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章 兩個戰場

現在是一九零七年八月,俄國人叫囂著要在兩個月之內讓北京城化爲粉劑,但是陳天華卻把一九零八年定爲共和元年,這中間傳達的是什麼樣的決心所有人都能清楚的感知到。

另外,共和國的內政發展也上了軌道,雖然北京面臨著戰爭,總理內閣也喊出了一切爲了戰爭的口號,可是發展真的不能因爲戰爭停下。這個道理陳天華在東北就知道,那個時候他們做出的計劃基本上沒有實現過,但是你必須不斷的制定計劃,告訴老百姓你打算往前走,你相信能走到前方。

還有就是一個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如果真的因爲和俄國人的戰爭停止了發展,當真算是一個笑話吧。讓外國人看到中國在打仗的同時發展的也好,這才能顯示新中國的生命力。

打仗是楊小林的事情,發展就是陳天華的事情了。陳天華做出了三線發展的策略,以黃河爲界限,黃河以北的地區全力支援北京戰場,人力,物力,財力,全部都向戰爭集中。在和俄國人的戰爭沒有結束之前,這裡除了農業和教育之外,其他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基本上都已經停下來了。

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區域內,雖然傳統的民族經濟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英國人的封鎖讓那些民族資本家們苦不堪言,但是軍工業和重工業卻因爲戰爭被拉動,特別是和日本人合作之後,採礦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給民族資本家們找到了一條出路。

陳天華對這裡的策略就是穩定,靠重工業和採礦業維持局面。力求把這個地域打造成軍工基地,支援戰爭的同時道路。醫院,學校,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將慢慢的展開。

而在長江以南的地區,陳天華要求通過政府的力量,將許多小型的民族工廠合併成大型的工廠。增強他們抵禦這次風浪的能力。即便現在非常困難,政策上也對民族工業的給予了優惠照顧,力求讓他們能生存下去。

爲了打破英國人的封鎖,政府還鼓勵那些商人和外國人合作,找到能把貨物賣出去的通道,甚至不惜出讓工廠的股權給那些能走通貨物的外國商人。

這個政策當真是非常吸引人眼球。那些外國商人也很精明的,中國有資源,有人力,有市場,只是因爲被英國人封鎖了所以才如此出讓股權的,他們只要有本事能把中國人的貨賣出去。就能憑空得到股權,這樣的利潤會讓很多商人忽略英國的政策的。

總之,三線策略就是一線發展,一線穩住,力求把戰爭帶來的對生產力的破壞侷限在黃河以北的區域內。政策已經推行,效果怎麼樣還不知道。不過一個發展政策的制定本身就是向羣衆傳達政府對戰爭的信心。

世界各國對於中國政府作出的這兩個決策反應不一,美國人在不結盟的事情表示對中國政府的讚賞。同時對於一些想來中國冒一下險的美國商人也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康格公使表示,美國很欣賞中國的不結盟政策,如果時機成熟的話,美國政府願意讓袁世凱的代表前往匹茲堡,雙方可以就一些商務條約展開對話。

康格顯然是怕孫文在死纏爛打下去,對所謂的條件成熟也給了一個明確的定義,那就是最起碼北京要是安全的。換句話就是你們必須擊退俄國人的這次進攻。老美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孫文已經不用再去做什麼了,打贏了俄國,美國人就願意和中國談。

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表示他們理解中國採取的外交策略,德奧和中國的關係並沒有因爲這個表態受到影響。對於陳天華的發展策略,他們表示大力支持。

德國人說關於之前和中國已經達成的返還庚子年賠款的事情將如期進行,同時,德國方面還會提供一千萬馬克的借款,支援中國方面正義的戰爭。

說實話。人家德國也就指著利用中國拖著俄國人,壓根沒想過你能在歐洲給他們幫什麼忙。所以中國和俄國人只要一天還打,和德奧的關係就會不受到任何問題的影響。

一千萬馬克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是要知道俄國人的軍事物資是法國人援助的,戰場上俄國物資的消耗是中國的好幾倍,也就是說,他們給中國一千萬,法國人可能就要拿五千萬出來給俄國人才能保證俄國人有能力繼續進攻。

