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8章 兩年,天下熙熙

不管如何,朝歌之戰的一錘定音,在這個時候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整個北方的大一統,帶來的又是一場地盤擴張,勢力自然是急速膨脹開去。同樣,在新政推出之後的隱患,也經過衛寧和郭嘉的明暗配合,用鐵血,懷柔的手段剛柔並濟的鎮壓,安撫了下去。

黃琬和董承等代表人物的處死,衛寧並沒有爲難與其他人,反而給予了相應的一些安慰補償,雖然少,但在這個時候,一場大清洗過後,能夠保留住性命便是幸事,殘存下來的頑固人物卻是感恩戴德。不管是否是真心的不敢在有所手段,但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是不敢有絲毫反心的。

而這段時間,衛寧足夠將道路鋪開,在摒棄舊有格局的同時也適當將他們的利益目光轉移開去,從可見的固有田地等資產,轉換爲虛擬的商業網絡,一但讓他們看到了滾滾黃金,自然而然便拉上了衛寧既定的馬車上。

同樣,經過了一場衛寧縱容的刺殺之後,整個北方的民心空前的凝聚靠攏在一起,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實惠,更會珍惜。尤其在漢末時分,那民不聊生,彷彿人間煉獄般的情景,還沒有過去多久,刻骨銘心,對比現在的生活,可謂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在輿論的引導下,百姓自然而然的便會念想到衛寧的好處,河東的強大,河東的富庶,河東的安定,河東的正統性,已經深入民心,如果誰要想將他們的生計,給他們希望的衛寧所剪除,首先,不答應的。便是這數百萬的百姓!

政局歸於重新的穩定,軍事才贏得一場重大地勝利,民心的凝聚力空前穩固,新政的道路上一番通途,士族的低頭和畏懼沉默,無一例外的。這一場戰爭打下來,衛寧賺得鉢滿盆盈。

而在黃琬和董承等頑固派的倒臺之後,衛寧地態度一概往日的退避,終於開始強硬了起來。

作爲跟隨衛寧的鐵桿集團心腹,在這一場重要的勝利之下,自然便該有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

河東,河北的爭霸大戰,論起最大功勞的,自然非徐榮。賈詡,徐晃莫屬。

徐榮,賈詡的北方戰線??梢哉f足夠奠定了這一場戰爭最大的基礎,爲衛寧保留了一張強大地底牌不至於暴露人前,也挽救了讓河東陷入全面戰爭的窘迫。

賈詡直接被衛寧提拔爲九卿之一的太僕令,北原侯,食邑三千戶,徐榮爲驃騎將軍,徐晃爲前將軍,在兩人封侯地基礎上全部提升爲縣侯,徐榮增賜兩千戶食邑。徐晃一千戶。

而馬超。龐德。太史慈。典韋。黃忠。趙雲。甚至張繡等人。都有封賞。皆封爲鄉侯。將軍。而新降如張遼。張等衛寧所看重地名將。衛寧也沒有手軟。各自封爲亭侯。領將軍事。

一掃朝堂滿地血。清出榮祿衆人分。

保皇派地倒臺註定了衛寧徹底地控制朝廷地權勢。大小官位。毫無例外地都歸衛寧麾下所有。衛寧絕對不會吝嗇。但也絕對不會太過。有功地賞罰。有錯地不殺。已是格外開恩。

就連遠在泰安地劉備三兄弟。也得到了衛寧認可。成爲了泰安地太守。封了個亭侯。

從此刻起。衛寧地權勢纔算是真正地蓋過了皇權。整個北方??刹宦劵实?。但卻不可怠慢衛門。

現如今。河東經過了大小諸戰。開疆擴土也算是達到了一個極限。民生修養已經是迫不及待地事情了。

除了有太史慈南下將豫州西北部分所收納之後,河東也並沒有再有什麼激烈的行爲。

不得不說,河東的偃旗息鼓,也是天下諸侯所樂於見到得,這樣一個統一了北方的龐然大物,帶來的壓力,足夠讓和它毗鄰的諸侯戰戰兢兢。

是以,在袁術地滅亡後,便宣告了這一場烽火連天,遍地兵戈進入了一個新的,短暫的和平時期。

這個和平,其實也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只是不知道,天下諸侯各自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之後爆發出來的能量,又將席捲天下到什麼地步。不過,沒有人會懷疑,一旦河東將現在的地盤果實給消化完畢,將會何等可怕。

