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6章 宣統年會

核武皇帝

虞洽卿有理由恨遠東財團,張弼士也有,日本資本家們就更有理由了,從1872年就已經拉開帷幕的中日經貿戰爭之所以會在宣統元年(1909年,日本明治42年)突然間變得異常激烈,主要原因就是遠東財團的快速擴張和發展,以遠東財團爲代表的東三省工業在砂糖、煤油燈、煤爐、鍋爐、火柴、五金、鐘錶、玻璃、紙、肥皂、水泥……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存在著和日本工業之爭。

迫於中日經貿大戰愈加激烈的壓力,宣統元年的遠東財團年會被迫提前召開。

因爲東三省總督夫人舒萱已經有了八個月的身孕,宋彪近期不方便去外地太長時間,原先定在長春舉行的遠東財團年會就只能在軍部招待所進行。

宋彪對東三省經濟很有信心,畢竟大局面是有利於東三省的,而他也基本完成了揮師入關的各項佈局和準備,現在就是最後的動員階段,東北新軍和東三省巡防軍這段時間的事情非常多,加上東三省近期正在以空警局和海警局的名義籌建空軍、海軍,宋彪也忙不過來。

再忙,遠東財團的年會還是要參加的。

這天下午,宋彪先去新區視察瀋陽飛機制造廠,畢竟是亞洲的第一架飛機,雖然發動機是從德國進口的,可還是要去恭賀一番。

從飛機廠回來之後,宋彪就直接回家陪舒萱在花園裡散步,吃了晚飯。他和舒萱說明晚上要去新軍招待所,要很晚才能回來,讓舒萱自己早點休息,不要等他了。

舒家那邊是個大家庭,挺讓人羨慕,可裡面的是非倒也很多,舒萱的母親陸夫人是二夫人。這幾年間和舒高立的關係比較冷淡,就藉口照顧舒萱的名義帶著老傭人搬到了宋府居住。

因爲家裡有人照顧舒萱,宋彪也不是很擔心。和舒萱說明之後就乘坐馬車前往東北新軍的軍部招待所。

容星橋這些人自然是非常希望能和宋彪一起共進晚餐,至少也算是東家給他們接風洗塵,畢竟這一年裡。大家也都幸苦了,可再大的事也大不過懷了龍子鳳胎的舒萱娘娘啊。

沒辦法的事,大家只能在軍部招待所湊個熱鬧自己吃一頓酒席,後面就伸長了脖子等宋彪過來,這吃的還很早,總不能等著宋彪過來了,各位大掌櫃、總經理的都還在自娛自樂的喝酒吟詩吧?

等秘書處那邊打了電話過來,容星橋、張康仁、吳仰曾、潘斯熾、鄭桂廷、舒方信……這些人都匆匆忙忙的走出來在軍部招待所的門口排成三列等待宋將軍的抵達。

今年的年會一共有46人蔘加,比去年多了4個人,分別是容揆、容耀垣、李桂攀、唐元湛四人。容揆、李桂攀代表的是遠東公司舊金山分行,容耀垣是從同盟會那邊投奔過來的人,擔任遠東化工總公司的總經理,唐元湛是新上任的外國專家局的局長。

這46個人在東三省都是工商界的一方霸主,此時就是他們見老闆交差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是遠東財團的董事,容星橋、張康仁是董事會的常務副主席,宋彪則是董事會主席。

馬車停下來之後,宋彪從車裡走出來,擡頭掃視一眼就將這些人都看在眼裡,諸位董事們見到主席來了。心情很是激動的紛紛上前。

大家心情都很激動,可以理解,可秩序是不能亂的,容星橋和張康仁走在前面帶領大家先向宋彪深鞠躬行大禮。

禮儀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非常重要的基礎。

遠東財團既是世界經濟產業中最爲高端的康采恩壟斷組織,同時也具備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禮儀特徵,年會是遠東財團最重要的日程,這個時候見到東家肯定要有很特殊的禮儀。

容星橋和張康仁行禮代表“感謝東家在過去一年中的信任,以及對東家的忠心和尊重”,宋彪也以同樣的方式回禮,感謝諸位在這一年中的辛苦。

這一刻是既激動又嚴肅,雙方行禮之後,容星橋和張康仁就帶領資歷最老的十四名董事簇擁著宋彪進入軍部招待所,此時的軍部招待所不擔心有外人,因爲已經完全戒嚴,招待所上下都是自己人。

