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0章 漢城之變

第600章 漢城之變

城牆上的廝殺非常慘烈,尤其對日本人來說是如此,因爲他們的鋼刀抵不過火槍和火藥。

沒錯,所謂的白刃戰並不純粹,因爲擋在前方的明軍士兵只負責防守,進攻是由後續登牆的增援部隊負責。

這期間的配合,在正式攻城之前已演練過無數遍,如今實操起來基本沒有出現大的紕漏。

而隨著明軍佔據的城牆越來越多,朝鮮軍隊直接崩潰四散而逃,城牆上堅持的竟只剩日本人。

這些日本人稱得上悍不畏死,在所謂武士刀的加持之下,愣是在用人命來抵擋明軍步伐。

朱景洪身邊,遼東都指揮使孫茂智說道:“王爺,這些日本人……怕是岡本家的精銳,爲給咱們添堵他們這算是出血了!”

“精銳?我打的就是精銳!”朱景洪冷笑道。

喊話的人是一朝鮮將領,此人早在義州被克時就歸降,如今反倒活得更爲滋潤。

“殿下,這麼多的俘虜,一天吃喝太費糧食,要不乾脆把他們……”蔡傳勝做了抹脖子的動作。

“是!”

朱景洪不會嘲笑李暄,因爲這廝能做到不跑,就已經算很有膽量,反正他自忖不會這麼做,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

“我們投降!”岡本英傑艱難做出了決定。

沒有了船隊,那逃走的三千多人,也只有凍死和投降兩條路。

眼下自己身無寸功,與李炯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讓李暉神傷不已。

眼下遼東之地,尤其靠近東邊的疆域,基本處於未開發的狀態,在這原始森林且氣候惡劣之地修路,絕不比在西伯利亞挖土豆輕鬆。

他此刻喊話的對象,便是已在潰逃的朝鮮軍隊,這些人如今正是人心惶惶之時,聽到這番話頓時有了明確目標。

“我們願無條件投降!”

“可以……”孫茂智淡然一笑。

然後李暄嘴裡的布團被拿掉,只是他已心如枯井,所以此時他一句話都沒說。

走到大廳內,朱景洪來書案前,觀察著上面的地圖,還有一些散落的公文。

岡本家在日本實力是最強,可若是這次支援的三萬人團滅,便會使得岡本家傷筋動骨。

這讓岡本英傑深感屈辱,同時他也害怕明軍過河拆橋,所以一時間便又猶豫起來。

相比大明的縣衙,長淵的這個明顯簡陋得多,裡外也就三進院子。

雖然對軍隊如揮臂使,可朱景洪還是無法絕對保證,他下發的軍功不被剋扣,比較重大的功勞他都派了侍衛去封賞。

最終,他的馬車停在了縣衙外,這裡也是長淵守軍的指揮部,從設立到現在不到半個月。

局勢如此變動,他除了對明軍越發忌憚,對周圍的人也更難相信,生怕會有人倒戈來害自己,於是他加強了對王宮的戒備。

“各衛所到瀋陽,都該有官道直通才對,如此也有利於發展經濟!”

到了現在,他自然也被文武兩班們當成罪孽,要當成罪人交給給朱景洪處置。

“告訴女真騎兵,城破後朝鮮人不算軍功,讓他們都給我砍日本人!”

所以在察覺這一情況後,他就立即下令讓趙成武率領主力戰船,去偷襲躲在起來的日本船隊。

各藩臣之中,有異心的不在少數,若這些人趁機發動政變,那對岡本家便是天大麻煩。

最終的結果是,國君李爍被軟禁起來,朝鮮官員們派了使者往長淵接洽,同時耗費心思著手準備迎接襄王。

換言之,若能得到這位的支持,對李暉來說將有極大好處。

所以眼下,在這攫取利益的關鍵時刻,李暉只能被限制在府邸之內,眼睜睜的看著機會流逝。

沒有任何承諾和保障,就直接讓日本人出來,孫茂智的要求顯得“過分”,這便是所謂的無條件投降。

事情很簡單,留守漢城的文武兩班高官們,都已看明白李爍已是窮途末路,所以他們集體選擇了拋棄這位國君,王宮禁衛上下也是如此。

所以岡本英傑迅速制定了計劃,把主攻方向定在西面,那裡的女真騎兵負責防守,擋住了他們通往海岸的路。

在確保絕對安全後,朱景洪纔在侍衛們護送下,乘車進到了長淵城內。

“夫人……我真不知該如何謝你!”李暉對崔秀青鄭重一拜。

隨後,朱景洪沒有繼續閒扯,待其命人把李暄帶下去,然後就聽取了最新的戰報。

加上受輕傷的士兵,日本軍隊還剩八千餘人,岡本英傑也在其中。

“夫君不必太過憂心,你我雖陷於這方寸之地,卻不是什麼事都做不了!”崔秀青出現在李暉身後。

既然是無條件投降,日本士兵放下了武器,一個個排列著走出了山谷,他們原本的兇悍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麻木和死氣沉沉。

朱景洪做出悲天憫人的模樣,說道:“只可惜因你父子有私心,可把朝鮮百姓害慘了!”

