氏上緊了弦,對這件事越發(fā)重視起來。

半個時辰後,柳氏進到了襄王府,被侍女引到了後園中。

如今已算得上是晚秋,已經(jīng)開始有些寒意,但此時襄王府後園卻熱鬧得很。

柳氏來到園子?xùn)|側(cè),還沒走近就聽見歡聲笑語,一擡頭便見空中有紙鳶在飛蕩。

此時柳氏方纔想起,自己似乎多年未曾放過風(fēng)箏,五年、還是七年?

柳氏正思索間,引路的侍女已停了下來,極爲(wèi)小心道:“娘娘,我們王妃就在那邊,您請!”

“好!”

應(yīng)下之後,柳氏繼續(xù)往前走去,轉(zhuǎn)過前方的幾棵樹,就可看見一片草地。

此時草地之上,有人蒙著眼在做迷藏,有人在更遠(yuǎn)處散步,當(dāng)然也有人在放風(fēng)箏。

而柳氏此行要找的人,襄王妃薛寶釵便在放風(fēng)箏,身側(cè)則是湘雲(yún)在嬉笑著指揮。

風(fēng)箏越飄越高,可不知哪裡來的一陣狂風(fēng),竟又把風(fēng)箏捲到了地上去。

“你看看,不聽我言,這下落了吧!”湘雲(yún)當(dāng)即推卸責(zé)任。

寶釵理了理鬢間細(xì)發(fā),笑罵道:“這不是都聽了你的話……才落下來,如今倒怪起我來了!”

說笑之際,寶釵看見了遠(yuǎn)處的柳氏,於是又對湘雲(yún)道:“你比我能幹,你來你來!”

從寶釵手中接過風(fēng)箏線,湘雲(yún)傲嬌道:“我來就我來,定能飛上天去!”

“好……那我就瞧你的了,一會兒若飛不起來,你可別哭哦!”寶釵打趣道。

“哼!”

見湘雲(yún)退開幾步,寶釵方轉(zhuǎn)過身,走向了不遠(yuǎn)處的柳氏。

見她過來,柳氏也忙迎了上去。

“五嫂,你是何時來的,這些個奴婢……也不知通報一聲!”

“王妃,我也是剛到,見你玩得盡興,哪好攪了你的興致!”

慢慢走上小徑,寶釵答道:“你這話可就見外了,你是貴客自當(dāng)迎接,玩樂之事何足道哉!”

柳氏對大事的見解或許淺薄,但其人情世故察言觀色的本事,卻不是一般的厲害。

比如寶釵的這句“貴客當(dāng)恭迎”,她就知道完全是場面話,自己這位嫂子還真算不上貴客。

這天下誰能當(dāng)她的貴客……

柳氏想了一圈,發(fā)現(xiàn)除了皇帝,竟是一個人都沒有,如此她心裡反倒好受了些。

“十三弟今日沒在?”

“去了驍勇營,說是有什麼軍演,我也不懂他那些事!”

二人又隨口聊了幾句,便走到了不遠(yuǎn)處的亭內(nèi),這裡可以看到周邊情況。

奉茶之後,寶釵問道:“嫂子過來,可是有事?”

談起正事,柳氏刻意調(diào)整了坐姿,極爲(wèi)鄭重答道:“是有件要緊事,要跟王妃稟明!”

“什麼稟明不稟明的,五嫂直接說就是了!”寶釵嫣然一笑,顯得格外和善。

“近日京城有流言,說雲(yún)陽王府有爭儲之心……”

聽到“爭儲”二字時,寶釵臉上的笑容緩緩消失,隨後又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此事也不知是誰在造謠,我們家那位成日寄情歌舞山水,哪會有這等狂妄念頭!”

“今日得知此事,以爲(wèi)是府上奴才亂說,當(dāng)場就怒了……把說閒話那人給打死了!”

“他是個直性子,竟被此事氣得不輕,最終竟暈倒了!”