今年和過去不一樣,此時的宋彪在個人履歷上已經可以如此寫道——宋震旦,又名宋治中,原名宋彪,妻子舒萱是我國著名翻譯家舒高立的女兒,也是著名的詩歌文學和童話文學的翻譯家。

宋彪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個真正的宋府,在這個場合裡,宋彪代表的是他這個家庭,未來有一天,他在這裡的地位會由他的子女來繼承。

中國人說“家國天下”,這四個字對宋府而言是再恰當不過。

宋彪原本計劃是在今年的年會帶舒萱一起出席,但舒萱現在確實不方便,宋彪還是單獨作爲東家參加年會,其他董事就按照原有的各種規定分居左右兩排,跟在宋彪、容星橋、張康仁三人的身後正式步入會場。

今天晚上是一個提前的見面會,正式的議程是從明天開始,還是總計一週的時間,除了審覈今年的各公司執行情況,商議明年的大方向外,各個子公司的明年規劃也要在這一時期初步制定下來。

本年度的年會還有兩個特別議程,那就是遠東船舶工業總公司和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的籌建計劃,這和東北新軍的海軍、空軍建設規劃也是同步進行的。

船舶製造行業的準入門檻太高,技術要求高,啓動資本高,遠東財團也是籌備了五年之久,先從船舶維修和鋼材兩個領域入手,在大連、錦州、金州、海城、舊金山、仁川、長崎都有船舶維修廠和船塢。這幾年通過招募、委培、學校、外聘、試造,以及分別和美國、德國、俄國企業合作的方式也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人才儲備,明年就準備正式開啓東三省的現代造船業。

飛機制造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剛開始的階段,遠東財團也籌備了兩年,甚至在美國投資了兩家飛機公司,還委派了四十多名學員在外國學習。

遠東財團進入這兩個行業的條件都已經很完善,現在就要劃撥多少資金的問題。

進了會議室之後。宋彪坐在主席的位置上,其他每個人都席位都是固定的,唯一的變化就是第一次參加年會的容揆、李桂攀都坐在了第一排。這一點倒也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遠東財團在美國投資的項目不多,總金額卻很驚人,貢獻的利潤則更驚人。今年的中日經貿大戰打的如此慘烈,在座的每一位董事都沒有虞洽卿那種提心吊膽的感覺,無非就是遠東財團在美洲的投資收益很厲害,完全撐得住和日本財閥們的這場血戰。

因爲這是遠東財團的第四次年會,各種規矩和流程都已經非常完善,年會之前的這個見面會主要介紹新的成員,以及東三省和遠東財團在今年的大致情況。

容星橋負責向各位同仁正式介紹容揆、容耀垣、李桂攀、唐元湛,其實在座的46人之中有27人是留美幼童,大家相互都是比較熟悉的。

介紹了新成員之後,容星橋作爲遠東工商聯合會的常務副主席先同大家簡單彙報遠東財團今年的各公司概況。有些行業規模比較小,影響也不大,比如鐘錶、火柴、玻璃、煤爐、煤油燈、搪瓷、刀具、水管、鏡子、牙刷……宋彪除了在年會之時,平時基本聽不到這些事,對於這種非主力產業的小公司。容星橋也只是每個公司說一句。

這些行業都不是遠東財團準備長期持有和發展下去的核心產業,很多時候都是考慮整個東三省的工業發展,以及減少進口的原因,包括和日本經濟界長期抗衡的等等原因纔會投資辦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和其他信譽良好的商人合股經營。

這些行業的統一特點是利潤率都不高,技術和投資門檻低。競爭激烈,也經不起大規模的衝擊,宣統元年的中日經貿大戰之中,這些小產業遭遇的衝擊實際上是最大的。

容星橋這一路談下去,在遠東財團涉及到的一百多個產業中有7成在今年屬於虧損經營,雖然每一個小產業的虧損額都不多,加起來的數字也不低,不談美國分行的效益,遠東財團今年的淨效益相比去年同期跌了1/4。

