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4章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房間中。

李世民笑道:“太沖,朕這個女兒,可是快被你寵到天上去了,再這樣下去,以後可就嫁不出去嘍。”

李道玄微微一笑。

“修道之人,婚姻之事隨緣便好。”

李世民調(diào)侃道:“那可不成,要是像你太沖一樣,都快而立了,卻還沒有成家立業(yè),朕的耳朵,恐怕就要被皇后給嘮叨了。”

李道玄的笑容微微一滯。

好傢伙,莫名有一種前世被催婚的感覺。

“不聊這些,陛下,可是登州之糧已經(jīng)運到了?”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不錯,如今萬事俱備,朕終於能放手一搏了!”

當年隋失其鹿,羣雄逐之,他帶領(lǐng)軍隊征戰(zhàn)天下,平定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等梟雄,受封爲天策上將。

可以說,大唐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他打下來的。

然而玄武門之變後,突厥趁虛而入,兵臨長安,向來戰(zhàn)無不勝的李世民,終於品嚐到了渭水之盟的屈辱。

那日在渭水河畔,李世民望著突厥騎兵離去時蕩起的煙塵,聽著他們囂張而肆意的喊聲,心中便暗暗發(fā)誓。

終有一日,劍指漠北!

這一天,終於要到了。

“太沖,這是朕親自撰寫的對突厥的宣戰(zhàn)詔書,同時也是招賢令,號召天下英才從軍報國,你看看,寫得如何?”

李道玄接過詔書,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文字慷慨激昂,雄渾激盪,如江水滔滔,有金石之聲。

他注意到詔書的末尾故意留了一片空白,沒有加印,心中一轉(zhuǎn),便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不禁微微一笑。

“陛下恐怕不僅是想讓我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果然什麼都瞞不過太沖,朕確實有個不情之請。”

他指著最後的空白部分,道:“我大唐人人好詩,而太沖之詩才,朕向來欽佩不已,故而想請你寫下一首出征之詩,一來鼓舞將士,二來可振奮天下人心!”

那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讓李世民十分欣賞,還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等言,更是讓他常常吟誦,澎湃不已。

李道玄心中嘆了一聲。

看來自己這個文抄公的名頭是抹不掉了,只是借用了別人的詩,將來再還一份機緣便是。

他正要研磨。

“太沖且凝神作詩,朕親自爲你研磨!”

李世民提起衣袖,身爲帝王,竟然親自爲李道玄研磨,他毫無芥蒂,反而眼中露出一絲期待。

大唐人人好詩,他也不例外。

墨香緩緩飄起,李道玄提筆揮毫,寫下了一首記憶中的詩篇。

字跡如鐵鉤銀畫,縱橫之間,好似金戈鐵馬,有沙場之聲。

李世民輕聲讀著那首詩,眸光激盪,熱血上涌,連叫了三聲好!

他小心吹乾墨跡,像寶貝一樣藏好詔書,笑道:“明日,此詔便會傳遍天下,而我大唐,也會迎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zhàn)。”

“是龍是蛇,就看這一戰(zhàn)了。”

他沒有再說話,而是對著李道玄深深鞠了一躬。

李道玄也對著他作揖行禮。

兩人的關(guān)係十分特別,既有君臣之義,又有朋友之情,甚至後者要遠遠大於前者。

在李世民的心中,深深地感激著李道玄。

他雖是皇帝,能給的卻無非是王權(quán)富貴,這些對太沖而言,並不是多麼重要。

但太沖給他的,卻是家國天下,盛世大唐。

得此良師益友,實爲大幸。

……

次日。

一紙詔書宣告天下,掀起了一場無形的風暴。

長安城,許多人擠在告欄旁,爭先恐後地伸長脖子,想看一眼詔書。

前面的人看得激動不已,熱淚盈眶。

“宣戰(zhàn)了,陛下……對突厥宣戰(zhàn)了!!!”

“原來前段時間,登州的蝗災還有瘟疫,全都是突厥搞的,那幫畜生,真是千刀萬剮都不爲過!”

“真的要打仗了?我聽說突厥的騎兵天下無敵,咱們能打贏嗎?”

“呵呵,我大唐亦有玄甲鐵騎,何懼之有?”

“就是,更何況我們還有國師呢!”

