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5章 避居慈慶宮

朱由檢從龍椅上站起來,步入羣臣的身邊,“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願意給你們一條生路。”

“啊?”人羣開始騷動,到處是擺動的腦袋和互相交流的目光。

朱由檢在人羣中轉了一圈,又回到龍椅上坐下,閉目養起神來。

“這是真的嗎?”

“陛下可以饒恕我們?”

“陛下爲什麼饒恕我們?”

“陛下要這樣纔會饒恕我們?”

……

在朱由檢等待的時候,大臣們的求生慾望,被充分調動起來。

“諸愛卿,”朱由檢聲音不大,卻立即壓過大臣們議論的聲音,誰都不願漏聽了朱由檢的話,哪怕是一個字。

“朕給你們一次機會,”朱由檢伸出食指,“機會只有一次,如果你們交出所有貪墨的銀兩,朕將既往不咎。”

“你們當中,有人會被削職爲民,有人會被減品降職,也有人可以保住現在的職務。”

“一切都由你們自己決定,你們所受到的懲處,是和你們的認罪態度息息相關。”

“認罪越徹底,受到的懲處就越輕,甚至不會受到處罰。”

“但朕要強調一點,很多人都會減品降職,大明的六部,不可能有幾十位尚書。”

Wшw ¤ttКan ¤¢ ○

朱由檢的意思,大臣們聽得很清楚,這是要改革臃腫的機構,和他們貪墨無關,即使他們每個人都認罪徹底,甚至根本就沒有貪贓枉法,六部多出的尚書、侍郎和其他的官員,都必須裁撤,僧多粥少的局面就敗在他們的面前。

但大臣們關心的不是這些,根據朱由檢所說的話,他們的最高懲罰就是削職爲民,那腦袋是保住了,即使減品降職,那還是大明的官員,如果能夠保住現在的職位……

一刻鐘之前,還處在絕望中的大臣們,開始憧憬美好的未來了。

“陛下,”施鳳來跪倒在地,“陛下說的可是真的?”

“朕是天子,豈可戲言?”朱由檢伸出食指,指向天空,“但如果你們不能充分認罪,交出貪墨的銀兩……”

“……”羣臣又是無語。

朱由檢換成三個指頭:“朕給你們的時間,只有三天,二十一日,朕將在這裡再次召見你們所有人,那時,你們將貪墨的銀兩交出來,朕將根據你們認罪的程度,決定你們所有人的歸宿,朝中的其他大臣,也在看著你們。”

“陛下。”不知是誰起的頭,大臣們都跪在朱由檢的面前,泣不成聲……

從皇極殿出來,朱由檢回到乾清宮,他躺在牀上,閉目思考了半天。用過午膳後,朱由檢擔心東林黨人反對自己的赦免政策,乾脆避居慈慶宮。

慈慶宮是一所綜合型的大殿,裡面包含四所宮殿:奉宸宮、承華宮、勖勤宮和昭儉宮。

勖勤宮是朱由檢長大的地方,現在張嫣就住在勖勤宮。

朱由檢獨自從皇極門出來,一路向東,穿過徵音門,門裡是一座很特別的麟趾門,麟趾門的兩側,不是常見的石獅,而是兩頭神獸麒麟,俯首、順目。走進麟趾門之後,纔是慈慶宮的正門——慈慶門。

朱由檢沒有停留,他直奔東北角的勖勤宮。

望著紅牆綠瓦的勖勤宮,朱由檢百感交集。

離開勖勤宮不過一年有餘,他現在已經是君臨天下的皇帝,而且剛剛剪除了大明的毒瘤魏忠賢與客映月。

一名宮女剛好在宮門外晃悠,見到朱由檢駕臨,她一時驚慌,就呆呆地張著小口,連行禮都忘了。

“噓。”朱由檢豎起食指,在嘴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宮女已經醒悟過來,但她不敢聲張,只是跪在朱由檢的面前,大眼睛脈脈地注視著朱由檢。

“那個,你家主子在嗎?”朱由檢小聲地問。

“回陛下,我家主子在後園盪鞦韆。”宮女彎腰,手搭在小口的前面,一副悄悄話的樣子。

“那你帶我進去。”

