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文武

侍從去請諸葛亮的時間裡,法正讓婢女爲自己梳理頭髮和鬍鬚,又打了熱水,稍稍擦拭面龐。

剛整理完畢,諸葛亮已走了進來。

他看到法正的面龐在幾個火盆的映照下,依舊顯得灰暗異常,而光影更使顴骨格外突出。他感覺到屋子裡蒸騰的熱氣,已經超過了常人能夠忍受的範圍。

諸葛亮的腳步微微一頓,不露痕跡地將白羽扇插在後腰,貼著一處火盆,坐到法正的牀前,甚至還有些刻意地把手伸到火盆上方,烤一烤火。

法正輕笑著,擺了擺手:“孔明不必如此,把羽扇拿出來吧。天氣並不冷,我知道。”

他一擺手,肩上披著的皮裘就往下落。

諸葛亮替他將皮裘攏一攏,手背碰到他的胳臂。隔著衣袍,都能感覺到那肢體枯瘦異常,骨骼外頭,簡直沒有肌肉存在的跡象。諸葛亮從沒想過,法正會變成這樣。

在他的印象裡,法正始終是一副精神健旺而活躍異常的樣子,甚至有時候太過活躍了,讓人有些頭疼。可現在……

諸葛亮的雙眼猛然模糊了,他藉著捋平被褥的動作,稍稍擦一擦眼眶,才擡起頭來應道:“俗語云,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孝直這一趟,只怕要休息很久,才能康復,心急不得。”

法正勉強點了點頭:“我這人爭強好勝慣了,可惜爭不過天,爭不過命。休息?呵呵,那就休息吧。”

他仰靠著厚厚的靠枕,看著頂棚,眼神有些散亂。

諸葛亮一時也不知該怎麼勸慰。

過了會兒,法正忽道:“這會兒又看不清了。”

“什麼?”

法正喃喃地道:“只可惜……唉,我半生淪落,只有遇見了陛下,才得殊遇,就此居尊位而一展身手,得以攀附建業之功……可惜我快要死啦!接下去,不能再爲陛下效力啦!”

諸葛亮握住法正的手:“我來時,陛下特意吩咐說,他能肇基王業,訖承大統,得益於孝直的謀劃極多。君臣相處的日子還長,請孝直暫歇思慮,務必好好修養,以待來日。”

法正勉力舉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孔明,我已經眼花了。肝氣病絕於目,則目難辨五色,此時病癥已入膏肓,好不了了,數日之內,命數即絕。陛下讓你來,總不會是爲了說這些廢話。”

諸葛亮默然片刻,沉聲道:“陛下有很多問題,還想請教孝直。比如,這些日子,中樞、外鎮文武多有物故者,陛下想問孝直,何人可以擢升,何人可以替代。另外,孝直出鎮關中,對關中……”

法正乜視了諸葛亮一眼,輕聲問:“這些,孔明難道就沒有妥善的方案?”

“陛下深信孝直的謀劃方略之才,我也如陛下一般。孝直的建議,我定會一五一十地稟報陛下……然後,擇其善者而從之。”

法正急促地笑了好幾聲。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微微擺手,對屋裡的人道:“你們都出去!”

屋裡環繞的僕奴慌忙魚貫而出,還緊緊關上了門。

“孔明,我就直說了。有四件事,須請孔明代我轉告陛下。”

諸葛亮坐正了身子,肅然道:“孝直請講。”

“一者,昔高祖保關中,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如今我方所得的關中,卻非當日高祖所據的關中。縱然今歲以來長安稍見恢復,可四塞之內,依舊白骨堆山,餓殍遍野,民生殘破,田疇荒蕪。不經過數年的重整,不足以爲帝都,更不足爲宰割天下的根本。故而,請孔明轉告陛下,務必先蓄養關中元氣,再談進取。”

諸葛亮稍稍躬身:“好。不瞞孝直,我意正與足下相合。”

“二者,陛下寬仁愛士,待人以誠,即便顛沛之時,天下人歸附,亦如百川歸海,有不遠千里慕名而來者。如今我方的疆域廣及天下之半,文武人才濟濟,其中出類拔萃者,何止百十?近來中樞紛擾,無非是各地士人們,試圖擴張自身在中樞的影響力罷了。只是……”

法正喘了幾口氣,沉聲道:“中樞獨斷用人,絕不能受外界的影響。我以爲,若中樞在成都,則務必多用荊楚、關隴之人;中樞在長安,則務必引用中原、河北之人;待中樞至雒陽,則天下之人無不可用。”

諸葛亮思忖片刻,正色道:“孝直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了,確當如此。”

“三者,我聽聞,近來中樞宿將多闕,故而朝中已召回雲長公在荊州的部屬如李嚴,還打算召回關平、習珍、廖化等輩,充實後軍,對麼?”