1/4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啊,接近425萬英鎊。

容星橋的概況談話按規定是五分鐘的時間,他在臺上按照事先準備好的稿件彙報,大家在臺上臺下聽的都不是滋味,心情都很忐忑,因爲不是說哪一家虧損,而是在座的各位董事負責的公司中,基本有一半都在虧損。

五分鐘的概況談話說到最後,容星橋總結道:“諸位,受制於今年的經貿之戰,在過去的五年中,東三省第一次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截止目前,據我們所知大約有四百多家的中小企業破產倒閉,遠東銀行的信貸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大的方針上,明年的內部信貸支持可能會降低。在過去的五年中,這可能也是第一次出現的情況,我在這裡請諸位同仁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加快資金的回籠,減小不必要的損耗,儘可能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否則,對於一些小產業,我們將被迫低價轉讓以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他這話說的非常打擊人,潛臺詞就是明年再幹不好,你們當中恐怕有一批人就別來參加年會了。

聽了這番話,大家心情愈發忐忑。

宋彪此時並無太多的表情,因爲他虧的起,賠的起。

等容星橋將一堆爛帳報完,張康仁就有點緊張了,好在東三省整體經濟狀況不錯,他接在容星橋的後面介紹東三省今年的財政和經濟簡況,他要說的這些對宋彪而言是非常熟悉的。宋彪基本也沒有認真聽,闔上眼簾在心裡琢磨一些事。

遠東財團今年虧損的確實有點多了,完全超出了宋彪最初的預計。

隨著東三省經濟的發展和白銀的大量流入,世界白銀價格小幅上揚3個點,這就使得關東銀圓(等額清圓)對英鎊的匯率提高,原先是10.512兌1英鎊,現在是10.04兌1英鎊。

425萬英鎊就正好是4250萬關東銀圓。東三省巡防軍33萬人的總編制,兩年軍費加起來都沒有這麼多。

宋彪要不生氣那是假話。

在張康仁說那些廢話的時候,宋彪就在心裡琢磨原委和對策。原因很簡單,遠東財團投資面太寬,投資線太多。所以在整個中日經貿大戰之中,遠東財團的虧損就是最多的。

真要有這425萬英鎊在手,遠東財團想要整死日本八大紡織社還是易如反掌的。

問題是這些小公司還真的不能立刻丟掉,因爲只要在管理和技術上沒有問題,經濟環境好了,它們也能賺錢,現在丟掉就等於是賠本賺吆喝。

東三省的工業基礎在5年前基本是零,這些小工廠每一家發展起來都不容易。

張康仁要說的是整個東三省目前的經濟概況,雖然中日經貿大戰在宣統元年爆發的非常劇烈,但從整個經濟總量來說。東三省的經濟要比日本強勢,除了紗錠,其他的主要經濟數據上都是東三省佔據優勢,比如說糧食總產量、煤鐵總產量,甚至連鐵路里長、發電總量這些數字也是東三省佔優。

東三省經濟在整體層面上就是一個計劃經濟。只是由東三省總督府、軍墾總局、遠東工商聯合會三個機構履行了“東三省計劃經濟委員會”的職責和工作。

東三省經濟和稅收的高速增長主要來源於農業、牧業和煤炭業,而這三大產業的增長都是以計劃統籌的方式在強行推動,各個產業同時發展很困難,但在計劃經濟的手段中保證這三大產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還是不難的,甚至可以說是翻倍增長。

五年中,東三省耕地總面積從粗略估計的550萬公頃增至1227.5萬公頃。在農業全面學美國的大政策之下,通過大規模聘請美國農業專家改善大規模農業的種植技術,利用鉅額的優惠信貸推廣馬耕和農業機械,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改善交通條件,推廣化肥、良種的使用,調整和推廣高產、高價作物,平均糧食畝產量也增至158.14公斤(不含甜菜),預期在1915年的二五計劃結束時達到畝產187.5公斤的標準,也就是美國1870年的水平,耕地總面積則要達到1500萬公頃。

五年中,東三省牧區總面積增至445萬公頃,牧區牲畜存欄總量爲515.6萬頭,加上林區綜合開發的空間,按照美國1905年的標準計算,未來至少還有7000萬頭的增長空間,這是東三省總督府下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推進方向。