撥弄著杯中茶湯,寶釵淡然道:“五哥何必跟那些人置氣!”

“我也說他呢,後來太醫(yī)過來看了,說是急火攻心……讓他靜養(yǎng)!”

“後來他醒過來,就跟我說……這儲君之位,放眼一衆(zhòng)兄弟,最合適的人便是十三弟,還讓我即刻過來告知,說他傾力支持十三弟做太子!“”

柳氏前後話說到一半時,寶釵就已明白了她的來意。

此刻見她說完,她方答道:“五嫂,誰做太子,乃是父皇欽定,又豈是做臣子該議論的事!”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但你今天這番話……我只當(dāng)沒聽過!”

這裡段位差異就顯示出來了,比如此刻柳氏心中就犯了疑,不知道寶釵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最關(guān)鍵的是,她不知如何回答恰當(dāng)。

但本能告訴她,這個時候順著往下說最好,於是她答道:“王妃教誨,我當(dāng)謹(jǐn)記!”

而此時在安樂王府,元春與朱慕椿正在爭執(zhí),焦點也在於議儲這件事。

京城的流言,自是傳進了安樂王府,早在三天前元春就理清思路,就在勸朱慕椿去跟朱景洪表忠心。

而今天,已經(jīng)是她第四次來勸,顯然前三次她都沒勸成功。

這也說明,對於儲君之位,朱慕椿這位“嫡長孫”,確實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椿兒,你醒醒吧……你鬥不過你十三叔!”元春已是在哀求。

“母親,都是一些流言,何必去理會!”

“何況儲君之位歸屬,皆在皇祖一念之間,他要立誰那便是誰!”

聽得這些話,元春遂問道:“那你可有爭儲之心!”

“母親,我方纔已說過,立儲之事皆在皇祖一念之間!”

“昨日你接見舊臣,又是爲(wèi)何?”元春也不再遮掩,直接質(zhì)問。

“你難道不是想爭一爭?”

“你可知道,此事何等兇險,須知你父親……”

元春的語重心長,在朱慕椿耳中卻是喋喋不休,此刻他也顯得越發(fā)不耐煩。

“母親,那儲君之位,本就是我爹的,如今他走了,依照皇明祖訓(xùn)……”

朱慕椿也不裝了,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這讓元春是無比驚愕。

如今形勢已如此明顯,這還有爭贏的希望嗎?

想到朱慕椿如今十七歲,年少輕狂不知世事也正常,元春也只能繼續(xù)勸他。

可這卻惹惱了朱慕椿,最後竟聽他頂嘴道:“母親教導(dǎo)兒子本屬應(yīng)當(dāng)……可當(dāng)年我母親也曾教導(dǎo)過我,一切行事要依禮法,如今我爲(wèi)皇家嫡嗣……”

聽到朱慕椿用先太子妃來壓自己,這盆冷水潑到了元春心頭,讓她感到遍體生寒。

朱慕椿的母親,是朱景源的元配,還真就比元春更尊貴,此刻前者的話壓她也就很合理。

“所以母親,往後這些事,兒子自有主張,就不勞您操心了!”

說完這最後一句,朱慕椿直接轉(zhuǎn)身離開了房間,獨留元春一人傷心站立。

良久之後,她才走出了這處花廳,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寢殿。

來到書房,取出一張畫像,打開後看著已故去的太子,元春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就這樣坐了許久,她纔將畫像小心收好,而後便找了匣子來裝好,放到了櫃子最深處去。

朱景源不聽她言屢屢犯錯,眼下朱慕椿又剛愎自用,這父子二人一脈相承的愚蠢,外加今日朱慕椿誅心之言,確實是讓元春死心了。

往後,她不會再理會這些事,事情走向如何就聽天由命。

再說朱景洪,他是昨日就去的城外,預(yù)計要在軍營待五六天。

此番軍演任務(wù)很多,除了測試新配發(fā)的武器彈藥,還要檢驗新編軍隊的訓(xùn)練成果,以及京營與侍衛(wèi)親軍的協(xié)同配合。

關(guān)於城內(nèi)的流言,他當(dāng)然是全部知道,然後也沒太放在心上。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又哪裡管得過來,何況這些人是烏合之衆(zhòng),搭理他們反倒擡舉了他們。

