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

寬大的長秋宮裡,伏泉聲音響亮,連續有幾聲回聲傳來,令人矚目。

劉宏詫異,問道:“汝乃何意?江東賊亂事大,許賊割據自立,稍有差池,危及社稷,朕怎能不急?”

伏泉道:“姨父勿急,且聽小侄細言。許昭本是會稽一妖賊耳,於句章起兵,妄自尊大,割據自立。縱然攻城掠地無數,鼓動愚民赴死,聚衆數萬,但終究乃烏合之衆,多爲宗教迷惑。加之本無大義,民心向背,人心不一,卒乃弱旅,兵甲不銳,有此五條,待朝廷大軍一到,必亡矣。是以,陛下不需急也,若急,只需遣一名望重臣,帶一旅精兵助戰便可。”還好昨日剛聽賈詡分析此事,此時只需稍加整理,組織語言,便能在劉宏面前表現出一個知兵的天賦出來,如此能表現自己,伏泉何樂而不爲呢?

“真是小看汝了,詩賦奇佳便罷了,未想竟於兵事一道有此見解,倒不似不其侯一族。”

“只是小侄平時多喜讀兵書耳,適才胡言倒讓姨父見笑了。”伏泉知他意思,的確,自己祖輩皆是大儒,縱任武職,亦未成名於兵事一道,自己盜用賈詡之言,肯定會讓人驚訝。

劉宏道:“汝如此聰慧,朕哪能取笑。”話語剛落,便又聽劉宏喊道:“張讓?”

“奴婢在。”張讓適時道。

“令尚書檯擬旨,詔:陟不其侯、中散大夫完任越騎校尉,令其于越騎營選精兵千人,交不其鄉侯、執金吾酆。擇選吉日,令酆馳援江東,督陣剿賊平亂事宜。”陟,便是升遷的意思。

一語既出,殿內皆驚,未想劉宏扶持伏氏外,還欲扶持宋氏。

“諾。”張讓眼神錯愕出了殿內。

稍後劉宏又說了會話,眼看自己女兒不會醒來,便快速離去。伏泉眼看無它事,亦欲離去,不料卻被宋氏攔住。

宋氏正聲道:“檀奴,待會汝出宮後去一趟汝外祖父府裡,告知其詔書一事。”

“諾。”伏泉行禮便出了長秋宮,外祖父當然不是指他的親外祖父,他生母之父早就亡故,宋氏所言的乃是其父,自己母親族伯父,自己母族的族外祖父,當朝國舅宋酆。

皇后宋氏看著伏泉遠離身影,心裡一陣心驚,皇帝竟然要重用外戚,於宋氏一族而言到底是福是禍?皇后之位看似顯貴,實則如履薄冰,自己的兩位姑祖不就是如此,本來都以生下太子,最後卻因後宮爭鬥而自殺。

自己入宮以來,便被劉宏不喜,她能登上後位也是外朝逼迫之果,是以入宮以來事事謹慎,處處小心,就連姑父劉悝被誣陷,自己也只是讓父兄出面解救,自始至終她都未出宮門半步,爲的不就是怕禍及宋氏?偏偏皇帝又讓已經身居閒職的父親領兵,對宋氏而言到底是福是禍?

出了宮門,伏泉招呼馬車便直奔不其鄉侯府而去,去見自己那自母親亡故後,甚少見面的族外祖父。

說來也巧,這位出身扶風平陵的國舅與伏氏淵源頗深,除了姻親關係外,便是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伏氏可以說是同鄉關係。爲何?觀其爵位便知,不其鄉侯,與伏氏嫡傳的不其侯爵位同出一地,說是同鄉倒也無妨。

東漢外戚自“四姓小侯”衰落,五大家族興起,其中亦有其餘世族爲之顯貴。瑯琊伏氏便是其中之一,扶風宋氏亦是如此,其雖不如外戚五大家族,但也爲後宮輸送不少女人。早在漢章帝時,後宮中就有兩位宋貴人,就是是自己的便宜姑母當今皇后宋氏的曾姑母,其中宋大貴人更是生了當時的皇太子劉慶。可惜時運不濟,兩位宋貴人遭到當時正宮竇皇后的嫉妒,在章帝面前屢進讒言,後來更是誣陷兩位宋貴人慾行巫蠱之術,圖謀不軌,宋氏姐妹最後無法辯駁,只能服毒自盡,皇太子劉慶最終也被廢爲清河王。不然的話,指不定現在的皇位到底是誰的。

至今,宋酆之女宋氏成爲正宮皇后後,扶風宋氏現在也算是僅次於五大家族的外戚世家。

到了宋府,向大門口的蒼頭遞上名刺,不一會兒便被接引而入,蒼頭得知是家主族外孫,領路十分殷勤,穿廊過院來到一座大堂前。

堂前,便見兩鬢髮摻雜白色的老者,正於前堂案幾上欣賞書帖,說二人老,其實都不算老,他們看著應有四五十歲,放之後世只能算是壯年末期,但在這個醫療設施簡陋的時代,人多活不過五十歲,他們真算是老者無疑。

伏泉上前行禮,喊道:“外孫檀奴見過大父。”

兩老者因癡迷書法,尚未察覺有外人前來,聽了伏泉喊聲,這才注意有人來了。此時,位於案幾一側的老者,上下打量了眼伏泉,才疑惑道:“汝是綰兒之子?”

“正是。”綰兒,便是伏泉母親。

“好、好……都長這般大了,前番聽汝舅父說起,吾亦未想汝今日有這般名氣,綰兒在天之靈無憾也。蔡郎中,今日便爲汝引見吾雒陽‘治瘟郎’,便是此佳兒也。”看來此人便是宋酆無疑,瞧他留著一抹短鬚,雖顯威武,但觀其言行,卻十分寬厚仁義,讓人心生好感。可惜這種性子若是平常人家長者,定會令人敬佩,但生在外戚世家,便顯得有些儒弱了。

宋酆身邊老者氣宇軒昂,精神頗佳,留有短鬚,雖髮絲有不少蒼蒼白髮,但並未與其相貌失色分毫,反而讓人感覺有種別樣的氣質。此時,他聽到伏泉之名,眼前一亮道:“陳留蔡伯喈,見過小郎君。”

陳留蔡伯喈?

蔡邕!

大名鼎鼎的蔡文姬之父!!!

伏泉聽其名字後,爲之一振,激動道:“瑯琊伏流川,見過蔡郎中。”

怪不得此人年長,外貌卻如此風度翩翩,原來是這位才華極高的文學大家。民間傳言張衡死的時候,蔡邕母始懷孕。二人才貌甚相類,時人云邕乃衡之後身。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也從側面表明了他的博學淵博與才華不凡,令人欽佩。

——————————————————————————————————————————————————

大父:漢時孫子輩對祖父外祖父的敬稱

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七章 埋葬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
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七章 埋葬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阿拉善右旗| 当阳市| 五大连池市| 永城市| 昭觉县| 习水县| 青岛市| 葫芦岛市| 拉萨市| 手游| 东乡族自治县| 夏邑县| 仙桃市| 紫金县| 湾仔区| 刚察县| 大关县| 阿坝| 吉安县| 陆河县| 泸州市| 泸水县| 陆良县| 且末县| 民乐县| 凤庆县| 汉川市| 竹溪县| 苏州市| 利津县| 庐江县| 佛教| 德令哈市| 志丹县| 武冈市| 阿城市| 志丹县| 上栗县| 沙河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