人家德國人會算賬。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已經做出表示,爲了對中國人正在進行的這一場戰爭給予行動上的支持,陳天華不是宣佈零八年爲共和元年麼?零八年一月一日,年僅二十三歲的德國王子阿特爾貝特將代表威廉二世訪問中國。

這是威廉二世上臺以後第一次派特使訪問亞洲國家,也是他第一次派皇子作爲代表出訪!德國人用這樣一種方式在挑逗英國人的神經,想讓英國更加的誤會德國和中國的關係。假如大英國帝國現在派軍隊來中國作戰,那纔是威廉最想看到的局面。

可惜了,德國人精明英國人也不傻,英法兩國沒有就孫文先生的外交政策作出任何反應,對陳天華做出的發展策略更是不予評論,雖然威廉做了這個挑逗英國人的動作,但是大英帝國裝作沒看到。

孫文當然不會傻的去做解釋,他對德國皇帝的決定表示歡迎。外交上的冰點還是沒有被打破,但是新中國的這一聲明確實讓日子好過了一點,最起碼看到了希望。

而孫文先生又開始了他的下一步外交計劃,攻克了美國這個堡壘之後,他的眼睛盯在了荷蘭,比利時這樣的中立國家。

這樣的國家在歐洲已經表示了自己的中立,而對於中國和俄國的事情,他們一方面沒有像德國那樣支持中國,另一方面卻還和中國保持著大使級的外交關係。只是由於英國的封鎖加上他們本身的能力有限,他們做什麼和什麼都不做好像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孫先生不這樣認爲,他認爲自己的外交策略是絕對正確的,想迫使英國人放棄封鎖中國,就必須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楊司令的戰爭要打好,陳總理的內政要發展好,而他要做的則是讓中國有更多渠道可以接觸西方。不要因爲人家國家小,就不拿人家當歐洲紳士。

孫先生真的是個人才,他沒有提出了比利時進行任何外交往來,只是和比利時大使說。中國現在百廢待舉,一些縣城和鄉鎮都亟待建設。

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遊歷歐洲去過比利時的小鎮,希望中國的鄉鎮能建設的像比利時小鎮一樣風景秀美。所以,中國政府想派出一個考察團去比利時實地考察。

這個考察團也是不帶有任何政治背景的,絕不以任何政治目的進行政治活動,只是去拍攝一些照片。走訪一下建築師,如果比利時政府願意接待就接待,不願意接待中國人可以食宿自理。只要求比利時方面在考察團考察的時候,予以方便就可以了。

對荷蘭人孫文也是這樣說的。孫文的這個伎倆可以說非常的簡單,誰都可以斷定,孫文一旦組團去他們那裡考察,規模絕對是宏大的。這樣一個考察團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踏入他們的國土。那都是一種政治宣傳!中國人就算不說什麼比利時的報紙也會報道的。

荷蘭人和比利時人就沒有美國那麼多的顧慮,人家是小國,小國就是有這點好處,他不怕英國人誤會。因爲英國人不可能擔心比利時會給他們添什麼麻煩。

至於說中國在擴大影響,比利時人更是能找到充足的理由,現在雙方又沒有斷交,就算是斷交了,中國人組團來我們這裡觀光,人家路費自理,我們不能說不讓人家來吧?

更何況美國人的態度開始開始鬆動之後。他們這些小國好像犯不著和硬得罪中國,沒什麼好處。

荷蘭人還只是很模糊的答應了下來,而比利時人由於考慮德國方面的態度,向孫文做出承諾,中國考察團來到比利時的時候。他們將會給予熱情的接待。

外交,內政,就是中國和大英帝國帝國的戰場。大英帝國設置了一道封鎖線,中國人正在向這道陣地發起衝擊,這也是一場戰爭,打贏了中國人才有躋身世界舞臺的資本。

山東,沂蒙山。

楊小林已經看過了周同的坦克,那火力和速度雖然讓見過ZtZ99的楊小林有些不太滿意,但是載濤和那些軍官們都感覺到大事神奇,載濤斷定這樣的坦克一旦上了戰場,絕對能擊敗俄國部隊!