“不錯。”

“我以爲,此議不可。”

“孝直難道是覺得,坦之、伯玉、元儉等人的才具不足?”

“非也,這幾位,都是文武全才、智勇兼備之將。可是,孔明你有沒有想過,這三五年內,後軍不逢大戰,而地方州郡則難免衝突,正是坦之等人在地方深耕實力、培植威望的時候;而填補後軍軍職的,當以雷續之的部下爲佳。”

“只恐抽調之後,削弱交州軍的力量,使得續之不快。”

法正支起胳膊,將身體前傾,壓低聲音:“雲長、翼德、子龍三人,都已年屆六旬。陛下去年登基之前,請續之身佩章武劍,陪同太子入長安,心意再明確不過了。續之這樣的聰明人,哪會不懂?早些讓他推薦幾名部屬入後軍,免得到時候中樞措手不及,又要重新整飭!”

法正的話很直白,也秉承了他一貫以來睹事知機、精於權衡的風格。

他的意思是,去年佩劍的六重臣,固然以諸葛亮爲首,但數載或十數載後,遲早會變爲諸葛亮與雷遠一文一武輔政的狀態。以這兩人的年紀,這種局面當會一直延續很久,甚至新君即位,也不會輕易變動。

廬江雷氏的宗族力量,在如今半壁天下在握的情況下,已經不是值得長久糾結的問題了,所以,皇帝不會雷遠一直留在交州,總會通過一系列的政治交換,使他前往朝廷爲官。

雷遠的忠誠和才幹,這十年來所有人都看在眼裡。但雷遠若更進一步,他在交州軍中的諸多骨幹之將,就不能長久被排除在中樞之外。

這些人都是漢家的將校,他們的前途和未來都繫於漢室,而非交州。儘早使其中出色之人前來中樞任職,才能確保朝廷對他們有足夠的認識、足夠的影響。

諸葛亮頷首:“孝直思慮深遠,我不及也。這個建議,我會鄭重轉告陛下。”

“好,好。”

法正躺回榻上:“好啦,我沒別的要說啦。”

他吐了口氣,疲倦地閉上雙眼。

“孝直,你適才說,有四件事。”諸葛亮耐心等了片刻,輕聲問道:“還有一件事呢?”

“還有一件事?”法正愣了一愣,露出思忖的神色。

過了好一會兒,他低聲道:“對,想起來了。”

“孝直,請講。”

“這幾年,我行事跋扈,衝撞同僚甚多。這一去,只恐吾兒法邈受人報復……”

諸葛亮探手覆住法正的手背:“孝直放心,有我在。”

法正嘶啞地笑了兩聲:“那就多謝孔明……”

他閉上眼,不說話了。

諸葛亮靜靜地坐在一旁,過了許久。直到法正細弱的呼吸聲漸漸舒緩,他才起身,輕手輕腳地邁出戶外。

法正在司隸校尉、衛將軍的任上,公務極多。他既病重,許多事情難免積壓。

諸葛亮到了長安,立時出面決斷了一批要緊而不能耽擱的,爲了處置事務方便,他宿在司隸校尉府的外院,距離法正的居所並不遠。

次日他又去探望法正,法正的病情急轉直下,已經沒法再言語。

待到第三日,諸葛亮在辦公的時候,忽然聽到府邸內部一陣嘈雜聲。他的手一抖,有大團的墨汁落下來,將一卷帛書污了。

諸葛亮擱下筆,疾步走向堂外。站到門廊下,他便聽到嘈雜聲轉爲哭聲,看見許多僕役跑進跑出,前院裡許多官吏也都從各自辦公的房舍走出來,愣愣地眺望著後頭。

章武二年六月,司隸校尉、衛將軍法正病逝,時年四十六歲。

皇帝爲之流涕者累日,諡曰翼侯。

七月,朝廷頒詔,連續任命多人,結束了朝中軍政要職空闕的狀態:

以黃權爲司隸校尉、衛將軍;

以馬良爲尚書令;

以楊阜、鄧芝爲尚書左右僕射;

以趙昂爲侍中;