“是,陛下,請隨奴婢進園。”宮女躬身引路。

門是熟悉的,路是熟悉的,連房子也是熟悉的,熟得不能再熟了。

朱由檢隨宮女來到後園,自己曾經練功的地方。在那株巨大的樟樹下,繫著一個三尺長的鞦韆,一名身著水綠短襖的年青女子,正坐在鞦韆上,兩名宮女正在幫著蕩起鞦韆。

她的後背對著朱由檢,加上朱由檢的腳步非常輕,所以她根本沒有發現朱由檢的到來。

宮女趁朱由檢緊盯著鞦韆的當口,卻是緊走幾步,來到鞦韆的旁邊,她一手扶住千索,一手支起圓筒,對那女子耳語幾句。

“啊?”那女子像是波斯貓被踩了尾巴,“咚”的一聲,雙腳落地,回首看向朱由檢。

不出朱由檢的意外,那女子正是張嫣。

張嫣已經將坤寧宮讓給了周玉鳳,婉兒和胡心雪也從陝西回京,暫時和周玉鳳住在坤寧宮。而張嫣遵照朱由檢的指示,搬去了慈慶宮,現在就住在勖勤宮。

張嫣癡癡地看了朱由檢足有一分鐘,這纔想起要行禮,她一甩長裙,“噗通”跪倒在地:“臣妾叩見陛下!”

“朕此來不是公務,皇嫂不必多禮。”朱由檢擺擺手,讓張嫣起來。

“陛下是……”張嫣的目光毫無顧忌地在朱由檢的臉上掃來掃去,似乎要將朱由檢的心思盡皆看透。

“皇嫂難道捨不得炭火,就讓朕在這吹西北風?”朱由檢輕笑,也不介晦張嫣的無禮。

“臣妾該死,陛下請入廳。”張嫣側身走在前面,給朱由檢引路。

朱由檢來到自己曾經會客的大廳,所有的擺設一絲未動,就像剛剛離開時一樣,他大大咧咧地往主位上一坐:“皇嫂,不用客氣,你也坐呀!”

張嫣微低著頭,在朱由檢下首的椅子上坐下,回頭對婷兒說:“去,給陛下溫一壺熱茶。”

朱由檢迎著張嫣的目光,細細打量,臉色依然白皙,可能在外面吹風的緣故,微微顯出點鮮紅,和上次相比,更加清減些,不知道魏忠賢死後,她是否還有什麼煩心的事。

“現在朝堂瞬息萬變,陛下怎麼有空來臣妾這兒閒坐?”

“朕就是因爲心煩,纔來皇嫂這兒避居。”

“陛下,你……”張嫣微擡起頭,看著朱由檢清俊的臉龐,面上不覺微紅。

“皇嫂可知上午朝堂發生的事?”

張嫣緩緩點頭,目光就沒有

離開過朱由檢的眼睛。

“東林黨一定不會看著朕赦免魏閹餘孽,朕怕他們一個接著一個,車輪大戰找朕勸諫,所以打算在皇嫂這兒躲避幾天。”

“……”你躲避大臣,卻躲到我這兒,而且還是幾天?張嫣小巧的鼻子翕動了一下,面上微微泛起桃花。

“皇嫂,朕在這兒,不會有大臣們找過來吧?”

張嫣忍著羞,喚過婷兒:“告訴門房,就說哀家身體有恙,任何人都不見。”

朱由檢心中稍定:“皇嫂,朕對魏忠賢和客映月的處置,皇嫂可還滿意?”

“嗯!”張嫣點頭,魏忠賢和客映月已經死了,她心中的恨意也逐漸消退。

“記得先帝臨終之時,特意囑咐朕重用忠賢,朕有負先帝所託呀!”朱由檢嘆了口氣,微鎖眉頭,做深思狀。

“魏閹爲禍朝廷,擾亂後宮,貪贓枉法,結黨營私,真是死有餘辜!”張嫣粉紅嬌嫩的臉上再現怒容。

“所以,朕誅殺魏客一黨,也不全是爲了皇嫂,更是爲了大明社稷。”

“……”張嫣的臉色更紅了,你殺魏忠賢和客映月,是爲了整頓朝綱,鞏固自己的統治,什麼叫不全是爲我?難道主要原因是爲我不成?

“皇嫂,先帝臨終之時,還交代朕要善待中宮,皇嫂平時可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可有什麼事要朕幫助?”

“臣妾謝過陛下!臣妾一切都好。”張嫣低下頭,假裝不明白朱由檢的心事。

“哈哈,也是。皇嫂貴爲皇后,宮中用度,太監宮女,自是不缺,那先帝臨終之言,卻是何意?朕每思之,也是不解。”

“陛下……”張嫣想起那天朱由校醒來時對自己說的話,臉上頓時像熟透的山桃,這桃紅還沿著腮幫和頸脖不斷下行。

“哈哈。”

張嫣正色道:“現在朝局不穩,陛下不坐鎮乾清宮,卻避居在臣妾的勖勤宮,還……”

“哈哈,嫣兒是真不明白,還是拷問朕?”