五年中,東三省的煤炭全年開採總量增至3258萬噸,未來五年預計仍能保持15%的年增長率。

計劃經濟是一個好東西,特別是對現階段的東三省而言。

和東三省的五年新政相比,日本明治維新四十年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對日本政客和財閥們而言,這也確實是他們無能爲力的悲劇。

日本的耕地總面積就只有六百萬公頃,這還是日本農業史上的最高峰值,人口是4280萬,人均耕地2.1畝;東三省現有耕地1227.5萬公頃,通過這五年從關內大量招募勞動人口,人口增加到2530萬,加上外籍人口也不過2740萬人,人均耕地6.7畝。

日本目前的國民GDP仍然是以農業爲主體,農業佔GDP總額的65%,通常情況下,一個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過程中,工業增長能達到20%的年增長率,甚至是30%,比如說蘇聯的一五計劃時期,而農業基本維持不變。

日本現階段就是這種情況,特別是在甲午戰爭之後的日本工業增長率一直非常高。因爲宋彪在日俄戰爭中的特殊情況,導致日本工業在1905、1906年的增長較爲緩慢,1907、1908年則又是日本工業快速膨脹的兩年。

東三省的情況和日本截然不同,首先是東三省的工業也在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可農業的發展同樣如此,五年之內,東三省的糧食總產量提高了3倍。林牧業發展速度大致相當,農業總產值增長至32億清圓,僅此一項就超過了日本GDP總額。

在工礦業。東三省所具備的條件也是日本望塵莫及的,僅是東三省目前主力開發的四大露天煤礦的產能就已經超過日本、朝鮮、臺灣三地的煤炭總產量,東三省的鐵礦資源也很雄厚。只用五年時間,東三省就將生鐵產能提升至370萬噸,鋼產能115萬噸,民族資本和外國資本各佔一半。

在1900年之後,世界已經被瓜分完畢,各主要工業國也完成了工業革命的進步,資本輸出開始取代軍事瓜分成爲資本主義列強擴張的主要手段,而東三省和日本的快速發展都是這一輪資本擴張的產物,從國際資本輸入總量而言,東三省是日本的2.7倍。五年內吸收的外國資本總計6.35億英鎊,約合30.9億美元,其中34%來自於法國,23%來自於英國,15%來自於德國。13%來自於美國,俄國僅佔7%,日本佔2.5%。

法國對東三省投資又是以高利貸爲主體,大部分是對東北銀行、東三省農業銀行、遠東財團、鐵路、東三省政府債券和其他銀行的借貸爲主,利息雖高,對東三省經濟的直接控制力卻較低。實際上是推動東三省經濟發展的第一助力。同樣的,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政府、財團之間的貸款,法國也有力的控制著法俄和東三省同盟的關係,對英日同盟、德國、美國在東三省的擴張進行鉗制。

張康仁要說的就是這些事,從經濟、金融、政治三個領域給遠東財團的這些董事們解釋清楚大局面上的情況。

宋彪當然是最清楚這些事的人,所以他覺得張康仁說的都是廢話,歸根結底就是兩句話——雖然中日經貿大戰很慘烈,我們輸的多一點,但從大局勢來看,我們依然佔據著真正的長期優勢。

等張康仁談完之後,諸位董事們不免還是很高興的熱烈鼓掌,至少是爲東三省的經濟發展局面而高興吧。

每一年的遠東財團年會在見面會上通常不會談很多事,大體就是詢問董事們的意見,將原先確定要商談的幾個重要議程和議題確定下來,如果有新增議題就要投票表決,或者是看幾位常委董事的意見。

在遠東財團,宋彪有點像君主立憲制的皇帝,他一般還真的就不說話,也不太需要他說話,這一點和山西商幫的經營特點很像,大掌櫃們自己商量,東家不問事。

大家討論的很激烈,每個人都希望將自己的想法加入新議題中,宋彪就坐在旁邊冷眼旁觀,側耳傾聽。至於今年年會的主要議題倒也不需要再做新的討論,基本就是三大事,一是商議中日經貿大戰的對策;二是遠東糧牧總公司的新規劃;三是船舶、機械、汽車、電氣製造四大新工業的投資規模和長期規劃。

中日經貿大戰肯定是要討論的,其次隨著煤礦產業的發展日漸達到一個瓶頸之後,大量資本就要向其他產業轉移,東三省的糧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空間太大了,農業產值再翻兩番是沒有問題的,這都是遠東糧牧總公司的機會。

