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石油公司

楊小林這一次看到蔣志清的時候,真的感覺到這小子日後可能真是一個人物。

因爲當初他跟著杜月笙一起來到東北,自己對他做出過承諾之後可以說沒有給蔣志清一點關照。蔣志清從來沒有通過任何途徑來找過自己,甚至剛剛打那個照面的時候如果不是自己喊住他,他一下就過去了。

從這就能看出他和杜月笙根本就是兩種人,看起來都是上海灘的混混,但是杜月笙這個人如果看到一件事情沒有多少希望了,他會馬上放棄,會不擇手段的尋找其他的途徑。

這可以說杜月笙懂得變通,所以他能成爲一個不一樣的混混,但是不一樣的混混還是混混。而蔣志清不同,這個人能爲了一份渺茫的希望堅守著那份追求,他比杜月笙更出色一些。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楊小林總覺得這個人越看越是面熟,他相信在這個時代自己覺得面熟的人,都是日後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彪子,這小子到你那裡你要給我注意一點,找個機會試試他的成色。”

李德彪聽的眼睛一亮:“唉。”

杜月笙現在也到了北京,一年前楊小林讓杜月笙去協助沈杏山開展青幫的工作,他們做的相當不錯。在政府的暗中支持下沈杏山雖然沒有完成讓青幫合法化的目的,但是現在那幫人真的已經不是靠在十里洋場收保護費過日子了。

衛國戰爭前期英國對中國的經濟封鎖讓中國的商家爲了走貨都拼命的壓低自己商品的價格,那個時候沈杏山一方面和日本黑龍會合作,尋求日本方面的手下留情,另一方面和海外的華人幫會洪門緊密配合,真的給中國商人在大英帝國的絞索下找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也就是那個階段,青幫完成了自己的財富積累和轉型,那幫在上海灘打打殺殺的混混們衝出國門之後驚訝的發現自己以前是那樣的幼稚,那保護費收起來真沒什麼意思了。

一開始海外的洪門和青幫合作純粹就是那些華僑們出於幫助祖國的想法。但是隨著中國戰局的順利,利益上的驅動越來越明顯了。特別是中國取得了衛國戰爭勝利之後,國內的經濟狀況一天比一天好轉,那些海外的華人大多通過青幫來國內投資做生意,青幫也總能給他們找到合適的項目並且給予關照。

這幫人講的是義氣,像沈杏山黃金榮這些人可能不懂得做生意的規則,但是沒人敢騙他們。和生意人來往的多了,慢慢的自然就有了做生意的頭腦,他們在戰爭期間打造出來的那些路子,都是他們生財的最佳途徑。

杜月笙來找楊小林就是來替沈杏山他們幾個傳達一個想法。他們想成立一個正規的公司,而且是跨國公司。沈杏山給楊小林的信看上去就像一份計劃書一樣,條理和思路非常清晰。

他們想在整個亞洲做石油的生意。

這個時代的石油雖然不是戰略物資,但已經是非常緊俏的商品了,靠石油發財的人不是一個兩個,在許多行業石油都替代了煤炭和其他的燃料,不說日本印度這些市場上對石油也有一定的需求,就說中國人建設公路必然會拉動國內運輸行業的發展。

這一點青幫人的看的十分清楚,那些外國的石油大亨們當然也明白。加上有消息說中國要推廣農業機械。這讓他們十分確定,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成爲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耗國。

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必然會推動價格上漲,四億人的市場。可以讓整個世界的石油都面臨緊缺,這簡直太誘人了。他們都興奮的兩眼通紅,摩拳擦掌等著佔領中國的那一片陣地。

楊打鬼那個傢伙還一心要開發中國的油田,他總以爲石油這個東西就是每塊土地上都有的。居然要在中國東北建立他們自己的油田。可是這事情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折騰,日本人說那裡沒有石油,德國人也說沒有。後來英國和法國的地址學家也斷定中國不可能有油田,他現在應該死心了吧?