“陛下,你……”張嫣微窘,你是皇帝又怎樣?怎麼能直呼我的閨名?

“嫣兒一向睿智,不會泄露朕的天機,朕就明說了吧!”朱由檢覺得茶水已溫,不覺猛喝一口,“嫣兒是否認爲,朕應該多殺一些閹黨?”

“他們是魏閹的爪牙,爲虎作倀多年,不用審問,臣妾也知道他們罪行滔天。”說道朝政,張嫣的窘態頓時解除,她再次擡眼看著面前的朱由檢。

“嫣兒,那朕問你,如果閹黨都被誅殺了,那朝堂將落入何人之手?”

“東林黨?”張嫣若有所思,“陛下是怕東林黨一家做大?”

“不錯,如果閹黨沒了,朝堂必然全部落入東林黨之手,那時,朕要做些事情,他們必會百般阻撓,再說了,若論起貪贓枉法,他們也絕不輸於閹黨。”

張嫣的眸子突然變得晶亮,她深深地打量起朱由檢,“陛下是要用閹黨牽制東林黨?”

“不是牽制!”朱由檢更正道,“朕是利用東林黨咄咄逼人的態勢,先行控制閹黨,然後……”

(ps:感謝書友ha1846的捧場,感謝朋越的月票支持,感謝辰源的紅票)

(本章完)

第151章 夜半槍聲第405章 “萬人敵”空降東籲大營第482章 下南洋第475章 單獨相處第36章 兵發山東第26章 怪人丁嵐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29章 朝議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218章 大淩河畔第423章 緬甸省與老撾省第216章 別了,朵顏第19章 放鬆第493章 蘭竹體制(三)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463章 商品與貨幣第232章 襲擊三號大帳第39章 一個不留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21章 實戰演習第34章 戰前動員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472章 新政第39章 一個不留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72章 燕山餘脈第421章 先治人第367章 階下囚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69章 皇后的安排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462章 銀行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53章 香料羣島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220章 女騎兵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27章 武略將軍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459章 最好是香水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38章 師出澎湖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212章 踐踏朵顏人的大帳第478章 尷尬第134章 海東青第74章 臨時朝會第317章 又一個王朝的覆滅第43章 倭寇突圍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398章 密旨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135章 南方海商第38章 慈不掌兵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72章 燕山餘脈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24章 年輕的信王第134章 海東青第252章 喜逢牧民大帳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471章 南巡第333章 榮譽勳章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347章 驚慌失措第151章 夜半槍聲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314章 古格王朝第155章 地球是圓的
第151章 夜半槍聲第405章 “萬人敵”空降東籲大營第482章 下南洋第475章 單獨相處第36章 兵發山東第26章 怪人丁嵐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260章 主動擔當女使者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29章 朝議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218章 大淩河畔第423章 緬甸省與老撾省第216章 別了,朵顏第19章 放鬆第493章 蘭竹體制(三)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463章 商品與貨幣第232章 襲擊三號大帳第39章 一個不留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21章 實戰演習第34章 戰前動員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472章 新政第39章 一個不留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72章 燕山餘脈第421章 先治人第367章 階下囚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69章 皇后的安排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462章 銀行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453章 香料羣島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129章恐嚇東林黨第220章 女騎兵第192章 談判的條件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27章 武略將軍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294章 藍眼睛紅頭髮第459章 最好是香水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338章 師出澎湖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212章 踐踏朵顏人的大帳第478章 尷尬第134章 海東青第74章 臨時朝會第317章 又一個王朝的覆滅第43章 倭寇突圍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398章 密旨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135章 南方海商第38章 慈不掌兵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72章 燕山餘脈第56章 大明的未來(四)24章 年輕的信王第134章 海東青第252章 喜逢牧民大帳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471章 南巡第333章 榮譽勳章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347章 驚慌失措第151章 夜半槍聲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275章 科爾沁的姑爺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314章 古格王朝第155章 地球是圓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铅山县| 瑞丽市| 襄城县| 新河县| 家居| 古蔺县| 化隆| 丹阳市| 苍南县| 兴隆县| 巴彦淖尔市| 宝清县| 抚州市| 饶平县| 隆回县| 卢龙县| 腾冲县| 晋江市| 灯塔市| 长沙市| 福贡县| 城固县| 化德县| 永泰县| 凤城市| 沽源县| 新田县| 长顺县| 襄城县| 新河县| 湘潭县| 高邮市| 陆河县| 托克逊县| 凤阳县| 龙州县| 阿荣旗| 广昌县| 清新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