十月初一,朱景洪返回了京城,然後便直接進宮去了,他要跟皇帝彙報軍隊情況。

他到幹清宮已是中午,此時皇帝正在用午膳,於是這父子二人就一起吃了。

聽著朱景洪的彙報,皇帝胃口都好了一些,愣是比平日多吃了一碗飯。

軍中這些事交給朱景洪,朱鹹銘當(dāng)然是非常滿意,所以他也就沒再多問。

“走,出去轉(zhuǎn)轉(zhuǎn)!”朱鹹銘平靜說道。

於是朱景洪便上前,和另一側(cè)的太監(jiān)一起,將朱鹹銘從椅子上扶了起來。

朱鹹銘近日瘦削了許多,但其實走路還是沒啥問題,所以他在起身後掙開了去。

“我還沒老得走不動道!”

朱景洪也不好多言,便老老實實跟著皇帝出去,始終落後半個身位。

揮退了隨行宦官宮女,他二人沿著廊道行走起來。

“京城裡的流言你都聽說了?”

“城裡流言多,不知爹您說的哪一個!”

朱鹹銘也不廢話,直言問道:“近日城中有人議論儲君之位,此事你怎麼看?”

“儲君之位,父皇您說了算,哪輪到這些人操心!”

“若他們當(dāng)真憂思社稷,就該上奏直言……而非是私底下議論!”

聽到這話,朱鹹銘露出了笑容,隨後說道:“他們說立長、立嫡、立嫡長……就是不立賢!”

“近一年來,朝中更換了大批官員,卻還是這般格局……此事你怎可看?”

被老頭子定爲(wèi)“立賢”,著實讓朱景洪受寵若驚,但此時聽到提問的他,也只能迅速收斂心神。

“換來換去,都是讀書士大夫,說是換了……其實也沒換!”

“重用武勳,推行清丈,都讓他們不高興,能得他們青睞纔是怪事!”

見朱景洪認(rèn)識依舊清晰,朱鹹銘在點頭肯定之後,又說道:“御外患靠武人,但治天下還得靠文人,他們對你不滿……往後你如何用他們?”

皇帝這句話,就差直接說要傳位給朱景洪了,這讓後者內(nèi)心稍微激動了一小下。

“這些人多,其中總有投機取巧之人,分化拉攏便可制之,然後再慢慢訓(xùn)化調(diào)教!”

“其實也無所謂,聽話便用不聽便黜,兒子不需要他們的忠心,只需要他們聽話就行!”

見皇帝面露驚訝,朱景洪又接著說道:“何況這些人裡,未必沒有願向兒子盡忠之人!”

朱景洪話才說完,哪知朱鹹銘忽然問道:“往後你打算如何對待老六?”

