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感到這次戰爭有點複雜,首先還是從自身防禦來著手,其次就是樹立自己強悍的本性,以強有力的力量徹底的征服周邊這些部落。
自身防禦就是燒土築城,提高軍隊的質量,研製殺傷力巨大的武器,比如牛筋弓箭、青銅劍、青銅刀,還從舒男那裡學得戰車陣法,既可攻也可守。其實這戰車戰法是班龍交給舒男的,這也是戰爭史上的一大進步。現在阿郎將戰車戰法拿過來,進行自己的改裝,使進攻的威力更大。
自身防禦做好了,阿郎就研究周邊的十二部族。
周邊的十二部落是環繞著烈山部的,他們人口不多,但也很剽悍,他們的領地也很狹小,生活都不如烈山部富裕,他們和澤傲族聯手也是爲了爭奪土地和資源。這期間,也有和烈山部和解、聯姻的,但時間都不長,主要的還是這些部落的本性造成的。那個時候,掠奪是他們的天性,不但是爲了土地和資源,有時也爲了奪得奴隸。
阿郎心想,這樣打下去何時是個了局,就與戚里方商議,出重兵先吞併周邊十二小部落,再從地域上趕走澤傲族。這澤傲族與班龍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又崇拜燭龍大帝,如果繼續留著他們在周圍,那麼烈山部就沒有安生的日子,何況烈山部的大祭師突然已經被殺,神的密咒還沒有傳下來,對付有班龍幫助的一個部族就更加困難了。所以阿郎必須要下定決心趕走澤傲族。但是這吞併周邊十二部族是烈山部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爲吞併了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管理。他們部族不如周邊部族人剽悍。
阿郎在烈山部幫助他們做了兩件事,一是幫助他們燒土築城,二是加強軍事訓練,用北方人強悍的本性鍛鍊他們的體魄和精神。這樣一呆,就到了秋季,烈山部豐收,馬壯人也有精神,阿郎覺得時機成熟了,決定出重兵吞併十二部落,實現他安定南方的大計。
在此期間,澤傲族和十二部族幾次派兵攻打,阿郎命令士兵只是堅守。他怕班龍化作人形混進烈山部,在部族四周安放烈山部大祭師死前畫下的符咒,況且烈山部大祭師的太陽柺杖還在,他的傳承人用簡單的咒語也可以運用柺杖,時刻保護著大酋領府邸的安全。
經過多次的交鋒,澤傲族和十二部族也無法攻破烈山部,反而力量消弱了許多。
阿郎看準時機,精選了十二路人馬,分別由瑤瑤、坦裡哈、夢長夫、俞魂、柳葉、幸巴都、鞫睽、趙蒙、風氏、大鼓、楚呈、昊吳等,後四位都是烈山部的勇士。阿郎與他們立下生死狀,一定要拿下十二部落。
戰爭在一個早晨打響,十二路人馬就像十二把尖刀一樣插入十二部落的心臟。經過阿郎調製的軍隊,勇猛非常,十二部落無法抵敵,到第二天黎明的時候,十二部落的酋長都已被抓獲,包括蛇部落後期擔任的酋長。阿郎像對待風源部落一樣對待這些部落首領,把他們家族所有的成員都抓到烈山部的領地囚禁起來,從此十二部落的領地全部併入了烈山部,戚里方還派了許多有功的將領去鎮守這些部落。
一切結束後,阿郎派使者去了澤傲族,要求決戰。幾天後,澤傲族卻派人來求和,並且送了後來擔任的首領的女兒過來聯姻。他們此次趕跑了班龍,毀壞了祭祀燭龍的神廟,表示真心臣服烈山部,永不背叛。
對此,烈山部內部有很多人不與理睬,認爲澤傲族是個反覆無常的族羣,不能與他們聯姻。
但是阿郎覺得對方求和是最好的選擇,因爲澤傲族的實力在幾次打擊之後,還是非常強大的,舒男勇士的戰車戰法勇猛無比,雙方如果再次決戰,必定傷亡慘重。澤傲族不敢冒這個險,阿郎也是不敢打下去,畢竟阿郎的目標不在此,澤傲族的反覆無常也不再此,而是班龍。