冶金工業在過去的五年間,投資規模不算是最大的,但也不小,前後投入了大約八百萬英鎊的資本,雖然中日經貿大戰打的很慘烈,但鋼鐵冶金和煤炭這兩個支柱領域基本不受影響,利潤依然豐厚,合理利用國際信貸足可支撐自身的繼續發展。

隨著冶金和鋼鐵工業的發展,船舶、機械、汽車三大產業肯定是可以擴大投資了,電氣製造同樣需要擴大投資,現在的問題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投資規模,因爲技術基本都是靠引入,直接從美國大量購入技術專利,再通過購買設備、機械的機會從德國、法國、俄國、英國引入一部分進行補充,主要的技術顧問、技師和部分管理人員也都來自於美國,其次是以德、法和俄國爲輔。

遠東財團要投資一個產業肯定不是辦一個廠這麼簡單,後面就要牽涉到一大批的問題,包括教育、人才的長期培養,國內市場的估算和培養,國外市場的估測和開拓,原材料的供應,技術的轉入,工人的鍛鍊,等等問題都需要考慮,也都需要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因爲這一個決策就將意味著幾百萬英鎊,甚至是幾千萬英鎊的長期投入。

遠東財團每一年的年會都是如此,開一次會議,決定一個新的主攻產業方向和大量的長期政策,以此確保核心產業的長期盈利水平。

四十多位董事聚集在一起商議未來一週的主要議程和新增議題,討論到晚上十一點才確定了新增的4個新議題。

看時間已經不晚了,見面會該談的事情也都定了下來,負責主持會議的容星橋才問宋彪道:“中堂,您還有什麼要和諸位董事補充的嗎?”

宋彪的話不多,一般在這個時候也就說兩句話收尾,可在今天,他還是多考慮了一段時間才和容星橋、張康仁兩人說道:“今年虧損的企業比較多,有大的經濟環境的原因,也有財團投資決策和企業管理的問題,以及東三省本地產業環境的問題,不管企業大小,要將問題儘可能的找出來。即便這麼多企業虧損,就應該專門抽出時間探討原因,分析透徹,限期整改。一部分小企業和較小的產業呢,該放手就放手,該轉讓就轉讓;一部分看情況,爭取在一個比較好的價位轉讓給合作方,轉而支持別人去經營。東三省的工業基礎目前也比較全面了,我認爲遠東財團目前的任務要轉向集中精力辦大事,賺大錢這個方向,而不是繼續走什麼都做,什麼都搞的路線。”

他這番話的聲音不大,說出來卻嚇了所有人一驚。

如果大家沒有記錯,這番話大概就是宋彪在所有年會中說的最厲害的一番話,這一番話說完,至少意味著明年的年會將會少來十個人。

第281章 萬達豐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309章 在全州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79章 屠滿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179章 屠滿287章 首都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中)第201章 王永江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27章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136章 秋瑾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120章 塾師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252章 201S第246章 文萊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179章 屠滿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309章 在全州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137章 風格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252章 201S第107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一)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01章 王永江第54章 戰爭財第201章 王永江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4章 殺人越貨
第281章 萬達豐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19章 前洞嶺伏擊戰(下)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309章 在全州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179章 屠滿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179章 屠滿287章 首都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中)第201章 王永江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27章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136章 秋瑾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120章 塾師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252章 201S第246章 文萊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179章 屠滿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309章 在全州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137章 風格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252章 201S第107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一)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01章 王永江第54章 戰爭財第201章 王永江第326章 致我們的祖國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4章 殺人越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额济纳旗| 通山县| 当雄县| 抚松县| 石嘴山市| 铅山县| 衢州市| 长宁县| 阿尔山市| 承德县| 金阳县| 响水县| 弥勒县| 麻江县| 天镇县| 慈溪市| 富锦市| 武汉市| 湖南省| 宁陵县| 临沂市| 尖扎县| 图们市| 舞阳县| 新龙县| 临武县| 密云县| 黔南| 青海省| 崇信县| 蒙阴县| 阳曲县| 班玛县| 临安市| 宾川县| 襄城县| 惠安县| 五寨县| 博罗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