第666章 夜探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第630章 林家父女第558章 殺機第108章 臨機專斷之權(quán)第97章 定王號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403.第403章 爲(wèi)兄弟兩肋插刀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173章 兄弟相爭第553章 妙玉的殺意第563章 王妃之怒269.第269章 寶釵告假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chuàng)意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wèi)嗣第629章 黛玉來信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280.第280章 寶釵力主第754章 太子薨第30章 密議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第728章 皇后病倒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811章 楊靜婷:臣妾冤枉啊!435.第435章 治家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第15章 小人物第607章 肉袒負(fù)荊336.第336章 除夕第795章 乾盛元年第491章 第零:此戰(zhàn)我將親自領(lǐng)兵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274.第274章 寶玉被逼第117章 慌慌張張第73章 線索第676章 鼓動的風(fēng)帆351.第351章 英雄豪傑的定義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第554章 妙玉到訪335.第335章 江城子479.第479章 大地爲(wèi)牀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543章 將離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701章 剿撫並用,兩難自解!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第791章 朱雲(yún)笙的悲傷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第793章 臘月之末第734章 星沉月落第724章 永遠(yuǎn)無法攻克伊犁134.第134章 釵黛會於榮國府390.第390章 崔秀青134.第134章 釵黛會於榮國府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196.第196章 賈蓉的無妄之災(zāi)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yè),允膺守器!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399.第399章 結(jié)髮爲(wèi)夫妻第110章 說情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第74章 狂妄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491章 第零:此戰(zhàn)我將親自領(lǐng)兵412.第412章 皇帝蓋飯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702章 朱重八爲(wèi)何不報官342.第342章 秦家事2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第633章 高端局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第776章 辭拒弗獲第763章 東巡事宜第100章 林如海的難處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第56章 決斷389.第389章 情歌352.第352章 我來擔(dān)著第177章 全是關(guān)係戶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diào)軍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dá)恭順的漢城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第596章 決戰(zhàn)之前第720章 京城亂事245.第245章 風(fēng)險小收益高
第666章 夜探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第630章 林家父女第558章 殺機第108章 臨機專斷之權(quán)第97章 定王號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403.第403章 爲(wèi)兄弟兩肋插刀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173章 兄弟相爭第553章 妙玉的殺意第563章 王妃之怒269.第269章 寶釵告假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chuàng)意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wèi)嗣第629章 黛玉來信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280.第280章 寶釵力主第754章 太子薨第30章 密議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第728章 皇后病倒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811章 楊靜婷:臣妾冤枉啊!435.第435章 治家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第15章 小人物第607章 肉袒負(fù)荊336.第336章 除夕第795章 乾盛元年第491章 第零:此戰(zhàn)我將親自領(lǐng)兵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274.第274章 寶玉被逼第117章 慌慌張張第73章 線索第676章 鼓動的風(fēng)帆351.第351章 英雄豪傑的定義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第554章 妙玉到訪335.第335章 江城子479.第479章 大地爲(wèi)牀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543章 將離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701章 剿撫並用,兩難自解!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801章 黛玉:陛下又錯了第791章 朱雲(yún)笙的悲傷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第793章 臘月之末第734章 星沉月落第724章 永遠(yuǎn)無法攻克伊犁134.第134章 釵黛會於榮國府390.第390章 崔秀青134.第134章 釵黛會於榮國府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196.第196章 賈蓉的無妄之災(zāi)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yè),允膺守器!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399.第399章 結(jié)髮爲(wèi)夫妻第110章 說情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第74章 狂妄第166章 天上掉下個楊妹妹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狀第491章 第零:此戰(zhàn)我將親自領(lǐng)兵412.第412章 皇帝蓋飯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702章 朱重八爲(wèi)何不報官342.第342章 秦家事2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第633章 高端局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第776章 辭拒弗獲第763章 東巡事宜第100章 林如海的難處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第56章 決斷389.第389章 情歌352.第352章 我來擔(dān)著第177章 全是關(guān)係戶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diào)軍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dá)恭順的漢城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第596章 決戰(zhàn)之前第720章 京城亂事245.第245章 風(fēng)險小收益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鹿泉市| 黎城县| 张家口市| 温州市| 泉州市| 大理市| 西峡县| 洛扎县| 肇东市| 桐乡市| 临沂市| 阳朔县| 大悟县| 湾仔区| 疏附县| 稻城县| 晋中市| 望江县| 鹤壁市| 迁安市| 藁城市| 留坝县| 麦盖提县| 阿鲁科尔沁旗| 鄯善县| 通渭县| 平乐县| 广丰县| 枣强县| 班玛县| 墨江| 古蔺县| 福建省| 正定县| 韶山市| 洪湖市| 雷波县| 绩溪县| 嘉义市|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