既然你沒有,那你買我們的就是你唯一的選擇。賣給你沒有任何問題,可是中國太遠,這運費當然也要算在你的頭上,怎麼算由我們說了算。當然我們不會胡亂要價的,一切由市場來決定。當你中國的需求量上升的時候,價格自然隨即上漲。

大亨們做生意很精明的,他們當然不會一上來就擺出一副要猛賺一筆的架勢,這是他們成熟的地方。他們知道必須先佔領中國這個市場,然後把這個市場給養熟了,以後那就是財源滾滾。

英國和美國的很多石油大亨都找到中國商務部,要求成爲中國石油供應的夥伴。但是有一個更精明的美國商人卻找到了洪門在美國的負責人司徒美堂,通過司徒美堂聯繫上了青幫的沈杏山,那個石油商人說,他不要求和中國建立什麼夥伴關係,只希望能和青幫合作,爲中國打造完善的輸油網絡,而且他在菲律賓也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如果青幫願意,他們可以一起打造一個公司,負責整個亞洲的石油供給。

這當真讓沈杏山那些人興奮不已!他們知道這是一筆好買賣,那個美國商人說的明白,這事情如果做好的話,不光在資金方面他會出大頭,甚至以後青幫和洪門在美國有什麼事情,他也可以幫忙擺平。

司徒美堂和沈杏山都知道那個人說這句話是完全有資格的,他們沒有對人家產生絲毫的懷疑,因爲那個美國商人的名字叫洛克菲勒。

這個時候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已經壟斷了美國百分之九十的石油供應。聽說日本黑龍會早就找到洛克菲勒,想和他商談亞洲石油的問題,但是洛克菲勒卻沒有選擇日本人,而是選擇了青幫,這真的讓沈杏山有點意外。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不光能賺錢,還能讓青幫脫胎換骨。

對於洛克菲勒的大名楊小林也是如雷貫耳,後來又許多人都說這個石油大亨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慈善家。而且他確實熱心於慈善事業,洛克菲勒有句名言,被後來很多商人當做信條:“拼命賺錢,拼命存錢。拼命花錢,拼命捐錢。”

但是楊小林知道這個傢伙不是一個好人,他是捐了很多錢,但是他賺錢的時候也確實拼命。一開始和別人搶油井,那真動刀子的。有人說中國二十一世紀的開發商搶地手段血腥,那是因爲他們沒看到洛克菲勒和別人搶油井的手段而已。

別看他說的好聽,只建立一條石油供應網絡。其實這和自己的百貨公司是一個概念。在這個物流並不發達的年代。銷售網絡的完善是可以決定一切的。

百貨公司進口洋人的火柴,兩個小銅板一盒,這其中進貨的本錢只有不到一個小銅板,剩下都是百貨公司賺的。而當安徽的皖燈明火公司成立以後,百貨公司賣他們的火柴是也是兩個銅板一盒,可是買一盒送一盒,這樣老百姓會買誰的不用想都知道。

銷售網絡在我手裡的時候你其他人只能吃我剩下的,這是定律。

如果自己答應了洛克菲勒,那美國的標準石油公司將很快壟斷中國的市場。

石油這個東西楊小林真的是打算壟斷經營。他不可能說把這個市場放開讓你們商人根據市場需求來搞。首先就像那些石油大亨估計的那樣,楊小林也認爲中國市場是龐大的,這賺錢的買賣國家不可能放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爲楊司令現在真搞不出來石油,所以他必須掌握這個渠道。囤積足夠的數量供自己來打造現代化的裝甲部隊。

和洛克菲勒合作有一個好處,就是隻要中國和美國的關係能保持穩定,進貨渠道以後不會受到多大影響。壞處在於這個渠道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這真的是楊小林無法接受的事情。