岡本英傑知道,自己這幫人已到了最後時刻,如果不能儘快突圍,就只能被困死在此處。

只不過他們組織度還可以,即使潰敗依然大體維持了秩序,所以還能且戰且退脫離長淵城,然後朝幾十裡外的海岸撤退。

“這幫王八蛋,好好的不待自己家,竟跑到朝鮮來挑事,不弄死他們我心裡不舒服!”

現場侍衛們發出了笑聲,朱景洪陰沉著臉轉過身去,侍衛們立刻斂去笑容肅立原地。

“說過要與城池共存亡,所以沒跑……”

趙成武同樣是立功心切,所以當他得到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作戰任務,他便卯足了勁兒要打個漂亮仗。

於是乎,敗退的日本軍隊,不但要遭受明軍追擊,還要防備女真騎兵和朝鮮士兵襲擊。

依然背對著李暄,朱景洪問道:“怎麼不跑?”

“你我夫妻,同心同德,何須如此!”崔秀青笑著答道。

這是一邊倒的屠殺,日軍武士哀嚎躲避的無助模樣,就像此前被他們劫掠的朝鮮百姓,眼下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沒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岡本英傑正打算再問,孫茂智卻又說道:“再告訴你個消息,你們的船隊已被我軍重創,不出意外應該是全軍覆沒了!”

簡單來說,日本船隊主要是運輸船,戰艦反而只有二十來艘,但船體都比遼東水師老舊。

“你們的去處,襄王殿下已有安排,你們不必擔心!”

如今亂局平定他必然官復原職,屆時他仍是百官之首,且底氣跟實力遠勝於從前。

岡本英傑臉上越發難看,沉默幾息後他還是問道:“不知襄王殿下如何安排我們?”

如今這些人也兵敗了,這個時候痛打落水狗還能換好處,潰逃的朝鮮士兵們當然願意。

“我勸過父親,可他執意如此,我這做兒子的,只能聽從父命,哪怕是絕路也得走!”

日本人的船隊,就等在長淵以南的岸邊,朱景洪猜測是爲了接應城內的日本人。

時間飛速過去,時間來到了第二天,長淵之戰的掃尾工作終於結束。

孫茂智面前,一名日本軍官操著純正漢語,講出了自己唯一的訴求。

朱景洪扶正了帽子,看了眼額頭上縣衙匾額,說道:“活捉李暄的軍士,賞銀百兩,官升兩級……你派人去辦!”

三條都與崔家有關,可見在崔秀青的引導下,如今崔家徹底倒向了李暉,打算混一個“從龍之功”。

結果在十三日的夜裡,一場政變悄然發生了,他最信任的禁衛軍士兵,不但沒保護他反成了政變主要參與者。

如何能讓襄王看重?如何能取得王位繼承權?

這兩個問題已成李暉心魔,開解不了他只能借酒消愁。

長淵是十月初十破城,消息第二天就傳到了漢城,李爍氣得當場就掀了書案。

“朝鮮的弟兄們,襄王殿下有令,只要你們拿取下日本人首級便可免罪,取下兩個賞糧一石!”

“我打算讓他們去修路,遼東那麼大的土地,卻只有寥寥幾條官道,讓他們去修路正合適!”

“我們能做什麼?”

張臨應了下來,然後吩咐了手下侍衛,後者當即便領命而去,隨後朱景洪往縣衙內走去。

“其二,夫君是被朝臣誤解,崔家人已在竭力爲夫君開解,想來不日就會消除誤會!”

