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6章 西班牙 紅毛鬼

這個月更新量有點差,日更只有四千多字(兩章),有點對不住我的讀者朋友們。

明天給死去的岳父填墳,清明快到了,咱漢人重視逝去的先人。

官府沒有騙人,很多從山裡出來的難民都被分到了土地和已經沒有主人的房屋。

都說大亂之後便是大治,事實證明,這話說的不錯。

雖然福建光復各府留用的原清朝投降官吏佔了八成,但是對於政策的執行,他們卻是有著很高的積極性,並且效率很高。

將功贖罪的心理促使投降官吏們一絲不茍的完成齊王殿下的交待。

很多從前在百姓眼中的“狗官”搖身一變成了“青天”,也算是洗頭革面了。

和錢財相比,還是性命要緊些。更何況不少降官還指著弄些“政績”在新朝扶搖直上呢。

閩南鄰近廣東的府縣,第七鎮從潮州打進來後,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推行“建村設鄉”,並且廣東方面,尤其是潮汕地區正在用各種手段吸引閩地百姓投奔。

潮汕之地原本就是糧倉,早年鄭森爲了解決金廈糧草睏乏的難題時,就曾將奪取潮汕定爲解決之道,爲此不惜攻打據有潮汕的明軍郝尚久部,最終導致郝尚久降清以及後來的“潮州大屠殺”。太平軍東征後,因爲歷史原因,對潮汕活躍的地方團練和寨丁進行了大清洗,或直接、或間接製造了不少慘劇,最終在擊敗濟度大軍後,潮汕之地基本也成了白地。

而廣東省各府中,潮汕之地顯然是非常適宜居住和開墾的,因此廣東光復後,廣東巡撫廖瑞祥便一直想恢復潮汕地區的生產,但因缺乏人力導致潮汕的恢復始終不能奏效。第七鎮駐防潮州,曾三次奉命攻入閩南,執行削弱福建清軍的戰略意圖。在此過程中,第七鎮鎮將胡啓立得到廖瑞祥以及兩廣總督宋襄公的授意,遷移了不少閩南百姓至潮州屯田開墾,總數有四萬餘。

表面上,廣東官府對於閩南百姓遷移到潮州居住肯定是用“自願”字眼定性的,實際上卻是“擄掠”性質的。當年周士相在香山提出伐清如伐樹,指出人口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故而對清軍事行動先就是要削弱清軍的枝葉,再伐其主幹。將清佔區人口大量“動遷”至明佔區,便是這個戰略的具體實施方針之一。

第七鎮遷移閩南百姓至潮州,在當時是得到了周士相的默認的,因爲閩南地區是清佔區。清戰區的人口越少,生產越破敗,肯定有利於太平軍。至於這種手段犧牲了多少清佔區百姓的利益,害了多少人家,周士相不願去想,他也不敢想。因爲一旦深入去想這件事,他會做惡夢,會生出愧疚感,但現實卻迫使他不得不這樣做。

這件事和在湘西爲修建封堵清軍的工事而累死數萬百姓、鎮壓潮州反動寨丁一樣,本質上都是打著光復大明的旗幟,乾的卻是和滿清一樣人神共憤的事。矛與盾的結合,良知和現實的煎熬,誠然如鐵石心腸的周士相,都不敢去想,他能做的也僅僅是最大程度的減少不必要的死傷。但到底減少了多少,沒有人能知道,也沒有人去統計。或許,這些事情會永久封存在史料檔案之中。

滿清殺了我無數漢人,所以我要站出來反抗,可卻因爲我的反抗,又使許多原本應該在這亂世之中能活下去的百姓丟掉了性命,那麼我做的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從前,周士相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可以用大義,用民族的未來,用他前世所知道的歷史讓自己相信他的所做所爲沒有錯。可當真正面臨這些事,親眼目睹那些慘劇之後,什麼樣的大義都不足以讓他鎮定自若。那些百姓或許可以用“犧牲”二字一筆帶過,可以用戰爭註定就有傷亡解釋,可週士相始終不願面對。

如今的閩南的各府已經光復,從前對付清佔區的手段自然不能再用。想要集中人力恢復生產,福建正在推行的分田地政策自然會引申到廣東。福建方面肯定不願意境內人口流失,於是,在長達近十年時間內,福建和廣東兩省的官府,從上至下都是處於對立面,一方在拼命想吸引對方境內的百姓投奔自己,一方卻是死命想留住百姓。於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幕出現了——兩省的官員們帶著手下的保安團丁在省境處晝夜巡邏,很多時候老爺們爲了幾個百姓的去留大打出手,絲毫不顧顏面。

官府不再是官府,而是真正成了父母。

當人口的有效增長成了考覈官員升遷的最主要手段後,固然有一些荒唐的事情生,但不可否認的是,得益最多的還是原本官員眼裡的“草民”。

晉江縣也在分田分房子。

因爲道路不便,鄉間的婦人李氏得知這個消息時,距離官府榜文公佈出來已經一個多月了。她當時就將自己那窩囊的男人痛罵了一頓。

“官府有這樣的好事,你還傻傻的呆在家裡幹什麼,還不趕緊去報名!”