所以他馬上發了電報給沈杏山。表示現在可以和洛克菲勒接觸,並且向對方傳達中國願意合作的態度。但是怎麼合作還要繼續談,寧願中國方面多拿一點錢出來。也不能讓這渠道被美國人完全掌握,不能讓洛克菲勒肆意的把所有的競爭對手全部擠走。

楊小林明確的告訴沈杏山,如果洛克菲勒願意的話,中國方面邀請他來中國進行商務談判,並且會按照高規格的標準接待他。另外,關於沈杏山說的成立亞洲原油供應公司的事情,楊小林表示全力支持。

中國必須成立自己的原油公司,儘管現在我們國內沒有開發出來油田,但是世界上有油田地方多了,咱們雖然還沒有條件去和英國法國爭奪非洲和阿拉伯地區,可是原油公司一旦成立,可以用商務合作的模式讓中國獲得石油。

這種事還真得青幫這些傢伙去辦,前面已經說過了,現在世界上搶油井都是要動刀動槍的,中國的那些傳統商人真做不好這個買賣。

公司必須馬上成立。

這一次的維和行動中楊小林以及開始嘗試自己的機械化部隊了中國的維和部隊沒有日本那麼大的規模,第一批前往俄國的只有兩萬四千人,其中通訊兵,醫務兵,還有工程兵佔去了整個部隊的三分之二,真正的作戰人員只有不到八千人。

楊小林對此作出的解釋是中國部隊這一次不是去打仗的,他們是去解救正處在戰火和飢餓中的俄國公民的。

但是中國方面已經準備了兩千輛卡車,一千多輛三輪摩托車,一百輛新型坦克和兩百多輛裝甲步兵車。另外中國方面還帶了兩百門中型火炮,現在中國的中型火炮都是有專門的炮車拉動。

這只是楊小林的一次嘗試,沒有穩定的石油供給渠道是無法打造現代化部隊的。

即便如此,這一次的維和部隊也是不需要士兵走路的,坐在車上一天輕輕鬆鬆兩百多公里,一個半月把十幾萬噸物資和兩萬多士兵送到俄國,乃木希典說讓中國人別等他,他能追的上來,如果不是楊小林這一次想給日本人一個舞臺,如果不是他已經和托洛茨基同志暗地通過了一些協議,他真的很想看看,乃木希典那羅圈腿是怎麼追上自己這些發動機的。(未完待續。。)

