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梅吩咐水玨:“你去告訴沈家人,她家夫人我留下了,明天會送回沈家。”
“大嫂,我不回去,婆婆會不會生氣。”葛麗屏忐忑。
吳麗梅還沒說話,葛天俞已道:“讓她氣去。”
“你放心,”吳麗梅接話:“她不敢把你怎麼樣,你只管放鬆過一天輕快日子,往後在你婆婆面前也不用太惶恐,你記著,只要自己爭氣,離了誰,日子都照過。”
“大嫂,我。”葛麗屏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
“好了,離沈蠻欽回來還有一年時間,等沈蠻欽回來,我自會讓你順利隨軍。”
吳麗梅說著話率先往外走,葛麗屏隨後,神情依然有些畏縮。
看來,爹爹是要插手葛麗屏的事了,葛凱琳感嘆,到底是同胞兄妹,葛麗屏當(dāng)年再過分,妹妹受苦,做爲(wèi)大哥,爹爹也不會袖手旁觀,任別人欺負(fù)自家妹妹。
不管孃親是爲(wèi)了爹爹,還是真心想解開當(dāng)年的結(jié)節(jié),孃親主動留下葛麗屏,說明孃親是要幫她,即使孃親什麼都不做,只要表露態(tài)度,那沈家就不敢再把葛麗屏怎麼樣。
但願葛麗屏是真心悔改,不會到時反咬,否則,自家兄妹會讓她沒有後悔的機(jī)會。
一家人去了麗記家常菜老店,葛天俞讓葛凱文把葛天彪叫來,葛凱武去叫葛天凌,劉勤家的去分店喚來吳麗芳,一家人一起吃飯。
席間,葛麗屏痛痛快快哭了一場,看她這樣,在場的人各懷心事。葛天彪則心酸不已。
葛天彪和葛麗屏只差兩歲,兩人感情最好,葛天彪被葛伯嗣趕出家門後,最掛心的也是葛麗屏。
七妹嫁給妻子的表兄,過的什麼日子葛天彪怎麼會不知道。
他也曾想過求大嫂幫忙,想起往日七妹的所作所爲(wèi),葛天彪怯步了。他開不了口。
葛天凌從小和葛麗屏也沒多少交集。他雖然也覺得葛麗屏受了不小罪,卻也無什麼表示。
吳麗芳本來就厭惡葛麗屏,要不是三姐使人叫喚。她根本不會出現(xiàn),這會兒只管招呼大家吃飯,對葛麗屏的遭遇沒有一句言語。
袁芬心裡五味雜陳。
這位小姑子,袁芬也是成親時第一次見面。而後沒幾天她就嫁給了表兄。
在姨母家見過幾次小姑子,說實(shí)話。小姑子表現(xiàn)確實(shí)欠佳,先一個就不懂禮數(shù),再一個做事沒耐心,三一個脾氣暴躁。姨母對小姑子確實(shí)很嚴(yán)厲,打罵也有。
曾有一次,袁芬去沈家。葛麗屏稱呼袁芬五嫂,沈老太太訓(xùn)斥:“你丈夫是長兄。你就是長嫂,長幼不分,活著有什麼用,今天飯食就省了吧。”
那時,葛麗屏已被沈老太太教訓(xùn)得怕了,被剋扣飯食也不敢多言。
袁芬覺著姨母太過分,當(dāng)著孃家嫂嫂面,不給小姑子留一點(diǎn)顏面,替葛麗屏說話:“要是在葛家,我雖年齡較小,嫁給她五哥,就是她五嫂,七妹並沒喚錯。”
沈老太太嗤笑:“這是在沈家,不是葛家。”
當(dāng)晚,葛麗屏在葛天彪家住下,葛凱琳兄妹鬆了口氣,三人沒有一個喜歡這位七姑。
尤其是葛凱文,那種厭惡感幾乎已是本能,要是葛麗屏真要住進(jìn)家裡,他不敢保證不會發(fā)生不愉快的事。
第二天一早,葛凱文向爹孃辭別,與葛凱賦緒祥一起,返回盛城。
葛凱武休息兩天,明天才上學(xué),就去找同學(xué)玩耍。
葛天俞和吳麗梅去了葛天彪家裡,葛天俞囑咐葛麗屏一番,和葛天彪一塊出門辦事。
沒等袁芬開口,吳麗梅就說:“五弟妹不用和我一起去送麗屏,你與沈家沾親帶故,要是你出面,你姨母會記恨你,麗屏已不是小孩子,想得通其中關(guān)節(jié)。”
問葛麗屏:“是不是這個道理?”