……

人們議論紛紛,氣氛熱火朝天。

後面的人聽得心急,喊著讓前面的人誦讀一下陛下的詔書。

“別急,我來讀一下給大家聽。”

一個白衣書生清了清嗓子,開始高聲誦讀,激情澎湃。

“自我大唐開國以來,夷狄八渡陰山,屢屢犯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我大唐邊民,有婦而無夫,有子而無母,其罪昭昭,罄南山之竹而無窮,決東海之波亦難盡……”

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點頭,露出憤恨之色。

他們雖然生在長安,但對這種事情也沒少聽聞,而且當年渭水之盟時,長安城許多人的家底都被突厥人給搬空了。

白衣書生語鋒一轉(zhuǎn)。

“國師曾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然朕以爲,寇可往,我大唐鐵騎亦可往之!”

“朕欲揮師百萬,踏碎陰山,振天威以亂世,驅(qū)夷狄於黃沙,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家之威儀!”

白衣書生聲音一頓,而後眼中露出一絲快意,聲音鏗鏘有力。

“累累血仇,非滅國而不止,赳赳大唐,踏王庭方復還。此戰(zhàn)之後,我大唐之人,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此詔亦宣於萬國,復告四海之邦,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勿謂言之不預,且看今日夷狄。”

白衣書生讀得熱血激盪,恨不能立刻投軍報國。

百姓們也被這詔書中的氣魄和自信所感染,那蕩氣迴腸的文字,經(jīng)過白衣書生充滿感情的誦讀,宛如一顆種子扎進了土壤中。

他們只覺得從未這般痛快過,那佝僂的身軀,不知爲何下意識地挺拔了起來。

“對了,詔書末尾,還有國師親筆所寫的一首詩。”

百姓們聞言目光一亮,連忙讓他念出來。

大唐人人好詩,就算是普通的布衣百姓,也會隨口吟上幾首前人的佳作。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荷丛础?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唸到此,白衣書生深吸一口氣,終於誦出了最後一句。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樓蘭乃是漢時西域的一個國家,其國王十分貪財,屢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爲國立功。

昔日之樓蘭,便是今朝之突厥。

囂張跋扈的頡利可汗,也終將和貪得無厭的樓蘭王一般,葬身於黃沙之中!

此詩一出,頓時引得一片叫好。

讀書人自不必說,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對這種朗朗上口,又氣勢非凡的詩句十分喜歡,再加上國師李道玄的巨大名望,可以想象,這首《塞下曲》註定將迅速傳遍大唐。

“詔書中還說,號召天下的能人異士,前往陰山共伐夷狄,若有功勳,不僅能加官進爵,甚至還可以得到國師的指點和丹藥!”

人羣中,一些始終沉默不言的人,在聽到這句話後目光一閃,露出意動之色。

這些都是散修,他們未必對大唐有著多強的歸屬感,也不在乎金銀財寶,然而天師李道玄的親自指點,還有龍虎山的丹藥,卻讓他們心動不已。

尤其是前者,如今誰人不知,李道玄在登州連蝗神都殺了,已隱隱有天下無敵之威勢。

能得到他的一句指點,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造化!

“格老子的,富貴險中求,道爺我停在陰神初期太久了,與其老死,不如拼上一次!”

一個灰鬍子老道士目光一閃,手掐印訣,悄然遁入地下,朝著陰山方向而去。

類似的事情不斷在各地上演。

有人是看了詔書後義憤從軍,也有人是受那首《出塞曲》的影響,想要效仿傅介子,奔赴異域,建立不世之功。

還有的則是遇到了瓶頸的修士,衝著李道玄的名頭去的。

總而言之,這一紙詔書,在大唐無疑掀起了一場風暴,並且越發(fā)聲勢浩大,如長風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

陰山。

大將軍李靖站在點將臺上,赤色披風在風中飄舞,獵獵如旗。

只聽鏗鏘一聲劍鳴。

劍光照亮了他冷峻而堅毅的眼眸。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他劍指北方,那裡正是突厥王庭的方向。

“大唐,出征!”

轟!

無數(shù)大唐士兵從營寨中魚貫而出,列陣整齊,軍容肅穆,步履行踏間如戰(zhàn)鼓轟鳴,讓腳下的大地都在顫動。

十萬男兒齊佩甲,青天白日皆唐旗!