一向“妻管嚴”的男人吳大有則是一臉苦相,猶豫一會,硬著頭皮道:“這事咱們還是不去湊熱鬧了吧。”

“爲什麼不去!”李氏急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自家男人不去?

“官府說了,報名是一門一戶的報,報完之後要統一安排,分配土地。我家弟兄四個,要是給分開了,到了外地,人不生地不熟的,容易叫人欺負。”吳大有說出了心理話,他擔心兄弟幾人要是分開,會叫人家“欺生”。

李氏眉頭一皺,拿手指猛戳了下丈夫的額頭,罵他道:“你這蠢蛋,大家都是去報名的,分到地方,都是生戶,哪個有熟人在那?誰能欺負誰?再說了,就算你們兄弟幾個都在一起,沒有土地,別人還不是想怎麼欺負便怎麼欺負。上次你家老三被村頭王家打傷,這事你還記得吧,你們兄弟三個都在村裡,放出一個屁出來沒有?爲啥?還不是因爲你們兄弟幾個種著王家的地,指著他家的田吃飯!你吳家要是有自己的地,能憋著氣窩囊?”

這一番話說出來,頓時說得吳大有啞口無言,想了想,覺得孩子他娘說的確實很對,有了自家的地,做什麼都有底氣。在李氏的極力催促下,吳大有當天就出往縣城,走了三天才問到報名處。到地方時,只見人頭攢動,來報名的早就排成長長的隊伍,如果不是旁邊手持大刀、長矛的士兵在維持著秩序,這裡還不知會鬧成什麼樣呢。所有報名的百姓臉上都是焦急之色,唯恐因爲來報名的人多,分不到自己。看到這種情況,吳大有也是後悔不迭,早知如此,他就應該早點來,要是分到自己沒了,回去之後還不知李氏要怎麼收拾他呢。

還好,報名的隊伍再長,官府的人都在那裡造冊登記,沒有收拾東西說散了的意思。

下午的時候,終是輪到了吳大有,他一臉忐忑的來到一個書辦的前面,小心翼翼的說道:“官爺,我報名。”

那書辦是縣城的一個秀才,臨時給官府拉來幫著造冊的。這會一邊埋頭填寫,一邊隨口問道:“叫什麼名字?”

吳大有將名字報了,書辦又問了家裡幾個人,然後給吳大有填了一份表冊,叫他將這表拿好到另一邊去聽分地的具體事項。官府的效率真是非常非常快,那一天吳大有帶著李氏和兩個孩子再次趕到縣城時,縣城外早已備好了車馬,然後縣官大人親自出來接見他們,還帶人親自護送他們前往新的居住地。這待遇可讓這輩子連縣衙都沒進過的吳大有和李氏激動了半天。

晉江知縣之所以親自帶兵護送,卻是因爲境內有些土匪和散兵遊勇作亂,雖說不成氣候,可這事是齊王殿下親自交辦的,又關係他的前程,卻是萬萬不敢大意的。小心駛得萬年船,如他這般新降官吏想要保住烏紗帽,可得小心做事才行。

一行數百人在知縣老爺的幾十個穿著紅色軍服的士兵護送下,前往相隔百十里的新居住地。路上,縣衙的人專門設有臨時休息點,裡面早就備了熱水和食物。休息時,知縣老爺還前前後後的和百姓們打了招呼,一點官架子也沒有。有知情的百姓私下議論說,縣尊大人從前可不這樣,就三年前,這位縣尊大人可是下令砍了幾十個亂民腦袋放在城門上示衆的,聽說還親自砍了兩個亂民領。

吳大有和李氏聽了這事,不由嚇得打了個顫,又覺不像,縣尊大人看著可叫人親近了,怎麼看也不像會拿刀殺人的樣子。正疑惑時,就聽官道遠處有“噠噠噠”的馬蹄聲傳來,然後就見一大隊騎兵簇擁著一個將領往這裡飛奔而來。