逃跑的三千多人直撲海岸,而被困的一萬多人則迎來了末路,只因明軍這邊火炮送到了。

山谷內能藏人的地方實在太少,最關鍵是還擠了一萬多人,這種狹窄地帶火炮火銃的威力被放大許多,一時間日本人死傷無數。

此時他們距漢城有三百里,如果中間沒有阻礙,按照正常行軍的速度,大概五六天時間能到。

因是日本統兵大將,岡本英傑得到了見孫茂智的機會,他本想借此講點兒條件。

一個時辰後,他們被堵在了一處狹長的山谷裡,身後是追擊的明軍前方則是女真騎兵。

這一次,戰略主動重歸明軍,所以火炮才列好孫茂智就下令進宮,數十枚炮彈直射日軍陣中。

“對了……水師那邊準備如何?”朱景洪問道。

大概十幾分鍾後轟擊結束,日本這邊至少丟下兩千多具屍體,傷者更是往四五千去了。

明軍並未著急進攻,一方面他們也需要休整,另一方面需要等待火炮支援。

“是!”一旁參謀連忙應下。

“我們願降!”日軍主將岡本英傑主動乞降。

“是!”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朱景洪看著李暄問道。

精心部署周密謀劃,加之以往訓練紮實,且此戰是以強擊弱,他們毫無意外的取得了勝利。

原本許多日本將領反對投降,在炮火之下存活一命後,他們總算是清醒冷靜了許多。

領兵大將名叫岡本英傑,是幕府將軍岡本英毅的弟弟,在家族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纔會被任命爲“遠征軍”指揮官。

背對著李暄,朱景洪一邊隨意查看公文,同時說道:“讓他說話!”

而崔秀青提的這三條,都對李暉有極大助益,尤其最後一條更是意義重大。

唯有遭受過地毯式轟擊,才練得出他們這般軍容。

至於明軍有七百餘人陣亡,另有一千人多人受傷,其中重傷有三百餘人。

這邊的大戰一觸即發,而在另一頭的長淵城,已被明軍完全接管並肅清。

當第一批增援軍隊趕到時,明軍與日本人已打過一場,結果是日本人死了一批逃了一批,另還有一萬多人被困在山谷裡。

說到這裡,李暄失笑道:“哪曾想到,到了最後時刻,竟無自我了斷的膽量……可見我到最後一刻,都沒看得清自己!”

“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放心……絕對不會殺伱們!”孫茂智笑著說道。

在這山林之間,他們這兩萬多人想全部撤走,老實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此時的李暄,已被侍衛五花大綁,神色木然跪在縣衙大廳,爲防其咬舌自盡他他被堵住了嘴。

“其一,我崔家參與了此番舉義,如今與內禁衛將領關係密切,此或可成爲夫君助力!”

“十三爺,人在縣衙裡面,李暄那小子想自殺,最終沒膽子下手……被咱們的人活捉了!”

日本人平日魚肉百姓,一個個狂到了沒邊去,朝鮮士兵本就對其恨之入骨。

得知日本人被包圍,朱景洪頓時大喜,爲確保戰事推進順利,他又增派了兵力去助戰。

同時他下達了徵召命令,打算再從民間招募兩萬青壯,協助留守漢城的一萬軍隊守城。

能用炮解決的事,就絕不能拿人命去填,這是朱景洪一貫的觀念。

然而後面增援的明軍越來越多,導致包圍圈扎得更加緊實,留給岡本英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其三,我已命崔家派人前往慶尚道,到巨濟把陳相請回來!”

日本人也累得不行,所以他們也休息起來,其將領也在商討如何突圍。

這件事情,朱景洪已同長淵的捷報一起上奏皇帝,依他的猜測老頭子應該會同意,畢竟這免費的耗材不用白不用。

陳泰民雖被流放,但他忠於皇帝直斥昏王,在氣節上超越了所有人,士大夫上下無人敢不服氣。

即使有少數人是死忠,這些人都在第一時間被控制或處死,基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傳我命令,全軍休整三日,本月十五向漢城進發!”

除了有利於發展經濟,更有利於明軍調動,可以增強朝廷對周邊地區的掌控力度。

而在此時,李暉仍還處於軟禁中,只因此前他爲重獲老爹信任,一個勁的表明自己支持反叛。

只可惜他的決定稍微晚了一點,因爲還沒等他遣人與明軍交涉,大批量的炮火就已轟擊過來,同時還有火銃兵抵近開始射擊。

大概一個時辰後,隨著明軍生力軍陸續加入,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最終崩潰了。

其中女真騎兵雖不過兩千多人,卻起到了極大的牽制作用,導致日本人撤退屢屢受挫。

所以對吃下日本船隊,他同樣是志在必得。

日本俘虜一共九千,朝鮮俘虜一共抓了兩萬,其餘的人要麼戰死凍死餓死,極少部分運氣好逃走了。

“能用的十七艘戰船,已由趙將軍親自帶隊,往日本船隊靠近!”