衛(wèi)國公李靖大將軍統(tǒng)帥三軍,拔營向突厥挺進,他堅毅的眼眸顯得格外銳利,陽光照在他以三日未脫的金甲上,光芒耀眼,熠熠生輝。

李靖並未選擇夜間行軍,他毫不避諱突厥的探子,甚至有些大張旗鼓,耀武揚威。

漫山遍野的唐軍多如牛毛,其中還有著一萬玄甲鐵騎,不論是將士還是戰(zhàn)馬,都披上重鎧,軍威赫赫,若是衝殺起來,絕對是戰(zhàn)場絞肉機。

實際上不止李靖所率領(lǐng)的中軍,幷州都督英國公徐世績爲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軍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爲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

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爲大同道行軍總管,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檢校幽州都督衛(wèi)孝傑爲恆安道行軍總管,鎮(zhèn)守燕雲(yún)地區(qū)防止突厥軍隊東逃,靈州都督薛萬淑爲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jiān)視突利可汗。

二十萬大軍兵分六路,劍指突厥,皆受李靖節(jié)度。

大唐,這頭沉默了十五年的巨龍,終於第一次睜開了眼眸,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萬國震驚。

他們本以爲突厥是世間最強大的國家,大唐的宣戰(zhàn)書,無疑是個笑話,要不了多久,大唐就會兵敗。

然而驀然回首,卻發(fā)現(xiàn)大唐早已不是當年的大唐。

這個國家養(yǎng)出了二十萬精兵悍將,而且絕非濫竽充數(shù),軍威之盛,如烈烈大日,普照八方,讓人難以直視。

再加上國師李道玄這位當世絕頂,能夠在人間斬神的存在,大唐的整體實力,已經(jīng)凌駕於諸國之上,唯有突厥才堪與之爭鋒。

所有人都知道,大唐與突厥的這一戰(zhàn),將決定誰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

萬衆(zhòng)矚目。

……

漠北,萬里黃沙。

一道窈窕的身影在黃沙中慢慢浮現(xiàn),穿著一身黑白色勁袍,腰間繫著根普普通通的青帶,卻將那纖細的腰肢修飾得恰到好處。

她手中提著一口烏鞘長劍,烏黑的長髮綁成高馬尾,瀟灑幹練,英姿颯爽。

最詭異的是,隨著狂風過境,黃沙飛舞,她的勁袍在風中飄蕩,露出姣好的身段和修長筆直的雙腿,但風中的黃沙卻無法靠近她三丈之內(nèi)。

似有股無形之劍氣,將砂礫斬成了粉碎。

氣候乾燥,女人用黑布將臉裹住,只露出那雙英氣逼人的眼睛,眸光湛然如劍,清澈如虹。

不知走了多久,她突然停下了腳步。

女人的眼睛變得烏黑而深邃,其中夾雜著一絲清亮的劍芒,遙望著東南方。

“殺伐之氣沖天而起,這是有大軍列陣,大戰(zhàn)將啓,我離開的這些年,大唐又陷入了戰(zhàn)火之中嗎?”

她沒有猶豫,轉(zhuǎn)身便朝著那個方向走去,徐徐而行,柔軟的黃沙中卻沒有一個腳印。

“駕!”

地面震動。

遠處幾十個突厥騎兵正在追趕著三個人,他們一個看起來像白面書生,手中拿著一把摺扇,一個五大三粗,鬚髮旺盛,還有一個竟然是個和尚。

嗖!嗖!嗖!

突厥士兵擅長騎射,數(shù)道箭矢朝著三人射去,準頭極高。

但那三人皆武藝不凡,如腦後生眼,在奔逃中一一躲過,雖然有些狼狽,但總算保住了性命。

只是兩條腿畢竟跑不過四條腿,最後面的那個白衣書生被突厥騎兵追上,他滾在地上躲閃,卻還是被一刀砍傷了肩膀。

眼看就要命喪黃泉,他卻突然聽到了一聲劍鳴。

如崑山玉碎,鳳凰清啼!

那漫天的黃沙彷彿都靜止了,天地被無形的劍氣所淹沒,連日光都黯淡了下去,只剩下那抹令人驚心動魄的劍光。

噗通!噗通!

那些剛剛還不可一世的突厥騎兵紛紛倒下,精鐵製成的盔甲全部被斬碎,瞳孔圓睜,似是還沉浸在那驚豔的劍光中。

一劍破甲八十六!

在白衣公子震驚不已的目光中,一道曼妙而修長的身影從黃沙中緩緩走出,身姿挺拔,英氣逼人,尤其是那雙彷彿藏著劍光的眼眸,凌厲之餘,卻又有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女子摘下遮面的綢布,露出一張三分英氣,七分俊俏的面容。

修眉如劍,凝眸似星,正俯瞰著那躺在地上的白衣書生,聲音清越動人。

“貧道太薇,爾等可是唐人?”