以陳到爲翊軍將軍,統領中軍;偏將軍傅肜、偏將軍向寵副之;

以李嚴爲後將軍,統領後軍;討逆將軍丁奉、偏將軍雷澄副之,兼領益州水軍;

以吳懿轉任平北將軍、漢中都督。

第六百一十一章 戒懼第三百八十二章 上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一瞬(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平定(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效勞第三百二十三章 奇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直驅第五十章 迫停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奮身(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奮威(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子午第二百二十六章 拔劍第九百九十二章 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誓死第四十八章 整編第五百零七章 徵東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絞第八百七十四章 信任(下)第五百九十章 厚愛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旅途(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忠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蠹害第五百二十八章 抽身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明第二百八十一章 降伏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抗第四百四十一章 幕府第九百七十二章 汲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三章 林邑第八百一十四章 襄樊第三章 戰後第六百二十五章 消長第八百三十六章 城北(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蕩寇第五百七十三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看破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元日(四)第八百零九章 利刃(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勸酒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第七百三十章 答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武衛第七百零一章 敗壞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授第三百八十三章 反擊第九百九十五章 明朗第二十四章 部曲第四百九十九章 關鍵第四百八十四章 協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如虎第六百零四章 東西第七百四十九章 平定(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平定(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纖芥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名第五百五十九章 豺狗第九百零六章 兩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戰第三百六十章 進取第三百七十八章 蹈陣(下)第二十二章 老病第六百四十九章 斬首第七百五十三章 縣城(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挫退第七百二十五章 福氣第六百四十六章 跋涉第二百四十七章 誓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舉薦第四百三十四章 緣故第五百七十八章 向前第六百九十六章 澤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會盟第六百五十二章 猛陵(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端倪第七百七十五章 攜手(下)第一百零七章 連環(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土灰(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婚禮(上)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九十六章 樂鄉(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理第六百五十八章 餘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戒懼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休整第四百一十四章 峽江第七百二十章 蚊蚋(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蠹害第三百四十七章 仁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開拔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第八百三十章 預設
第六百一十一章 戒懼第三百八十二章 上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一瞬(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平定(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效勞第三百二十三章 奇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直驅第五十章 迫停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奮身(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奮威(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子午第二百二十六章 拔劍第九百九十二章 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誓死第四十八章 整編第五百零七章 徵東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絞第八百七十四章 信任(下)第五百九十章 厚愛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旅途(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忠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蠹害第五百二十八章 抽身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明第二百八十一章 降伏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抗第四百四十一章 幕府第九百七十二章 汲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談判第七百三十三章 林邑第八百一十四章 襄樊第三章 戰後第六百二十五章 消長第八百三十六章 城北(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蕩寇第五百七十三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看破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元日(四)第八百零九章 利刃(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勸酒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第七百三十章 答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武衛第七百零一章 敗壞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授第三百八十三章 反擊第九百九十五章 明朗第二十四章 部曲第四百九十九章 關鍵第四百八十四章 協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如虎第六百零四章 東西第七百四十九章 平定(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平定(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纖芥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名第五百五十九章 豺狗第九百零六章 兩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戰第三百六十章 進取第三百七十八章 蹈陣(下)第二十二章 老病第六百四十九章 斬首第七百五十三章 縣城(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挫退第七百二十五章 福氣第六百四十六章 跋涉第二百四十七章 誓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舉薦第四百三十四章 緣故第五百七十八章 向前第六百九十六章 澤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會盟第六百五十二章 猛陵(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端倪第七百七十五章 攜手(下)第一百零七章 連環(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土灰(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婚禮(上)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九十六章 樂鄉(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理第六百五十八章 餘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戒懼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休整第四百一十四章 峽江第七百二十章 蚊蚋(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蠹害第三百四十七章 仁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開拔第八百四十三章 何人(下)第八百三十章 預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天气| 合作市| 乌拉特后旗| 汶川县| 宁夏| 古丈县| 台中县| 霸州市| 乐东| 彰化县| 华宁县| 贡觉县| 青海省| 梧州市| 南木林县| 嘉黎县| 常德市| 武夷山市| 泰和县| 依兰县| 昭苏县| 阳谷县| 大连市| 奉新县| 乃东县| 承德市| 胶州市| 渭南市| 沽源县| 周口市| 基隆市| 哈巴河县| 西和县| 肇州县| 永定县| 巴中市| 格尔木市| 乌兰察布市| 延吉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