但……終究無人敢對河東有所覬覦,數十萬的兵馬,民心所向,光聽著便只能心悸。孫堅,曹操抱成一團,已經是唯一能夠稍稍讓自己心安的理由了。

不過,在外交上的爭取,衛寧卻也不弱於他人,至少,作爲牽制南面兩大猛虎地劉表,也已經宣佈了依附於衛寧地麾下。

這個時候,擺在衆人面前的,便是一個乾燥地火藥桶,一旦激起了那麼一絲火花,必然便是驚天的爆炸。沒有人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個魄力膽敢去開啓這個戰端。

兩年時間,各方諸侯的安定,彷彿形成了默契一般。

衛寧在河東的新政一時再無阻礙的推行了下去,在削弱了世家大族的私有力量的同時,衛寧將他們的目光吸引到了商業的繁榮上面。

已經算是變質了的儒學,衛寧有意讓其撥亂反正,在尊崇孔孟的同時,衛寧還大家宣揚孔子的弟子子貢,天下最有名的儒商。

這個時代總便是這個樣子,當一個成功的人走上臺前的時候,總會引起下方人的推崇和效仿。衛寧的一言一行,自然也是崇拜者們克己的標準。

當衛寧大加推崇儒商子貢,這個最爲正牌的孔子親傳儒學弟子,潛移默化之下,漸漸的,也便讓許多人,似乎也少了對商業的蔑視。子貢身爲孔子七十二入室弟子的正統性是不用質疑的,論起輩分,遠在亞聖孟子之上,現如今,經過了衛寧的大肆拔高,早已經逝去的子貢雖然短時間裡無法和孔子,孟子這樣給人根深蒂固聖人的地位所相比,但也足夠讓所有人重視這個逝去的偉人了。

一個正牌的孔子門人都投身在商道之中,那那些酸腐之輩,又還有什麼託詞?

事實上,在漢末時代,儒家的文化還沒有被篡改得太面目全非,甚至在南方不少世家還是明目張膽的做起商業起家。當衛寧點破了這一張薄弱的紙張,給了北方豪門可以名正言順的將手伸入他們曾經想要而拉不下臉來的商道時,一切便已經是順理成章。

在冀州,有了甄氏在協助,一車車黃金美玉送回了河東衛府,那龐大的財富,足夠讓所有人眼饞不已。值得一提的是,衛寧在削弱其餘世家土地,私奴等私有財富的同時,卻是帶頭將衛府的田產等物首先削除歸於國家名簿,而顯然,在這個時候,衛府得到的真金白銀,龐大的財富甚至遠比當初依靠田產剝削普通百姓還要來得快捷。

衛寧親自帶頭,那下面的人在見到了足夠的利益的同時,又如何還能忍耐下去?

兩年的時間,在整個北方集團的治下,一時間空前的繁榮了起來。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追根究底,所謂世家大族的頑固,不過也是建立在了利益的追逐上,或許在以前,他們會因爲士農工商這畸形而強硬的等級拉不下臉面,可當衛寧帶頭正名之後,實際上,那些顧慮都將被掃平。

安邑城中,士子們的話風,在經過了衛寧的帶頭,以及引導,更多的便是追溯先賢的尊崇,儒商子貢,商祖范蠡都是他們尊敬的對象,而一旦這樣的話題經過了安邑這個大漢新都開始盛行之後,便如同烽火燎原,遍及天下而去。

漢武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時間不過三百年而歷經一朝,後人還沒來得及將儒家本意完全扭曲,衛寧的所作所爲,其實並不能算太過困難。追溯先人,發掘出他們的閃亮點,在這個總是考究先賢行事言語的時代,無疑是有強大的說服力。

而在同時,衛寧再將儒學兼併法家思想,整合起來,便是內修以文德儒教,外輔以法學制度,寬鬆適度,以強權爲根基,在推動商業的繁華富饒的同時,也不至於使得世家大族利用他們根深蒂固的權威優勢而做出什麼作弊出格的事情,法,便是一種約束,同樣,也是一種推動新政良好運行的制度。

集合了河東上下,最頂尖的智謀之士,總共四十多人,以衛凱,郭嘉,劉曄,賈詡,陳宮,司馬朗等人聯合補充完善修改,《漢律百章》出爐,便是這樣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無疑,兩年的時間,給了河東太大的發展……這樣的發展不在於人口的增長多寡,卻是一個政權最爲重要的根基穩固和革新。至少,現在的黃河以北,論起制度的優越性,便是遠遠超過了南面的曹操和孫堅等人了。