晉江知縣忙要士兵張羅百姓避到邊上,那隊騎兵遠遠過來後,晉江知縣看到打出的旗幟,心中一顫,正要恭迎,卻見這大隊騎兵已然馳馬往南奔去,並不曾勒馬停留。

馬上爲之人正是周士相,他看到了道邊的百姓,卻沒有停留,而是急著趕往金廈。

讓周士相焦急南下的原因不是鄭經絕地反擊打敗了鄭襲,而是鄭襲的部將劉國軒急報,一艘馬尼拉往倭國的商船帶來一個消息,呂宋的西班牙人正在對華人進行大屠殺。與此同時,舟山的鄭鳴俊也急報截獲一個消息,那就是北京的清廷正在與東番的紅毛鬼簽約訂款。

第699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384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921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326章 人心真難逆?第434章 濫殺放血第64章 清鬼第90章 情報第651章 災情如軍情第509章 梧州城破(上)第724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134章 投降第228章 堅定第192章 坐守第203章 炸營第552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127章 心氣第318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579章 三戰三捷第788章 小明王故事第726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1182章 棒子兵第848章 保真龍天子第523章 敕命之寶第916章 洪承疇病逝第997章 朱三太子第674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948章 擁清伐明(上)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977章 佈政大人第1121章 逆我者亡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471章 黃毛小兒第200章 水師第220章 遺言第572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657章 大帥做天子!第1135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831章 刀要見血第1117章 篡明自立第970章 平了德翠樓第373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7章 知縣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372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986章 心急如焚永曆番外言可不訂第829章 戰鼓捶響第971章 我不是英雄第1092章 再不回頭!第402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789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179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1119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85章 出售第593章 大敗第732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17章 豪傑第470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86章 危言第353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166章 攻守(五)第901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625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1148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848章 保真龍天子第785章 剖母腸 太子第978章 督撫一鍋燉第143章 懷疑第170章 攻守(九)第242章 決戰(十二)第1099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344章 搶劫澳門第624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1076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68章 軍制第154章 矛盾第828章 共飲長江水第246章 戰後第834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1077章 目標遼東第1046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656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719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948章 擁清伐明(上)第216章 三入長江(上)第423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805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826章 孔四貞第726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197章 拋棄第29章 成全倒黴催的第741章 空城第187章 鹽貨第449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1091章 矯枉過正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602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424章 出兵東征
第699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384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921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326章 人心真難逆?第434章 濫殺放血第64章 清鬼第90章 情報第651章 災情如軍情第509章 梧州城破(上)第724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134章 投降第228章 堅定第192章 坐守第203章 炸營第552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127章 心氣第318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579章 三戰三捷第788章 小明王故事第726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1182章 棒子兵第848章 保真龍天子第523章 敕命之寶第916章 洪承疇病逝第997章 朱三太子第674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948章 擁清伐明(上)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977章 佈政大人第1121章 逆我者亡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471章 黃毛小兒第200章 水師第220章 遺言第572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657章 大帥做天子!第1135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831章 刀要見血第1117章 篡明自立第970章 平了德翠樓第373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7章 知縣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372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986章 心急如焚永曆番外言可不訂第829章 戰鼓捶響第971章 我不是英雄第1092章 再不回頭!第402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789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179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1119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85章 出售第593章 大敗第732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17章 豪傑第470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86章 危言第353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166章 攻守(五)第901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625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1148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848章 保真龍天子第785章 剖母腸 太子第978章 督撫一鍋燉第143章 懷疑第170章 攻守(九)第242章 決戰(十二)第1099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344章 搶劫澳門第624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1076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68章 軍制第154章 矛盾第828章 共飲長江水第246章 戰後第834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1077章 目標遼東第1046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656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719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948章 擁清伐明(上)第216章 三入長江(上)第423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805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826章 孔四貞第726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197章 拋棄第29章 成全倒黴催的第741章 空城第187章 鹽貨第449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1091章 矯枉過正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602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424章 出兵東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松阳县| 革吉县| 新密市| 金乡县| 南召县| 汝城县| 大新县| 长宁县| 保山市| 钟山县| 柳州市| 当雄县| 兴文县| 滁州市| 武功县| 九江市| 湖口县| 怀安县| 伊宁市| 温泉县| 徐闻县| 香格里拉县| 西乌| 贵州省| 衡南县| 栾川县| 通州区| 喀什市| 鹤峰县| 珲春市| 平乐县| 乌苏市| 沙河市| 柳江县| 铁岭县| 中山市| 兴隆县| 沙坪坝区| 泰来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