……

第555章 師妹的信,太上劍經(jīng)第341章 與仙同襟,他鄉(xiāng)故知(爲護法玉隆真第499章 處子有孕,佛入腹中第433章 瀟湘神女,水官大帝第400章 只履西歸,由佛入魔第484章 試問天下仙人,誰敢來此長安?第484章 試問天下仙人,誰敢來此長安?第582章 蚩尤脫困,飛昇成仙(第二更)第664章 吾爲佛祖,端坐蓮臺第46章 葫蘆仙人第676章 南無寶蓮華青衣普渡月光佛請假第105章 慈棺 兇棺(爲堂主臭做飯的加更)第404章 師徒同娶,風流快活第43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47章 既見本神,爲何不拜?第705章 釘頭七箭書,穿越之迷第13章 五雷符晉升第462章 衆(zhòng)生拜我,與我何干?第637章 大唐鎮(zhèn)國遊仙公主第70章 找出真身第476章 鳳凰之血,四聖聚齊!第579章 仙子沐浴落雲(yún)池,天下陽神入彀中第70章 找出真身第29章 石獅流血第556章 你說,我是不是喜歡上了師兄?第94章 太乙天罡劍訣第400章 只履西歸,由佛入魔完結(jié)感言第162章 雷公電母,六九天雷第491章 小五雷正法第655章 殺穿靈山,拳壓聖佛第280章 剪紙爲馬,八仙秘術(shù)第573章 火焚風伯,箭殺雨師!第374章 雷法戰(zhàn)金剛,天眼破幻術(shù)(爲盟主玉第495章 古天庭遺址,玄奘的夢第218章 璃龍劍主第324章 木人童子,奇書詛咒請假第444章 一點靈光即是符,世人枉費墨與朱第89章 千刀萬剮斬鼠妖第590章 三寸血肉,我欲成仙!第282章 下流道術(shù),令婦相思第241章 削我仙身,咒汝性命第578章 滅世之魔,號令天下!(月末求票票第159章 萬壽宮蛟龍脫困,龍遊縣洪水滔天!第697章 鍾馗嚼鬼,桃枝鞭神第631章 桃園遭劫,王母寢宮第399章 菩提達摩,三藏真經(jīng)第430章 王朝爲棋,蒼生爲子,與天對弈第707章 採蓮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712章 推背圖,李道玄死於開元十七年!第661章 靈山浩劫,世尊隕落第316章 紫虛元君,黃庭古經(jīng)第707章 採蓮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263章 破局之法,天劫之眼第701章 魂歸來兮,一襲紅衣壓王城!第307章 天罡大神通,降龍伏虎!第368章 師姐的試探第61章 師門隱秘第87章 殺心漸起第107章 龍遊縣 青牛觀第352章 初見長樂公主第603章 花燈奇緣,閬中神醫(yī)第46章 葫蘆仙人第160章 天下水脈,唯一真龍!第211章 威震萬鬼,刀劈陽神!第683章 迴天返日,光陰倒流第646章 邪神夜叉,對弈聖佛第412章 天眼 擲象 他心三神通第506章 他們便是大局第236章 四九天雷,李淳風的卦語第140章 玄龜馱棺,煬帝之屍第366章 蟄龍計劃,妖僧入城第278章 白衣觀音,菩薩千相第177章 法眼辨生死,河中藏鬼神第686章 再見長樂,宸王是我?guī)熃悖?/a>第10章 地縛靈 紅衣第303章 龍虎內(nèi)戰(zhàn),夢境真相第444章 一點靈光即是符,世人枉費墨與朱第268章 龍鳳寶玉,石鼓敲不得第148章 三寶如意丹第658章 再遇李世民,長孫皇后之死第163章 潘誕現(xiàn)身,迴天無力?第518章 霸氣青衣,三世佛陀第462章 衆(zhòng)生拜我,與我何干?第25章 太沖道人第127章 仙人匣中三尺劍第631章 桃園遭劫,王母寢宮第521章 反敗爲勝,三樂甦醒第309章 天師震怒,釘頭七箭(爲掌門黑色愛第483章 天道降雷劫,五老壓長安第500章 既見未來,爲何不拜?第69章 妖氣沖天第560章 逐日夸父,撒豆成兵第152章 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第142章 陰兵過境第503章 長樂施妙計,慧眼觀鬼胎第651章 飛煙仙劍,紫玉失魂第482章 天蓬修得千年身,青絲成骨做鼎爐(