關於日本船隊的情況,這一個月來經過各方努力,朱景洪已基本弄清楚其戰力配置。

所以爲了家族大業,即便岡本英傑不願投降,爲保存家族實力也只能違背本心,選擇率領大軍投降。 對於處置日本軍隊,孫茂智受了朱景洪的密令,他在短暫思索後便命人喊話,讓日本人放下武器甲冑走出山谷。

她很享受這種操弄權柄的感覺,她已理解歷史上則天皇帝的快樂。

我做不得襄王正妃,能當上朝鮮王妃,也不算虧了……崔秀青如此想到。

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296.第296章 上奏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第684章 殺不殺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396.第396章 父母之愛子第88章 寶釵的決斷303.第303章 商君之政第569章 踢到鐵板的甄琴第661章 金陵有兩王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第75章 杖責435.第435章 治家第543章 將離第30章 密議第530章 天家300.第300章 議定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437.第437章 上下整肅第652章 我能不能指示?第60章 行文各地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786章 消失的應俅第657章 斷人財路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426.第426章 側妃第800章 寶釵的怒火332.第332章 冊立第129章 看火器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639章 父子君臣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387.第387章 遙遙領先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12章 殺雞儆猴第111章 優勢在我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第654章 皇家醜事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第72章 十三爺是好人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第596章 決戰之前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64章 憋不住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第678章 夕陽無限好450.第450章 區區小事453.第453章 風波將起第84章 咱們賭不起第716章 敵退我進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121章 夜問英蓮第147章 面聖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第615章 王府之宴58.第58章 正確的時候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798章 體察聖意第535章 夫妻第767章 王夫人的天分第661章 金陵有兩王第579章 朝鮮世子妃第650章 老爺子總想著你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187.第187章 寶釵拿什麼跟我鬥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626章 你他孃的是饞人家身子第171章 兄友弟恭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386.第386章 複選第761章 朝鮮王妃的請求第648章 兒子們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27.第327章 夾板氣320.第320章 你也要陷進來了第819章 金盃共汝飲420.第420章 歸府第108章 臨機專斷之權423.第423章 冊封第67章 火銃第22章 去見識一下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107章 爲了兩國邦交第161章 小妹不才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第731章 皇帝親審
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296.第296章 上奏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第684章 殺不殺第642章 何枝可依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396.第396章 父母之愛子第88章 寶釵的決斷303.第303章 商君之政第569章 踢到鐵板的甄琴第661章 金陵有兩王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第75章 杖責435.第435章 治家第543章 將離第30章 密議第530章 天家300.第300章 議定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437.第437章 上下整肅第652章 我能不能指示?第60章 行文各地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786章 消失的應俅第657章 斷人財路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426.第426章 側妃第800章 寶釵的怒火332.第332章 冊立第129章 看火器第617章 以身相許的想法第575章 節制燕遼兵馬第639章 父子君臣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387.第387章 遙遙領先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12章 殺雞儆猴第111章 優勢在我第167章 這個妹妹我見過第654章 皇家醜事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第72章 十三爺是好人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第596章 決戰之前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64章 憋不住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第678章 夕陽無限好450.第450章 區區小事453.第453章 風波將起第84章 咱們賭不起第716章 敵退我進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121章 夜問英蓮第147章 面聖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第615章 王府之宴58.第58章 正確的時候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798章 體察聖意第535章 夫妻第767章 王夫人的天分第661章 金陵有兩王第579章 朝鮮世子妃第650章 老爺子總想著你第552章 成年人都要187.第187章 寶釵拿什麼跟我鬥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626章 你他孃的是饞人家身子第171章 兄友弟恭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386.第386章 複選第761章 朝鮮王妃的請求第648章 兒子們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27.第327章 夾板氣320.第320章 你也要陷進來了第819章 金盃共汝飲420.第420章 歸府第108章 臨機專斷之權423.第423章 冊封第67章 火銃第22章 去見識一下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107章 爲了兩國邦交第161章 小妹不才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第731章 皇帝親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淮阳县| 汾西县| 绍兴县| 武宣县| 稷山县| 曲麻莱县| 怀宁县| 自贡市| 斗六市| 河北省| 尚义县| 微博| 中超| 曲沃县| 丰县| 鹿邑县| 鲁山县| 南阳市| 桐庐县| 阜宁县| 苗栗县| 会东县| 莲花县| 明光市| 梁河县| 揭东县| 兰溪市| 临颍县| 依安县| 保亭| 隆安县| 安平县| 梧州市| 威宁| 运城市| 利辛县| 揭东县| 汉阴县| 清水河县|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