葛麗屏忙答:“是,五嫂,你要是也去,夾在中間會爲(wèi)難,妹妹我曉得這個理。”
“呵呵,”袁芬苦笑:“確實(shí)像大嫂說的這樣,謝大嫂體諒,謝七妹爲(wèi)我著想。”
吳麗梅親自送葛麗屏回沈家,並送了兩份回禮。
一份是一件針織外袍,送與沈老太太太。
一份是一套珍珠首飾,和昨天沈老太太給葛凱琳兄妹的見面禮價值相當(dāng),外加一件粉色針織蝙蝠外罩,用的線又細(xì)又軟,織起來很費(fèi)功夫。
這針織蝙蝠外罩原是織給葛麗娥的,準(zhǔn)備在今年才藝比賽上穿用,現(xiàn)下應(yīng)急,先送給沈老太太的掌上明珠,和葛麗娥年齡相當(dāng)?shù)纳蛐U珍。
葛麗屏一路上神色不安,一下問,婆婆會不會生氣,一下又問,用了十妹的衣物,十妹怎麼辦。
“麗屏,”吳麗梅無奈:“以往你那潑辣勁哪裡去了,像你這樣猶猶豫豫,顧左思右,是誰看了都會不屑,你不受欺欺負(fù)誰受欺負(fù)。”
說話間已到了沈家門口,沈老太太親自迎接,吳麗梅卻沒進(jìn)門,送上禮物,說是麗衣坊有許多事等著她處理,空閒時她會來接沈老太太和沈蠻珍遊玩,望到時不要嫌棄。
當(dāng)著吳麗梅的面,沈老太太對葛麗屏又嗔又笑,親密的不得了,葛麗屏心裡更加不安。
劉媽在吳麗梅出門後不久,風(fēng)塵僕僕回來,主母不在,劉媽先急匆匆來見過葛凱琳。
這些日子在外面,劉媽最記掛的就是自家六小姐,不知道六小姐身體怎麼樣,有沒有累著,有沒有因貪玩?zhèn)经h(huán)下人照顧時有沒有疏忽。
葛凱琳心疼劉媽勞累,自然一切都說好,而且她確實(shí)覺得自己過得挺好。
從葛凱琳這裡出去,劉媽叫過劉耕家的,讓她說說這段日子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
聽說吳麗蓮故意撞傷六小姐,劉媽冷笑:“可真是巧了,這次辦差碰到方老爺。說是很快就來接方夫人回家去,估計(jì)這兩天方老爺就到了。
那天陪在方老爺身側(cè)的,正是當(dāng)年被太夫人賣掉的裴家妾侍,方老爺稱她夫人,方夫人要是到了方家,想必日子過得不會太無聊。”
吳麗梅回到家,劉媽把見過方老爺?shù)氖略敿?xì)稟報給吳麗梅。
吳麗梅吩咐:“我和大老爺已有些日子沒去看爹孃和嬸孃。今天就回葛家莊住上幾天。你先去拜見方夫人。然後也回村,和兩個孫媳不用當(dāng)差,自管一家團(tuán)聚。”
劉媽誠恐:“大夫人。這哪裡使的,一家?guī)卓谕瑫r歇著,不合規(guī)矩。”
吳麗梅笑道:“你先別急,往後還有你忙的。你孫子孫媳常年不在一塊,你什麼時候才能抱重孫。”
劉媽也笑:“看大夫人說的。子孫的事自有天註定,哪裡是急得出的。”
“你既然這麼說,那我也不急,你家大丫和二丫的婚事。就再過個十年再說。”
“哎喲,大夫人,是老奴的錯。;老奴給你賠罪,大夫人是不是已經(jīng)有了人選?”
“糧鋪掌櫃的你還記得嗎?”
“莫非和董掌櫃有關(guān)?”
“前幾天董叔來回事。說是很喜歡你家大丫,替他孫子提親,我還沒有答應(yīng)他,你孫女的婚事要經(jīng)你同意才行,也得兩個孩子自己願意。”
“一切由大夫人做主。”
“成親是喜事,要是兩個人過不到一起,可不就真成了冤家,又有什麼意思。”
劉媽心酸,大夫人這是由己及彼,恐怕所有經(jīng)大夫人手的婚事,大夫人都會先考慮雙方是否合意,即便是家中的奴僕也不例外。
她替兩個大的孫子提親,大夫人也是問過後才同意的。
劉媽笑道:“董掌櫃的孫子老奴見過,精明能幹,和我家大丫很般配。”
“哈哈,聽你這話,倒是變著法兒的誇自家孫女,你既然同意,派個人去一趟,喚兩人過來,我要親口問過才能放心。”
“是,大夫人。”
“二丫也不小了,你看周大曉怎麼樣?”