周同給他們試驗了一下,那裝甲讓中小型火炮基本上都無可奈何,子彈手榴彈就更別說了,還有那個履帶,不光避免了戰場上車輪被陷住的危險,還能碾壓敵人。

這等於是在戰鬥中有了一座移動的炮臺!一座炮臺可能在一場戰爭中決定不了什麼,但是當幾十座移動的炮臺出現的時候,絕對有決定一場戰爭的能力。

還有,載濤是懂得軍事的人,他知道士兵在戰場上衝鋒的時候面臨多大的危險。有了這坦克衝鋒陷陣,士兵們最少不用用身體去迎接敵人的子彈了。

在這一刻,載濤真的不再懷疑楊打鬼能擊敗俄國人的能力了。

楊小林做出了決定,吳兆麟的第三方面軍開赴戰場的時候把這五輛坦克和十輛裝甲車都帶去,投入戰場看看效果,等他們把坦克在戰場上的表現反饋回來,經過改進和完善之後馬上大規模的投入生產。

對周同的要求是在十二月份生產出五十輛坦克,也不用培訓新的坦克部隊的,二桿子的先遣獨立師就改變爲中國裝甲第一師,編入第四集團軍作戰序列,由載濤帶領,從大青山和那些騎兵一道,對俄國人在蒙古的軍事力量發起閃電打擊,切斷深入中國的六十五萬俄國部隊的退路。

這決定當真讓載濤興奮不已。

想想自己將用這些鋼鐵怪獸向俄國部隊發起衝鋒,那場景是什麼樣子的載濤根本想不出來。不過有一條他可以確定,楊司令說了,穿心戰由第四方面軍發起,人數九萬餘人,再加上這些傢伙,還有一千門和火炮和強勁的近戰火力,載濤覺得自己用不著去找俄國人兵力空虛的地方去打。

就打老毛子的重兵集團!現在俄國人十五萬部隊在施特塞爾的指揮下防守偌大一個蒙古,那個手下敗將,貝勒爺決定這一次再給他一點顏色看看,最好再能俘虜他一次,這一次押他回北京遊街!

載濤的激情,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燃燒了。(未完待續。。。)