而當一切都已經步入了一個良好的軌道中去,自然而然,便該再度將目光放眼於天下之上。

而衛寧這一次選擇的目標,畢竟不是擅自與南方兩大力量同盟發起挑戰,卻是將目光放到了漢中,東西兩川之上。

第88章 魯陽會戰(下)第106章 退路第418章 死戰!第430章 戰端初顯,河北兩雄起爭端。第9章 大賢良師……的弟子第37章 破賊只在今晚第62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四章第107章 攤牌,招攬第405章 典韋娶親第113章 五音不全……第147章 授之話柄,以安其心第42章 張仲景第143章 立威第25章 潰不成軍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403章 羣臣夜訪第15章 大亂將起第122章 徐晃歸來第26章 戰敗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212章 陳宮有智遲,若有時遲則有智第214章 伏軍第三百零七章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1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5章 潰不成軍第三百零六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1章 戰前第五百四十章第449章 歸路,安邑,荊州第20章 衛寧勸諫……被拒第83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上)第358章 今日大爆一萬九!第142章 宿衛營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三百八十章第481章 草原之變第242章 敢,不敢?雁門有人來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三百八十八章第270章 下第85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下)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第24章 戰是不戰第60章 彭脫身死第475章 走向未來的道路,衛寧的意志第147章 授之話柄,以安其心第143章 立威第五百零五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239章 河套與南匈奴第一百九十一章第404章 新政第23章 一合斬將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127章 熟悉之人第二百六十八章第87章 魯陽會戰(中)第三百四十六章第37章 破賊只在今晚第167章 衛寧加冠,百貴觀禮第410章 虧欠第225章 變第五百一十九章第75章 算心,驅賊第89章 暗定魯陽第485章 悲嗆第186章 幕後的黑手第77章 雙雄第203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上)第二百四十五章第155章 不死小強三人組的拜訪第二百五十三章第230章 雲中軍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450章 張遼,密謀,呂布第67章 周倉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214章 伏軍第193章 存亡第89章 暗定魯陽第二百四十八章第428章 陳登北上第203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中)第148章 給衛寧的禮物第209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上)第225章 變第243章 潦倒,病倒。兄弟相會第三百六十一章第64章 潁陰平定
第88章 魯陽會戰(下)第106章 退路第418章 死戰!第430章 戰端初顯,河北兩雄起爭端。第9章 大賢良師……的弟子第37章 破賊只在今晚第62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四章第107章 攤牌,招攬第405章 典韋娶親第113章 五音不全……第147章 授之話柄,以安其心第42章 張仲景第143章 立威第25章 潰不成軍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403章 羣臣夜訪第15章 大亂將起第122章 徐晃歸來第26章 戰敗第234章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第212章 陳宮有智遲,若有時遲則有智第214章 伏軍第三百零七章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1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5章 潰不成軍第三百零六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1章 戰前第五百四十章第449章 歸路,安邑,荊州第20章 衛寧勸諫……被拒第83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上)第358章 今日大爆一萬九!第142章 宿衛營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三百八十章第481章 草原之變第242章 敢,不敢?雁門有人來第二百九十四章第三百八十八章第270章 下第85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下)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四章第24章 戰是不戰第60章 彭脫身死第475章 走向未來的道路,衛寧的意志第147章 授之話柄,以安其心第143章 立威第五百零五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239章 河套與南匈奴第一百九十一章第404章 新政第23章 一合斬將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127章 熟悉之人第二百六十八章第87章 魯陽會戰(中)第三百四十六章第37章 破賊只在今晚第167章 衛寧加冠,百貴觀禮第410章 虧欠第225章 變第五百一十九章第75章 算心,驅賊第89章 暗定魯陽第485章 悲嗆第186章 幕後的黑手第77章 雙雄第203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上)第二百四十五章第155章 不死小強三人組的拜訪第二百五十三章第230章 雲中軍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450章 張遼,密謀,呂布第67章 周倉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214章 伏軍第193章 存亡第89章 暗定魯陽第二百四十八章第428章 陳登北上第203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中)第148章 給衛寧的禮物第209章 三英戰呂布溫侯披髮敗逃,陳宮襲馮翊賈詡初顯謀(上)第225章 變第243章 潦倒,病倒。兄弟相會第三百六十一章第64章 潁陰平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通州区| 宁南县| 于都县| 常州市| 五寨县| 德安县| 冷水江市| 邢台县| 准格尔旗| 阿克陶县| 凉城县| 澄江县| 吴堡县| 甘泉县| 普宁市| 沾益县| 广德县| 得荣县| 高密市| 商南县| 满洲里市| 紫云| 肇源县| 古丈县| 上虞市| 云梦县| 南京市| 安吉县| 广灵县| 青铜峡市| 徐闻县| 昌黎县| 洛宁县| 杂多县| 钟山县| 紫云| 望城县| 光泽县| 新河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