“周大曉倒是老奴一直看著的,是個好孩子,人悶一些,卻老實(shí)細(xì)心,頭腦靈泛,我家二丫不算聰明,要能嫁給他,也算福氣。”
“那我就給周婆子講,要她好生準(zhǔn)備迎娶我家大管家的孫女,要敢慢待,不得輕饒。”
“呵呵,大夫人又拿老奴開心。”劉媽自己又何嘗不開心。
董掌櫃就一個孫子,又著力培養(yǎng),將來肯定會接班做糧鋪掌櫃,周大曉跟著周漁學(xué)的一手養(yǎng)魚手藝,將來也會接班掌管漁場,兩個孫女嫁的人都是前程看得見的。
劉媽抹淚,真是天大的恩典。
吳麗梅回村第二天,方老爺就來良平鎮(zhèn)接吳麗蓮,剛一見面吳麗蓮就質(zhì)問:“你曾說過沒有妾侍,爲(wèi)什麼有人見你身邊有女子跟著你出入。”
方老爺?shù)溃骸八皇擎蹋瞧狡蕖!?
“平妻?”吳麗蓮冷笑:“正妻沒入門,先迎平妻,這是哪家禮法,你欺負(fù)我吳家沒人?”
此話一出,方老爺心裡有些怕,後悔自己性子急了些。
當(dāng)年成親,他就知道吳麗蓮的出身,他看中的是吳麗蓮的孃家。
爲(wèi)妻子服滿喪期,方老爺來接吳麗蓮的路上,偶入煙花巷,被柳琳瑯吸引,柳琳瑯既滿身風(fēng)情,又有大家閨秀做派,方老爺一時丟不開手,先納入家門,後又?jǐn)E爲(wèi)平妻。
方老爺軟語道:“夫人彆氣,是我一時糊塗,回去後,是休是賣,一切由夫人做主。”
事已至此,氣也沒用,吳麗蓮稍加警告,暫且揭過。
方老爺提出,走之前得去拜訪夫人的孃家人,否則顯得自家不知禮。
吳麗蓮不敢說她已被吳麗梅嫌棄,又一想,三姐是顧全大局的人,應(yīng)該不會做出當(dāng)面揭穿的事,吳麗蓮和方老爺來到葛大老爺家,守門的婆子告訴她,葛大老爺一家回村了。
兩人改道去麗記家常菜館,夥計(jì)告訴他們,二老爺夫婦隨大老爺一家回村了。
二人又趕回葛家莊吳青雲(yún)家,門房冷笑:“我家只有大小姐、三小姐、四小姐,沒有五小姐,您二位認(rèn)錯門了。”
說完就關(guān)上大門,任吳麗蓮怎麼敲門也沒人應(yīng)。
方老爺這才恍然,吳麗蓮已被吳家丟棄,憤然甩手而去。
沒了吳家依持,吳麗蓮沒了底氣,低聲下氣跟著方老爺回了方家。
且說葛凱琳跟著爹孃回村,先去看望譚柳兒。
“三姐,四姐,大哥,二哥,你們回來了,剛二嬸還唸叨來著,這可真是心想事成了。”剛到院門口,一個婦人從院裡出來,熱情有加,稱呼怪異,還順序顛倒。
然後對著葛凱琳笑道:“你就是凱琳吧,我是你九嬸。”
九嬸?倒是聽說葛天笙去年成親,爹爹、五叔、七姑、小姑,雖爲(wèi)葛天笙迎親,卻都沒能進(jìn)院門,從院門外出發(fā),到院門口爲(wèi)止,這事已成爲(wèi)村中笑談。
這位九嬸,芳名吳明珠,比葛天笙大一歲,和吳麗梅是本家,雖已出五服,還統(tǒng)屬吳青雲(yún)管,成親後學(xué)著吳麗芳,沒有改口,依然稱呼吳麗梅三姐,吳麗芳自然就是四姐。
葛凱琳覺得奇怪,葛伯嗣既然對吳家沒好感,爲(wèi)什麼還又娶一個吳家女。
這位九嬸很厲害,根本不理會公公的那些規(guī)矩,成親第二天就提著禮盒,拎小雞一樣拉著葛天笙拜訪譚柳兒,而後又拜訪葛天俞和葛天彪兩家。
因其他人不得入門,都是她單方面走動,機(jī)緣巧合,葛凱琳一次都沒見過她。
“九嬸你好。”葛凱琳禮貌地問候。
“凱琳嘴巴真甜,三姐、四姐。大哥。二哥,你們走一路恐也累了,快進(jìn)去吧,九郎已在收拾傢什,我兩個這就去地裡。”一個個稱呼下來,吳明珠一點(diǎn)不嫌麻煩。
各人都讓吳明珠趕緊去忙,吳明珠拐過牆角不見了蹤影,衆(zhòng)人才進(jìn)入院門。
葛麗娥出屋迎接時,眼神還不時看向門外,吳麗芳拍拍她的小臉笑道:“不用看了,已走遠(yuǎn)了,一時半刻不會來呱噪。”
“呼——,”葛麗娥長舒一口氣,雙手抱著吳麗梅的一邊胳膊撒嬌:“大嫂——,”
葛凱琳拉住吳麗梅另一隻手,故意吃醋:“小姑,這是我孃親,不是你孃親。”
“哈哈哈哈——。”
衆(zhòng)人被兩人的小女兒狀逗得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