第83章 期待第83章 談判開始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96章 第一槍第128章 新城遼平第11章 大麻煩第37章 不止一顆釘子第140章 中國式解決第69章 捍衛!第59章 請隨我一起戰死第17章 對自己好點第50章 手段無下限第43章 砍柴磨刀第80章 偏向虎山行第4章 報仇第13章 照著葫蘆也不好畫瓢第110章 人口問題第18章 張作霖第73章 準備動手第28章 夜間反攻第46章 戰鬥的理由第99章 意想不到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67章 寡婦門前第32章 不做答覆第61章 除了拼命還能做什麼第67章 寡婦門前第98章 那裡是北京第2章 殺人者第40章 先和日本拼命第62章 單項選擇第20章 日本求和第78章 成立安全局第2章 戰爭,要從娃娃抓起第67章 全熊宴第40章 掏心第11章 斷章 取義第102章 知道厲害第80章 軍事技術合作第6章 有所不爲第86章 帽子戲法第58章 老子沒興趣第77章 客人名單第9章 借錢辦事第7章 嚴懲不怠第12章 這就是成功第3章 東邊打雷西邊雨第113章 災難性風暴第98章 通電全國第6章 仿製軍械第29章 打打談談第134章 向英國學習第108章 此路不通第152章 與爾同仇第71章 當高手遇到殺手第47章 我軍大勝第33章 共和紀年法第22章 九歲男孩正好第6章 酒會第25章 如履薄冰第98章 決戰輝南(九)第16章 首戰第28章 俄國動亂第77章 拘於小節第131章 漸變爲狼第38章 旗鼓相當第48章 兄弟,祝你好運第73章 滾刀切黃油第9章 和平的希望第58章 破襲武川第27章 守不住,就不守第45章 礦山整編第57章 殘軍第43章 清場第100章 拳頭和體質第38章 革命先烈第127章 答案不能揭曉第70章 幹掉他們第128章 勝利第71章 當高手遇到殺手第18章 那霸海戰第145章 擺拍第76章 和他們沒關係第53章 千鈞一髮第129章 一紙協議第97章 決戰輝南(八)第121章 日本勇士第94章 亂了方寸第83章 揚我所長第142章 有的談第49章 紅菱堡鎮第27章 必勝之心第152章 與爾同仇第81章 懸崖之上第145章 伸手遼西第84章 準備好了第97章 水下鯊魚第91章 三渡鴨綠江第60章 尼雷爾的信心第21章 送上門來
第83章 期待第83章 談判開始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96章 第一槍第128章 新城遼平第11章 大麻煩第37章 不止一顆釘子第140章 中國式解決第69章 捍衛!第59章 請隨我一起戰死第17章 對自己好點第50章 手段無下限第43章 砍柴磨刀第80章 偏向虎山行第4章 報仇第13章 照著葫蘆也不好畫瓢第110章 人口問題第18章 張作霖第73章 準備動手第28章 夜間反攻第46章 戰鬥的理由第99章 意想不到第104章 與君共勉第67章 寡婦門前第32章 不做答覆第61章 除了拼命還能做什麼第67章 寡婦門前第98章 那裡是北京第2章 殺人者第40章 先和日本拼命第62章 單項選擇第20章 日本求和第78章 成立安全局第2章 戰爭,要從娃娃抓起第67章 全熊宴第40章 掏心第11章 斷章 取義第102章 知道厲害第80章 軍事技術合作第6章 有所不爲第86章 帽子戲法第58章 老子沒興趣第77章 客人名單第9章 借錢辦事第7章 嚴懲不怠第12章 這就是成功第3章 東邊打雷西邊雨第113章 災難性風暴第98章 通電全國第6章 仿製軍械第29章 打打談談第134章 向英國學習第108章 此路不通第152章 與爾同仇第71章 當高手遇到殺手第47章 我軍大勝第33章 共和紀年法第22章 九歲男孩正好第6章 酒會第25章 如履薄冰第98章 決戰輝南(九)第16章 首戰第28章 俄國動亂第77章 拘於小節第131章 漸變爲狼第38章 旗鼓相當第48章 兄弟,祝你好運第73章 滾刀切黃油第9章 和平的希望第58章 破襲武川第27章 守不住,就不守第45章 礦山整編第57章 殘軍第43章 清場第100章 拳頭和體質第38章 革命先烈第127章 答案不能揭曉第70章 幹掉他們第128章 勝利第71章 當高手遇到殺手第18章 那霸海戰第145章 擺拍第76章 和他們沒關係第53章 千鈞一髮第129章 一紙協議第97章 決戰輝南(八)第121章 日本勇士第94章 亂了方寸第83章 揚我所長第142章 有的談第49章 紅菱堡鎮第27章 必勝之心第152章 與爾同仇第81章 懸崖之上第145章 伸手遼西第84章 準備好了第97章 水下鯊魚第91章 三渡鴨綠江第60章 尼雷爾的信心第21章 送上門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金川县| 靖边县| 庆云县| 尖扎县| 扶风县| 临泽县| 开远市| 枣阳市| 灵川县| 安远县| 东港市| 苍南县| 乾安县| 湟源县| 湘潭县| 东海县| 沧源| 高要市| 鄂托克前旗| 石家庄市| 焉耆| 临洮县| 十堰市| 隆昌县| 萝北县| 乐昌市| 新郑市| 巨鹿县| 封丘县| 崇礼县| 保康县| 会宁县| 卓尼县| 大城县| 晋江市| 凤冈县| 临潭县| 江北区| 荔波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