第555章 師妹的信,太上劍經(jīng)第341章 與仙同襟,他鄉(xiāng)故知(爲護法玉隆真第499章 處子有孕,佛入腹中第433章 瀟湘神女,水官大帝第400章 只履西歸,由佛入魔第484章 試問天下仙人,誰敢來此長安?第484章 試問天下仙人,誰敢來此長安?第582章 蚩尤脫困,飛昇成仙(第二更)第664章 吾爲佛祖,端坐蓮臺第46章 葫蘆仙人第676章 南無寶蓮華青衣普渡月光佛請假第105章 慈棺 兇棺(爲堂主臭做飯的加更)第404章 師徒同娶,風流快活第437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47章 既見本神,爲何不拜?第705章 釘頭七箭書,穿越之迷第13章 五雷符晉升第462章 衆(zhòng)生拜我,與我何干?第637章 大唐鎮(zhèn)國遊仙公主第70章 找出真身第476章 鳳凰之血,四聖聚齊!第579章 仙子沐浴落雲(yún)池,天下陽神入彀中第70章 找出真身第29章 石獅流血第556章 你說,我是不是喜歡上了師兄?第94章 太乙天罡劍訣第400章 只履西歸,由佛入魔完結(jié)感言第162章 雷公電母,六九天雷第491章 小五雷正法第655章 殺穿靈山,拳壓聖佛第280章 剪紙爲馬,八仙秘術(shù)第573章 火焚風伯,箭殺雨師!第374章 雷法戰(zhàn)金剛,天眼破幻術(shù)(爲盟主玉第495章 古天庭遺址,玄奘的夢第218章 璃龍劍主第324章 木人童子,奇書詛咒請假第444章 一點靈光即是符,世人枉費墨與朱第89章 千刀萬剮斬鼠妖第590章 三寸血肉,我欲成仙!第282章 下流道術(shù),令婦相思第241章 削我仙身,咒汝性命第578章 滅世之魔,號令天下!(月末求票票第159章 萬壽宮蛟龍脫困,龍遊縣洪水滔天!第697章 鍾馗嚼鬼,桃枝鞭神第631章 桃園遭劫,王母寢宮第399章 菩提達摩,三藏真經(jīng)第430章 王朝爲棋,蒼生爲子,與天對弈第707章 採蓮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712章 推背圖,李道玄死於開元十七年!第661章 靈山浩劫,世尊隕落第316章 紫虛元君,黃庭古經(jīng)第707章 採蓮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263章 破局之法,天劫之眼第701章 魂歸來兮,一襲紅衣壓王城!第307章 天罡大神通,降龍伏虎!第368章 師姐的試探第61章 師門隱秘第87章 殺心漸起第107章 龍遊縣 青牛觀第352章 初見長樂公主第603章 花燈奇緣,閬中神醫(yī)第46章 葫蘆仙人第160章 天下水脈,唯一真龍!第211章 威震萬鬼,刀劈陽神!第683章 迴天返日,光陰倒流第646章 邪神夜叉,對弈聖佛第412章 天眼 擲象 他心三神通第506章 他們便是大局第236章 四九天雷,李淳風的卦語第140章 玄龜馱棺,煬帝之屍第366章 蟄龍計劃,妖僧入城第278章 白衣觀音,菩薩千相第177章 法眼辨生死,河中藏鬼神第686章 再見長樂,宸王是我?guī)熃悖?/a>第10章 地縛靈 紅衣第303章 龍虎內(nèi)戰(zhàn),夢境真相第444章 一點靈光即是符,世人枉費墨與朱第268章 龍鳳寶玉,石鼓敲不得第148章 三寶如意丹第658章 再遇李世民,長孫皇后之死第163章 潘誕現(xiàn)身,迴天無力?第518章 霸氣青衣,三世佛陀第462章 衆(zhòng)生拜我,與我何干?第25章 太沖道人第127章 仙人匣中三尺劍第631章 桃園遭劫,王母寢宮第521章 反敗爲勝,三樂甦醒第309章 天師震怒,釘頭七箭(爲掌門黑色愛第483章 天道降雷劫,五老壓長安第500章 既見未來,爲何不拜?第69章 妖氣沖天第560章 逐日夸父,撒豆成兵第152章 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第142章 陰兵過境第503章 長樂施妙計,慧眼觀鬼胎第651章 飛煙仙劍,紫玉失魂第482章 天蓬修得千年身,青絲成骨做鼎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吉木乃县| 赤壁市| 越西县| 中方县| 肇东市| 新巴尔虎左旗| 济宁市| 崇仁县| 乌拉特后旗| 多伦县| 五峰| 广昌县| 延川县| 呼玛县| 桐柏县| 泊头市| 桓台县| 临西县| 永兴县| 玉树县| 珲春市| 长垣县| 高雄市| 浦城县| 巴中市| 靖边县| 苍梧县| 清原| 东乌| 府谷县| 黔西县| 巴青县| 新源县| 双鸭山市| 太谷县| 方山县| 大同市| 唐海县| 太保市|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