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建功

皇帝笑的歡欣,諸葛亮的神情卻有些嚴肅。

站在暖閣四角的內侍們甚至注意到,諸葛亮的眼神裡,露出了極少見的動搖姿態。

內侍們個個都是機靈人,立即將自己的身體往角落裡擠一擠,免得被任何人發現。

劉備在荊州的時候,下屬軍制十分混亂。雖然名義上尊奉漢家制度,其實難免一副以左將軍爲首的大軍頭,爲下屬諸多中小軍頭簇擁的模樣。而雷遠從江淮帶領數萬軍民來投,便自然成了僅次於主君的實力派。

待到劉備稱漢中王,置前後左右中五軍。大體上,以中軍趙雲部爲宿衛,後軍黃忠部爲預備隊,而前軍關羽部在荊州,左軍雷遠部在交州,右軍張飛部在漢中以向雍涼。到這時候,部下各軍纔算經過了徹底的整頓,權限清晰,稱得上是國家經制之師。

漢中王稱帝以後,軍制又在逐漸調整。在原先的五軍體系以外,又充實了許多彷彿漢家制度,又有諸多細微不同的新體系。

大致來說,五軍的下屬,收縮到了分佈在各州的獨立軍屯。軍屯的墾田籍賬,不與民同,軍屯中的士家更有免稅田、官給耕牛、子弟入學入仕等諸多經濟政治上的優惠待遇,並日常接收軍事訓練。士家子弟平時輪番服役,到了戰時則根據作戰要求相應徵調,組成能夠野戰、遠征的精銳部隊。

在五軍之外,各郡皆設與太守平級或稍低一等的郡尉,平時管控郡縣兵,戰時則與太守協作,根據需要指揮郡縣兵作戰。郡縣兵的徵用、訓練根據地方環境不同,有的鬆散些,有的嚴格些;在邊地郡縣,另外還有出錢招募的馬步弓手編制。

高踞於整個軍事體系最頂端的,是負責軍令的大將軍關羽,和負責軍政的中都護、鎮軍大將軍趙雲。另外,根據朝廷詔令,代表皇帝統轄一個戰略方向的,則是驃騎將軍雷遠和車騎將軍張飛。

今年以來,後將軍李嚴在中樞軍務上表現不凡,故而又新加了光祿勳的頭銜,得以協助趙雲,權限橫跨中、後兩軍。

無論軍事體系怎樣變化,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諸葛亮極少直接參與其中。

無論諸葛亮的職務是軍師中郎將還是軍師將軍,他都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政務方面,統領一切文臣,以足食足兵爲己任。除此以外,他通常只負責戰略方向的推定,而不涉及具體軍務。過去十多年裡,他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掌控軍事……那就是關中戰敗,龐統身死的數月。

待到皇帝登基踐祚,中樞有丞相和大將軍並立,諸葛亮依然保持著這個狀態。

一來,持節的丞相錄尚書事,權力已經足夠大了,若貿然涉足其他,恐怕朝堂上的平衡難以保持。二來,大將軍關羽的威望異常,他一手把持著大將軍府,凌駕於一切武人之上,也無需他人插手協助。三來,皇帝本身就起自於戎馬,是身經百戰的英雄,在具體軍務上頭,大概當今天下也只有關羽纔有資格和他討論吧。

諸葛亮對此沒有任何意見。如今漢家復興,蓬勃向上的姿態天下可見,諸葛亮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如何構建一個能夠對得起天下百姓、對得起漢朝歷代先帝的制度。

他的精力雖然旺盛,卻也不可能兼顧百端。

這次皇帝要來關中,原本目的只是外交,所以朝廷中樞的官員來了不少。既然皇帝特意令諸葛亮作陪,諸葛亮也就只把自己當做皇帝會見西域小王的陪客。但他絕大部分的精力,其實依然擺在丞相府那如山如海的政務上頭。

直到一個月前,皇帝召見諸葛亮,告訴他孫曹之間的默契和曹氏的特殊動向。

因爲關羽、趙雲等人依舊駐在成都,軍隊的佈置沒有額外變化。皇帝既然打算暗中應變,也不會節外生枝,作出導致敵人生疑的調動。於是諸葛亮抽空陪著皇帝,花了不少心思,慢慢地設計了應對的計劃,一步步地協助皇帝調動兵力,步下了一個足夠有效的圈套。

負責執行整個計劃的,本來應當是皇帝自己。

在諸葛亮看來,皇帝雖然年過六旬,雄風仍在,他數年未上戰陣,難免手癢。藉著西域諸國代表俱在的機會,就在長安城下展示一下漢家皇帝的英武,正是理所應當。

可他真沒有想到,皇帝會忽然病了。而且一病就病到了舉步艱難,根本無法上陣的程度。

更沒有想到,皇帝會突發奇想,把指揮這場戰役的權力,交給從來沒有沙場廝殺經驗的丞相。

諸葛亮沉吟片刻,迅速打好了腹稿,隨即微微躬身:“陛下,這怕是不妥。”

“哪有不妥?”

“陛下你想……”諸葛亮正待說什麼,皇帝舉起手示意。

“且住。”

諸葛亮停止言語,皇帝又向內侍們擺了擺手:“你們都出去。”

內侍們魚貫而出,又將暖閣的門戶闔上。

“孔明。”皇帝沉聲道。

“臣在。”

許久的停頓後,皇帝往軟榻上靠一靠,讓自己的身體更放鬆些。他舒適地發出了一聲嘆息,然後道:“原先我不覺得,這次一生病,真感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一天天地不似先前。雲長、翼德和子龍他們,也都已經六十了,臥病也是遲早的事!阿斗……唉,還不太懂事。以後的朝堂上,終究需要有個威望夠高的人來主持一切……需要一個能夠定策於內、建功於外的丞相!”