第7章 勃然大怒第73章 一定做到第110章 戰爭,剛剛開始第105章 更進一步合作第39章 迎來送往第63章 這就是武士道第117章 與狼爲伍第7章 生死是什麼意思第109章 老袁的不平衡第16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如履薄冰第48章 進軍俄國的橋頭堡第5章 現場教學第94章 誰的舞臺第74章 欲退無路第9章 借錢辦事第32章 不相爲謀第69章 受傷第44章 只給你兩天第40章 掏心第73章 插翅難逃第139章 薩道義的報告第19章 角馬還是獅子第81章 第二個謀刺對象第35章 談判的底線第13章 教教俄國人怎麼打仗第45章 反攻第71章 當高手遇到殺手第8章 諜戰乍起第117章 北上抗俄第56章 空軍第二步第103章 紅色風暴第23章 審判第59章 擋的住麼?第15章 阻擊第69章 生命之重第72章 禽獸帽子第72章 燕趙多義士第15章 順其自然第69章 束手無策第72章 燕趙多義士第37章 希望第93章 決戰輝南(四)第118章 必死之心第87章 不受歡迎第89章 衝出北京城第35章 無中生有第40章 特戰突擊第64章 步步緊逼第103章 紅色風暴第158章 和平就是這樣來的第139章 薩道義的報告第33章 博弈東南亞第15章 和談開啓第12章 殺人留名第26章 絕非善類第42章 一快一慢第2章 無可奈何第94章 請把手拿開第36章 誠意第62章 勢不兩立第108章 強硬宣言第96章 我做十五第112章 孫文的信第95章 有點失控第111章 再來一把火第91章 三渡鴨綠江第131章 文明重建第47章 旗開得勝第51章 一意孤行第93章 野蠻訓練第29章 瘋狂的計劃第12章 人活一張臉第11章 準備赴宴第14章 現實的殘酷第51章 神槍手第100章 咬上一口第29章 嚴禁煙火第111章 再來一把火第15章 無名之輩第119章 相煎太急第74章 上策殺之第90章 返回遼西第48章 進軍俄國的橋頭堡第72章 禽獸帽子第52章 總攻開始第116章 軍人就當戰死沙場第99章 意想不到第92章 決戰輝南(三)第64章 狗第84章 能不能打第9章 借錢辦事第102章 借點錢花第7章 戛然而止第22章 臨陣換將第2章 殺人者第8章 變故突生第106章 問天下誰比我冤第127章 回北京第63章 開春很忙
第7章 勃然大怒第73章 一定做到第110章 戰爭,剛剛開始第105章 更進一步合作第39章 迎來送往第63章 這就是武士道第117章 與狼爲伍第7章 生死是什麼意思第109章 老袁的不平衡第16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如履薄冰第48章 進軍俄國的橋頭堡第5章 現場教學第94章 誰的舞臺第74章 欲退無路第9章 借錢辦事第32章 不相爲謀第69章 受傷第44章 只給你兩天第40章 掏心第73章 插翅難逃第139章 薩道義的報告第19章 角馬還是獅子第81章 第二個謀刺對象第35章 談判的底線第13章 教教俄國人怎麼打仗第45章 反攻第71章 當高手遇到殺手第8章 諜戰乍起第117章 北上抗俄第56章 空軍第二步第103章 紅色風暴第23章 審判第59章 擋的住麼?第15章 阻擊第69章 生命之重第72章 禽獸帽子第72章 燕趙多義士第15章 順其自然第69章 束手無策第72章 燕趙多義士第37章 希望第93章 決戰輝南(四)第118章 必死之心第87章 不受歡迎第89章 衝出北京城第35章 無中生有第40章 特戰突擊第64章 步步緊逼第103章 紅色風暴第158章 和平就是這樣來的第139章 薩道義的報告第33章 博弈東南亞第15章 和談開啓第12章 殺人留名第26章 絕非善類第42章 一快一慢第2章 無可奈何第94章 請把手拿開第36章 誠意第62章 勢不兩立第108章 強硬宣言第96章 我做十五第112章 孫文的信第95章 有點失控第111章 再來一把火第91章 三渡鴨綠江第131章 文明重建第47章 旗開得勝第51章 一意孤行第93章 野蠻訓練第29章 瘋狂的計劃第12章 人活一張臉第11章 準備赴宴第14章 現實的殘酷第51章 神槍手第100章 咬上一口第29章 嚴禁煙火第111章 再來一把火第15章 無名之輩第119章 相煎太急第74章 上策殺之第90章 返回遼西第48章 進軍俄國的橋頭堡第72章 禽獸帽子第52章 總攻開始第116章 軍人就當戰死沙場第99章 意想不到第92章 決戰輝南(三)第64章 狗第84章 能不能打第9章 借錢辦事第102章 借點錢花第7章 戛然而止第22章 臨陣換將第2章 殺人者第8章 變故突生第106章 問天下誰比我冤第127章 回北京第63章 開春很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兖州市| 常熟市| 新乐市| 饶平县| 屏边| 肥西县| 广灵县| 渝北区| 香港| 卢湾区| 嵊州市| 专栏| 额济纳旗| 南溪县| 邵武市| 丹凤县| 扶沟县| 宁陵县| 德江县| 古丈县| 上杭县| 呈贡县| 太康县| 吉木萨尔县| 什邡市| 阿荣旗| 青川县| 义马市| 宁津县| 北宁市| 翁牛特旗| 浑源县| 明星| 蒲江县| 塘沽区| 海门市| 灌南县| 洞口县| 噶尔县| 科尔|