在接受澤傲族歸降的時候,阿郎要求澤傲族提供班龍逃走的路線和方向,澤傲族的人說它是向西方遁去了。阿郎就派了夢長夫帶人向西方追去。
夢長夫在澤傲族的嚮導的指引下,帶著烈山部大祭師的傳人,一直向西追到一個大山之中,那座山山勢奇高,溝壑衆多,裡面毒霧瘴氣迷人眼目,根本無法翻越。只是夢長夫在山腳下找到了班龍的蹤跡,又從當地土著那裡瞭解到有一條體型碩大的蛇進了山體洞穴裡面。
夢長夫就知道那條體型碩大的蛇就是班龍。
原來班龍從封凍的瓦鉢離開之後,殺死了澤傲族的首領,又掠走了澤傲族的大祭師。它吸收了澤傲族首領的魂魄,又將澤傲族大祭師的靈力據爲己有,這樣力量大增,又重新獲得了形體。
獲得形體之後的班龍來到澤傲族,以澤傲族貴族對燭龍的崇拜,重新確立了一位首領,繼續發動對烈山部的戰爭。
隨著戰爭不斷持續的下去,人們逐漸的認識到班龍的險惡用心,於是纔將它趕跑了。被趕走的班龍也是心膽俱裂,它雖然有法術,也能迷惑人,但是法術不強,又怕自己新得到的身體再次丟失,於是選擇了逃走。因爲班龍體型和顏色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它游到什麼地方,人們都知道。
夢長夫帶人用火持續不斷的向山洞裡面燒,火燒的煙霧使得班龍無法忍受,於是加大力度,穿透山體,終於向西邊遁去了。夢長夫帶人進洞去追,洞裡的毒霧毒死了不少人,才退出來。
夢長夫帶信給阿郎,說明了追擊的情況。阿郎知道班龍此時命不該絕,但它經此追殺,也不敢在對烈山部構成危害,於是召回夢長夫,商議迴歸的事。
夢長夫回來後,阿郎爲了兌現媧客圖族的諾言,和澤傲族、烈山部商量,借一些軍隊攻打速容部。
阿郎只要求澤傲族派出一批一百人的軍隊隨巢郎族調遣。此時的澤傲族對阿郎佩服得五體投地,也就答應了阿郎的要求,對此戚里方也沒有異議。
經過幾次談判,澤傲族派出以舒男勇士爲首的一百人軍隊給阿郎調遣。幾天後,舒男帶人來到烈山部,向阿郎行禮,阿郎拉著舒男的手道:“你是真的勇士,我很欣賞你!”
舒男忙道:“敗軍之將不足言勇,只要阿郎大酋領看得起我,願意鞍前馬後效勞!”
於是舒男和坦裡哈、鞫睽、夢長夫、趙蒙、柳葉等人相見,他們作對手打了很長時間,都惺惺相惜,這次走到一起來,都是相見恨晚,握手言歡!
南方以和親的形式平了澤傲族,阿郎就班師回巢郎族,戚里方大酋領摔長老和族中親貴直送到江邊。這次阿郎迴歸不但帶回本部人馬,還帶回了鞫睽和舒男各率領的本部一百人,所以聲勢非常浩大。
在烈山部打仗的這大半年,鍛鍊了阿郎堅韌的性格,也養成了他對權力的渴望和控制,他要求他的士兵和將領絕對聽從他的指揮和命令,稍有不慎,阿郎就會痛下殺手,久而久之,他在軍隊中建立了絕對的權威。在掌控權力的同時,阿郎的心也堅硬起來,以前還有慈悲、憐憫之心,現在殺人多了,這點心也就逐漸淡化了。
他們渡過了長江,再走十多天,就看見戚里君和朵姬引著族人們前來迎接。阿郎老遠看見戚里君手裡牽著一個小孩,懷裡還抱著一個,這纔想起他走的時候,戚里君就懷了身孕,看來那孩子也出世了。
但此時迎接的人羣裡依然沒有玲玲,看來玲玲除了關注自己的和阿郎的之外,什麼事都不關心。不過阿郎在烈山部聽到關於玲玲身世的傳言,心下就想著早點見到玲玲,好報於她知道。
再走近時,阿郎驚奇的發現大祭師花成也沒有來。不過阿郎此次得勝迴歸,也沒有將玲玲和花成沒來之事放在心上,因爲他看到了他的兩個兒子,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