諸葛亮覺得自己的呼吸都停滯了一下。

他當然知道皇帝在考慮什麼,也清楚那些基於政治權衡的考量,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他就是想要阻止皇帝的言語,於是猛地揮著羽扇:“陛下!何出此言!”

這兩句話出口,他又不知道後繼該說什麼。

皇帝反倒很放鬆,看到諸葛亮難得地惶惑,皇帝的眼神裡甚至帶著幾分狡獪和得意:“昨晚我仔細想過,眼下我們的準備足夠充分,敵人的份量也足夠重,這個機會很合適,正可作爲丞相的沙場首功。孔明,你若明白我的心意,就抓住這個機會,莫辭勞苦!怎麼樣?”

諸葛亮沉默了一會兒,起身下拜:“只恐我才疏學淺,不能克盡厥職。”

皇帝再次大笑:“孔明,我打了一輩子的仗,見識過千千萬萬種人。誰能打仗,誰不能打仗,我一眼就能看透。何況,羽林、虎賁兩部的日常訓練,你也早都參與在內,你不是外行!我不會看錯人的,你放心去做!”

“是!”

第三百一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拔劍第四百三十四章 緣故第二百五十二章 奪營第九百七十四章 定奪第七十三章 敗北第四百八十七章 補償第七百四十四章 狂妄第三百五十二章 會師第七百七十五章 攜手(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差價第三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五百九十三章 敘舊(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非常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當真第五十二章 隘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鄉(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對岸第五百五十五章 纖芥第七百一十六章 揚武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忠臣第六百九十八章 嗣子第二百四十章 覆軍(上)第九十六章 樂鄉(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力勝(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巫第六百五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就第六十五章 勝敗(大章求票)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惜第九十九章 樂鄉(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動第九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九百五十六章 聰明第八百零三章 死敵第六百七十七章 倍增第二十三章 部衆第二百二十二章 緊迫第六百二十七章 十五第一千零六章 堅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四章 協力第六百三十七章 蠢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旗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迎面第五百四十七章 惡虎第一章 援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目標第四百三十一章 塢堡第五百七十三章 攻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凡第九百一十七章 副將第一千零二十章 出城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胡第五百一十七章 勝負(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客(三)第六十章 一與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穩固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府第九百二十九章 防務第八百二十九章 把握(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文聘第一百零一章 樂鄉(完)第六百零二章 大事(中)第六十三章 攻守第六十六章 生離第九百二十一章 方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家事(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歡迎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厚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一瞬(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患第七百七十一章 故交第八百零三章 死敵第七百九十八章 小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羽扇第三十五章 山道第八百五十四章 會合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機第一百零二章 經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意(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兼程第九百三十一章 把握第四百二十二章 暗訪(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保全第四百一十八章 碼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魏第六百零九章推舉第六百三十五章 尋覓第七百六十六章 麻煩第五百四十一章 葛陵第四百七十一章 截江第一百二十九章 蠻王(五)第九百零九章 見過第八百四十二章 何人(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半刻(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益州(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絕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救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機會(下)
第三百一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拔劍第四百三十四章 緣故第二百五十二章 奪營第九百七十四章 定奪第七十三章 敗北第四百八十七章 補償第七百四十四章 狂妄第三百五十二章 會師第七百七十五章 攜手(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差價第三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五百九十三章 敘舊(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非常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當真第五十二章 隘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鄉(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對岸第五百五十五章 纖芥第七百一十六章 揚武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忠臣第六百九十八章 嗣子第二百四十章 覆軍(上)第九十六章 樂鄉(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力勝(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巫第六百五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就第六十五章 勝敗(大章求票)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惜第九十九章 樂鄉(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動第九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九百五十六章 聰明第八百零三章 死敵第六百七十七章 倍增第二十三章 部衆第二百二十二章 緊迫第六百二十七章 十五第一千零六章 堅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四章 協力第六百三十七章 蠢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旗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迎面第五百四十七章 惡虎第一章 援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目標第四百三十一章 塢堡第五百七十三章 攻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凡第九百一十七章 副將第一千零二十章 出城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胡第五百一十七章 勝負(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客(三)第六十章 一與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穩固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府第九百二十九章 防務第八百二十九章 把握(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文聘第一百零一章 樂鄉(完)第六百零二章 大事(中)第六十三章 攻守第六十六章 生離第九百二十一章 方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家事(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歡迎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厚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一瞬(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患第七百七十一章 故交第八百零三章 死敵第七百九十八章 小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羽扇第三十五章 山道第八百五十四章 會合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機第一百零二章 經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意(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兼程第九百三十一章 把握第四百二十二章 暗訪(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保全第四百一十八章 碼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魏第六百零九章推舉第六百三十五章 尋覓第七百六十六章 麻煩第五百四十一章 葛陵第四百七十一章 截江第一百二十九章 蠻王(五)第九百零九章 見過第八百四十二章 何人(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半刻(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益州(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絕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救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機會(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宁陵县| 崇阳县| 察隅县| 鸡西市| 白山市| 江北区| 沂水县| 福建省| 商水县| 杭州市| 怀远县| 峨边| 同仁县| 克山县| 江达县| 瑞安市| 玉田县| 定结县| 体育| 芒康县| 栖霞市| 南皮县| 获嘉县| 铁力市| 合阳县| 慈溪市| 博客| 安达市| 阿坝县| 交城县| 昌乐县| 沐川县| 自贡市| 云南省| 勃利县| 新丰县| 古浪县| 达拉特旗| 卢氏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